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nla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水》是《水和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等。本节课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对有关水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初步知道水的特点,并以此对物体分类之后初步接触固体、液体和气体科学概念,又为今后进一步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科学课充满好奇,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探究科学,对认识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同时对观察事物往往缺少整体性观察,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这堂课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求学生掌握记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本节课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有关水的初始想法,形成有关水的知识网状图。结合情景为基础,设定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揭示有关水的奥秘,从问题着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及学习兴趣。允许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和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前概念。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各科知识自然融合,在知识和生活间建立联系,将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完成从知识到生活的迁移。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这节课进行探索及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指导者、协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评价学习成果,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根据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
  2.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
  2.认识到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3.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生彼此学会小组合作。
  四、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并熟练地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五、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1个大黑色塑料袋、7个小黑色塑料袋、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水、醋、牛奶和空气)、1块石头、1片树叶、一块木块、网状图、实验记录单。
  学生自带:书本、笔、橡皮等。
  教师准备的材料:冰块、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水是什么样的?
  1. 2013年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连续高温干旱(出示三幅旱灾图)。而2013年10月7日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水灾。
  问题一: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中鲜活的实例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手段,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知道水与我们密切相关。从而了解学生对水已有的认识,即前概念。
  2.教师拿出一瓶不知名的液体,问:这瓶是水吗? 板书:水?
  问题二:
  水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水的存在?
  水在自然界中有什么用途呢?
  水和生物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汇报并填写网状图。
  【设计意图】
  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学生沉浸在这种讨论、探究的活动中,这些问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挑战,驱使他们围绕问题不断探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艺术性,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让学生因担心回答正确与否而闭口不言;围绕核心问题,鼓励并激发学生对新问题进行猜想和解释,有时还要引导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质疑和辩论,以求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把“水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的问题抛给学生,起初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笔者想错了!发现部分学生并不完全认同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而是说“黑色的” (原因在于学生通过书籍、电视等途径获取知识,但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 这种“矛盾事件”的存在,让学生尝试解释,引起概念冲突,发现矛盾,然后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调整,建立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新概念模型。
  三年级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单一,水的用途局限于生活用水,教师作为引导者,拓宽学生的思考范围,如水力发电等。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多方思考提高能力,让学生互相讨论,既培养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水有更直观的认识,突破重点。
  (二)继而合作探究:水在哪个袋中?
  1.你了解水吗?如果老师这里有7个不透明的袋子,每个袋子中装着不同的物体,这些东西可能是石块、树叶、木头、水、醋、空气和牛奶。有没有办法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找出水是哪一袋呢?
  出示“挑战活动一”记录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说说探究方法。
  “摸、听……”
  《水》实验观察记录表
  自我评价 第____小组
  观察方法 水可能在几号袋中 我们的理由
  因为水是( )的
  因为水是( )的
  因为水是( )的   想一想 它们颜色、气味、味道不同,它们相同的地方是( )
  2.你们能够辨别出这些物品存在于哪个袋子中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
  3.我们需要进一步分辨水究竟在哪个袋中,我们怎么解决呢?
  生汇报。
  如果打开袋子,不能看,我们怎么做呢?
  闻,师介绍闻的方法:扇闻。
  我们每个组都有了自己的猜测,一起看一下,我们的猜测正确吗!
  温馨提示:
  (1)你会提醒同学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2)出示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
  ①不要急着打开盖子看。②分工合作,分步观察。③记录员及时记录,并记录完整。④重点讨论“我们的理由”。⑤填好观察表,上交实验用品。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强调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确定学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将想法在小组中交流、汇总,共同完成“水在哪个袋中”的问题探究。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语言、评价能力。
  本环节是典型的探究阶段,通过情景的设定,学生在确定问题后,会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重在引领学生学会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感官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让学生知道可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这个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或者动手操作比较活跃的阶段,为了使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应做好活动前的要求。
  探究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对于未知的物体采用“扇闻”,强调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尝”,学生掌握辨别物体的方法,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考虑安全的因素,本节课所采用的材料要绝对保证安全。在学生探究之前引导学生分析记录也是十分需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有针对地进行记录,使记录的内容更加规范、更加科学,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在问题探究完成后,小组进行汇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有意识地反思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问题—解释—应用拓展”有效结合。
  (三)再次深化探究: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你可以根据你的标准给袋中的物体分类吗?
  填写记录表并说说你的理由。
  我把____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
  我把____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
  我把____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
  交流探究结果。
  小结水的特点:
  水的特点
  颜色 气味 味道 是否透明 是否流动 有无固定形状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水的特点吗?
