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山分水

来源 :散文海外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myu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下来回忆,村子衰败是从李桃花南下广州打工那年开始的。
  再往前捋,最早离开村子的应是我大伯。一九四七年国民党扩充兵源抓壮丁,将大伯沿白沙溪押解出沅水,刚到大河口就被得到消息的白沙溪村人截住,几声沉闷的火铳枪响,押解队伍躲在一蔸大冬梨树下不敢挪步。夜色在僵持中越来越浓,最后达成协议由大伯自己决定去留。出乎所有人意料,大伯选择了跟他们走。
  白沙溪二十余里,溯溪而上有一条断续铺着青石板的小路,一路低头默数着过水跳岩往山深里走,到脚下溪水分成左右两支水流,仰头能看到散落在坡坳处黛青色屋顶升起的灰蓝色炊烟。我想,村子的名字应该就是这么来的:上面一个“分”,下面一个“水”,一条溪流分开的地方。可惜这个字如今电脑录不了,读na,去声。分水不行,只能分山了,由此岔溪成了如今故园的名字。从第一位先祖来此安生繁衍,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直这么叫着的村名没有征兆被改了名,这种陌生感时常阻隔我回到乡村语境独有的那种温暖里去。
  岔溪人丁最兴旺也只有五十九口人,过不了六十。老人说村子风水只有这么点厚,承不起。六十是岔溪的魔咒。我最早听说这个魔咒是在描述大伯离家出走的故事里,当年大伯选择跟他们走是为给村里留下一个生位。李桃花嫁给同祖堂兄三胜的第二天,伯父就死了,村里人说是李桃花占了村里生位。这让我隐约感到村子里有一种我无法触及的东西,这种神秘感常使我对着那些高低错落的山峦阴影发呆,想象着那些未知的东西是不是就在那些阴暗里蛰伏。
  白沙溪在山脚分开后按着方位将东边的称东水溪,西面称西水溪。东水溪尽头有一大片茶林,是当年下乡知青开垦的,知青返城后茶林由生产大队接管。后来土地包产到户,村里人心思不在茶林上,慢慢荒落了。每年清明雨过,这里会重现当年闹热景象,远村近邻的人邀伴结队来采摘茶叶。摘茶姑娘一个比一个穿得漂亮。堂弟老齐长得帅气,心自然有点乱,不如三胜有心计,始终只将采摘得的茶叶偷偷给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就是李桃花。刚接管的时候,二伯在茶场当会计。有一天,二伯回家告诉我下午带弟弟来茶场玩耍。我不愿去,难走。二伯无奈直说晚上茶场包汤圆,不过你们要假装绕路走到那里。我和堂弟沿溪一边玩水一边走,心里想着汤圆的味道,爬上一个斜斜的小山坡,坡上桃花正艳丽地开着。
  茶场到了。我却有些胆怯,站在一棵大桃树下等有人发现。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桃花,那种艳丽色彩如今还刺痛着我的眼睛。没过多久有人发现了我们,堂弟蹦跳着朝前跑去,我不远不近跟在后面。
  芝麻加红糖馅汤圆,比二伯描述的还好吃无数倍。
  岔溪只有一户田姓人家,在东水溪口对面半坡上。坐北朝南全是戴氏家族,祖坟顺着地脉散在青岭坡坳不匀称生长的树林里。秋后温暖的夕阳将我的身影拉得老长,在一块斜戳在灌丛中的墓碑上,我无意间看到了我的祖先,他们陌生而又亲切地立在那里。回到家,我把书包倒扣着举过头顶,让书本與作业本从头顶跌摔到门槛前的挡水岩板上。待我将上面的姓氏“代”全都改成了“戴”,父亲刚好从田里收工回来从我匍匐的身上跨过,进了屋。一会儿,屋顶上空灰蓝色的炊烟升起来。在父亲心里,灰蓝色炊烟的轨迹要比祖脉重要很多,他在竭尽全力让儿女们活下来,人都养没了,祖脉自然就断了。那年,我上初中二年级,正式有了自己正确的姓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推行过二简字方案,不少人认为“代”只是“戴”的简体字,或至少可以通假。也不排除另一个因素,“代”字笔画少容易写。其实这与简不简体字没有丁点儿关系,是两种不同姓氏,两个完全不相同的祖宗。
