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的抗感染用药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收治的40例符合抗感染治疗适应症的AECOPD患者,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汇总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4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32.5%、27.5%、30.0%和 10.0%,总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程度轻微;结论:合理分层次地进行抗生素使用,能够有效控制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病情。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36-01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需改变常规基础用药者。据统计,慢阻肺患者往往每年约发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发病急,是造成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科室汇总了近两年来的治疗病例及抗感染治疗情况,以提供理论借鉴及进一步研究[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40例因感染病重而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35~82岁,平均60.25岁;病程4~35年,平均16.54年;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为,Ⅲ级29例,Ⅳ级11例;原发病为煤肺病19例,支气管炎21例;急性加重的主要症状分布为呼吸困难40例其中需要机械通气治疗11例;痰量增加35例,其中咳脓性痰26例,均符合国内外指南中进行抗菌治疗的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参照COPD防治全球倡议(2015版)。
病例排除标准:(1)同时患有胃肠道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等基础疾病的患者;(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4)有肿瘤等严重性疾病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首先,确定急性加重的诱因。一般来说,引起AECOPD的原因是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另外可能是心律失常、胸腔积液、心力衰竭等。通过病例筛查等确定入组的40例患者均为呼吸道感染引起。
其次,判断是否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可能。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定量培养[2],确定有3例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的定植或感染,排除患者的过敏及耐药性情况,采用环丙沙星为主药进行治疗,对于其中2例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环丙沙星口服片治疗,每次1g,每日3次,连续7天;对于病情较严重,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给予环丙沙星注射液加用妥布霉素注射液治疗,其中环丙沙星静脉滴注,每天0.8g,妥布霉素肌内注射,每天1.5mg/kg,连续给药7天,观察疗效。
对于其他37例患者则根据病情及患者本身的耐药性和过敏史等情况具体给药治疗。9例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其中5例通过青霉素皮试的,给予青霉素钠注射液,每天2次,每次120万单位,肌内注射给药,连续7天;4例未通过青霉素皮试者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每8小时一次,每次625mg,連续给药7天。
对于其他28例病情较重的患者,则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其中5例给予头孢呋辛钠深部肌肉注射给药,0.75g用3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慢慢摇匀得混悬注射液后注射给药,每天1次注意给药部位的护理;7例给予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每天10g,分两次给药;其余16例,给予氟罗沙星注射液,每天0.3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均连续给药7天,观察疗效。
2.2 疗效评价
将疗效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且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病例数] ×100%。其中,临床控制是指咳嗽、痰多、憋喘、发热、肺哮鸣音、肺部湿罗音等症状均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显效是指肺部湿罗音、哮鸣音均消失,呼吸基本顺畅,咳嗽、咯痰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是指肺部湿罗音、哮鸣音均明显减少,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是指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汇总后采用Excel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处理。
3 结果
接受七天的抗感染治疗后,全部4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13例(32.5%),显效11例(27.5%),有效12例(30.0%),无效4例(10.0%),总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发生1例(2.5%),为注射头孢呋辛钠患者,出现一过性荨麻疹,程度为轻微。
4 结论
利用抗生素分级、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慢阻肺急性加重,治愈率高达90%,且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一般的抗感染治疗思路为,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能的患者采用环丙沙星治疗;其他的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实际状态,选用青霉素类、一代或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必要时联合用药,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5 讨论
有相关研究显示,AECOPD患者的感染菌种主要有流感嗜血杆菌约35%,卡他莫拉菌约16%,肺炎链球菌约16%,铜绿假单胞菌约9%[3],可作为在抗感染治疗的抗生素选择的部分依据。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危险因素包括近期曾住院、近期曾连续使用抗生素4个疗程以上,病情较严重,上一次加重时曾分离出该致病菌或稳定期有该病菌寄植。
抗感染治疗需谨慎,本科室的用药原则通常为,能口服则不进行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则不给予静脉滴注,以减少不良反应或其他药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亚红, 王辰. 2015新版GOLD COPD指南摘译和解读[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5, 7(2): 34-39.
