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国童话之门,引导儿童追求美和善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笔名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等。叶圣陶的作品,描写冷静、客观,结构严谨、完整,语言精练、朴素,不少作品被选入大学、中学的语文教材。他也是我国最早的童话作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背景介绍】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几千年来,儿童只是被视为尚未成熟和合格的人,人们向来“尊老”更甚于“爱幼”,从来没有真正从儿童的视角、心态去创作真正属于儿童的文学作品。“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儿童的发现”成了在现代启蒙精神感召下“人的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开始真正重视儿童,将他们视为民族、国家的希望。“赤子之心”和未失“天真纯洁”的儿童,促成了成人世界的反省和再造。“为孩子们写作”也成了“新文学”的重要课题。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叶圣陶于1921年3月至6月,在《晨报副刊》上陆续发表了40则“文艺谈”,深刻地阐述了他的儿童文学观。他认为文艺家的创作应“对准儿童内发的感情”,顺应儿童的“天性”“心情”“本能”“情思”“渴望”和“自然的要求”,创作出“含有更进步的思想、更妙美的情绪”的“新鲜的滋养的食料”,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之间受其熏染”,感情更加“丰富而纯美”,“立定在新的基础上”,树立“超过他们父母的根基”。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圣陶开始了童话创作,写出了《小白船》《稻草人》等一系列童话作品。
  【内容介绍】
  《稻草人》是叶圣陶创作的童话集。该书收录了他最初创作的童话《小白船》《傻子》《燕子》《芳儿的梦》等共23篇,以最后一篇童话《稻草人》作为整部童话集的书名。从内容上看,前八篇童话,也就是最初的从《小白船》到《梧桐子》这八篇童话,主要以大自然的“美”、人间心心相印的“爱”和儿童的天真、单纯、善良为表现内容。作者营造出的是浮于现实之上的、以“孩提的梦”“美”和“爱”为材料构成的纯粹的童话世界。后面的15篇童话,随着作者思想的转变(在创作童话的过程中,叶圣陶越来越意识到,所谓“美丽的童话的人生”在当时的世间压根就找不到也实现不了),内容也有所变化,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实的成分,着力描写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不幸与苦难,渗入“成人的悲哀”。 这部分童话在内容上更多地表现了当时残酷的现实生活。这一点,在《稻草人》一文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现实意义】
  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开启了中国的童话之门,改变了之前中国无真正意义上的童话的历史,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儿童读物内容荒诞不经(多神怪故事)、说教味浓的面貌。他用清新、别具一格的童话作品发扬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向儿童展示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引导儿童追求美和善。
  【精彩选段】
  傻子(节选)
  有一天,他从人家做完工回来,天色已经黑了。他慢慢地走,忽然踏着一件东西。拾起来时,是一个布袋,分量重重的。解开来,凑近电灯底下看,好耀眼的光亮,原来是十来个银元。
  于是他站住了。他想:“这些白亮亮的东西,于己全没用处。倘若带了回去,今夜还是吃两碗饭,盖一条破棉絮。两碗饭和破棉絮本来就有的呀!但是师父却很中意这东西,不知什么缘故。”
  他实在想不明白。他又想:“何必去想他呢,横竖没有用,丢了就是了。”
  正想向垃圾桶丢时,他又转了一个念头。“这一袋东西总是谁掉了的。那个人倘若同师父一样,决然舍不得这一袋东西。我把他丢在垃圾桶里,不要累那个人哭死么?”他就立在那里等待。
  做夜市的小贩回去了,喝醉的酒客被扶归了,查街的巡士走过了,沿街的门统关上了;街上没有别的东西,只有白而静的电灯。傻子立在电灯下,只不见来找寻这一袋东西的人。他很奇怪,难道是电灯掉了的么?不然,何以亮着她的独眼,不肯闭着眼跟大家安睡呢?
  那边有脚声了,是急促而不重的脚声。傻子心想,一定是那个人来了。从电灯光下望去,是一位老太太,眼眶里有泪光。她看着地面走,没有看见傻子。
  “老太太,你找一袋白亮的东西么?在这里!”
