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和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理由大不同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人也移民加拿大
  
  为何美国人想移民加拿大?挺稀奇吧?这不是给美国脸上抹黑吗?生活在世界最强大经济体与政体里的民众为何会背弃美国呢?加拿大一个网站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01、加拿大具有全民医疗保健体系;02、加拿大并未向伊拉克派遣军队:03、加拿大签署了减少废气发散的“京都协议”;04、加拿大逾半省份允许同性婚姻;05、加拿大参议院建议大麻合法化;06、加拿大没有限制堕胎的法律;07、加拿大具有枪械管制体系,暴力案件较少;08、加拿大多元文化色彩浓厚;09、加拿大于1976年废除了死刑;10、与美国高企不下的赤字不同,加拿大是七大工业化国家中唯一连续7年出现预算盈余的国家。
  根据该网站的介绍,以上是“具有良心、前瞻思维美国人”迁移至北方邻国的10大理由。Communicopia的行政总监莫古斯表示,该网站并非试图推动美国人向加拿大的移民潮,但鼓励那些追求梦想的美国人将加拿大作为理想选择地。事实上很多美国人已经在他们的北方邻国定居下来了。根据2001年的人口统计,加拿大大约有250,000名美国移民。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表明布什再次上台之后移民加拿大的人数,但是在该网站的访问记录中可以发现,在布什再次当选为总统当日,访问这个网站的人数由平均每日20,000人次窜升至115,016。有加拿大移民律师认为,布什当局反同性恋权利的政策促使许多美国同性伴侣寻求离开美国,另外还有一些美国人不愿意去伊拉克打仗,为逃避兵役而前来加拿大寻求政治避难。
  
  那么今日中国之民众移民加拿大有多少理由呢?
  
