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描述了弗洛伊德在《释梦》中的一个故事,并分析了弗洛伊德对“儿子燃烧的梦“的解析。
关键词:弗洛伊德;释梦;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在《释梦》第七章一开始就引入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父亲在生病的儿子床边看护了很久,当他的儿子死后,他拖着疲累的身体在停放儿子尸体房间的隔壁入睡,不久就梦见他的儿子站在他旁边,抓着他的手臂抱怨道:“爸爸,你没看到我在燃烧吗?”于是他就醒来,发现隔壁房间里看守者睡着了,而他儿子的手臂正在燃烧着。弗洛伊德认为对这个梦的解释可以是足够地简单,同样是父亲作为做梦者的愿望的满足:在这个梦中儿子并没有死去,而是活生生地站在父亲面前,拉着他的手对他说话。并且这个父亲作出了和清醒中的情景一样的结论,即隔壁房间着火了,所不同的是在梦中儿子仍旧活着,这也是做梦者所要努力达成的愿望。如果这时父亲没有做这个梦,而是——父亲感到了在隔壁房间里燃烧的光亮或是热度——直接醒来,就会缩短孩子在这一刻的生命,于是这个梦帮助他延长了睡眠。
弗洛伊德进一步补充,可以将孩子对父亲说的话分成两个部分:“我在燃烧”——也许是孩子发烧时曾对父亲说过的话;“爸爸,你没看到……”——也许来源于我们所忽略了的某种更高的情感中的情形。这些可能是孩子生前对父亲确实说过的话,并且与父亲头脑中重要的事件相联。尽管如此,在这一意义明显的梦中,似乎对梦的解释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困难;然而,梦与现实相区分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得到明确地阐明。他认为之所以不可能将梦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对梦的心理学研究可以为释梦提供基础。而他自己在这里所做的梦的解释工作的尝试——通过以一些崭新的假设为基础所做出的似乎有效的推论——也不排除被引向失败的可能。
拉康在《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的讨论班里首先提及这个梦是在第一部分关于无意识与重复中。他指出弗洛伊德的工作是从癔症开始的,而后者触及无意识领域正是通过一种回溯的行动而进入癔症的欲望中。在这里是大彼者维持了这一欲望,即是说,父姓的法则支撑了欲望的结构。然而,按照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隔壁房间里的儿子确实在燃烧,父亲没有马上醒来,而是在梦中继续了孩子的生命,听到儿子说的话后在一种焦虑中醒来。这就是说,现实中儿子燃烧的焦虑唤起了父亲的这个梦,但是却没有使他醒来,那么是怎样的“现实”唤醒了梦中的父亲呢?既然如此,又为何继续坚持梦作为做梦者愿望的达成的理论呢?这就是拉康对弗洛伊德引出的这个梦所提出的问题。
然而,由大彼者的插入而拉开的这一欲望的结构是如何可能的呢?拉康在此提出了主体的分裂。弗洛伊德在引出这个梦以后就进入了梦的遗忘的讨论。在做梦者与说梦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而他所强调的是对梦的怀疑,并认为这一怀疑作为抵抗的信号而保证了一个无意识思想必定在那里,以一种不在场的方式被揭示出来。尽管如此,在关于这个梦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在任何思想中都被取消了的东西,这个东西即是唤醒父亲的那个“现实”,是并不登陆在父姓的法则―欲望这一维度上也不能通过对梦进行解释而呈现出来的东西,是也许与抵抗相联,然而却不与无意识思想相联的“现实”。在梦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这一鸿沟,即对梦本身的陈述与对梦进行的现实的判断之间,梦只是以另一套能指序列来呈现同样被现实的能指序列所表达的东西。因而,主体的分裂并不在于做梦者与说梦者角色之间和弗洛伊德的释梦对梦本身进行的隐义与显义的理解之间,而是在于梦与现实的表达本身与以这两种方式所体现的主体历史的错位之中,在此位置上呈现出一个不可能被确定性所标定的剩余。主体正是在这一确定性与规定这一确定性且对此不断寻求的关系中维持着自身的欲望——癔症的欲望。
