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基里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1944年7月20日,一声爆炸响彻纳粹“狼穴”的上空,顷刻间,一间房屋轰然瓦解,化成遍地废墟——魔头希特勒这辈子遭遇的第42次暗杀发生了!
  可是,一向“狗屎运”当头的希特勒真的这么容易就死了吗?暗杀他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最终能否成功改写历史呢?
  【小标题】上校的苦恼
  施陶芬贝格上校是一名德军装甲车部队的指挥官。他为人正直,痛恨纳粹的统治,并且对希特勒挑起的二战厌恶至极。有一次,他的部队在北非遇袭,伤亡惨重,他自己身负重伤,不仅失去了右手和左眼,左手也只剩下了3根手指。这次变故更让他坚定了信念:“必须终止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才能拯救更多的生命!”
  可是,作为军人,除了服从希特勒的命令继续作战外,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除非……施陶芬贝格心头突然蹦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除非,希特勒死了!
  【小标题】抵抗组织
  伤愈后的施陶芬贝格被调回德国,担任本土军团的参谋长。很快,他反战反纳粹的立场就被他的上司——本土军团副司令欧布里特将军注意到了。经过一番慎重考察后,他将施陶芬贝格带到了一座位于偏僻街区的大房子里。
  精明的施陶芬贝格其实早就猜到,他将要见到的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抵抗组织——一个专门研究如何杀死希特勒的地方。所以,他早就为这群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准备了一份厚重的“见面礼”。
  “杀死希特勒并不难!”初来乍到的施陶芬贝格一开口就语出惊人,“真正的难点是,希特勒死后我们该怎么做?难道让他的党羽重新推举一个纳粹分子上台么?”
  人们静静地注视着施陶芬贝格。他们确实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小标题】瓦尔基里行动
  施陶芬贝格提出的问题十分现实:由于大多数德国军人早已被纳粹“洗脑”,所以即便希特勒死了,他们也会听命于其他纳粹头子,前去镇压“叛乱分子”。到头来,德国还是纳粹的天下。
  “我的提议是,借助这个东西,将全部纳粹党徒一起铲除!”施陶芬贝格说着,将一份文件扔到了桌上。
  “瓦尔基里行动?!”抵抗组织的首领贝克将军使劲摇起了头,“这东西本来就是为了对付我们才设立的!”
  “但我们可以利用它!”施陶芬贝格仅存的一只眼睛里闪耀着自信的光芒,“我们可以宣称党卫军发动了叛乱,然后启动‘瓦尔基里行动’,打着保卫纳粹政权的旗号将纳粹政权彻底推翻!当然,这一切的前提依然是——杀死希特勒!”
  会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静。片刻之后,贝克将军终于郑重地点点头说:“疯狂的计划,但值得一搏!”
  【小资料】瓦尔基里
  瓦尔基里是北欧神话中女武神的名字,希特勒为了祈求自己“武运昌盛”,特意以此来命名一份极其重要的应急预案。
  瓦尔基里行动预案规定,当国家处于紧急状况(如政变、暴动等),导致希特勒死亡,或者无法向外界下达指令时,本土军团必须立即行动,镇压叛乱者,保卫纳粹政权。
  【小标题】墙头草弗洛姆
  在实施暗杀与政变计划之前,有一关必须要过,那就是本土军团总司令弗洛姆将军——到时候要想启动“瓦尔基里行动”,还得他这个“一把手”点头才行。
  老奸巨猾的弗洛姆两边都不想得罪,他向欧布里特和施陶芬贝格表示:只要希特勒真的死了,启动“瓦尔基里”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元首”没死,他就要履行职责,逮捕叛乱者!
  看来,能否成功刺杀希特勒仍然是问题的关键。
  P3-4
  【小标题】深入“狼穴”
  1944年7月19日,施陶芬贝格接到通知,要他第二天前往“狼穴”参加会议,向希特勒当面汇报本土军团的工作情况。毫无疑问,这是个行刺的大好时机!
