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B的陀螺定向测量方位角计算设计与实现

来源 :城市勘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23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陀螺定向测量方位角计算的效率,降低人工计算的出错概率,根据陀螺定向测量的原理和方位角计算的方法,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对陀螺定向测量方位角计算程序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并通过实际算例对该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满足工程测量要求。
其他文献
面向大型场馆、商场、医院等场景对室内定位和导航的需求,本文分析了蓝牙设备RSSI的稳定性问题,基于BIM实现蓝牙设备布设和采样点布局,提出基于BIM和RSSI的室内定位算法,开展了算法参数率定实验,并以某医院为例进行了技术验证,实现了基于BIM和RSSI的室内定位与导航。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与现有基于RSSI的定位方法相比,在定位精度方面提升了12%,同时有效避免了定位结果的不稳定性。
城市地理空间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今大多数数据本质上是空间数据,通过无处不在的位置感知传感器进行采集、管理、存储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流,可为商业、科学和工程的发展提供新的决策支持。然而大数据的处理极具挑战性,对于地理空间大数据更是如此,因为大量的数据集必须同时考虑空间和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分析,高性能计算以其基本的分而治之思想为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处理提供了必要的解决方案。本文探讨了高性能计算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素形式较多、数据关系复杂,目前城市大比例尺地图自动缩编方法还不够成熟,缩编效果不够理想。本文结合成都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工作需求,梳理总结大比例尺地形图综合规则,研究综合规则形式化描述方法,构建地形图缩编的综合规则库,基于标准的地形空间数据库和综合规则库设计开发成都市1∶2 000地形图自动缩编系统,并应用于实际项目数据生产。工程实践证明,
2020年10月,全国国土测绘工作会议提出了新时期测绘工作"两服务、两支撑"的根本定位,明确要求重点以基础地理实体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体系化的新型基础测绘早日建成~([1])。基础地理实体的生产路径一般分为存量测绘成果数据转换地理实体和全息采集直接构建地理实体两种,本文聚焦前者,以存量大比例尺DLG(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通常采用1∶500~1∶2 000比例尺DLG,以下简称为"DLG")为基础,结合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监测了武汉市从"封城"到"解封"不同类型居民出行的恢复进程,包括全目的出行、游憩出行和职住通勤等,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交通出行的恢复韧性。研究结果表明:疫后,武汉本地居民出行已基本恢复常态,三镇来看,汉阳片区恢复程度最理想,快于汉口片区和武昌片区,本地游憩出行更倾向于郊野乡村游;"惠游湖北"等政策推出后,外地游客来汉意愿逐步恢复,三镇核心区景点吸引力更强;早晚高峰通勤拥堵指数高于往
顾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政府部门需求,结合城市空间基础数据实际情况,基于三维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开发了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系统.研究了多模态时空数据集成管理、地下三维管线自动建模、工程地质建模分析、城市空间产权管理关键技术和功能,为城市实景三维场景组织调度、地下空间可视化应用以及城市立体空间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以成都市数据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立体像对生产大比例尺3D产品具有航空摄影测量、全野外数字测图等方法不具备的突出优势。本文以昆明市滇中新区某片区利用WorldView-3遥感卫星立体影像采用摄影测量立体测图方法生产1∶2000 3D产品的项目为依托,通过采集检测点对其数学精度进行检测,验证了该技术路线在昆明地区的可行性;同时对此类产品在精度检测工作中普遍遇到的检测点采集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深入分
矢量瓦片具有紧凑的编码组织、高效的数据传输、丰富的渲染方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在线地图动态渲染和大数据可视化表达等方面。当前主流的矢量瓦片应用均需要预先建立索引和创建瓦片,无法有效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现势性。基于Mapbox矢量瓦片格式和PostGIS空间数据库,提出了一种矢量瓦片按需组装技术,以西安市兴趣点、道路和建筑物数据为数据源,实现了百万级矢量数据的实时切片与动态组装,验证了其性能和效率,
无人机机载三维激光扫描仪的航测技术优势明显,但无人机轨迹精度与点云精度紧密相关,载体机动或扰动等情况产生的有色噪声会影响轨迹解算精度,进而影响点云精度。本文将自适应Kalman滤波的GNSS/INS紧组合算法应用于无人机轨迹解算中,通过自适应Kalman滤波控制有色噪声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证明基于自适应Kalman滤波解算的点云较标准Kalman滤波解算的点云精度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在无人机拐弯位置
分析了高速公路改建中测绘工作的难点,提出将智能化全息测绘应用在高速公路改建工作中。结合上海S4沪金高速公路改建测绘项目的实践工作,在不干扰交通运行的情况下,将车载激光雷达技术用于改建道路的纵横断面的采集处理工作。对道路全息测绘的流程、技术难点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成果数据进行了精度分析,证明智能化全息测绘在高速公路改建工作中是高效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