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探索和猜测,以及结论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得到培养,因此,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和谐学习氛围
  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及现在我们提倡的“尊师重教”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告诫人们要“尊师”,师生间犹如父子般情感,但这种观念把教师与学生置于一种为不平等的地位,使师生心理上存在一条代沟。教师不肯“蹲一来看学生”,甚至还有教师带着“家长制”的作风,不尊重学生,随意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学生“小有动作”,教师则“大动肝火”,对学生板起面孔,时不时来几声“狮吼”,把学生吓的面如土色,小气不敢出,大气不敢喘。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下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已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确实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2.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不光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厌恶老师。因此,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适合教学情境。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自主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积的近似数》时,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先复习小数乘法,再复习取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然后让学生自学新内容,不用老师手把手的教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就以很轻松的掌握新知识。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新知识的产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亲身体验新知的产生。例如:在教学:“认识圆”中,先让学生自已剪一个圆形,自已通过对折、比较、观察、发现及相互讨论,得出圆的特征,以此替代教师苦口婆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一味地“授课”而是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掌握了新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发现”。 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和水。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倒一倒、看一看,在活动中,认识圆锥的体积并知道其怎样计算 。 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4.注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和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让学生先观察自已座位是如何确定的,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其位置是由“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以此引出“位置与方向”新的教学内容,在具体且熟悉的情境中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识欲和好奇心。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球赛记分……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词语出现在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学生纷纷犯难,常常连题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还是打6折的便宜?
  二、《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探索的问题去学习,思维将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对事物观察更加敏感,想象力更加丰富,消除了哪些盲目、被动的学习,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培养学生探究习惯,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成一种悬而未决的,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也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必须给学生提供自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促进学生乐问;增强情感投入,促使学生敢问;传授提问方法,使学生善问。通过问题,让学生探究习惯得到培养,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如教学“打折销售”时,提出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买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若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这次买卖中商贩赚了还是赔了?”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猜测后,教师指出,通过 “打折销售”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商品的成本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有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轻松地解决刚才的问题了。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教育的要求,它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允许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倒;其次,教师所留给学生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不同性,解题方式的多样形,解题结果的多样形。这样,学生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的创新问题中自由翱翔,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出了一道题:求正五角星的五个角∠A、∠B、∠C、∠D、∠E的和是多少度?若不是正五角星,把它压扁,拉长一些,那五个角总和是多少?
  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正五角星,还是压扁、拉长以后的五角星,都只预定了一种解法,即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来解答:
  但在教学中,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三种方法来解:①用量角器量;②把五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③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压扁或拉长之后获得结论一致。这第①、②种解法突破常规,利用测量、剪拼的方法达到目的,含有了归纳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
  3.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还应要让学生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学生对陌生知识、未知领域的自主学习,从不懂到懂需要有一定的过程的。当遇到挫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吃苦独立的精神,克服胆怯,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发现在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为解决这问题去观察,对比,判断,创造性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之,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体现。因而,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了创造的意识,正确引导学生,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其创新个性才能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新探》李世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教育过程》布鲁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英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初中阶段英语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趣味性,那么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究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趣味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让人认识事物最基本的初衷和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各个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教师如果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效果必然不佳,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是全体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五年级;数学教学  引言:  虽然小学五年级的
期刊
摘 要:小学美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换一种方式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美术学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初次接触到美术学科,因此可能在能力方面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成绩。这就提现出了实践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做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教师都在秉承以学为主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全面实施进程的不断推进,众多教师开始探究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手段,重点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高中物理教师为了影响课
期刊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教学任务,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孩子们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而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将二者的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能够取得十分可喜的教学效果。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并取得非常好教学效果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将其与写作教学相整合,能够大幅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为了实现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起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来,掌握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展开一番叙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  在过去的初中英语
期刊
摘 要: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重难点,其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在总复习中应用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应用题与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应用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获取反馈信息,加强学生数学应用题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引文:  应用题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期刊
摘 要:教育就是用一颗真心去温暖另一颗真心,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他不单单授人以知识,还授人以品格。教师,做为一个孩子们学习的引领者,他的一切,包括思想、道德、品格、能力都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而效仿的对象,而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引领他们的成长,这也是我价值所在和快乐之源。  关键词:成长;道德;引领;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  多年来的为人师表,教师们在讲台不断演绎自己的故事,每一件事虽不曾惊天动地,但每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环节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教育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对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提出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的要求。要从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不切实际的工作理念中解放出来,高校辅导员要做大学生人生和职业的导航师,不能只当生活保姆。  关键词:创新
期刊
摘 要:在小學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写作技巧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写作方法,积累大量写作素材,促进语文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的写作能力教学需要在夯实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教师通过拓宽阅读范围、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写作技巧等有效引导,有助于更新教学立意,沉淀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进而彰显小学语文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