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主根据地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历史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民族不独立;第二,社会未能工业化、现代化。它们一起把中国、把中华民族拖进了濒临死亡的境地。抗日战争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这个根本转折,一是中国第一次取得了反侵略的全面胜利,二是人民抗战决定性地改变了中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抗战胜利准备了新中国与旧中国的决战。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人民解放战争很快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随之诞生。新中国代替旧中国,标志着中华民族巍然独立了,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征途畅通了。中华民族于是开始了真正的复兴。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场气势恢宏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刚刚经过万里长征的磨难到达陕北的中共中央,为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将长征到达陕北的和留在南方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毅然开赴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占领区,紧紧依靠抗日民众的支持,以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在敌统治薄弱的广大农村开辟敌后战场。同时,边抗日边进行民主改革,创建起支持持久抗战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使我党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的中流砥柱,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民主、政府廉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同国民党统治下的政治专制、吏治腐败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中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希望,看到了新中国的雏型。一个崭新的中国航船的桅杆,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了。
  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略决策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略,最早是在1935年6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两河口会议上提出,尔后到达陕北立住脚后,于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确定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已占领了东北,并在华北发动华北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民主运动正在走向新的高潮。因此,两河口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提出红军要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华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8月初,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会议上再次决定,创造川陕甘的苏区根据地是红军的历史任务。这个根据地的造成,不但是红军作战的后方,而且是推动整个中国革命前进与发展的苏维埃国家的领土。它的模范作用,将给全国民众指出了政治经济解放的道路。它是一个团结全中国革命力量的核心,是散布革命种子到全中国去的发源地。
  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到达陕北,并立住脚后,立即着手研究在中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中,怎样适应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制定适合新情况的完整的政治路线、战略方针及行动纲领。为此,12月中下旬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了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的总方针。为此,要打倒侵入抗日根据地的汉奸卖国贼,巩固抗日分子,扩大抗日根据地。会上,中央把已建立起来的陕甘等根据地明确地称其为“抗日根据地”。会上决定,红军要到山西、绥远去创建新的抗日根据地。为此,会议决定将当时的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名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实行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团结最广泛的抗日民众和人士。会上还提出了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政策,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是我党最早提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施政纲领。为了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由彭德怀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政委,东征到山西去,开辟创建新的抗日根据地。
  会后,红军立即加紧准备东征,于1936年2月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向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发起攻击,很快攻占了吕梁山脉各县,并向晋中、晋南推进,在已占领地区展开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4月2日,毛泽东明确地提出,此次红军首先是在山西创建比陕北更大的根据地,建立模范的人民政权,成为号召全国革命的中枢,在山西的晋东南、晋西南、晋西、晋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把山西与陕北联系起来。中央政治局于3月下旬在晋西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讨论政治、军事和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会上确定,红军要准备在山西、河北、绥远作战,重点放在山西。会议结束后,由于蒋介石派出中央军10个师的兵力进入晋南,企图与阎锡山军队以优势兵力围歼红军,并企图把中央军驻在山西,控制一向与蒋不和的阎锡山。在这种形势下,中央果断地决定回师陕北。5月初,红军西渡黄河回到陕北。红军东征回师之后,中共中央通过多条渠道与阎锡山联系,在西安事变前后进行了实质性的接触谈判,率先在山西达成联合抗日,建立秘密联络站的协议。此后,大批共产党员和抗日进步人士进入山西,使山西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声势最大、动员民众抗日最广泛的特殊地区。这一切,为抗战全面爆发后,党和八路军将山西作为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很快创建起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陕北的红军和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这种形势下,中央政治局于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制定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进一步确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及各项政策。会议决定,在全国抗战到来的新时期中,党的基本路线和工作方针,首先是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同时,要保卫、巩固和建设现有的陕甘宁边区,使其成为抗日民主的模范区。在这里,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所建立的根据地既是抗日的,又是民主的。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除陕甘宁边区外,其余各块都是在对敌斗争中开辟创建起来的。其中华北各根据地是由八路军从抗战一开始进入山西后,以山西为立脚点和出发地创建的。华中和华南各根据地,是由新四军和各游击队在十分艰苦的对敌斗争环境中创建的。