那么又该如何来理解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抵抗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更高的情感”呢?他认为,在真实经历与梦的经验之间,即在主体所坚信与所怀疑的东西之间存在着一种压抑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下通过对梦的内容进行自由联想就能够恢复由压抑所形成的这一鸿沟。然而从这一鸿沟所突冒出来的意义在弗洛伊德那里是具有现实的真实性的,并由此实现了整个释梦的工作。尽管如此他仍然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始终无法解释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本身是梦构成的核心——也就是他所说的“精神现实”。拉康在这点上回到了弗洛伊德,并由此提出了实在界。
我们知道,在梦中对感知觉的确认并未得到现实感的支撑,相反,在清醒状态下正是现实感保证了我们感知的一致性,然而这一现实感又来自于何处呢?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提到,当我们处于睡眠状态时,现实中的某些声音,如钟声,闹铃声等可以经过一定的加工(梦的工作)而进入到我们的梦境,服务于梦中的情节,以达成愿望的满足,从共时性上看,梦与现实就处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之中。(从历时性上看,大部分情况是由清醒状态下的感知觉以及记忆等材料被梦的工作所组织。)然而在这一燃烧的梦中,现实的材料与梦境几乎完全相似,而我们又始终认为梦并不是为现实而存在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弗洛伊德在他进行整个释梦工作的尝试之前就已经明确划定了这一工作可能的范围。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唤醒父亲的焦虑是另外一种“现实”——既然感觉到孩子在隔壁燃烧的现实并没有唤醒他——那么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那个“精神现实”吗?也就是说父亲被唤醒并不是基于对孩子燃烧的焦虑而是基于另外的东西。梦与现实的相似也许为我们更好地呈现出了存在于二者之间的鸿沟,由此,这个梦正是对于这一事故所作出的一个无意识的回答。在现实的父子关系前提下,父亲在梦中继续了他对孩子生命延续的期望,这一期望存在于最接近那个“现实”的位置上,并连接着并非“作为父亲”(comme père)而是“是父亲”(etre Père)的焦虑,正是这一焦虑使父亲在梦中实现了他“作为父亲”的愿望。而燃烧的表象仅仅是以一种符号的方式传递给主体的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指示着主体与实在的相遇。
孩子说:“爸爸,你没看到……”在指责的声音中对父亲提出了“看”的请求。这里可以从两方面进一步阐述:一方面,我们说先知的眼睛是一种隐喻,表达的是在我们还不在的地方目光的先在,即看到未来。先知的目光在遥远的未来等待着我们,并等待着我们自己的眼睛去看见在未来才呈现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坚信这一预言。我们无法站在先知的位置上看到我们自己,而这个位置决定着我们的命运。另一方面,开始于柏拉图的理念概念的提升,并开创了远远超出审美意义上的关于存在问题的整个西方哲学传统。这个理念具有独立的存在,并在支配一切之中显示出其构成性的力量。拉康并未止步于此,如果说可见物(呈现者)有两层意思,一是呈现给观看者看见,二是从各个方向注视着观看者的话,他由此阐述的是主体在作为眼睛(器官)和在实在界引入下的分裂中。在这一分裂中,观看者——与呈现者以视觉方式构成,并被表象的形象所组织——只能作为被眼睛(器官)所切分而获得的一种身份,而二者也只能作为一种客体间关系呈现出来。
这样,主体在面对他的外部世界时,即在眼睛—呈现者的关系中,对于眼睛而言,它与这一呈现物具有某种固定的联系,然而眼睛本身是不可能把握这一独立而不与其环境相混淆的存在的,或者说,让呈现者以其自身而不是作为其他的存在呈现给眼睛的东西是在眼睛本身之外的。因此这里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即被能指所提供给主体的东西使主体自身的建构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在这里存在着两种立场、两套话语标注了主体和他所面对的物的确定的有限性。
