读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随想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ans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写得古朴苍凉,素淡感伤,落寞凄凉,含蕴丰厚。本文主要讨论了此诗千百年来为人喜爱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古朴素淡;精神家园;隐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刘长卿是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名篇佳作,历来为人所喜爱,这主要是缘于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古朴、落寞、荒凉、旷远的诗意境界。阅读该诗,可从中体味到失意多味的人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体验。人生难能事事如意,而销蚀苦闷郁气,超越现实,获得心灵慰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契合了中国人这种潜在的、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与心理需求,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使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心灵的慰藉。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简单质朴,言约意丰。要想很好地品读这首诗,就要准确深入地解读这首诗中的意象,尤其是“柴门”意象,要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作者笔下的“柴门”,才能体味诗歌那深刻丰厚的内涵。
  一、柴门——古朴素淡的美学风格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是贫寒荒凉的标志,作者把简陋原始的柴门置于荒原之上,写出了山野的荒凉空旷,古朴苍凉;“柴门”也是朴素而简陋生活的写照。这里“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等一系列意象,展现的低矮茅舍在寒冬黄昏中更显得简陋、沧桑、荒凉,但又显示出其古拙、朴质素淡的和谐之美,充满自然本色,散发着原始的真美。古朴素淡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追求,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方面追求现实世界的繁华美景、美味享受;一方面,又在艺术世界里返归原始的简单质朴,欣赏古拙淡雅朴素之美。“柴门”,最能体现这种质朴简陋素雅之美。在作者的笔下,“柴门”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蕴涵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远山天寒的柴门,在漫天飘舞的雪花中若隐若现,浸透着作者的惆怅寂寞孤独,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古朴苍凉,画中有诗,画中有情,抒发了作者强烈的孤凄惆怅感伤情怀,但凄凉里有几分心安自得,感伤里也有些许愉悦,虽然伤感,但很优美。
  二、柴门——家园的象征
  柴门的真正意义在这里是守护,是对家园的守护,对宁静的守护,也是对诗意的守护,心灵的守护。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日暮黄昏,天寒地冻,孤独前行的诗人,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来到了柴门前。这里的门,有丰厚的意蕴:一是家园的象征。它牵系着远行者的归来,是诗人羁旅之时暂得的寓所,躲避着风雪,获得温馨与安宁;二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它呼唤着飘零异乡、历尽艰辛、饱经沧桑的诗人回归诗意家园(精神家园)躲避世间风雨。这蕴含着作者羁旅他乡,漂泊无依,心灵疲惫,渴望超越现实,追求心灵宁静,追寻心灵家园,获得心灵的回归、精神的超脱。“柴门”一扇,隔开了两个世界,门里是家园,是温馨,是呵护,是暖意融融,是爱意绵绵;门外是荒野,是风雪,是坎坷,是冷风飕飕,是雪花飘飘。柴门,温暖着“夜归人”疲惫的心灵。所以柴门大多在深山野岭、人烟稀少的地方,行人经过漫长的旅途,疲惫不堪,远远地看到柴门,内心就会漾起无比的幸福之感,他从“柴门”这里看到的是亲切温馨。这里的风雪夜也有象征意蕴。一方面是写实,作者刘长卿一生坎坷,宦海沉浮。他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羁旅他乡。那宦游漂泊、孤独天涯之感此诗展露无遗,陈邦炎赏析此诗时就认为:“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唐人绝句鉴赏集》第77页)另一方面是象征,展现了作者宦海追求时的坎坷艰辛,仕途不顺。因此,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遭受风雪的伤痛与不幸,而且又深蕴作者回归后的温馨与愉悦,更有心灵的感悟、精神的超脱,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仕途的艰辛坎坷、失意和内心无限的感喟。正如明朝唐汝询《唐诗解》评价此诗云:“此诗直赋实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
  三、柴门——隐逸的象征
  柴门在山间林丛,它的前方是田园,是山林,主人常常站在柴门边,看着眼前的桑麻,望着远处的疏林,自有一种超脱隐逸的风范。“柴门”的里外都是宁静,所以,柴门就有了回归自然、追求宁静自适之感,是隐逸的象征。
  柴门挡不住风,挡不住景,它就是这么习惯性地随意一掩,把嘈杂挡在了外面,把宁静留在了里面。走进柴门,就走进了自己,吟咏、冥想,闲适自得,惬意无限。作者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屡试不中,直到四十多岁才中第。然而仕途坎坷,曾两次被贬。为了生计和仕途,他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在权贵和要门间奔走,但一直失意待官,内心苦闷。终于他在人生黄昏之时,厌倦了仕宦官场,渴望恬静闲适的诗意人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召唤着作者回归自然,回归田园;“风雪”意味着艰辛与寒冷,而能得以“夜归”,蕴含着作者的归隐之趣与超脱后的温馨,也是作者遭受磨难后心灵的感悟。在风雪中夜归,其象征意味很明显。“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夜归”,诗歌中四幅画面在对立中求统一,在交织中融于一体,余味不尽,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风雪归人”不畏风急山高、雪深路险,如期而归;“犬吠柴门”,这如画诗境,熔铸着诗人和读者共同的情感和精神共鸣,激跃着读者强烈的内在感受。
  作者简介:刘君秀,1976年生,女,汉族,山东潍坊安丘人,本科。
  (编辑:陈 岑)
其他文献
【摘要】《国殇》这篇作品是屈原写的,它反映了屈原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本文分析了《国殇》这篇作品中的战争场面,并总结了写作的特点。  【关键词】国殇;战争场面;写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1222.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的历史中,曾经出现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屈原就是其中的一位诗人,他写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其中,有一篇广为流传的诗词是《国殇》。《九歌》主要写的是祭奠逝去的人的一首
峰源乡位于莲都区西南边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乡,平均海拔666米,距市区58公里,全乡辖20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总人口8694人,总面积180.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17亩,圩地13562亩
大洋镇地处缙云县东南部山区,人多耕地少,全镇现有人口16283人,现有耕地面积11467.8亩,其中水田约为6015.8亩,旱地约为5452亩,人均占有耕地约为0.7亩。近年来,全镇以“生态立镇、绿色兴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联系各科教师和学生的纽带。班主任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做一个"变色龙"式的班
【摘要】人们平常说的生存争斗实际上是追求成功的斗争,他们争斗中感到恐惧的,并不是第二天早晨不能吃到早饭,而是他们不能胜过自己邻居。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残酷的社会,不会竞争就不能生存,作为家长要让学生从小面对现实敢于斗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社会中成为成功者。  【关键词】挫折教育;逆境;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马丁·塞利格曼在《乐观儿童》中说:“学生要
面对学生出现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应该是关注的,但不是用粗暴的干涉手段。关爱从平等的交谈开始,如朋友,辅导老师把心敞开,自己也有童年,自己也有青春的驿动,找回当年的感觉,回
本文首先对汇流河段的各种水力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经过系统考虑这些因素,提出了汇流河段的水力计算方法。实测资料与用本文模式计算得到的结果符合良好。采用本文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肩负着教给学生文化基础的繁重任务,教师应善于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巧妙地运用激趣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氛围;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
本文从分析相关系数与相干函数的相似性出发,讨论了结构对连续分布的脉动压力作用的随机响应,给出了相干函数表达的结构响应,并定义了新的时空相关尺度-相干尺度,这个尺度实际上是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成功的课堂,包含了隐性双互动与显性双互动。本文具体阐述了如何抓住隐性、显性双互动,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隐性;显性双互动;优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成功的课堂,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