  “拿来!阿弥陀佛!”老太太皱瘪的脸笑了,笑得真丑。
  傻子的师父见傻子不回家,以为他掉在河里了,或者让骗子骗了去。到每晚睡觉的时候,他就睡了。当傻子摸进门时,满屋漆黑,师父的鼾声叫得怪响。他摸到破棉絮的地方,就往里一钻。
  明天天刚亮,傻子的同伴见傻子躺在自己身旁,便推醒了他,问他昨夜到了哪里去。傻子一一讲了。那个同伴从被窝里伸出右手,指着傻子的额角道:“你这傻子!”
  又一天,傻子做工的那人家上梁,照例有糕和馒头赠给工人。傻子得了两块糕两个馒头。
  他回家的时候,路上遇见一群难民。几个女子,破而污的衣袋里,背着赤裸的孩子;有几个将孩子抱在怀里给奶吃。他们喊出痛苦的声音,像荒年的老鸦。
  很奇怪的,傻子觉得他们的眼光都射在自己手里的糕和馒头上。“他们想吃吗?他们未必知道糕是甜的,馒头是咸的。让他们尝一尝新鲜味道倒也好;横竖这些是我份外的,我回去有份内的两碗饭呢。”于是他倾尽所有送给难民。
  难民哪里料想的到有这么好的馈赠!他们不喊了,将糕和馒头分成无数小块,大大小小都分配到。他们的下颚齐动了,仿佛吃山珍海味那样有滋味。傻子看得很有趣。
  傻子的邻居早知傻子当晚有吃的东西带回。当他走到门口时,就喊住他道:“上梁的馒头、糕,分一半吃吃。”
  傻子扬一扬两只空手,笑道:“你何不预先对我说?对不起,全给难民了。”
  邻居撅起面孔,吐口沫于地,曳长地说:“你这傻……子!”   这一天工人都停工,一切人都歇了业,因为要听国王在广场上演说。那个国王非常勇武,带了兵出去攻打别国,没有不胜的。可是新近吃了败仗——第一次的败仗。
  傻子跟着众人到场上,站着的人同蚂蚁一般。他慢慢地挤前去,居然到了演说台下。抬头看国王,满面怒容,眼睛似乎放得出火,胡子枪一般地向两旁挑起。他正在那里演说呢:
  “……从未有的耻辱!从未有的耻辱!只能我们胜人,哪里有人家胜我?可恨的仇敌啊!可恨的仇敌啊!我此时的心,最好有一个人在旁,给我一刀砍去他的头!……”
  全场静悄悄,只有国王的声音。
  傻子看国王的样子,非常可怜,这样的恼怒,恐怕要立时昏倒罢?眼前又没有仇敌,哪有方法解他的恼怒呢?一转念间,方法来了,就喊道:“国王,不必要杀仇敌吧!你要杀一个人平平气,就杀了我吧!”
  “傻子!傻子!”全场的百姓用呼叱猪狗的声音这么喊。他们恨他打断了国王庄严的演说,一面又讽刺他的愚痴。
  忽然国王的怒容消失了。他的眼睛发出慈爱的光,满脸堆着笑意,道:“你教训了我了!我要打胜仇敌,你却要代替仇敌死,这是我不如你的地方。以后我再不愿打仗了。”
  国王请傻子一同回宫,对面饮酒。知他是个木匠,就请他雕一个高大的牌楼,作为永不打仗的纪念。傻子雕这牌楼非常精工,有许多和平之神,手里捧着乐器;许多兽类,贴伏地上,似乎静听音乐的样子;更有许多茂盛的树木花草,都是欢乐舞动的姿态。
  牌楼雕成,行开幕礼的那一天,国王亲手挂一个大花圈在正中,全国百姓欢呼庆祝。傻子被抬起来,高高临空,大家向他身上掷彩花。
  凡是走过牌楼下的,总指点说:“这是傻子的成绩。”
  【赏析】从选文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活中那些善良、无私、具有博爱精神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傻子。他们时时想着别人,从不考虑自己。他们时刻准备着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在自私自利的人眼里,他们是傻子。可是在生活中,这样的“傻子”越多越好,那样,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愿我们都做这样的“傻子”。
  【阅读思考】
  读完选文,你对“傻子”这样的人有怎样的看法呢?
