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18年,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的考查卷土重来了。2014年,全国大纲卷文言文阅读中,“文化常识”率先以选择题的形式回归;2015年,该题目被收录在全国新课标卷嚎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并在当年的高考中得到了印证;2017年,“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被写进了《考试说明》,全国卷三套试卷都出现了相关题型,地方自主命题卷也紧跟步伐,同年江苏卷也以选择题的形式突击考查了这个知识点。11月底,201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正式发布,古诗文阅读板块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能力层级为B,属于“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一、命题特点分析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分布范围较广,一般包括山川地理、天文历法、姓氏称谓、典章制度、官职官署、传统节日、文艺娱乐、文化典籍、衣食住行、国家民族……可谓浩如烟海。下面把四年来考查的具体知识按照以上门类用表格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门类侧重:全国卷的文本都是出自历代正史,正史以记录王侯将相、有建树的官员为主,其与姓氏称谓、典章制度、官职官署的相关性会比较大。江苏卷历来以文人散文为主,记载的对象不排除是地方官吏,因此官场术语仍然保持一样的重要性,但这些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民情风俗、人文地理,因此其他板块会相对重要。
(2)难度走势:从全国卷来看,命题的难度一年比一年走高。2014年考的四个概念,“南面”是课本基础内容,“故事”是必背古今异义词,“春秋”是初中就接触到的文学常识,难度系数比较低。2016年可以说是难易对半,2017年全国卷Ⅰ中“以字行”“姻亲”“私禄”三个概念不要说学生不理解,估计绝大多数老师也不能解释得很清晰。再看2017年江苏卷四个概念:“江左”和“庭趋”只要熟悉课本便容易理解,“三代”和“菽水”还是要费点心思揣测的。2018年的难度会不会更高,考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价值取向: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立德树人思想,凸显育人导向”,有人就此质疑:2016年全国卷Ⅱ中“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的表述也能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么?实际上,“中宫”对应北天中央的“紫微宫”,蕴藏着深远的天文地理历法内涵,用理性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它理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关键在于“理解”
针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点,每个学校都会印发诸多讲义,学生们也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貌似博洽多闻,但到了具体运用時,只要表述稍作变动,或者命题方式有所创新,不少学生便找不到正确的答题方向。比如大家把“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烂熟于心,但未必能把“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中的“汉阴”(解释为“汉水南面”)解释正确。因为“识记”和“运用”之间有着很大的隔阂,至少中间缺失了“理解”这一关键步骤。反过来说,“理解”也有助于“识记”,理解之后的记忆才是更为深刻的识记。
其实,“古代文化常识”并不太枯燥,“文化常识”也是建立在自然、生活、社会基础上的。就拿上面的“阴阳”来说,“阳”就是“有阳光的地方”,“阴”就是“阴暗的地方”,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没有山,只要看着任意的凸起物就不难理解,山的“阴”“阳”对应“北”和“南”。河流湖泊与山相反,它是低陷的,在我们北半球,恰恰是南岸阴暗,北岸见光。因此,如果能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常用典故、影视作品、历史文化中获得对“古代文学常识”的充分理解,那么“识记”就简单多了。
(1)在文言实词中理解
绝大多数古代文化常识的概念的“名”与“实”是一致的。把握了文言实词的含义,很多文化概念便浅显明白了。例如:
①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A项: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②2017年全国卷Ⅰ第11题C项: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文言中有“登第”一词,“登”翻译为“考中”,“第”翻译为“科第、等第”。比如孟郊有诗作《登科后》,也是同样的意思。“忧”和“艰”在古代都可以指长辈去世,其中“外艰”指父丧或祖父之丧,“内艰”为母亲或祖母之丧。古文中经常说“丁忧”“丁艰”,这个“丁”是“遭遇”的意思。
大多数形声字我们可以通过形旁获得对其含义的理解。比如古代刑罚中的“墨刑”(额上刺字并涂以墨)、“劓刑”(割掉犯人的鼻子)、“答刑”(用竹板或荆条打)、“髡刑”(剃去犯人的头发),我们根据字形就可以推断出来。
(2)在文化典故中理解
有一些文化概念关涉到古代的名人轶事,如果在故事中理解概念本身,不仅可以化难为易,而且这种识记就带上了文化的趣味。比如下面两个选项都和孔子有关:
①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9题D项:《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②2017年江苏卷第7题D项: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①关涉到“春秋笔法”这个概念。春秋战国,征战连绵,礼崩乐坏,孔子撰写《春秋》,直指人性之恶。可是孔夫子胆子又比较小,很多事情不敢指名道姓,比如有人“弑君篡位”了,他就写“小野猪把老母猪给咬死了”,这种含沙射影的表述方式就是“春秋笔法”(字典上解释为: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亘)说的是孔子和他儿子的故事,比“趋庭”更为贴近的是词语“鲤对”,这个故事讲的是孔子每天检查他儿子的功课,抄录于下:(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因此,我们不妨把文化概念和人物事件结合起来,会更加有助于理解,比如古代刑罚:比干炮烙,董卓弃市,商鞅车裂,袁崇焕凌迟,方孝孺腰斩灭族……又比如古代文艺:嵇康《广陵散》失传,蔡文姬《胡茄十八拍》悲叹,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亡国,唐玄宗《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