  土地包产到户前,基层行政组织叫人民公社,以工分制分配粮食与生活物资。父亲做事细密,被分配当村里仓库保管员,除谷物进仓登记入册及猎杀各种偷食小动物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晒谷。早上一担一担将仓里的谷物挑到晒谷场上,太阳落山后再一担一担挑回入仓。这是一份非常枯燥的事,特别是没有任何征兆地来场阵雨会让人措手不及。然而父亲这份枯燥工作却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仓库是小孩最爱去玩的地方,我俨然成了那里的主人。我按照我的喜恶允许谁来玩,玩哪些地方与项目,玩多久全由我说了算。
  三胜比我大四岁,打架厉害,遇到不听我话的人,他会冲上去用拳头把我的话翻译一遍。三胜读书不来劲,读完初中就帮家里干农活了,十八岁那年把李桃花娶进了屋。他不相信自己媳妇占了村里生位,认定是自己婚事耽误了父亲医治时间。
  除去仓库,最吸引我们的要数秋后晒谷场了。为了不影响白天出工,一般苞谷脱粒村里都会安排在月光下进行。村民将自家耙田用的铁耙搬来,耙齿斜着朝上倒扣在扫干净的晒谷坪,一架接着一架间隔着摆放好。为了防止追打疯跑孩子不小心扑倒在锋利的耙齿上,大人们会用苞谷棒当帽子插在上面,只留一两个用来脱粒的闪着金属寒光的耙齿露在外面。
  月光下剥苞谷的场景很有画面感,村民们手起臂落像跟不上节拍的乡村乐队在演奏。一会儿,每个铁耙下都会长起个个小金山。再长高,碍着手了,他们会用手或脚将它扫平,接着剥。游戏玩累,我们会过来凑热闹,将脚插进苞谷粒堆里,躺在铁耙下让脱落的苞谷粒掉在身上,比谁先被埋掉。在玩这种淹埋游戏时,我发现了一个月光下的秘密,村里男人赤着脚,女人却都穿着一双雨靴来做事,而且是在根本没有下雨或可能要下雨的情形下。
  后来,我从母亲的雨靴里找到了的答案。村里有个男孩不懂事,跟他母亲吵架后揭发她用雨靴偷村里的苞米。男孩挨了毒打,差点还失去了朋友,原来这是村里人人都不说破的秘密。那个年代,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的孩子,身上总有几块肉是用母亲雨靴里控出来的苞米换来的。
  岔溪最贫穷的时光却是村里人丁最兴旺的时期,老周儿就是这个时候来我们村的。老周儿不遭村里人待见,不全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氛,另一个原因是他到底算不算岔溪村民,对他会不会占村里生位这个问题有着很大争议。
  贫困局限人的想象力,有关故园的细节又都有着饥饿的色彩与味道。
  锯得方方正正的枕木码成了一座座小山。一天晚饭后,准备睡觉的二伯见窗外一片红光,歇斯底里地呼喊起来,村民们慌乱地提着水桶往起火地点奔跑。火势扑灭后,不知谁低声说了一声,肯定是阶级敌人老周儿放的火。这句话是个大炸弹,再沉重的夜色都能炸开一条豁口。民兵与村民一窝蜂朝那个盖着丝茅草的小木屋奔去,反剪着手将老周儿绑到了现场。记得当时,确定是老周儿放火这件事我也是坚信不疑的,直到接着发生另一件事。伐木现场,一把锋利的斧头突然从高扬的木柄上飞脱,劈在三胜娘的大腿上,鲜血像捅破的水袋往外冒。我准确记得是母亲提议将老周儿请来,话刚说出口就遭到了反对。母亲大声说,见死不救才是最大的阶级敌人。匆匆赶来的老周儿用最原始的工具与方法扎住了切断的血管,然后要来一根纳鞋底的针,用火钳掰弯将伤口一针一针缝上,动作娴熟如一个村妇缝一件撕破了的裤筒。   村里还有一种说法,老周儿会药功,人一旦被他下药就会听他使唤。有一天我们放学回家,饿得前心贴后心,路经老周儿小木屋时,一股红薯香味扑鼻而来。我们猫着身像窥探一只猛兽一般,心怦怦直跳着往小木屋靠近。门敞着,我们很快找到了那个飘散着香味的篾篓子,里面静躺着五个长相匀称的红薯,冒着白色的雾气。
