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应归功于教育,而承担教育这一光荣任务的主要是教师。教师在伟大而神圣的岗位上,练就了崇高的师德,为造就一代新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师德对于社会道德的先导作用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如今,社会对教师寄托着更殷切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崇高师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崇高师德的表现与作用到底如何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敬业与乐业结合——崇高师德鼓足了教育进步的动力
“一切向钱看”,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惯例,工人加班要加钱,职员延时下班要加钱,社会上其他各种从业者,若要加班加点而不加工资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教师与众不同,只有教师打破了这一切向钱看的惯例。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知识的传授与人的情感融为了一体。当过教师的人都深有体会:教师的工作其实是无所谓上班和下班之分的,上班教学,下班后,思想上还在想着教学中的成败、想着学生的学习、想着还有学生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一位教师风趣地说,就是蹲在厕所里,脑子里想的还是教育教学的事。是啊!教师心中总有着想不完、做不完的事!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自觉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热爱自己的事业。这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实践证明,教师的工作光靠行政干预、规章约束、经济奖惩来进行调节,是难以确保教育效果的。教师工作的原动力在于崇高的师德,教师的敬业精神,正是崇高师德的体现。
自古就有“穷不读,富不教”的说法。今天有人说,“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清贫”。教育战线是高智力人才集中的地方,现代教师面对着非常多的社会诱惑。如果教师去经商或者从事其他挣钱的行业,应该不比一般人差。可是,广大教师不为金钱所动,乐守三尺讲台,甘愿终生贫困。我校黄老师,为了给自己的家人治病,学会了针灸按摩技术,并给自己的家人治好了顽症。一些患者听到消息后,纷纷来找他治病,他利用暑假治好了近百名患者的疾病。尽管他不肯收治疗费,但是,病友往往以物质形式表示感谢,一个月下来,物质收入相当于其月工资的十倍有余。有卫生部门的人提议请该教师到医院开一个专科门诊,所有手续由医院办理,医院保证该教师的年薪不少于六万元。然而,这位教师不为钱所动,甘愿只拿每月不足一千元的工资,决不离开三尺讲台。后来黄老师为了不分散教学精力,索性谢绝了一切病人。这样的选择似乎不通情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乐业精神恰恰就融合在这种选择之中,它更能体现教师道德的高尚。
乐业是以敬业为基础的。教师最大的期望和乐趣不在于个人境遇的贫富变迁,而在于自己教育的成功、学生的成才。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其愉悦程度不亚于科学家面对自己设计的卫星上天。在这种乐业精神的支配下,教师往往放弃了自己许多生活上的需求,废寝忘食地工作,以育人为乐,把自己的快乐融进教育事业之中。
敬业与乐业结合,敬业更乐业,这就是崇高师德的首要表现,是教师工作的原动力,也是推动教育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之源。
竞争与合作结合——崇高师德开启了时代发展的先河
竞争与合作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竞争作为一种促进发展的机制,引入教育之后,使教育增添了活力。教师们为了教育事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你追我赶,在竞争中涌现出大批专家型教师,呈现出大批教育教学成果,培养出大批新型人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这些,不能不说是竞争机制丰富了师德的内涵。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作性非常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物,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再造,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几乎无法补救。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关心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能力爱好是不尽相同的,仅有竞争是不够的,还必须靠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教师间取长补短,体现教师教育教学整体力量的优势(如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题、相互学习教学经验),以发挥教育教学的最佳功能,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共同提高,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
教师们要知道:只有参与竞争,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及其家长的信任度,不断提升自己对学生的吸引力;只有参与合作,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让个人的才能更好地发挥。因此,广大教师能自觉地做到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并通过竞争与合作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竞争与合作结合,是崇高师德的第二个表现。
竞争与合作结合,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不图个人名利,一切只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教师的情怀,这就是教师的又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智力与情感结合——崇高师德展示了事业成功的艺术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能力,形成学生创新的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智力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为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地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占有量,并无私地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在商业领域,为了各自利益,许多信息是保密的,而在教育领域中,没有哪个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是对学生保密的,这便是智力因素在崇高师德上的闪光点。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使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情感因素占80%。因此,目前许多部门把情商的高低作为人才招聘标准已获成功。其实,教师工作是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紧密结合,并使情感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堪称典范。
教育实践使教师深深体会到:没有情感投入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引起师生情感共鸣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有经验教师的知识传授是与情感的投入分不开的。智力与情感的结合,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动力。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深深地知道,必须以人格来影响人格,用情感来唤醒情感!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爱心、诚心、关心、热心、细心、耐心,去换家长的放心,这是教师崇高道德的真实写照。教师在家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但是他们一见到学生,就把烦恼抛之脑外。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经常处于满意、热情、激动、愉悦、爽朗之中,不让自己的忧怒神色、抑郁面容在学生面前表露出来。
智力与情感结合,不正是教师崇高道德的独特表现吗?就是这独特的情感艺术,成就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广大教师真正为人师表。
育人与自育结合——崇高师德揭示了“青春不老”的秘密
“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师者工 作的职责。如今,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把教师的职责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当今教师的职责。教师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还必须有一定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在育人的同时,努力自育!