[2] 柳涛,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3介绍[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805-807.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11.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36-01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需改变常规基础用药者。据统计,慢阻肺患者往往每年约发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发病急,是造成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科室汇总了近两年来的治疗病例及抗感染治疗情况,以提供理论借鉴及进一步研究[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40例因感染病重而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35~82岁,平均60.25岁;病程4~35年,平均16.54年;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为,Ⅲ级29例,Ⅳ级11例;原发病为煤肺病19例,支气管炎21例;急性加重的主要症状分布为呼吸困难40例其中需要机械通气治疗11例;痰量增加35例,其中咳脓性痰26例,均符合国内外指南中进行抗菌治疗的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参照COPD防治全球倡议(2015版)。
病例排除标准:(1)同时患有胃肠道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等基础疾病的患者;(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4)有肿瘤等严重性疾病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首先,确定急性加重的诱因。一般来说,引起AECOPD的原因是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另外可能是心律失常、胸腔积液、心力衰竭等。通过病例筛查等确定入组的40例患者均为呼吸道感染引起。
其次,判断是否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可能。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定量培养[2],确定有3例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的定植或感染,排除患者的过敏及耐药性情况,采用环丙沙星为主药进行治疗,对于其中2例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环丙沙星口服片治疗,每次1g,每日3次,连续7天;对于病情较严重,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给予环丙沙星注射液加用妥布霉素注射液治疗,其中环丙沙星静脉滴注,每天0.8g,妥布霉素肌内注射,每天1.5mg/kg,连续给药7天,观察疗效。
对于其他37例患者则根据病情及患者本身的耐药性和过敏史等情况具体给药治疗。9例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其中5例通过青霉素皮试的,给予青霉素钠注射液,每天2次,每次120万单位,肌内注射给药,连续7天;4例未通过青霉素皮试者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每8小时一次,每次625mg,連续给药7天。
对于其他28例病情较重的患者,则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其中5例给予头孢呋辛钠深部肌肉注射给药,0.75g用3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慢慢摇匀得混悬注射液后注射给药,每天1次注意给药部位的护理;7例给予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每天10g,分两次给药;其余16例,给予氟罗沙星注射液,每天0.3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均连续给药7天,观察疗效。
2.2 疗效评价
将疗效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且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病例数] ×100%。其中,临床控制是指咳嗽、痰多、憋喘、发热、肺哮鸣音、肺部湿罗音等症状均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显效是指肺部湿罗音、哮鸣音均消失,呼吸基本顺畅,咳嗽、咯痰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是指肺部湿罗音、哮鸣音均明显减少,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是指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汇总后采用Excel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处理。
3 结果
接受七天的抗感染治疗后,全部4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13例(32.5%),显效11例(27.5%),有效12例(30.0%),无效4例(10.0%),总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发生1例(2.5%),为注射头孢呋辛钠患者,出现一过性荨麻疹,程度为轻微。
4 结论
利用抗生素分级、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慢阻肺急性加重,治愈率高达90%,且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一般的抗感染治疗思路为,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能的患者采用环丙沙星治疗;其他的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实际状态,选用青霉素类、一代或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必要时联合用药,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5 讨论
有相关研究显示,AECOPD患者的感染菌种主要有流感嗜血杆菌约35%,卡他莫拉菌约16%,肺炎链球菌约16%,铜绿假单胞菌约9%[3],可作为在抗感染治疗的抗生素选择的部分依据。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危险因素包括近期曾住院、近期曾连续使用抗生素4个疗程以上,病情较严重,上一次加重时曾分离出该致病菌或稳定期有该病菌寄植。
抗感染治疗需谨慎,本科室的用药原则通常为,能口服则不进行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则不给予静脉滴注,以减少不良反应或其他药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亚红, 王辰. 2015新版GOLD COPD指南摘译和解读[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5, 7(2): 34-39.
[2] 柳涛,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3介绍[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805-807.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