  洛川会议一结束,中共中央立即派周恩来、彭德怀和徐向前等前往山西,同阎锡山商谈编入其领导的第二战区序列的八路军入晋后的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补充计划等有关事宜,很快达成国共军队合作在山西抗战的协议。根据协议,由朱德、彭德怀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师主力,从9月中旬起陆续到达山西抗日前线,一边配合国民党军队抗击入侵的日军,参加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接连取得了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广阳等战斗的胜利,显示了八路军抗战的决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在全国抗日军民中的威望;一边在太原失守前,按照和阎锡山达成的协议及洛川会议上确定的战略部署,派出多支游击支队深入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等以山区为主的敌人尚未占领区域,开始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为开辟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准备。到太原失守前,在战略上,进入山西的日本军队已处在八路军和国民党军的四面包围之中。
  11月8日太原失守后,在地方党的配合帮助下,八路军主力在山西敌后全面实行战略展开,同时,派部分部队到河北、内蒙古、察哈尔等地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到1938年春,以山西为基地,在华北广大区域内开辟创建起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大青山、晋西南、冀南、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民主根据地。同时,新四军在苏南、皖中也开辟创建了多块抗日游击根据地。1938年5月,毛泽东在其所著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总结了抗战初期近10个月来我党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验时,将已创建的根据地分为已建立的、正在建立的、准备建立的,从地理条件上分为山地、平地和河湖港汊地,并提出了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个抗日的武装部队,要用武装部队并配合民众去战胜敌人,要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同时要利用好有利的地理条件和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项决策。
  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总结15个月来领导抗战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提出了使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先锋作用,并在将来实现民主共和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会议充分肯定了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工作,尤其是华北敌后的工作经验,重申全党应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将在敌后发展游击战争、创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作为当前的紧急任务。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使中国战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侵华日军大本营确定了以确保所占领地区的安定为主的方针,把军事打击的重点放到华北八路军上。为此,从华中、华南正面战场和国内抽调了7个师团又5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加强到华北方面军中,使华北敌后战场上的日军总数,占到其侵华总兵力的半数以上,并连续在华北进行治安肃正工作。同时,加紧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拉拢其共同对付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内的反共顽固派乘势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及周围制造磨擦。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的严重形势,中共中央从抗战全局出发,及时地告诫全党,在整个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始终是第一位的,各阶级的利益必须服从全民族的利益。为此,公开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同时,确定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派势力的总方针;在与反共顽固斗争中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团结了广大抗日人士和民众,打退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为在华北战场上担负起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八路军主力从1938年冬开始向平原地区挺进,放手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发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晋察冀、晋冀豫、冀南、冀鲁豫、晋西北、山东等根据地。新四军各部贯彻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利用山地、平原、河湖港汊等复杂地形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起皖东、豫皖苏、皖东北、豫鄂、苏北等根据地,并加强了与华北根据地的联系。在华南的抗日武装创建和发展了东江、琼崖等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到1940年底,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主力军由抗战开始时的5万余人发展到50余万人,并组织发展了大量的地方武装和民兵,在敌后已创建起17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地内已有近一亿人口。
  这时,我党从领导抗战和创建根据地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总结出的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完整地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民主主义的理论。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作,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创建起来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贯彻实现这一理论的先进阵地。各根据地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政权建设。其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从边区(省)或相当于省一级的政权到县、村(乡)级政权,都是经过民主选举和按照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其人员组成上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原则。政权的结构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边区(省)、县的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权力机关。政府机关设边区(省)、县、乡三级,并有边区(省)政府派出的专员公署和县政府派出的区公署。司法机关在边区(省)设高等法院、专区设高等法院分院,县设县法院。各根据地依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参照《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颁布了施政纲领及各种法规、条例,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法制建设初具规模,朝着依法行事的目标努力。