道不高不可为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自己的道德水平不高怎么成呢?广大教师应该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为此,教师必须“日省吾身、三思而行”,不断地自育、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言”之高标、“行”之楷模。
学不深不可为师!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电脑学习、向同仁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新科技、新知识不断涌现,催促着教师们在书山上努力地攀登。
技不巧不可为师!教师的教学技巧,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常言道:从师不高,学术不妙。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教学技能技巧,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就谈不上有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既能传授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又能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为了达到道高、学深、技巧的高标,教师们育人自育,把育人与自育结合,这是终身学习观念的良好体现,也是崇高师德的又一独特表现,这是使广大教师永葆青春与活力的秘诀。
总之,崇高的师德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她引领时代潮流,应该是引领民族道德发展的先驱。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保证师德的先进性,并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师德,弘扬师德的热潮。当然,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队伍中也有鱼目混珠的个别现象,我们既不能因此而否认崇高的师德,也不能把教师道德神化、教条化。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要真正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令人赞赏的职业,让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活得更有尊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样才能促进崇高师德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师德的先导作用,促进民族道德的提升,推动全民族的进步。
崇高师德的表现与作用到底如何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敬业与乐业结合——崇高师德鼓足了教育进步的动力
“一切向钱看”,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惯例,工人加班要加钱,职员延时下班要加钱,社会上其他各种从业者,若要加班加点而不加工资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教师与众不同,只有教师打破了这一切向钱看的惯例。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知识的传授与人的情感融为了一体。当过教师的人都深有体会:教师的工作其实是无所谓上班和下班之分的,上班教学,下班后,思想上还在想着教学中的成败、想着学生的学习、想着还有学生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一位教师风趣地说,就是蹲在厕所里,脑子里想的还是教育教学的事。是啊!教师心中总有着想不完、做不完的事!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自觉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热爱自己的事业。这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实践证明,教师的工作光靠行政干预、规章约束、经济奖惩来进行调节,是难以确保教育效果的。教师工作的原动力在于崇高的师德,教师的敬业精神,正是崇高师德的体现。
自古就有“穷不读,富不教”的说法。今天有人说,“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清贫”。教育战线是高智力人才集中的地方,现代教师面对着非常多的社会诱惑。如果教师去经商或者从事其他挣钱的行业,应该不比一般人差。可是,广大教师不为金钱所动,乐守三尺讲台,甘愿终生贫困。我校黄老师,为了给自己的家人治病,学会了针灸按摩技术,并给自己的家人治好了顽症。一些患者听到消息后,纷纷来找他治病,他利用暑假治好了近百名患者的疾病。尽管他不肯收治疗费,但是,病友往往以物质形式表示感谢,一个月下来,物质收入相当于其月工资的十倍有余。有卫生部门的人提议请该教师到医院开一个专科门诊,所有手续由医院办理,医院保证该教师的年薪不少于六万元。然而,这位教师不为钱所动,甘愿只拿每月不足一千元的工资,决不离开三尺讲台。后来黄老师为了不分散教学精力,索性谢绝了一切病人。这样的选择似乎不通情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乐业精神恰恰就融合在这种选择之中,它更能体现教师道德的高尚。
乐业是以敬业为基础的。教师最大的期望和乐趣不在于个人境遇的贫富变迁,而在于自己教育的成功、学生的成才。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其愉悦程度不亚于科学家面对自己设计的卫星上天。在这种乐业精神的支配下,教师往往放弃了自己许多生活上的需求,废寝忘食地工作,以育人为乐,把自己的快乐融进教育事业之中。
敬业与乐业结合,敬业更乐业,这就是崇高师德的首要表现,是教师工作的原动力,也是推动教育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之源。
竞争与合作结合——崇高师德开启了时代发展的先河
竞争与合作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竞争作为一种促进发展的机制,引入教育之后,使教育增添了活力。教师们为了教育事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你追我赶,在竞争中涌现出大批专家型教师,呈现出大批教育教学成果,培养出大批新型人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这些,不能不说是竞争机制丰富了师德的内涵。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作性非常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物,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再造,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几乎无法补救。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关心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能力爱好是不尽相同的,仅有竞争是不够的,还必须靠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教师间取长补短,体现教师教育教学整体力量的优势(如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题、相互学习教学经验),以发挥教育教学的最佳功能,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共同提高,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