  7月20日中午,施陶芬贝格乘车赶到“狼穴”。在他随身的公文包里,正静静地躺着两块975克重的W型塑胶炸药。路边,一名军官紧张地注视着他——这是抵抗组织安插在“狼穴”的内应,作战总部通讯处长菲吉贝尔将军。行刺成功后,他将向柏林通报情况,然后立刻切断“狼穴”与外界的一切联络,为政变争取时间。
  【小资料】希特勒的“狼穴”
  “狼穴”是希特勒的战时大本营的名字。它位于东普鲁士拉斯腾堡(今属波兰)的一片密林中,戒备森严,最外围布设着地雷阵,中间有党卫军把守,内部是希特勒的住所和工作地堡。二战后期,希特勒多数时间都是躲在这里遥控战争的。
  【小标题】意外状况
  施陶芬贝格刚下汽车,就接到两条新通知:第一,因为天气炎热,元首决定把会议场所从地下室转到地面的一间房子里;第二,为了在下午接待来访的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会议时间被提前到了12:30。
  时间紧迫,施陶芬贝格赶紧借口要换衬衣,躲进了一间办公室里——他要给炸药安装延时引信,炸药与引信连接后,将在15分钟内自动爆炸。可是,施陶芬贝格是个只有三根手指的残疾人,他费了半天劲,才给一块炸药安装好引信。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了。“元首不喜欢有人迟到!”门外的人催促道。
  没办法,施陶芬贝格只好迅速收拾好公文包,迈步向会场走去。
  【小标题】希特勒身边的炸弹
  会场中,二十多名军官环列在一张长桌四周,正认真倾听希特勒歇斯底里的演说。施陶芬贝格在一名侍从官的引导下走进会场,向希特勒行礼。“元首阁下,因为我的听力曾在战争中严重受损,所以请允许我站在您的身边听讲。”他不卑不亢地说。
  希特勒傲慢地点了点头。施陶芬贝格马上走上前,随手将装着炸弹的公文包放在了距希特勒仅有2米的地上。
  随后的几分钟里,施陶芬贝格神经紧绷,简直度秒如年。好在,还没有轮到他发言,门外就响起了电话铃声,紧接着,侍从官走进来说:“上校,您的电话。”
  这通电话是内应菲吉贝尔打来的,为的就是让施陶芬贝格脱身。施陶芬贝格拿起电话做了做样子,就赶紧快步离开了这座危险的房子。
  【小标题】成功爆破
  午后12时42分,一声突如其来的爆炸打破了“狼穴”的沉静,希特勒的会议室瞬间被炸得粉碎,连一块完整的砖头都没剩下。
  真是出乎意料地顺利!在刺耳的警报与一团混乱中,站在“狼穴”院落中的施陶芬贝格与菲吉贝尔激动地互相点头致意。随后,菲吉贝尔奔向了通讯处,施陶芬贝格则跳上一辆吉普车,向着机场疾驰而去。他知道,在除掉暴君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呢!
  (待续)
  配图版式:
  P1-2跨页
  以图01为标题图(将图中人物群抠出来)。
  插图02,图说:施陶芬贝格来到抵抗组织的秘密活动据点。
  插图03,图说:抵抗组织希望一次就将纳粹的几名核心头目全部杀死,但这样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
  P3-4跨页
  以图04作为中央主图
  插图05(尽量放在跨页左上角),图说:戒备森严的“狼穴”。
  将插图06放于本跨页最后(图中下方的人物和车辆请去掉),将图07中的人物放置在图06的爆炸背景前。
其他文献
在反恐战争如火如荼的今天,最让正规部队头疼的莫过于恐怖分子制造的各种简易爆炸装置(IED)。因此,原本并不起眼的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开始走红,被大量装备到各国的一线部队。其中,最抓人眼球的无疑是“水牛”防地雷反伏击车。  。  不怕炸——“替补”变“主力”  最初,刚刚参军的“水牛”在美军装备序列中的名称是“爆炸物处置车”,属于二线车辆,只是在工兵部队探雷与扫雷时才能派上用场。  不过,世事
期刊
两栖坦克属于特种坦克的一种,可以在江河、湖泊,甚至浅海水面行驶,常用于登陆作战与沿岸警戒。近些年,随着作战模式与理念的不断发展,两栖坦克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了。不过,在军事大国俄罗斯的陆军与海军陆战队中,却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两栖坦克,甚至在北极和远东的某些地区,这种坦克还是当地驻军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数以千计的两栖坦克竟然同属一个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型号——PT-76。  俄国人
期刊