  各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为解决战争和生活需要进行的,主要是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发展工业生产和对内对外贸易,并建立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在经济建设中,实行保证劳资两利、公私兼顾、合理负担的原则,在保障战争需要和工农群众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同时规定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在工业生产中规定了调整劳资关系的办法,既改善工人待遇、保护工人权利,又照顾雇主、资本家的合法利益。这些经济政策,使农民、工人得到了实惠,其他各阶级的利益,也获得了抗日民主政府的保护,从而提高了各阶级、各阶层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稳定了根据地内的社会秩序,保证了进行抗日游击战争所需的物资供应。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事业,是从抗战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其内容,包括宣传新闻出版事业、文艺事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体育事业等方面。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了革命者向往的“圣地”。大多知识青年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奔赴延安。中央及时作出决定,把发展抗日的革命文化运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之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等一批干部学校,各根据地还创办了大量的中、小学校,吸取农民子女入学。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出大批文化人才,组成了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战时文化大军,对提高各级各类干部和军民的素质,教育团结广大民众,打击瓦解敌人,配合政治、军事、经济斗争和促进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抗战开始到1941年春,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已经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坚强巩固的抗日基地,并在根据地内按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要求,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抗日政权。毛泽东在1941年5月8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明确地指出:“陕甘宁地区和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已经是新民主主义的”,“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便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各根据地的模型推广到全国,那时全国就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从1940年10月起,日军在华北向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疯狂的报复“扫荡”,1941年初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制造了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遭受重创,华北、华中、华南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承受到日伪军和反共顽固派的双重打击,再加上连年战争的损害和自然灾害的不断侵袭,到1942年,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一亿锐减到5000万以下,八路军、新四军由50余万减为40来万,华北平原的根据地相继变成游击区,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情况极端困难,有的地方军民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用,没有菜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子盖。严重困难的局面,考验着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军民。
  为了克服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抗日民主政府还厉行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根据地军民终于占胜了困难,农业生产和工商业都得到了恢复发展,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943年到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侵华日军的处境愈来愈困难。抗日民主根据地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战,面积逐步扩大,许多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巩固的解放区,并在一些地区开始发动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从1944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普遍发展为局部反攻,并在可能的条件下攻占沦陷区城市,拔除根据地周围的敌据点,大量消灭敌军,使沦陷区变为根据地。到1945年春,全国已有18个解放区,即陕甘宁区、晋察冀区、晋冀豫区、冀鲁豫区、晋绥区、山东区、苏北区、苏中区、苏浙皖区、淮北区、淮南区、皖江区、浙东区、河南区、鄂豫皖区、湘鄂区、东江区、琼崖区等,总面积已有95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550万余人,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余人,民兵发展到220万余人。这些以农村为主,并包括了部分县城的解放区,形成了对日军占领的许多中心城市和交通线的包围,为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1945年春,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对日局部反攻势头更加强劲,解放区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党的七大于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抗战即将胜利形势下党的路线、纲领和策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新的党章,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大会对抗日战争开始后,我党在敌后开辟的解放区战场和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从根据地发展起来的解放区已成为民主中国的模型,并在解放区内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推进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党的新民主主义纲领已经在解放区实行并已有了显著的成绩。
  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研究74年前,中共中央作出将仅有的5.63万余红军编成八路军、新四军后,立即到敌后去开辟战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历史意义,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起了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在日军占领的后方,与日军形成包围和反包围的复杂态势,使大而弱的中国,在小而强的侵略者强势进攻的战争环境中,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物和广大民众的支持,以人民军队运用自如的游击战争,坚持敌后持久抗战,使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成为泡影,将抗日战争发展为群众性的人民战争。同时,抗日民主根据地吸引和牵制了大批日伪军,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减轻了国民党军队的压力。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依托根据地,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有52.7万余日军。人民军队在对敌作战中伤亡60余万人,各根据地的民众伤亡600余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的艰苦英勇的奋斗,使整个中国战场上的敌我力量不断发生变化,使敌人最终处于劣势,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
  其次,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壮大,鼓舞了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民众的抗日信心,坚定了抗日的决心,抵制了妥协投降,使抗战爆发后迷惘中的国人看到了抗战的前途,从被迫抗日到积极抗日,从以守为主到以攻为主,发展到联合起来主动发动对敌攻势作战,为大反攻准备了条件。抗日民主根据地内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成就,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幸福,为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民主的、团结的共和国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大大提高了共产党、抗日民主政府、人民军队在广大民众中的威望,巩固了共产党在根据地内的执政地位。到抗战结束时,中国共产党已发展为有120万党员的大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