  老周儿什么时候进来的,我们全然不知。你是右派分子,我们不怕你!三胜先我看到,大声说。三胜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他的腿在不停抖动,其实我也一样。三胜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热腾腾的红薯放回到篾篓子里去。不用怕,吃吧。直到我们手里握着热红薯从小木屋退出来,老周儿只说过这一句话。后来村里传言我与三胜都中了老周儿的药功,他们有人看见我俩将一条老皮大南瓜抬进了老周儿的家。
  老周儿死了,是在离开岔溪二十年后的某一天。在岔溪人已经快要忘记有这么一个人,有这么一段岁月的时候,偶尔听到这个消息的。现在岔溪这个村子也快要死了,我找不到用哪种生命的死亡来描述一个村子的死亡过程。生命死去的明显特征首先是温度的褪去,而后才是温度载体身体的腐烂,而证明一个村子是否活着,最表象是炊烟匿迹与人的逃亡。
  二伯家炊烟的消匿,让我真正感受到村子已经快要死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伯与老周儿都是一种另类的存在。二伯做农活不顺手,应该说不太上心更准确,加上身材弱小,村里一些重农活都不安排他去做。后来包产到户单干,二伯才被迫学习农事。其实二伯本来是有好前程的,因为大伯去了台湾,受海外家属连累过不了政审这一关。在村子里,无论晚辈还是黄嘴毛孩子都直呼他大名,母亲为他出过很多次面,教育了那些直呼其名的孩子。二伯却从不上心发火,还说我本来就是这个名字,他们并没有喊错。
  二伯一生心里不曾有仇怨,更不会有冤家或仇人。然而一个没有仇怨的人也是会死的。二○一四年的夏天,二伯死了。父亲说二伯是死在他怀里的,下午还在山上做事,好好的,收工回家炒了一大碗油炒饭吃。他打开厢房拧亮电视机,正看着,突然痛苦喊叫起来。开始父亲以为二伯是天热中暑,将他抱到门口的挡水岩板上,大颗大颗如苞谷粒的汗滴从他的额上脸上掉落下来,口里一个劲地喊疼。二伯死的时候什么话也没有留下,只是在他不停的喊叫聲中,隐约听清一句是有关堂弟老齐的。
  一直在外漂泊的堂弟老齐,在二伯咽气后第三天带着他未过门的媳妇小朱赶到了家。灵堂前,小朱哭得稀里哗啦,虽然我不知道她为何哭,但我觉得她内心应是有了某种遗憾,或是听老齐说过村里有关生位的传说。下葬那天,老齐挥锄在棺木前方挖下三锄猩红的新土后,伏地号啕大哭起来。一直认为老齐是个玩世不恭没有眼泪的人,突然的情感崩溃让场面一时失控。
  青岭上有一片松柏树长得苍翠葱郁,是二伯生前栽种的。有个云游的风水先生路过岔溪借宿,饭后在屋坪乘凉聊天时说,若能在青岭上修个庙,庙前栽六十棵松柏树,方可破除村里人口满不了六十的魔咒。别人都说这个先生是骗吃骗喝吃百家饭的人,只有二伯一人相信,他没有能力修庙,便栽了这片松柏林。将二伯安葬在这里,也是他生前的遗愿。
  忙完二伯的后事,我与老齐翻过青岭去了早已荒落的茶林。走到当年桃花盛开的小山坡,我问老齐是否还记得当年想汤圆吃躲在树下等人发现的情景。老齐没有回答,只是咧嘴笑笑。对于这片茶林,我没有老齐那么有感情,这里有他童年的无穷快乐,更是他美好青春岁月的真实见证。站在山岭上,茶林轮廓浮现在眼前,茶树已经看不见了,淹没在疯长的杂树林与灌丛中。很长一段时间老齐都没有说一句话,一根接着一根抽烟。我坚定地相信,此时他的眼前已有无数个画面在交替迭换,很多个美丽姑娘在对他嗔怪微笑……