  【名家点评】
  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鲁迅
  在描写儿童的口语与人物的个性方面,《稻草人》也是很成功的。圣陶在艺术上,我们实可以公认他是现在中国二三最成功者当中的一个。《稻草人》的文字同时又很浅明,没有什么不易明了的地方。如果把这个集子给读了四五年书的儿童看,我想他们必定是很欢迎的。
  ——郑振铎
  叶绍钧的童话,并不是一般的童话,它们像这篇小说一样,对于社会现象有个精细的分析;虽然还保存着童话的形式,却具有小说的内容,它们是介于童话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学作品,而且带有浓烈的灰色的成人的悲哀。所以,我们与其把他们当作童话读,倒不如把他们当作小说读为好。
  ——贺玉波(三十年代著名的翻译家、作家、评论家、学者)
  《稻草人》的优点是唯美和讽刺,《古代英雄的石像》则以思想取胜。
  ——肖毛(儿童文学翻译家)
  他的童话几乎没一篇不是成功之作,小朋友们读他的童话是一种幸福。叶圣陶为小朋友们写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也充满童趣,是小朋友们乐于欣赏和领悟的“智慧的食粮”。
  ——商金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从知识结构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应是紧密相联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是一种“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这就导致中小学数学教学严重脱节。从下面这个案例就可看出:2013年12月4日我县大桥片片区教研活动,一位年轻女教师展示了一节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鸡兔同笼”。这节课从两则谜语(一则鸡谜,一则兔谜)导入,然后用小黑板出示课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
期刊
When you’re near the summit of this climb through life, will you reach the top with wild enthusiasm or will you be hobbling with regret? You’ve climbed through storms, passed over green patches and ha
期刊
形成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赋予教师的职责。数学教学其精彩应当出在学生身上,必须让学生去真正“动起来”,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高效互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动起来”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一定的发展。标准的要求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教
期刊
所谓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综合。“正确处理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母语教育的核心思想,只有在此基础上,语文教育才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回归语文的本色。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真正深入作品,少一些修饰,多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产生共鸣,使语文课呈现出它应有的本色来。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保持语文课的本色呢?  一、 读懂课文,夯实字词  1. 加强阅读指导  阅读是
期刊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五环节中起始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练的语言、选用最有效的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学习天地,需要教师花大量的心血去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设计。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使用不同的课堂设计上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此为例谈一下课堂导入方式的优劣。  一、学
期刊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融入教学活动,做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初中生在教师有效、有序引导和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等实践活动,正是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生动诠释。初中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探究能力、思考辨析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显著的锻炼和有效地提升,正好“迎合”了能力培养是第一要务的能力目标培养要求。有鉴于此,
期刊
点 击  电影“悬念大师”梅里美对“悬念”有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如果作者能在小小说写作中不断地设计出扣人心弦的悬念,就可以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构思效果,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强烈阅读兴趣。  方法指津  所谓“层层设疑”,就是连续设置悬念,不加解答,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
期刊
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用数字组成的编码,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等,这些都是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让我们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实例,来体会数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表示邮区,第四位表示县(市),最后两位表示邮件投递局(所).如果省
期刊
【作者简介】  克丽丝蒂娜·涅斯玲格(1936— ),奥地利童话作家。她的声名从中篇童话《小黄瓜国王》的出版开始在世界传扬。随后她进行童话、小说、剧本、诗、图画文学等多种文学创作,已出版一百多部作品,其作品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风靡全世界。她曾获得无数国内和国际大奖,其中最重要的是联合国教科文“B”类组织国际少年儿童图书协会 (1BBY)1984年颁发给她的“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作家奖”。  涅斯玲格的
期刊
读唐代诗人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者的眼前立刻会出现一幅“暮江秋色图”,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这正是对偶句在文章中的神奇作用。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同学们在写作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会增添文章的魅力。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一、运用对偶,让语句凝练,使内容更具概括性  一篇文章,有时候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