(3)在影视剧作品中理解
一部分“古代文化常识”是很基础性的概念,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复真实存在,但是在我们的一些古装剧里面却比比皆是,比如:
①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D项: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x)
②2016年全国卷Ⅰ第5题D项: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最近两年热播的《半月传》中有赢荡太子、《楚乔传》中有萧策太子、《锦绣未央》中有景穆太子,太子只有一个,太子之位的争夺总是异常惨烈。说到契丹,喜欢武侠的同学可能都看过金庸的《夭龙八部》,其男主角萧峰生于辽国,长于大宋,实为契丹人,在辽国助义兄辽帝耶律洪基平息叛乱,受封楚王。然为两国和平,不愿百姓生灵涂炭,胁迫耶律洪基下令,终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换回两国数十年和平,之后以断箭自尽于雁门关外,是一个心系苍生、悲天悯人、思想境界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悲剧英雄。因此,有时看一些古装剧、历史剧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带着一定的人文底蕴去看,就能在娱乐的同时领会到更深刻的东西。
(4)在生活常识中理解
前面已经提到过,文化植根于生活,文化概念和生活是不冲突的。回归到生活的本原,有些概念就很好理解了:
①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9题A项:“解揭”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②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C项: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关于①,我们知道古代平民穿着以葛麻为主,颜色比较暗淡;富人贵族喜好丝帛,颜色比较艳丽。因此“褐”是一种借代,用颜色借代平民衣服。②中“庙号”的“庙”是“宗庙”的意思,是祭祀祖宗的地方,所以“庙号”是皇子皇孙对先皇的称号,很少有贬损的词(和溢号相区别),二则庙号多为“祖”“宗”二字。
(5)在相互比较中理解
某一文化常识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孤立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比较归纳,勾连相关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比如:
①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B项: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②2016年全国卷B第5题C项: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③2016年全国卷Ⅲ第5题A项: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x)
文化常识不仅可以分成几大类别,而且一些相关的概念可以构成概念群。前四年的考题中,出现概率最大的就是隋唐以来“三省六部制”这个概念群。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包括:①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②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③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④兵部,管军事;⑤刑部,管司法刑狱;⑥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等职务。
命题人最喜欢找这些容易发生混淆、串位的概念命题,尤其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这里将常见的几个文化常识概念群列举在下面,便于大家复习:
★纪年法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赵惠文王十六年
②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③干支纪年法:壬戌之秋
★戏曲角色
①生:正派的中老年男子
②旦:戏中的女性角色
③净:大花脸
④丑:表演滑稽的男子
★造字法
①象形:摹拟事物的外部形状造字的方法。例如:手、日、月、山、川、羊、牛、鸟、弓……
②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例如:“本”用点表示树木根部;“末”用点表示树梢。
③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表示新的意义。例如:休、明、涉、宝……
④形声: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叫形声字(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最多)。例如:河、晴、爸、箱、阁……
★科舉考试