教师们要知道:只有参与竞争,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及其家长的信任度,不断提升自己对学生的吸引力;只有参与合作,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让个人的才能更好地发挥。因此,广大教师能自觉地做到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并通过竞争与合作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竞争与合作结合,是崇高师德的第二个表现。
竞争与合作结合,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不图个人名利,一切只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教师的情怀,这就是教师的又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智力与情感结合——崇高师德展示了事业成功的艺术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能力,形成学生创新的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智力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为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地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占有量,并无私地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在商业领域,为了各自利益,许多信息是保密的,而在教育领域中,没有哪个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是对学生保密的,这便是智力因素在崇高师德上的闪光点。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使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情感因素占80%。因此,目前许多部门把情商的高低作为人才招聘标准已获成功。其实,教师工作是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紧密结合,并使情感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堪称典范。
教育实践使教师深深体会到:没有情感投入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引起师生情感共鸣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有经验教师的知识传授是与情感的投入分不开的。智力与情感的结合,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动力。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深深地知道,必须以人格来影响人格,用情感来唤醒情感!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爱心、诚心、关心、热心、细心、耐心,去换家长的放心,这是教师崇高道德的真实写照。教师在家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但是他们一见到学生,就把烦恼抛之脑外。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经常处于满意、热情、激动、愉悦、爽朗之中,不让自己的忧怒神色、抑郁面容在学生面前表露出来。
智力与情感结合,不正是教师崇高道德的独特表现吗?就是这独特的情感艺术,成就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广大教师真正为人师表。
育人与自育结合——崇高师德揭示了“青春不老”的秘密
“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师者工 作的职责。如今,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把教师的职责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当今教师的职责。教师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还必须有一定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在育人的同时,努力自育!
道不高不可为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自己的道德水平不高怎么成呢?广大教师应该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为此,教师必须“日省吾身、三思而行”,不断地自育、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言”之高标、“行”之楷模。
学不深不可为师!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电脑学习、向同仁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新科技、新知识不断涌现,催促着教师们在书山上努力地攀登。
技不巧不可为师!教师的教学技巧,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常言道:从师不高,学术不妙。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教学技能技巧,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就谈不上有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既能传授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又能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为了达到道高、学深、技巧的高标,教师们育人自育,把育人与自育结合,这是终身学习观念的良好体现,也是崇高师德的又一独特表现,这是使广大教师永葆青春与活力的秘诀。
总之,崇高的师德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她引领时代潮流,应该是引领民族道德发展的先驱。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保证师德的先进性,并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师德,弘扬师德的热潮。当然,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队伍中也有鱼目混珠的个别现象,我们既不能因此而否认崇高的师德,也不能把教师道德神化、教条化。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要真正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令人赞赏的职业,让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活得更有尊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样才能促进崇高师德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师德的先导作用,促进民族道德的提升,推动全民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