  前几年村里修连通公路,不知什么原因挖到村子山脚下东水溪边却停工了。精准扶贫开始,村里人以为这下岔溪公路终于可以拉通了,出人意料的是公路绕道将岔溪彻底抛弃了。我打电话给乡政府,解释是杨家潭是村部,只有通村工程才能立到项。我挂断电话,心情莫名伤感。不得不惊叹村人的顽强与自省,他们再次用卑微的心,强健的双脚向城市进发。今年清明回乡挂青,才知道村里最后只剩下五个半人了。村里一直将五保户二憨子算半个人。
  回城后,我创建了一个分山分水的微信群,叫村里在外闯荡的年轻人相互添加好友入群,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群建工作。那一夜,群里往事如烟。我在群里说,每个人把群名片改成真名,方便对号入座。有个叫桃之夭夭的人却一直没有改过来,追问才知是最早外出给村里留生位的李桃花。
  这天,李桃花在群里突然问,大作家,“na”字怎么打啊?
  是啊,“na”字,一条溪流分开的地方,上面一个“分”,下面一个“水”,怎么打?我半天说不出话来。我想告诉她,故园已从汉字中消失,只能口口相传了。可口口相传前提是要有人,等到村里最后的五个半人离开或死去,村子也就真正消亡了。同我一样已经离开故园在外生存下来的人,我们找不到理由要我们的后代记住这些,有些思考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作家的故园最早从文字里消失,不免令人唏嘘,现在我们只能从文字里搜寻返回故乡与祖先的线索,是讽刺,是无奈,更是时代留给我们的疼痛。若干年后,当我们也成为祖先,这篇文字是否能给后代一个寻找与思考的线索或依据?
其他文献
一  丙申猴年三月,我被组织派往偏城乡高崖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第一书记”这个新职业新名词,着实让我纠结过一阵。如何指导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拿什么样的硬核措施来引导贫困户发展经济,提高家庭人均“纯收入”等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  这天,我驾车行走在坑坑洼洼的村道上,车底时不时会被剐蹭得咯吱咯吱地响。每剐蹭一次,我得咬紧牙关,紧锁眉头,心也随之咯噔咯噔作响。时隔30年,因
期刊
我是临回北京前听说熊秉明先生住院的消息的。到北京的第三天,巴黎的朋友力川来电话,得知他走了。记得去年夏初和力川专程去看他。他家离巴黎很远,开车要一个来小时。那天他看起来精神不错。我们喝茶吃蛋糕,谈天说地。在午后的宁静中,几盆花开得热烈。他忽然谈到老年和正视死亡的问题。他说到死是一门学问,每个人都得学而习之,特别到了老年,更要认真对待。他甚至想在国内开门课,和学生讨论这些问题。说到此,他脸上有一种智
期刊
食筒摇动,井湾巷上空的鸽群唰唰落到老陈身前。  高粱粒、玉米粒、砂粒碰擦的声响,像经筒转动,单调而清脆,却未必能冲破嘈杂的市声,直达云霄。他与鸽子之间,一定有某种暗语。  暮色已罩住五峰山,连珠塔顶的七粒宝珠,含着斜阳的一抹余晖,守着清江河边的老城。巷子的脚步渐密,忙和闲的人,都往家里赶。呼儿唤老的叫声擦过竹筒一样的巷道,把开合的院门拍出一阵脆响。巷道高处,左边空着张王庙的废墟,低矮的草在初冬里还
期刊
