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颤动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随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r5134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消融的长期随访结果。

方法

86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48例。年龄27~73(52.3±10.2)岁,阵发性房颤的病史为(64.4±58.1)月。26例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3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例术前发生脑栓塞。入选患者的左心房直径(36.3±4.5)mm,左心室射血分数(63.2±5.2)%。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肺静脉前庭隔离术达到肺静脉-左房电学隔离;术后常规程序刺激诱发,若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或者非肺静脉触发灶,同时消融。

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记录到触发灶触发房颤,肺静脉触发59例(组Ⅰ),非肺静脉触发灶27例(组Ⅱ),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消融过程中明确12例非肺静脉触发灶,1例位于左心房顶部,11例起源于上腔静脉。平均随访(37.1±10.4)月,首次消融术后,组Ⅰ中20.3%患者复发房颤,与组Ⅱ相比,复发率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Ⅱ55.5%,P=0.001)。两组患者平均消融次数亦存在明显的差异[组Ⅰ(1.1±0.4)次比组Ⅱ (1.7±0.8)次;P<0.001]。组Ⅱ中,二次消融的15例患者,11例左侧肺静脉传导恢复,8例右侧肺静脉传导恢复,再次隔离后,共诱导出15处房颤触发灶,2例为肺静脉,13例位于肺静脉之外,11例为上腔静脉,2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二次术后仍有3例复发,其中2例3次手术,触发灶分别位于左房间隔与冠状静脉窦,1例患者4次手术,触发灶位于左心房后壁。

结论

非肺静脉触发灶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常见部位为上腔静脉,是肺静脉前庭隔离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力衰竭的首要病因,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心肌梗死后继发的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在经历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后造成梗死区心肌膨出,非梗死区心肌过度肥大,心腔扩大,引起心室几何形态发生变化,并最终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发生心力衰竭,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心肌缺血,压力负荷异常,神经、激素的过度代偿都会启动或加重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目前溶栓、经皮冠状动脉
期刊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非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NOD)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至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 510例职工中空腹血糖≤7.0 mmol/L、无糖尿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空腹血糖资料及静息心率测量资料完整、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舒张压<90 mm Hg、无高血压病史、未使用降压药物、未服用调脂药和β受体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和慢性心脏病发病率的增高,因患房颤住院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1]。而慢性肾脏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在过去10年增加了1倍,其所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2]。除外需要考虑慢性肾脏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外,高风险的心血管事件是这类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二者存在明显的双向联系[3-4]。
期刊
目的在未诊断为糖尿病的心内科门诊患者中进行规范的血糖筛查,以了解心内科门诊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及临床门诊筛查流程的现状。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1家符合资质的综合医院心内科,选取年龄18岁以上,且具有较高糖尿病患病风险的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人口学数据、疾病诊断及病史信息,在随机血糖检测后,对空腹随机血糖≥6.1 mmol/L和餐后随机血糖≥7.8 mmol/L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
目的通过筛查发热致Brugada样心电图(ECG)患者的基因突变,探讨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以及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方法收集发热诱发的Brugada样 ECG 患者,筛除高血压病、冠心病、电解质异常、药物以及其他因素所致的复极化异常征象后,获取患者临床资料和血样标本,进行临床随访。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候选基因SCN5A、SCN1b、SCN3b、GPD1L进行基因测序,寻找基因突变或单核苷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缺血时段心脏不同部位心肌细胞增殖变化,探讨增殖发生时间和部位、分布特点及增殖细胞是否与心脏干细胞有关联及其在修复损伤心肌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成年SD大鼠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n=44)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n=20)开胸置缝线而不结扎。于术后第3、5、7、14和60 d处死大鼠(第7和14 天两组各9只,其余各组均为5只),
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最主要原因,抗血栓治疗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内容之一。抗血栓治疗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在抗凝治疗中临床最常用的传统口服抗凝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以华法林为代表)疗效确切,但存在药理作用不可预知、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出血风险增加等不足,使得临床治疗复杂化,患者依从性差。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公布的一项对全球不同地区高危心房
期刊
例1,患者男性,60岁。因发作性胸痛1个月,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于2013年1月22日入院。否认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史,吸烟40年,每日平均20支;饮酒40年,每日平均250 g。入院时查体无特殊。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于1月23日行经导管CAG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量
期刊
“2013全国心力衰竭学术会议”于2013年10月26—27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办,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辽宁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和辽宁省人民医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位专业同道和知名专家共襄盛会。大会开幕式由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李占全教授主持,辽宁省卫生厅董
期刊
患者男,57岁,1990年8月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VVI型埋藏式心脏永久起搏器,2000年6月因“脉冲发生器电池耗竭和起搏器导线功能障碍”,更换新的脉冲发生器并重新置入新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器导线(旧的起搏器导线未拔除)。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尚可。2010年10月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乏力、呼吸困难,后逐渐出现端坐呼吸及双下肢轻度凹陷型水肿,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脉搏60次/min,血压 132/9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