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价值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黃珏明,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学校教师。
  小说中有着大量“次要人物”,他们绝不是情节安排中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有着鲜明个性的审美艺术形象,甚至与主角之间休戚相关。抽离这些“小人物”,小说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一、文本内部功能
  理解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价值,不但要从人物自身形象特征入手,更要看他们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联。即在文本语境中理解次要人物的作用。
  相互映衬关系。这主要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有着几近相同的人物气质或个性。以契诃夫《变色龙》为例,文中“独眼鬼”对赫留金的奚落,称他是“荒唐的家伙”;厨子用“我们将军”暗示自己与将军的关系亲近;巡警叶尔德林面对百姓则是敲诈醋栗,面对警官则是毕恭毕敬端大衣。而作为底层的赫留金对于上位者奥楚蔑洛夫称为“长官”,炫耀自己的弟弟是宪兵,而对于更低等级的狗则称为“贱畜生”。这里的人都长着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嘴脸,与主人公奥楚蔑洛夫交相呼应。
  相互对立关系。这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有着完全相反的人物形象或气质。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此处是以“我”的视角观察于勒,“满是皱痕”“穷苦”“愁容”等词既描绘出于勒漂泊半生、孤苦无依的憔悴衰老形象,而这些词也表现了“我”对于勒的怜悯同情。尤其是最后的心理独白,“我”以血亲的态度称呼与于勒的关系,充满了一种温情。同时“父亲的弟弟”,则是将父亲当作潜在受话者,表现对父母不顾与于勒的血亲关系而不满。再反观菲利普夫妇称于勒为“贼”,尽力躲避相逢,小若瑟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更显示出若瑟夫的人情人性,难能可贵。
  这种对立在鲁迅的《故乡》里表现的更复杂。今日“我”与闰土之间森然的上下等级关系,闰土待“我”的毕恭毕敬,“我”的手足无措,满是无奈。而水生与宏儿之间亲密无间,较之“我”与闰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而又与昔日“我”与“小闰土”间的关系,形成一种呼应。这似乎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奇怪的圈子,一种循环轮回。个体的人在形貌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成了一种循环。不可违背,不可抵抗。这是要表达什么呢?这就是鲁迅留给读者的思考。
  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表面上矛盾对立,实则有着近似的性格或气质。以《孔乙己》为例,
  这一段就是众人嘲弄孔乙己,笑他脸上的伤疤,是干了偷窃行为的证据。故意问他“当真识字”“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以羞辱孔乙己而取乐。作为底层受压迫者的短衣帮,理应对穷困潦倒的孔乙己表示同情,甚至应该帮忙周济。然而,他们却以戏谑的口吻对孔乙己的遭遇百般嘲弄,其根本原因则在于人本质的见高踩底的意识。他们自己社会地位低下,不能进入雅间儿吃酒,所吃食物也是最简单,最不值价的。他们与长衫客的社会地位,壁垒分明。于是就将这种苦闷转嫁给更穷困的孔乙己,以嘲弄欺负更无能的弱者来满足自己的欢愉,宣泄自己的苦闷。而孔乙己呢?其实也同样看不上“短衣帮”。他自视读过几年书,故而穿一件破旧长衫标榜自己的身份。三句不离“我们读书人”,就是故意要区别自己与短衣帮不同。即使再潦倒,自己也是读过书,有学问的人,怎么能和苦力巴一样?所以,孔乙己从骨子里也轻贱“短衣帮”。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看似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实则就是同一类人。
  这就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
  二、社会历史功能
  上文提及了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关系设定,与作者意图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如果说一种性情气质,只是个人的形象,那么这种气质展现在众人身上时,就产生一种“群像”的效果。这种效果似乎预示着:这种性格气质的成因不再是个性化的遭遇或天生的结果,而是后天社会风气,甚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所引致的。所以,对次要人物的解读,还需要放置到更大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认识。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无论是菲利普夫妇、两位姐姐、还是二姐夫,都表现出对于金钱的渴望。当发现于勒有钱时,菲利普夫妇就称于勒是“有本事的人”,渴望他回来。而姐姐则将之视为炫耀的资本,告知二姐夫,二姐夫又因此娶了姐姐。人与人,或者亲人间,不是以情感的交融建立关系,而是以金钱的多寡,构建关系。这是不是预示着十九世纪法国社会追求物质利益的现实呢?
  这个问题显然在《变色龙》和《孔乙己》中,变得更可怖。《变色龙》中,从警官,到巡警,再到底层贩夫走卒,不同社会阶层却都充满了对权力的崇拜。这不禁让我们发问:那么将军之于沙皇,恐怕也难免如此吧?从上到下,无一例外,那么整个社会将变成怎样的景象呢?契诃夫早在文中明示了:“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店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整个社会充斥着萧条压抑的气氛。是啊,所有人都“见高踩底”了,这个社会能有活泼的气氛吗?