  【设计意图】
  这部分活动内容的设定与上一个活动内容结合在一起完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加大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学习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大家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四)拓展延伸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被水覆盖着,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七为海水,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呢,只有百分之三,而淡水中又有百分之七十八为冰川淡水,目前很难利用。
  在家里,我们打开水龙头,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好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在我国的西部,尤其是甘肃宁夏陕西一带,那里水资源极其缺乏,加之人类的行为造成水资源的污染,请看一组图片(展示多媒体课件)。
  通过资料展示,你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有关中国某些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图片或者录像,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知道全球淡水资源缺乏,从小树立珍惜水的意识。
  水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水资源,注意节约用水,人人争当节水小标兵,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五)课堂总结
  1.学生说说收获。
  2.利用网状图总结。
  3.课外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水的秘密。
  【设计意图】
  此部分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概念重构的过程,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从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同时加深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印象。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说明,科学探究并没有结束,具有开放性,从而对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进行巩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小学部 830002)
其他文献
公开资料显示,054A型导弹护卫舰是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具有隐身能力的区域防空型护卫舰,也是当今世界上量产数量名列前茅的一型导弹护卫舰。该舰满载排水量近4200吨,采用双轴双桨双舵柴油动力推进装置,续航力4000海里,巡航速度18节,最高航速30节。该舰装备了先进的火炮,一定数量的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鱼雷和火箭式深水炸弹,配备有舰载反潜直升机等武器装备,具有反舰、防空和反潜作战能力。  该级舰
04式自動榴弹发射器是我军现装备的第二代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军机械化程度日益增强的需要,克服8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射速低、杀伤威力不足、精度不高的缺陷,以及拓展使用范围,采用“以车载为主”的新理念而研制的新型榴弹发射器。该榴弹发射器04年设计定型,以后开始陆续装备陆军、海军陆战队和武警部队。该榴弹发射器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射速高、火力持续性好。该榴弹发射器采用弹箱容弹、弹
最近涉及我火箭军题材的电视剧《号手就位》在电视台热播,引起了很多军迷的关注。对于影片中展现的一些高技术兵器,大家也是众说纷纭,很想知道得更多。比如在第二集中,导弹旅奉命远程机动,前往新的驻守地域,旅长在一辆指挥车内,通过屏幕、平板电脑了解情况。于是有些读者想知道,真正的、军队中的机动指挥车  要了解战术导弹部队的机动指挥车什么样,得先了解一下这种车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实际上这种指挥车,通常被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形式,但由于受到空间限制,游戏的功能时常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联动游戏可以促进游戏资源的共享,提升游戏活动的实效性。桐庐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以“东门故事”为例,提出联动游戏的策略。具体从游戏内容、空间、材料、方式等四个维度推进,开展了主题为“东门故事”的联动游戏探索,为业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联动游戏 推进策略 东门故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
《我们周围的材料》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从材料的制成品中探讨材料的特性与它们用途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去认识这些材料的特性,同时通过学生感知与教师讲解、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循环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和探究不可循环利用材料的使用,教育学生节能环保从周围的小事做起,从小培养学生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意识。  一、感知材料循环使用,激发学生的环
【摘 要】游戏教学如何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有机结合,这是信息技术课要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必须直面的问题。结合Scratch的第一课即《初识Scratch》教学而言,应指向以下三大目的实施相应教学:在趣味游戏中传达信息意识;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计算思维;在任务驱动中激发创新精神。如此,才能让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真正落地。  【关键词】初识Scratch 游戏 任务驱动 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法是小学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才能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在《网络连接你我他》一课的三次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和慎重选择,才能让品德课充满活力,有效达成育人的效果。以下是我三次教学《网络连接你我他》时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对比表。  【教学目标之对比】  【课堂描述】  片段一:“网络陷阱就是黄色网页、不法网友利用网络骗人!”  教学进行到第二个
【摘 要】乡村学校少年宫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已经在全国各地的乡村学校中建立。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小学结合本校少年宫实际,健全四项机制,做好四个凸显,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地成为乡村少年儿童的好去处,家长放心的好地方,素质教育的好载体。  【关键词】乡村学校少年宫 四项机制 四个凸显  在我国,由于地理、经济、文化和习俗的不同,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无论是从经济上、观念上,还是
1980年代后期,美国的特战队员们依然配备老式的半自动手枪,特别是发射.45 ACP手枪弹的柯尔特M1911手枪,以及发射9×1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GP-35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当然他们也配发了发射9×1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伯莱塔M9手枪,该枪于1985年取代柯尔特M1911成为美国标准军用手枪。本文主要介绍除了标准手枪外,还有特种部队所配发的专用型或非制式手枪。微声手枪  越战时期,美国海
2020年12月3日,俄《消息报》援引俄国防部消息称,俄空降兵与陆军计划于2022年装备“扑鸟者”新型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以应对无人机“蜂群”的空中打击。研制进展情况  空降兵作为俄军的一支兵种,迄今为止没有装备一种可以空投伞降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目前,俄空降兵装备了“针”和“柳树”便携式防空导弹。尽管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但这两种导弹难以拦截携带射程8~10千米精确制导武器的战机和直升机,以及察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