拉康引用了著名的庄周梦蝶的故事。在梦中,庄周是一只蝴蝶。那么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呢?这个问题用一种现实判断来回答是否充分呢?无论如何,这个问题都会受到质疑,不是对答案的质疑,而是对连接着现实感本身何以可能的问题的质疑,既然我们一开始就始终将现实感作为一确定的真理加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建构的真理,如同主体自身一样。在这里,客体小a作为缺失的标记被引入,是主体为了自身的建构而由其分裂成器官且作为连接着实在界的东西,它在拉康的理论构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弗洛伊德;释梦;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在《释梦》第七章一开始就引入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父亲在生病的儿子床边看护了很久,当他的儿子死后,他拖着疲累的身体在停放儿子尸体房间的隔壁入睡,不久就梦见他的儿子站在他旁边,抓着他的手臂抱怨道:“爸爸,你没看到我在燃烧吗?”于是他就醒来,发现隔壁房间里看守者睡着了,而他儿子的手臂正在燃烧着。弗洛伊德认为对这个梦的解释可以是足够地简单,同样是父亲作为做梦者的愿望的满足:在这个梦中儿子并没有死去,而是活生生地站在父亲面前,拉着他的手对他说话。并且这个父亲作出了和清醒中的情景一样的结论,即隔壁房间着火了,所不同的是在梦中儿子仍旧活着,这也是做梦者所要努力达成的愿望。如果这时父亲没有做这个梦,而是——父亲感到了在隔壁房间里燃烧的光亮或是热度——直接醒来,就会缩短孩子在这一刻的生命,于是这个梦帮助他延长了睡眠。
弗洛伊德进一步补充,可以将孩子对父亲说的话分成两个部分:“我在燃烧”——也许是孩子发烧时曾对父亲说过的话;“爸爸,你没看到……”——也许来源于我们所忽略了的某种更高的情感中的情形。这些可能是孩子生前对父亲确实说过的话,并且与父亲头脑中重要的事件相联。尽管如此,在这一意义明显的梦中,似乎对梦的解释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困难;然而,梦与现实相区分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得到明确地阐明。他认为之所以不可能将梦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对梦的心理学研究可以为释梦提供基础。而他自己在这里所做的梦的解释工作的尝试——通过以一些崭新的假设为基础所做出的似乎有效的推论——也不排除被引向失败的可能。
拉康在《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的讨论班里首先提及这个梦是在第一部分关于无意识与重复中。他指出弗洛伊德的工作是从癔症开始的,而后者触及无意识领域正是通过一种回溯的行动而进入癔症的欲望中。在这里是大彼者维持了这一欲望,即是说,父姓的法则支撑了欲望的结构。然而,按照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隔壁房间里的儿子确实在燃烧,父亲没有马上醒来,而是在梦中继续了孩子的生命,听到儿子说的话后在一种焦虑中醒来。这就是说,现实中儿子燃烧的焦虑唤起了父亲的这个梦,但是却没有使他醒来,那么是怎样的“现实”唤醒了梦中的父亲呢?既然如此,又为何继续坚持梦作为做梦者愿望的达成的理论呢?这就是拉康对弗洛伊德引出的这个梦所提出的问题。
然而,由大彼者的插入而拉开的这一欲望的结构是如何可能的呢?拉康在此提出了主体的分裂。弗洛伊德在引出这个梦以后就进入了梦的遗忘的讨论。在做梦者与说梦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而他所强调的是对梦的怀疑,并认为这一怀疑作为抵抗的信号而保证了一个无意识思想必定在那里,以一种不在场的方式被揭示出来。尽管如此,在关于这个梦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在任何思想中都被取消了的东西,这个东西即是唤醒父亲的那个“现实”,是并不登陆在父姓的法则―欲望这一维度上也不能通过对梦进行解释而呈现出来的东西,是也许与抵抗相联,然而却不与无意识思想相联的“现实”。在梦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这一鸿沟,即对梦本身的陈述与对梦进行的现实的判断之间,梦只是以另一套能指序列来呈现同样被现实的能指序列所表达的东西。因而,主体的分裂并不在于做梦者与说梦者角色之间和弗洛伊德的释梦对梦本身进行的隐义与显义的理解之间,而是在于梦与现实的表达本身与以这两种方式所体现的主体历史的错位之中,在此位置上呈现出一个不可能被确定性所标定的剩余。主体正是在这一确定性与规定这一确定性且对此不断寻求的关系中维持着自身的欲望——癔症的欲望。
那么又该如何来理解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抵抗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更高的情感”呢?他认为,在真实经历与梦的经验之间,即在主体所坚信与所怀疑的东西之间存在着一种压抑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下通过对梦的内容进行自由联想就能够恢复由压抑所形成的这一鸿沟。然而从这一鸿沟所突冒出来的意义在弗洛伊德那里是具有现实的真实性的,并由此实现了整个释梦的工作。尽管如此他仍然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始终无法解释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本身是梦构成的核心——也就是他所说的“精神现实”。拉康在这点上回到了弗洛伊德,并由此提出了实在界。