引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随处可见当时最先进的德军坦克成群结队地在原野上横冲直撞。可是,装备相对落后的苏军最终却并没有败给敌人的钢铁怪兽,甚至在库尔斯克一战中,他们还让纳粹的装甲部队元气大伤。这一切尽管与苏军坦克的正面奋战密不可分,但不能忽视的是,苏军步兵同样给德军战车带来了重创,而这都要归功于他们手中的“神器”——两支反坦克“兄弟枪”。  两兄弟,没血缘  苏军的两支反坦克“兄弟枪”
期刊
942年6月,美军第56战斗机大队的飞行员们迎来了一批新式战斗机。看着这些“憨头憨脑”的大家伙,平时开惯了“喷火”和“飓风”这类轻型战斗机的飞行精英们有些怀疑:这么大的身躯,真要和德国人的Bf 109战斗机打起来,能赢吗?他们不知道,“大块头”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大智慧。  强劲的“心脏”  把空重达4500千克的P-47B送上云霄的,是一台1500千瓦的普惠R-2800“双黄蜂”航空发动机——当时世
期刊
在登陆作战中,经常能见到空中火力支援。但由于受到天气、地形等影响,这些快速高效的“天上盟友”也不是随时都能出动的,登陆部队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地面火力支援。可是重达几十吨的自行火炮或火箭炮虽然威力大,却跑不快。所以能塞进直升机的迫击炮就成了海军陆战队青睐的对象。  “鱼鹰”缺搭档  可是,不知道是怎么了,热衷于研发各种武器的美国却不太擅长造迫击炮。直到20世纪末,美军使用的都是从以色列进口的K6迫击炮
期刊
【引言】  一转眼,“辽宁舰”已经在海军中整整服役3年啦。作为咱们国家的第一艘航母,大家大多数时候看到的都是它雄伟的身姿,以及舰载机起降的风采,至于舰上官兵们每天的工作与生活是什么样子,可没几个人知道。今天,丁满我收到邀请函,将在“辽宁舰”上度过难忘的一天。快快跟上来,我保证带给大家一连串的独家秘闻!  【小标题】新的一天从甲板开始  一大早,负责给我当“导游”的士官大哥就带我来到了军港。第一次近
期刊
两栖作战向来都比较复杂,需要空中支援、海上运输、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紧密配合才能有效地突击与打击敌方。这时候,在战线后方提供空中和水面支援的军舰显得尤为重要,既要用途广,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还要火力猛,具备多种作战能力。更需要可靠的保障,做好“大后方”的工作。这么多工作,往往需要多艘不同类型的军舰配合才能完成。可如果让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来执行任务,或许只要一艘就够了。  “攻击舰”or“航母”  第一
期刊
【引言】  说起古代的城门,那谁没见过?不就是一座城楼,一个门洞,一扇大门,将城墙内外连接起来的通道嘛。不过,今天我们将要看到的城门可不太一样——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城门开在水面上,这可就稀奇了,咱们赶紧去瞧瞧吧!  【小标题】历史悠久的古城门  这座当今独一无二的水陆城门位于苏州,大名叫做“盘门”。它的历史,足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14年,在苏州地区定
期刊
作为武器大国,俄罗斯的狙击步枪品种确实少了点。好在现有的几款名枪还算争气,有的拼射速,有的拼精度,有的拼杀伤力,基本能满足现有需求。不过嘛,无论是军人还是军迷,成天见到的都是老枪,多少还是会有些抱怨。还好,到了2011年,终于有新枪问世了!它的名字叫T-5000狙击步枪。瞧瞧,这身材,骨感又硬朗,时髦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  【小标题】路线有点复杂  T-5000共推出了三种枪型,分别使用7.62×
期刊
P1-2【版式要求:图片不要求一定对应文字,但希望尽量放在周围,请将漂亮图片放大以凸显气势】  【引言】  假如用惊魂未定的目光来重温一下近些年的新闻,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不论是爆炸案,还是恐怖劫机事件,全世界的恐怖分子从来就没消停过。  然而恐怖袭击与战争不同,敌人藏在暗处,隐蔽在人群里,要想把恐怖分子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对于这种特殊的战斗,我们只能运用一些新型技术手段,来预先鉴别恐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