①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生员(秀才)参加乡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第一名叫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②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③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踢“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踢“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总之,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应舍弃对基础知识的简单整理和机械记忆,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内容。利用各种手段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运用批判的眼光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文言文的复习才会由表及里,在应对高考试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一、命题特点分析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分布范围较广,一般包括山川地理、天文历法、姓氏称谓、典章制度、官职官署、传统节日、文艺娱乐、文化典籍、衣食住行、国家民族……可谓浩如烟海。下面把四年来考查的具体知识按照以上门类用表格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门类侧重:全国卷的文本都是出自历代正史,正史以记录王侯将相、有建树的官员为主,其与姓氏称谓、典章制度、官职官署的相关性会比较大。江苏卷历来以文人散文为主,记载的对象不排除是地方官吏,因此官场术语仍然保持一样的重要性,但这些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民情风俗、人文地理,因此其他板块会相对重要。
(2)难度走势:从全国卷来看,命题的难度一年比一年走高。2014年考的四个概念,“南面”是课本基础内容,“故事”是必背古今异义词,“春秋”是初中就接触到的文学常识,难度系数比较低。2016年可以说是难易对半,2017年全国卷Ⅰ中“以字行”“姻亲”“私禄”三个概念不要说学生不理解,估计绝大多数老师也不能解释得很清晰。再看2017年江苏卷四个概念:“江左”和“庭趋”只要熟悉课本便容易理解,“三代”和“菽水”还是要费点心思揣测的。2018年的难度会不会更高,考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价值取向: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立德树人思想,凸显育人导向”,有人就此质疑:2016年全国卷Ⅱ中“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的表述也能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么?实际上,“中宫”对应北天中央的“紫微宫”,蕴藏着深远的天文地理历法内涵,用理性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它理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关键在于“理解”
针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点,每个学校都会印发诸多讲义,学生们也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貌似博洽多闻,但到了具体运用時,只要表述稍作变动,或者命题方式有所创新,不少学生便找不到正确的答题方向。比如大家把“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烂熟于心,但未必能把“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中的“汉阴”(解释为“汉水南面”)解释正确。因为“识记”和“运用”之间有着很大的隔阂,至少中间缺失了“理解”这一关键步骤。反过来说,“理解”也有助于“识记”,理解之后的记忆才是更为深刻的识记。
其实,“古代文化常识”并不太枯燥,“文化常识”也是建立在自然、生活、社会基础上的。就拿上面的“阴阳”来说,“阳”就是“有阳光的地方”,“阴”就是“阴暗的地方”,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没有山,只要看着任意的凸起物就不难理解,山的“阴”“阳”对应“北”和“南”。河流湖泊与山相反,它是低陷的,在我们北半球,恰恰是南岸阴暗,北岸见光。因此,如果能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常用典故、影视作品、历史文化中获得对“古代文学常识”的充分理解,那么“识记”就简单多了。
(1)在文言实词中理解
绝大多数古代文化常识的概念的“名”与“实”是一致的。把握了文言实词的含义,很多文化概念便浅显明白了。例如:
①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A项: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②2017年全国卷Ⅰ第11题C项: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文言中有“登第”一词,“登”翻译为“考中”,“第”翻译为“科第、等第”。比如孟郊有诗作《登科后》,也是同样的意思。“忧”和“艰”在古代都可以指长辈去世,其中“外艰”指父丧或祖父之丧,“内艰”为母亲或祖母之丧。古文中经常说“丁忧”“丁艰”,这个“丁”是“遭遇”的意思。
大多数形声字我们可以通过形旁获得对其含义的理解。比如古代刑罚中的“墨刑”(额上刺字并涂以墨)、“劓刑”(割掉犯人的鼻子)、“答刑”(用竹板或荆条打)、“髡刑”(剃去犯人的头发),我们根据字形就可以推断出来。
(2)在文化典故中理解
有一些文化概念关涉到古代的名人轶事,如果在故事中理解概念本身,不仅可以化难为易,而且这种识记就带上了文化的趣味。比如下面两个选项都和孔子有关:
①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9题D项:《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②2017年江苏卷第7题D项: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①关涉到“春秋笔法”这个概念。春秋战国,征战连绵,礼崩乐坏,孔子撰写《春秋》,直指人性之恶。可是孔夫子胆子又比较小,很多事情不敢指名道姓,比如有人“弑君篡位”了,他就写“小野猪把老母猪给咬死了”,这种含沙射影的表述方式就是“春秋笔法”(字典上解释为: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亘)说的是孔子和他儿子的故事,比“趋庭”更为贴近的是词语“鲤对”,这个故事讲的是孔子每天检查他儿子的功课,抄录于下:(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因此,我们不妨把文化概念和人物事件结合起来,会更加有助于理解,比如古代刑罚:比干炮烙,董卓弃市,商鞅车裂,袁崇焕凌迟,方孝孺腰斩灭族……又比如古代文艺:嵇康《广陵散》失传,蔡文姬《胡茄十八拍》悲叹,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亡国,唐玄宗《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
(3)在影视剧作品中理解
