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部分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30名15~25岁不上学的农村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较低,总知晓率为63.5%;近60%的调查对象愿意跟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共事或接受他们的帮助。结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较低,40%调查对象有歧视现象存在,应加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病知识及意识,保护其身体健康。
【关键词】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
【中图分类号】R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14-02
目前,中国艾滋病( AIDS) 疫情呈上升趋势, 艾滋病波及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中尤以青壮年为主体,而农村校外青少年是该群体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本研究旨在了解广西部分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 为在该人群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的方法, 在广西部分农村抽取230名15~25岁的不在学校上学的青少年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人口学基本特征( 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每一知识点的知晓率为: 各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正确的人数之和除以其所回答问题的总人数。
1.3统计分析方法对原始问卷进行整理核对,剔除不合格问卷,用EpiData 3.1 录入数据, 运用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份, 收回228份,有效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为98.2%226名校外青少年中男性131人,占58%; 平均年龄为18.2±2.9 岁;82%为少数民族( 其中以壮族占75% );68%为未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0.2%;60% 靠自己打工挣钱生活。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对调查知识点平均总体知晓率为63.5%,知识点1、8分别为93.8%和88.9%,“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同桌吃饭”知识点知晓率最低,为40.7%,其次为知识点4、10知晓率,分别为49.6%、46.5%。说明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同时,对母婴传播途径了解只有50%(见表1)。
2.2 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调查发现, 70%的校外青少年愿意与HIV 感染者/病人共事;59%愿跟HIV 感染者/病人的朋友继续交往;35%认为HIV 感染者/病人是有不良行为的人。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校外青少年对调查问题总的知晓率为63.5%,高于赵中玮对甘肃省白银市校外青少年的调查结果( 47.1% )[2],对于蚊虫叮咬传播艾滋病的正确应。
答率46.5%高于石晓燕等[3] 在河南的研究结果, 可能与近几年来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关。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方面了解较为欠缺, 其知晓率为40.7-49.6%。应加强此方面的知识宣传教育。
调查还发现, 有40%-50%的校外青少年不愿意与HIV 感染者/病人共事或交往,说明他们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还有35%的人认为HIV 感染者/病人是有不良行为的人,提示他们对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
15~25岁青少年正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活跃期, 且地处艾滋病知识普及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 特别是地区偏远农村,他们过早离开校园, 缺乏系统的学校教育, 文化水平低, 防病意识差, 缺乏必要的预防知识, 外出打工又面临生活困难和城市诱惑, 更易成为艾滋病感染的脆弱人群[1]。因此,青少年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以青春期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宣传教育,开展关于防范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前普及必要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提升他们应对艾滋病感染的能力,减少艾滋病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腾树忠, 彭海燕, 罗功, 等. 农村地区校外(辍学)青少年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J] . 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 ( 12 ) : 1389 -1390
[2] 赵中玮,路彬,丁慧慧 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1 13(283):224-225
[3] 石晓燕, 余小鸣, 段春明.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危险行为调查[ J]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8, 14( 1) : 25 - 45
作者单位:545005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
【中图分类号】R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14-02
目前,中国艾滋病( AIDS) 疫情呈上升趋势, 艾滋病波及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中尤以青壮年为主体,而农村校外青少年是该群体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本研究旨在了解广西部分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 为在该人群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的方法, 在广西部分农村抽取230名15~25岁的不在学校上学的青少年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人口学基本特征( 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每一知识点的知晓率为: 各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正确的人数之和除以其所回答问题的总人数。
1.3统计分析方法对原始问卷进行整理核对,剔除不合格问卷,用EpiData 3.1 录入数据, 运用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份, 收回228份,有效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为98.2%226名校外青少年中男性131人,占58%; 平均年龄为18.2±2.9 岁;82%为少数民族( 其中以壮族占75% );68%为未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0.2%;60% 靠自己打工挣钱生活。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对调查知识点平均总体知晓率为63.5%,知识点1、8分别为93.8%和88.9%,“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同桌吃饭”知识点知晓率最低,为40.7%,其次为知识点4、10知晓率,分别为49.6%、46.5%。说明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同时,对母婴传播途径了解只有50%(见表1)。
2.2 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调查发现, 70%的校外青少年愿意与HIV 感染者/病人共事;59%愿跟HIV 感染者/病人的朋友继续交往;35%认为HIV 感染者/病人是有不良行为的人。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校外青少年对调查问题总的知晓率为63.5%,高于赵中玮对甘肃省白银市校外青少年的调查结果( 47.1% )[2],对于蚊虫叮咬传播艾滋病的正确应。
答率46.5%高于石晓燕等[3] 在河南的研究结果, 可能与近几年来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关。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方面了解较为欠缺, 其知晓率为40.7-49.6%。应加强此方面的知识宣传教育。
调查还发现, 有40%-50%的校外青少年不愿意与HIV 感染者/病人共事或交往,说明他们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还有35%的人认为HIV 感染者/病人是有不良行为的人,提示他们对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
15~25岁青少年正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活跃期, 且地处艾滋病知识普及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 特别是地区偏远农村,他们过早离开校园, 缺乏系统的学校教育, 文化水平低, 防病意识差, 缺乏必要的预防知识, 外出打工又面临生活困难和城市诱惑, 更易成为艾滋病感染的脆弱人群[1]。因此,青少年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以青春期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宣传教育,开展关于防范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前普及必要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提升他们应对艾滋病感染的能力,减少艾滋病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腾树忠, 彭海燕, 罗功, 等. 农村地区校外(辍学)青少年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J] . 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 ( 12 ) : 1389 -1390
[2] 赵中玮,路彬,丁慧慧 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1 13(283):224-225
[3] 石晓燕, 余小鸣, 段春明.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危险行为调查[ J]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8, 14( 1) : 25 - 45
作者单位:545005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