我们知道,在梦中对感知觉的确认并未得到现实感的支撑,相反,在清醒状态下正是现实感保证了我们感知的一致性,然而这一现实感又来自于何处呢?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提到,当我们处于睡眠状态时,现实中的某些声音,如钟声,闹铃声等可以经过一定的加工(梦的工作)而进入到我们的梦境,服务于梦中的情节,以达成愿望的满足,从共时性上看,梦与现实就处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之中。(从历时性上看,大部分情况是由清醒状态下的感知觉以及记忆等材料被梦的工作所组织。)然而在这一燃烧的梦中,现实的材料与梦境几乎完全相似,而我们又始终认为梦并不是为现实而存在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弗洛伊德在他进行整个释梦工作的尝试之前就已经明确划定了这一工作可能的范围。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唤醒父亲的焦虑是另外一种“现实”——既然感觉到孩子在隔壁燃烧的现实并没有唤醒他——那么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那个“精神现实”吗?也就是说父亲被唤醒并不是基于对孩子燃烧的焦虑而是基于另外的东西。梦与现实的相似也许为我们更好地呈现出了存在于二者之间的鸿沟,由此,这个梦正是对于这一事故所作出的一个无意识的回答。在现实的父子关系前提下,父亲在梦中继续了他对孩子生命延续的期望,这一期望存在于最接近那个“现实”的位置上,并连接着并非“作为父亲”(comme père)而是“是父亲”(etre Père)的焦虑,正是这一焦虑使父亲在梦中实现了他“作为父亲”的愿望。而燃烧的表象仅仅是以一种符号的方式传递给主体的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指示着主体与实在的相遇。
孩子说:“爸爸,你没看到……”在指责的声音中对父亲提出了“看”的请求。这里可以从两方面进一步阐述:一方面,我们说先知的眼睛是一种隐喻,表达的是在我们还不在的地方目光的先在,即看到未来。先知的目光在遥远的未来等待着我们,并等待着我们自己的眼睛去看见在未来才呈现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坚信这一预言。我们无法站在先知的位置上看到我们自己,而这个位置决定着我们的命运。另一方面,开始于柏拉图的理念概念的提升,并开创了远远超出审美意义上的关于存在问题的整个西方哲学传统。这个理念具有独立的存在,并在支配一切之中显示出其构成性的力量。拉康并未止步于此,如果说可见物(呈现者)有两层意思,一是呈现给观看者看见,二是从各个方向注视着观看者的话,他由此阐述的是主体在作为眼睛(器官)和在实在界引入下的分裂中。在这一分裂中,观看者——与呈现者以视觉方式构成,并被表象的形象所组织——只能作为被眼睛(器官)所切分而获得的一种身份,而二者也只能作为一种客体间关系呈现出来。
这样,主体在面对他的外部世界时,即在眼睛—呈现者的关系中,对于眼睛而言,它与这一呈现物具有某种固定的联系,然而眼睛本身是不可能把握这一独立而不与其环境相混淆的存在的,或者说,让呈现者以其自身而不是作为其他的存在呈现给眼睛的东西是在眼睛本身之外的。因此这里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即被能指所提供给主体的东西使主体自身的建构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在这里存在着两种立场、两套话语标注了主体和他所面对的物的确定的有限性。
拉康引用了著名的庄周梦蝶的故事。在梦中,庄周是一只蝴蝶。那么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呢?这个问题用一种现实判断来回答是否充分呢?无论如何,这个问题都会受到质疑,不是对答案的质疑,而是对连接着现实感本身何以可能的问题的质疑,既然我们一开始就始终将现实感作为一确定的真理加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建构的真理,如同主体自身一样。在这里,客体小a作为缺失的标记被引入,是主体为了自身的建构而由其分裂成器官且作为连接着实在界的东西,它在拉康的理论构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