  若说《变色龙》中“见高踩底”是成人世界的“潜规则”,那《孔乙己》中孩子对孔乙己的态度,则更令人不寒而栗。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最初,“我”待孔乙己虽不亲近,也未见得嫌厌。可后来“我”称他是“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一群孩子围着孔乙己,取笑他”。“我”自己也是整个咸亨酒馆里最底层的小人物,常常被掌柜欺辱,如今对孔乙己也鄙夷起来。而邻家的孩子,理应是纯洁无暇,不谙世事,居然也嘲弄起孔乙己。再看看《故乡》中昔日“小闰土”和今日“中年闰土”的变化,读者大约就能明白:一种文化对于人成长的影响!孩子虽小,却在这样的社会文化中成长,耳濡目染,又怎么能免俗?如此一代传一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能有希望吗?   与次要人物的“群像”社会作用不同,“对立式”的次要人物似乎就成了一种“希望”或某种未来的可能。《孔乙己》中,成年后的“我”再重述那段记忆,作者是否在暗示:历史、文化,只有经过反省,尤其是内省才可能有蜕变,有进步?《我的叔叔于勒》中小若瑟夫的怜悯与良知,和其他人构成了鲜明的反差。作者在此,是否希望成长后的若瑟夫能将这种人性中的良善,发扬光大,以此消弭当时社会的凉薄和金钱至上的风气呢?其实在《我的叔叔于勒》的原文开篇与结尾处,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成年若瑟夫的好友,一个是成年若瑟夫。前者对于后者赠金给乞丐不解,暗示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不理解什么是同情心。而成年后的若瑟夫给了白胡子乞丐五法郎的银币。这在情节上承接他童年时同情叔叔于勒的遭遇。而这份同情心幾十年没有改变,这是表现人性的光辉还会在若瑟夫身上延续。这大约便是作者最美好的寄托吧。
  由此可见,次要人物在反映整个社会历史环境和作者创作意图上,显得极为重要。
  三、审美功能
  相对于“主要人物”而言,“次要人物”在篇幅的占有量上,往往笔墨不多。不多,并不意味着不精彩。虽然寥寥几笔,作者却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人物个性,从而产生了审美意义。
  对话与填补。这是“审美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即文本提供了审美形象,从而使读者在阅读时建构起一些片段“图式”。再经过读者自身固有经验的介入,与小说文本对话,填补“图式”,使之丰满。例如鲁迅《孔乙己》第2段中“要……又……然后”,这一组承接性质的连词从动作、心理等不同角度,刻画短衣帮们小心翼翼的形象。他们甚至“小心”的连“水壶底”也不放过,简直到了抠门的地步。读之令人发噱捧腹。于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读勾画这些“短衣帮”们的体态、表情,使得人物形象立体化。而作者对“穿长衫”的刻画则是——“踱进”“慢慢地”,从动作、状态等角度,将“长衫客”悠缓从容的姿态描刻得活灵活现,这正是要表现“长衫客”有身份、有地位的现象。与雅间儿外的“短衣帮”们形成鲜明对比,不禁让我们感受到:房里房外,简直就是一种森然的社会等级,泾渭分明,不得越过雷池半步。由此,读者脑中的形象不在单一类型的群体,而是建构起整个社会的“众生图”。最终激发起读者对于社会现状的感慨、憎恶、批判等等心理,达成情感抒发的审美效果。这就是填补、对话的审美效果。
  领悟与余韵。这是审美阶段的高潮阶段。前者体验审美形象,从而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生意义,使得自己的情感世界得以宣泄或升华。后者是在领悟的基础上,产生回味思考。如鲁迅《故乡》中对杨二嫂的几段语言描写,他称“我”为“贵人”,说“我”放了道台、娶了三房姨太太,极力恭维“我”,其目的就是要跟“我”套近乎,毕竟“我们”家依旧是乡里的大族。更重要的是,她想从“我们”搬家时捞点好处。一旦得不到好处就开始愤愤地咒骂。临走还要顺走“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就这样几句对话和动作,一个贪图小利、踩低就高、尖酸刻薄的农村泼妇形象跃然纸上。最有意思的是这一出描写:
  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如果是以电影镜头方式呈现,“小脚”与“飞速跑”的动作;“自以为有功”和“狗气杀”的表情,真是漫画式的夸张和幽默。却也生动地勾画出杨二嫂满身的市侩和促狭感。不经意的几笔,不占多少篇幅,却往往有作者的意图。比如作者将杨二嫂刻画得如此不堪,就不免含有作者对这类人的嘲讽与揶揄。从而使得读者对人物产生鄙夷和不满。这是一种共鸣。然而再细读,文中提及年轻时的杨二嫂,却是一个“西施”式的人物。坐在豆腐店里,也是“安静”的,这不免使得读者思考,其原因是什么?