  NO,1:子女教育
  重视教育的传统使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不惜一切,成千上万的家庭每年花费十几万人民币供子女到海外求学。与此相比,移民子女读书的成本则低得多。加拿大实行12年的免费教育,大学虽然收费,但不过每年1、2万人民币,是普通留学生学费的1/3,而且学生可以申请到每年数万元的无息贷款。另外与中国一考定终生的制度不同,加拿大没有统考制度,学生们可以从高二开始就申请大学,直到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为止。移民加拿大也是成功逃离高考的办法之一。因此子女教育当之无愧地成为移民的第一目的。
  NO.2:拿个身份
  尽管很多人并不清楚身份是什么意思?拿个身份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但这仍然是移民的主流目的。身份也就是永久居民身份,俗称绿卡。拿了绿卡并不等于成为加拿大的公民,公民需要在够足够的时间,一旦成为公民以后在不在国内在都没有关系。而绿卡持有暂有居住期限,必须不定时的回国来住一段时间。但是在权利上绿卡持有者和公民没什么两样,所以很多人宁愿拿绿卡一辈子。事实上许多中国商人并不想入籍,因为持外国护照进入中国许多原来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解决的事情现在会变得复杂很多。拿加拿大身份会有什么好处呢?
  NO.3:方便国际旅行
  大概只有中国人才会为了这个目的申请移民,这的确很无奈。虽然越来越多的同家对中国开放旅游,甚至连加拿大都在研究对中国开放旅游的可行性,但是,签证仍然是中国人出行的最大障碍。随着中国人收入的增加,为了方便国际旅行而申请移民身份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移民目的也因此上升到第3位。
  NO.4:享受福利
  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非常完善,是儿童和老人们的“天堂”。几章有牛奶金和日托补贴,子女从出生到18岁,除高收入家庭外,每个家庭每月均可以得到联邦政的儿童福利金,以帮助儿童的成长。小孩每人每月85元,7岁以下再加17元,再根据父母的收入的高低有所增减。只要提出申请,从孩子移民入境的第二个月起,钱就直接打到父母的银行帐号上。老年人就更幸福了,年满65岁的退休人士就可以领取退休金和养老金。对于老年人,哪怕他(她)一生从未工作过,政府每月也有800-900元的生活费发给他(她),还提供非常便宜的住房,看病、吃药全免费。对失业的人,政府发给失业保险金,还提供免费培训和助学贷款,直到你重新找到工作为止。加拿大的医疗福利制度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看病不用花钱,医疗设备先进,医生水平高。
  NO.5:家人的未来
  家庭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基石之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人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使家庭过上美满的生活。移民可以给家庭带来如此多的好处,所以有相当一批移民申请人本人并不想到加拿大长期居住,至少在当前阶段尚不能在加拿大长期居住,但为了家人未来可以过上轻松、无负担的生活,他们选择了移民。对投资移民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比较容易,就如同添置了一辆豪华汽车或者买了一处新住宅,不过是投资而已,何况这个投资不会贬值。但是对技术移民来说,可能会面临是否放弃国内事业的选择。
  NO.6:向往加拿大的生活方式
  这个目的本来应该是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可惜大多数中国人对加拿大的生活方式并不了解,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高福利、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等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方面。很多人没有机会在加拿大或者其他发达国家长期居住,甚至根本没有去过这些国家,所谓“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到底适合在哪里当然也想象不出来。而让海归们讲讲海外的生活好在什么地方,往往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很多人只能说“我回国后不太适应”之类的话,结果是让听众嗤之以鼻。其实加拿大到底好不好,只要看看那些移民或者留学海外的人,无论他们说生活有多少不如意,但是有几个真正愿意回来就知道了。要知道,出国有限制,同国可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其他文献
平时聊的是地震,新闻里播的是地震,甚至梦里梦见的还是地震……那天,手机都收到这样一个“段子”:一汶川地震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记者问他感觉怎样,幸存者想了半天说:“狗日的地震好凶噢!老子被挖出来,看到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了。”  也许这只是个“段子”,但其中蕴含的幽默、豁达,却让我们感到钦佩和欣慰。  有人说,幽默是痛苦与欢乐交叉点上的产物。一个人不经历痛苦、酸辛,便不懂幽默。其实,地震
期刊
星期天,我无所事事,为了打发寂寞时光,便帮老公收拾书包。他的书包,真够乱的,一大堆毛票七零八落的,我脑袋都大了,真后悔不该多管闲事。算了,本人已骑虎难下,慢慢收拾吧。  大约折腾了半个小时,嘿,功劳真不小,我整理出厚厚一叠毛票,经仔细清点,总共27元零8角。够买一星期的青菜了。  担心儿子青睐那堆花花绿绿的毛票,我把它们置之高阁。  突然之间,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她曾与一张张毛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期刊
那天晚饭后,我们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这时,父亲忽然对老公说:“把你的名片拿给我看看,改天我也去印几张。”我们怔了一下,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今年年初才被我和老公接到城里来住,一没工作,二没职务,三没头衔,他印名片干啥?父亲见老公半天没有反应,尴尬地一笑,一五一十地掏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父亲说:“这段时间,你们上班后,我每天都出去闲逛,也认识了不少朋友,大家挺投缘
期刊
我们传达的是更直接、更朴实的中国民众的声音,我们也有责任让周围的人了解一个我们亲身感受到的中国    2002年刚到法国留学时,我发现,这个一直被认为是对华友好的国家,其媒体、政客和民众却对中国亮满了偏见和误解。在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竟然是:百姓食不果腹,自由被亵渎,人权遭泯灭……  当在网络论坛里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你们说得不对时,很多人就把我定性为“北京派来的间谍”、“共产党的红卫兵”。   
期刊
今年我每月的生活费才1000多一点。听起来不太多,但也不是——事实上,我不但打算靠这些生活下去,还要存些积蓄。  今年我整年的“收入”将是12,084元。我之所以清楚这个数目是因为它来自于我的赡养费和部分助学金。(我去年又上学了;这笔助学金负担学费和书本后还有些剩余。)我也知道今年的两笔最大支出:租金6,300元、汽车保险1,200元。减去这些,我的收入还剩382元每月,用来购买衣服、各种设施、食
期刊
带着期望与幻想,去到美国进行了一学年的国际学生交流。与此同时,我决定要申请继续在美国完成学业,成为一名美国留学生。这个决定,也就意味着我不得不再次经受美国签证的严峻考验。    上一次申请美国签证,大约是一年前的事。当时有位和我一起排队等候签证的叔叔,跟我说:“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对签证倒比我还有经验。”我告诉他,其实我已经获取过一次美国签证,并刚刚从美国回来。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一回,已经是我第四次
期刊
这个世界总是日新月异,总是天外有天,蓝天白云下的南半球澳大利亚最南端的城市墨尔本有一座皇家植物园,就像天堂散落人间一样,给这座城市带来美的享受。许多可望而不可即的佳境,没想到在墨尔本却可以用眼睛去拥有。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是有着“花园之州”美誉的维多利亚州的首府,绿化覆盖率高达40%。墨尔本成功地融合人文与自然,连续多年被总部设于华盛顿的国际人口行动组织评选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
期刊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现行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走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道路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国家,平均每年发生地震近3000次,抗击自然灾害已经成为新西兰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据新西兰地震委员会新闻官介绍,1942年,位于新西兰中部的首都惠灵顿地区和怀拉拉帕地区曾遭
期刊
作为移民国家,欧盟各国缺乏的并非历史和经验,而是共识与革新。  欧盟国家的总人口数约为5亿,按照目前的出生率和人口老化情况计算,到2050年,欧洲将减少2 000万劳工,劳动力的不足将严重阻碍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其实,如今的欧洲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并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欧盟各国由于传统上的移民政策非常保守,东欧、亚洲和非洲国家的高级技工大批流向美国和加拿大,眼下,达成共识实行开放的移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如此大的自然灾害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许多从灾区幸运地躲过一劫的人心有余悸,我也不禁想起了几年前,在日本亲身经历过的一次地震。  2005年3月初,我和公司常驻日代表义飞,在日本九州岛的熊本县商谈一个产品贸易项目,同时准备20日下午离开广岛,商谈下一个项目。当日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我和义飞正在宾馆里收拾东西,忽然脑袋感觉到一阵晕眩,然后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