一部分“古代文化常识”是很基础性的概念,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复真实存在,但是在我们的一些古装剧里面却比比皆是,比如:
①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D项: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x)
②2016年全国卷Ⅰ第5题D项: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最近两年热播的《半月传》中有赢荡太子、《楚乔传》中有萧策太子、《锦绣未央》中有景穆太子,太子只有一个,太子之位的争夺总是异常惨烈。说到契丹,喜欢武侠的同学可能都看过金庸的《夭龙八部》,其男主角萧峰生于辽国,长于大宋,实为契丹人,在辽国助义兄辽帝耶律洪基平息叛乱,受封楚王。然为两国和平,不愿百姓生灵涂炭,胁迫耶律洪基下令,终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换回两国数十年和平,之后以断箭自尽于雁门关外,是一个心系苍生、悲天悯人、思想境界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悲剧英雄。因此,有时看一些古装剧、历史剧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带着一定的人文底蕴去看,就能在娱乐的同时领会到更深刻的东西。
(4)在生活常识中理解
前面已经提到过,文化植根于生活,文化概念和生活是不冲突的。回归到生活的本原,有些概念就很好理解了:
①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9题A项:“解揭”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②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C项: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关于①,我们知道古代平民穿着以葛麻为主,颜色比较暗淡;富人贵族喜好丝帛,颜色比较艳丽。因此“褐”是一种借代,用颜色借代平民衣服。②中“庙号”的“庙”是“宗庙”的意思,是祭祀祖宗的地方,所以“庙号”是皇子皇孙对先皇的称号,很少有贬损的词(和溢号相区别),二则庙号多为“祖”“宗”二字。
(5)在相互比较中理解
某一文化常识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孤立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比较归纳,勾连相关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比如:
①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B项: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②2016年全国卷B第5题C项: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③2016年全国卷Ⅲ第5题A项: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x)
文化常识不仅可以分成几大类别,而且一些相关的概念可以构成概念群。前四年的考题中,出现概率最大的就是隋唐以来“三省六部制”这个概念群。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包括:①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②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③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④兵部,管军事;⑤刑部,管司法刑狱;⑥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等职务。
命题人最喜欢找这些容易发生混淆、串位的概念命题,尤其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这里将常见的几个文化常识概念群列举在下面,便于大家复习:
★纪年法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赵惠文王十六年
②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③干支纪年法:壬戌之秋
★戏曲角色
①生:正派的中老年男子
②旦:戏中的女性角色
③净:大花脸
④丑:表演滑稽的男子
★造字法
①象形:摹拟事物的外部形状造字的方法。例如:手、日、月、山、川、羊、牛、鸟、弓……
②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例如:“本”用点表示树木根部;“末”用点表示树梢。
③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表示新的意义。例如:休、明、涉、宝……
④形声: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叫形声字(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最多)。例如:河、晴、爸、箱、阁……
★科舉考试
①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生员(秀才)参加乡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第一名叫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②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③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踢“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踢“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总之,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应舍弃对基础知识的简单整理和机械记忆,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内容。利用各种手段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运用批判的眼光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文言文的复习才会由表及里,在应对高考试题时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