  前文已经提及,“次要人物”有反映“社会历史”的功能。也正因此,使得读者领悟:社会环境对于杨二嫂的改变和摧残,这削弱了读者对于杨二嫂的厌弃,反而生出几分同情。这便是对于文本意蕴的领悟,这番领悟又使得读者反思当时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甚至今昔比对,产生无限的吟味余韵。这种效果在小说里比比皆是,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二姐夫因为于勒的那封信而决心娶二姐;船长根本记不清于勒的名字。这些人物和情节都使得读者去追问时代与社会的问题,领悟作者的意图,细细咀嚼中感悟无限。
  综上所述,无论在小说的审美意义上,还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上,次要人物都有着主角不可取代的作用。因而,在小说阅读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次要人物的言行,从而判断人物的形象。再比较次要人物自身与主要人物的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中,最终把握作者设计这类人物的作用,这也为把握小说创作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融为一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也与课程标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紧密相连,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以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歌要抓住学生的心、多种形式朗读品味现代诗歌的
《鸟啼》是英国作家劳伦斯写于1919年的一篇散文,《教学参考书》上对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的解释是,不久前英国经历了极为寒冷的冬天,当时有大量鸟儿死去,冬去春来鸟儿生命的复苏成了作家写作的直接动因。也有人把刚刚经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因为劳伦斯是反战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创伤让他铭记深刻,于是他借自然界的一种生死轮回现象来抒发对生命的思考,这诚然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诠释。  如果把《鸟啼》与作者的其
赵谦翔,吉林省吉林市人,清华大学附中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及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荣誉)奖。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育硕士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客座教授。1996年至1999年,于吉林毓文中学成功实施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九五”
人教部编七(上)第四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植樹的牧羊人》便是其中一曲洗濯心灵的梵音。她是虚构的“旋律”,却被誉为童话版的《圣经》。   无论是文本的原生价值,还是文本内在的生长逻辑,亦或是文本的教学价值,这篇小说都有很多值得咀嚼的地方。无处不在的对比手法,特点鲜明的环境描写,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丰富多元的主题探究,饶有意蕴的比
【教学目标】  1.以“酒”为线,感知其情,通过知人论世、体会声韵之美、把握意象意境等方式,理解李清照三首词的不同情感,感知其人生轨迹与人生境态。(重点)  2.学习诗词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掌握抓情感关键词、抓意象意境、抓事件典故、抓修辞手法、抓节奏韵律等读懂诗歌的技巧方法。(难点)  3.体会不同时期李清照词的不同风格,感知其因时代和命运而脉动的生命。(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
小说是最接近人生的一种文体,也是学生平时阅读中接触较多的一种文体。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小说教学所占比重也是较大的。提到小说教学,大家第一反应多数是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即扣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故事情节,抓住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突出”主题……小说教学总是这么一套路子,翻来覆去,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完全套路化、模式化。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没有多少收获,自
首先从大家都熟悉的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谈起,“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只有二十字,但内容极丰富,意境优美,情节曲折,情感丰富。   先看意境。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意境的诗句,但善于联想和想象的读者,却能在脑海中浮现一组优美而空灵的两面:山中,近处,青松郁郁,“我”与一个童子在交谈,似可看见童子头束总角,身穿短青布衫,手执扫把。远处,深山缈远,白云悠悠,颇显神秘。   再看
《百合花》是作家茹志鹃于195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在文学界,《百合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茅盾先生曾在《百合花》发表之初有言:“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当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1]  1981年《百合花》第一次回归高中教材,该文前承鲁迅先生的《药》,后启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材地位可见一斑。四川师大的汤道榕教授曾为此撰文:“《百合花》被重新选入今年秋季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近十年,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渐入人心。在名特优教师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和一线教师参评的优质课、公开课上,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等确乎“改版”不少。但是,在当下应试教育的裹挟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依然吟唱着昨日的歌谣。下面,笔者结合在一线调研中小说教学三则案例谈点粗浅认识。   一、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妙题的分析,初步感受作文拟题的方法。  2.学习、总结作文拟题的技巧。  3.行文拟出一个准确、精妙的好题目。  【教学重难点】  1.妙题分析,思维引导。  2.学生点评的总结,评论以及实践拟题。  【教学创意】  在新材料作文命题“一统天下”之际,考生在考场上总有这样的写作习惯:写好正文后匆忙拟个标题。这里,拟题的先后并不重要,问题是仓促拟题,也只能拟个大众化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