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及意境赏析技法点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ma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古诗词鉴赏可谓“园中百花”“枝头红杏”,五彩缤纷,生机盎然。但许多同学因不得其门而入,望之兴叹,望而却步。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懂诗歌从而取得可人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鉴赏诗歌意象及意境的基本技法。
  诗歌中所描绘的意象(或曰形象),即景、物、人(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它们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作者的情感,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内涵,才能应对各类试题。
  下面我们就谈谈鉴赏诗歌意象及意境的基本技法。
  
  一.抓好切入点,巧解意象
  
  经岁月磨洗流传下来的诗歌,其中的意象大多成为诗人的感情寄托,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掌握这些象征意义对我们的鉴赏会有很大帮助。例如:“松”象征着刚强挺拔、不畏强暴,“梅”象征着高洁、孤傲,“月”是思乡、怀亲的寄托,而“柳”则寄寓着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等等。
  不过,掌握了这些关于意象的必要知识之外,我们还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巧妙切入,即学会解读意象本身的形、色、声、态,进而理解意象内涵。
  让我们从文本中熟悉的诗词入手去做一些相应的分析。
  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解读意象的形:这首小令被誉为“百代秋思之祖”,是与诗人描绘的特定意象分不开的:老无生机的树,干枯的藤,黄昏时分的乌鸦,嶙峋的瘦马,“枯”“老”“昏”“瘦”等字彰显意象之“形”,让人感受到其苍凉、萧索的基调;再加之荒凉的古道、萧飒的西风,“断肠人”的羁旅愁思溢于言表。
  例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解读意象的色: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春水,这色彩鲜艳、赏心悦目的美景给人以温馨美好之感,抓住了它也就理解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例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解读意象的声:“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处地势荒僻,环境恶劣,“谪居卧病”的诗人本已心境愁苦,再听到杜鹃与猿猱一声声凄厉的哀鸣,更是悲从心生,不由得随着琵琶女的弹奏泪湿襟袖。
  例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读意象的动态:“穿空”“拍岸”“卷起”,这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动魄: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似将天空穿破;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这些极具动态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一个万马奔腾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抓住了此处描写也就抓住了词人豪放、澎湃的情感。
  
  二.唱好“四步曲”,妙析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与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意境。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当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热门考点之一。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08高考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如何在解读意象的基础上赏析意境?我们以上面的高考题为例分步解析。
  第一步:寻找意象(人、物、景):诗中的意象有落晖、鹤、松、嫩竹、红莲、烟火、采菱人等。
  第二步:分析描述(抓意象的形、色、声、态等):“落晖”为西下的夕阳,为诗人推门举头所见,于山色苍茫中笼罩大地,我们不难看出此夕阳应显柔和之态,并非马致远笔下的惨淡斜阳;“遍”为松、鹤的特点,极言松茂鹤多;“含新粉”的嫩竹、“落故衣”的红莲应是嫩绿、粉红,色彩鲜明,且均展示出清新可爱的姿态;渡头炊烟袅袅升起,(形)采菱人纷纷归来。
  第三步:概括画面(或温馨美好或闲适恬淡或凄凉萧瑟或清冷孤寂等):通过对以上意象的分析,再加上大家对王维的了解我们可以归结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闲适恬淡的山野暮归图。
  第四步:赏析情感(常见的情感有:忧愁、寂寞、哀怨、激愤、欢快、恬淡、高洁、忧国忧民、壮志难酬、坚守节操等):有了前三步的分析,答案(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的得出便水到渠成了。
  古典诗词大多可运用这“四步曲”进行分析,如此,我们便能相对轻松地领略到诗中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界,进而从容答题。
  抓好切入点,巧解意象;唱好“四步曲”,妙析意境。我们不妨试一下吧!
  
  高玉蓉,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其他文献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及个人尊严。老师如果能真正做到这些,我认为最基本的是心中必须有“爱”。  爱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在当代主要体现关心、信任、保护、理解、尊重、期盼、宽容等。爱心是教师道德的灵魂。实践证明,教育的爱的确能给予做错事的学生以改过自新的勇气,能鼓励学生说出满意的答案,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能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存
从近几年教学和阅卷中看出,我们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类作文不多;中等程度的作文雷同题材多;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没有文体感,选材视野不开阔;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究其原因,我认为他们生活阅历较浅,接触面窄,经验不多;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思想情感贫乏;加之学业负担重,忙于应付其它学科。这种情况下,初三阶段的作文教学该如何进行呢?我认为需要从如下几方面做:    一
语文课要把学生的目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除了我们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充分地备课外,我觉得老师教学的语言美是个关键。  美在文采风流  语文课,除具备与其他课程一样的话语明确、精准的共性外,语言还要有文采。比如,在教《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前,教师可巧妙地选用下面精美语言来导入新课。  如:什么是文学?  庭前花开花落,天空云卷云舒,你觉得真好,这就是文学;  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你觉得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而且要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面对综合性如此强的复杂的教学实践,语文老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规律指导语文教学,更容易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取得教学上的成功。    充当心理辅导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本设计针对尚未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全面体现了这一目标。  A.教材说明:  《清兵卫与葫芦》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通过对具有独特审美能力、酷爱葫芦,但遭到父亲和教员严重扼杀的清兵卫的形象刻画,体现了要尊重自
语文,是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的结合体。语文知识的运用是贯穿于每一个人一生的技能,也是一个人个人修养的体现。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学习尤其显得重要,关系到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远没有其他学科高。总的来说,有两种思想在学生中流行:枯燥和畏惧。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呢?如何让学生从心里喜爱上语文呢?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经告诉我们答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重要目标,“立足于学生发展”,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学习多角度多层次阅读,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以为,在广泛阅读优秀作品的基础上,重点阅读四
鲁迅的乡土文学作品反映的都是绍兴一带农村和小集镇的生活,《社戏》《故乡》《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等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乡土情结。作者依据故乡生活的经历“复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俗画、风景画和灰色的世态人情画。  一.鲁迅的乡土情结体现在对家乡民俗的描写上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唯一从正面宣泄乡土恋情的一篇。浙东一带乡村之间分为一个一个的“社”,每社均有庙。社庙大多临河而建,前面有一片
送别诗在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本文就古人送别的时间、送别的仪式、送别的思想感情谈点浅薄的看法。    一、送别的时间    唐代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傍晚结合在一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
曾经有一位作者形象地把语文比作是一盘“菜”,一盘男女老幼东西南北皆宜的“大杂烩”,但我们要在这盘“大杂烩”中吃到“特色”,吃出“风味”,并且,要荤素搭配,冷热兼备,干稀俱全。刚开始只感觉这种说法挺新鲜,读完文章细细思量,颇耐人寻味。那么面对这么一盘独特的“大杂烩”,我们该怎样指导作为品尝者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实际,恰到好处地添上独有的佐料,品尝到与众不同的的东西呢?我认为必须“软”“硬”兼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