猪脚黄豆汤也叫脚爪黄豆汤,是值得回味的上海老味道。入冬后,持中馈的煮妇就会做几次,炖得酥而不烂,汤色乳白。黄豆宜选东北大青黄豆,有糯性,回味有点甜。当年黑龙江知青回沪探亲几乎人人都会带上一袋。猪脚,上海人亦称猪脚爪。民间相信“前脚后蹄”,前脚赛过猪的刹车系统,奔跑及突然停住时前脚用力更多,脚筋锻炼得相当强健。而买蹄髈宜选后蹄,骨头小,皮厚,肉多,无论炖汤还是红烧,口感更佳。  寒冬腊月,特别是那种
期刊
南风来了,轻轻扑打着古朴的庙宇。酥雨抖筛一样,抖到树林和草甸里。南风的消息,带来枯黄的松针、老死的柳杉、幼芽吐白的落叶黄檗、羸弱的深谷溪流。南风轻轻,从抚弄三弦的指间弹出,草木灰一样蒙向森林。龙泉山是武夷山山脉北部余脉最高山峰。南风从东海来,骑着飞鲸,掠起的水花卷出一叠一叠的山峦。山峦像蘑菇,龙泉山像蘑菇山。隆起的山脊斜弧形,幽凉的晚雾一层层往下没,钟声般浸透每一个站在树下的人。庙宇居住着菇神,赭
期刊
我是在一个雨天来靖港古镇寻古探幽的。雨是秋雨,缠缠绵绵,嘈嘈切切,润在颊上鬓角,似有似无,让人好生烦恼。本欲多拍些沿途风物,却又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撑伞,不经意间竟把一城的细雨和掌故搁在广袤胸廓间的慨叹里了。  来望城之前,我对望城一无所知,还是在网上搜寻才粗略地了解一二,原来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竟聚散过那么多历史烟云、伟人身影!望城的“城”字,当然指的是长沙了。望城原是县,近期才撤县设区。望城为荆楚之地
期刊
一堵间隔的墙坍塌后,我对村庄的记忆就陌生起来。头顶上的云朵,地上奔跑的羊群,再也不愿意顺从我。就连从北往南而来的风,也绕过村庄,远远伸进孤悬的天空。夜晚的星星呢?变得越来越渺小,再也不愿意为孩子们引路。  那是个太阳不会向中午移动的早晨。燕子在薄光照耀的蓝天下飞翔着,叽叽喳喳,飞得极快,几乎看不清它们的身影。  我听见院子的开门声,爬起床,搓揉着睡意蒙眬的眼睛,看见一捆捆禾苗躲在南墙根下,可爱得就
期刊
崔氏兄妹青岛人,他们的父亲以前是青岛著名民族企业家,且是地下党员,在青岛的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均占一席之地。那时他借运输业的方便,曾由青岛向解放区运送药品和紧缺物资,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做出贡献,后来他先将自己的企业以及位于齐东路的“豪宅”献于国家,曾出任青岛市轻工业局局长。“文革”期间却遭受不白之冤,坠楼自尽。我和崔先生只见过一面,在他轻工业局局长任上时,那是在青岛湖北路他的家中。崔先生个子偏矮,
期刊
我们义无反顾地去了城市,渐渐发现在乡愁之外,还有近似的情绪,广阔而连绵。大喇叭激动人心的《东方紅》将工厂惊醒,现在偶尔响彻耳边,一种记忆就会爆发,新的一天开始了。并不是每个早晨都红通通,对于依附在山区里的工厂,更多的时候云烟氤氲,弥漫着魔幻式的气息。比我们起得早的是食堂的师傅们和篮球队员,夜班工人也是这个时候下班,非常疲倦地回到屋内,关上门,蒙头大睡。工人住的屋子很奇怪,房顶像一波波的浪,半弧下面
期刊
折子戏,时间之河的一朵浪花,跳跃在舒缓的流动中与河岸对撞、与岩石对撞,仅仅是瞬间,在水面留下空灵的倒影。是历史深处的遗迹,需要用一种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就如某座幽深的私家园林,时光悄然流过,虚无中依旧有人在轻轻私语,杂沓的人声,喧嚣与奢华,通过声音的幻术,让彼时空发生的事情,在此时空呈现。折子戏,顾名思义,针对冗长的本戏,拣选出来的一折或者一出,人物简单,举手投足无非是程式性的表达,唱念做打,却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