  再次,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最后的大反攻准备了军力、人力、财力、物力。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需要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和充足的物资供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根据地内大力发展起强大的抗日武装,而且组织发动了抗战情绪高涨的民众,生产、积累、储备了足以支持持久抗战和发动大反攻的物资财富。发展补充抗日武装的人力资源和向战争需要的军需供给,主要来自根据地内的农民和根据地内的农村。以著名的太行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例: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太行区时仅有9000余人,到大反攻时已发展到近30万人。其中大反攻开始后的半个月内,有3万多人参军,其中1990名为共产党员,1490名为干部,农村中的中贫农青年占到93%以上。大反攻开始后,太行区随军参战支前的民兵、民工多达455,124人次,支前民工出工910,248个。太行区大反攻中所需要的物资不计其数,主要由根据地民众负担。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大反攻的同时,抽调2万余干部和10万余主力军进军东北,发起解放东北的战争。组织大反攻和抽调大批干部、军队进军东北,是对各根据地实力的大检验,充分显示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强大力量和所起的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共产党将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改变了社会性质,建立起崭新的社会形态,并使整个新社会中的整个机器健康地运转起来,创造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这在中华民族演进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都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诸多方面为党对新中国的开篇布局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开启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推进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
  (责编 肖黎)
其他文献
这些年来,一些省市级领导干部走马上任后,大都要在千人大会上或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传媒发表一番“就职宣言”。诸如:“规规矩矩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坦坦荡荡做人”;切实用好“三盆水”——“洗清脑”,“洗净手”,“洗勤脚”;“真正做到为官一任,致富一方、文明一方”……  应该说,新官上任后,发表“就职宣言”并非坏事。一份宣言,就是一面旗帜。用当下最时尚的话来说,“宣言”就是“宏誓大愿”。这种“宏誓大
期刊
毛泽东要徐向前去当抗大校长  西安事变后,在与国民党谈判中,毛泽东多次令周恩来向南京政府提出,红军要改编为四个师,准备任命贺龙、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分别为四个师的师长。由于蒋介石限制共产党的军力,最后只允许红军改编成三个师。于是,徐向前被任命为一二九师副师长。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徐向前就是游击战争的能手,他指挥红四方面军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一次次“围剿”,先后为创建鄂豫皖和川陕革
期刊
当“我爸是李刚”“我叔叔是金国友” 成为2010年最大的社会笑谈和讥讽对象的时候,媒体报道的段君毅长子段存让朴素低调的生活作风感动了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的事,一时传为佳话。这两件均发生在“官二代”身上的事,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  要说“官二代”,不管是李刚的儿子还是金国友的侄子,恐怕没几个人能跟段存让比,能比段老更“红”更“专”。段存让作为高官的儿子却作着低官,过着艰苦朴素的离休
期刊
编前话“名人入党小记”“党员风范百例”是本刊于1985年创刊后不久开设的经典专栏,曾发表过几百篇文章,宣传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革命风范,反映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仁人志士独特的“入党之路”,从而折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时候,本刊再次接续推出这两个专栏,希望大家爱读勤思,从历史人物的政治追求和平凡事迹中获得教益和启示。    高士其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细菌学
期刊
贺锦斋(1896-1928),原名贺文绣,湖南桑植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0月随军南下海陆丰,11月回洪湖、湘鄂一带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随贺龙回家乡组织革命武装,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贺锦斋任第一师师长。同年9月在湖南石门泥沙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    吾弟手足:  我承党殷勤的培养,常哥②多年的教育以至今日。我决心向培养者教育者贡献全部力量,虽赴汤蹈
期刊
尽管毛泽东拒绝组建“联合舰队”,赫鲁晓夫还是要协调与毛泽东的关系,他毫不犹豫地飞抵北京  随着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问题上的观点对立,中苏关系由最初结盟时期的峰顶滑向低谷。然而,赫鲁晓夫却认为中苏两国的军事联合行动是无可怀疑的,历史必将证明此点。所以,赫鲁晓夫决定亲自飞往北京,去说服毛泽东。  他把这次北京之行定为秘密之旅,悄悄地飞去,不准备让外界知道。但为显示两党两国的一家
期刊
刘占魁,1922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鄄城县大埝乡西店村,现在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  1945年秋,刘占魁参加了邯郸战役,并亲手活捉了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四十军军长)马法五。这是他一生中最为荣耀的事件,也是他后半生常对后人提起的事。近日,刘占魁老人向笔者讲述了在邯郸战役中活捉马法五的经过。   抗日战争中,刘占魁在老家当自卫队队长,1940年3月,鄄城县成立了抗日县政府,并成立抗日区队,原
期刊
拿起由张之华先生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祉兹翰墨拾遗》一书,在封面淡雅的水墨山水间,一位睿智的老者目光如炬,透过历史的云烟,向我微笑。张祉兹先生名锡福,字祉兹,以字行,四川雅安人,生于1889年,卒于1961年。诚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在本书的序中所言:“他是近现代中国的一个爱国的和积极参加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分子,一个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一个积极拥护和支持党的各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始终回响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主旋律。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些登高而呼、运筹帷幄的伟人风采,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烈士精神,同仇敌忾、血火拼杀的战斗场景,更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之魂,如奇峰巨峦,绵延不绝,波澜壮阔,蔚为奇观。伫足回望,令人心生敬仰,遐思无限。  平型关,便是这样一个承载了民族不屈精神、见证了八路军英勇抗击侵略者的伟大的名字。  众所
期刊
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共党史期刊必须积极参与、展示自己功能的宝贵时机。《党史文汇》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从今年第一期起开始了“党史文汇杯”征文活动,并在刊物上开辟栏目,进行报道。从目前读到的刊物看,这一活动出场声势大,开篇有韵味,所发文字凝重新颖,先声夺人,相信它必将是一场有始有终有影响有实效的党史宣传战役。  计划周密,设想全面。从去年第4期起,该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