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双元制”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酒店业发展,在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和实践了多种模式,提出了“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模式。本文在对“订单式培养”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析的基础上,以苏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目标、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和实践教育平台。
  关键词: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2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55-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酒店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目前中国星级酒店的客房总数为200万间,预计5-7年将增长到500万间。酒店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对人才需求的缺口加大,给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开办了酒店管理专业,并联合苏州十几家高星级饭店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现代酒店管理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该专业开设之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对苏州及周边地区星级酒店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市场调查,并在与酒店高管积极沟通的基础上,发现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酒店人才无法得到酒店的赏识和认同,人才培养质量与酒店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使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酒店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思考的新问题。该专业开设以后,酒店管理专业学制定为2年,即一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顶岗实习,通过各方反馈得知,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专业知识理论掌握不够深入,而且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也无法适应酒店的要求。于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再次进行了市场调研,希望能够结合酒店行业特点和酒店人才需求,设计一种能够实现“校企互动,双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现代酒店业的发展需要。
  为了解决酒店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教学工作与酒店业经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目前,国内职业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多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但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是指高职院校依据酒店对人才的需求,与酒店签订用人协议。在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和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最后由用人单位依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办学模式。从高职院校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过程看,该模式还面临着较大问题。首先,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人才选择方面也有较大余地,使得企业缺乏动力和热情去寻求高职院校来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致使校方和酒店难以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其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常常受到合作单位经营风险的影响,一旦用人单位出现经营风险而导致对人才需求下降,这种风险将直接转移到学生身上;第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针对特定用人单位的需求规格进行的,如果订单数量过少,学校组织订单教学就会产生困难,致使“订单式”人才培养难以顺利开展。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指利用高职学院和酒店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工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工作经验取得紧密结合起来,亦工亦学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现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大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和实训指导师来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而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还不到位,导致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不够;其次,由于学生在不同酒店顶岗实习,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监控,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考衡;最后,不少酒店在给学生安排工作岗位时,工作职位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大,甚至将学生长期固定在某一工作岗位上,缺少工作岗位的轮换,致使学生所学专业能力过窄,毕业后完成转岗的困难加大。
  上述两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在积极主动探索适合酒店业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人才培养机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由于双方在解决学校师资、实习基地、酒店实习工作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学生就业渠道疏通方面的缺陷,致使双方未能从满足酒店对技能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人才培养质量还得不到较大提升。如何培养出适应性强、管理和服务能力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探索适合本土化酒店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突破。
  
   三、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双元制”培养模式构建
  
  1、“双元制”模式的培养目标。“双元制”模式培养人才的主要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两个育人环境、两个育人主体共享资源,以双方的共同发展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岗位的社会适应性。学院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具备从事酒店行业及旅游相关职业群的一线工作能力和爱岗敬业、热忱服务的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
  2、“双元制”模式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根据酒店管理专业涵盖的岗位、业务范围、基本职业能力要求等,制定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培养贴近酒店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安排为“基本文化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能力”3大模块,详设为综合素质教育模块、专业素质教育模块、素质拓展教育模块、专业拓展教育模块、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包括酒店管理专业认知见习、前厅客房服务与操作、餐饮服务与管理实务、综合见习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1年前期学习(其中,半年综合见习、半年理论提高),1年顶岗实习,专业基础知识与岗位实践相结合,既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加深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技能的把握,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双元制”模式的实践教育体系。实践教育体系涉及到对实践教学过程的指导、监控、考核与评估。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元宾馆的深入融合,创建了专业与宾馆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模式:经营与教学相结合、管理人员与师资培养相结合、工作质量与教学绩效考核相结合。三元宾馆的中高层管理者,不仅经营酒店的日常运作,还担当专业的理论老师,资深的工作经验加上专业的理论知识,“双师型”人才培养队伍逐步形成。此外,酒店管理专业还有一批理论知识丰富的高校骨干教师担任专业人才培养的兼职教师,并逐渐深入到酒店进行实践和调研;酒店管理专业还聘请了高星级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高校的知名教师以讲座和客座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多重交叉结合的师资队伍,不仅有利于对实践教学过程的把握,而且还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见习和实习期间,由专门的老师进行督导。学院安排学生在第3学期在三星级以上酒店进行综合见习。期间,由学校教师专门负责对学生指导,辅以酒店人员的引导,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现场教学。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由酒店的兼职教师带领,将学生安排到酒店的各个部门和岗位,承担和负责相应的任务。学生的实践过程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考评,分别有教师和酒店人员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表现综合打分。为提高社会对学校考试的认可度,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学院还建立起自己的考核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在培养计划中将职业资格考试列为正式课程,在时间上与考证时间相衔接,实行课程教学与考证相统一。
  4、“双元制”模式的实践教育平台。酒店实践教育平台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三元宾馆是一家融经营和教学于一体的四星级酒店,因而培训起点高,要求也高。为此,我们严格按照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来安排学生上岗工作,锻炼学生各岗位的实际经营管理能力。按专业核心能力建设和运营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酒店各岗位的服务技能和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不仅让学生了解酒店的运行与管理,更可以解决目前高职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岗位单一、轮岗困难、岗位以基层服务为主”的问题,满足学生在各岗位轮岗实训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此外,关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就业方面的指导和职业咨询、校企合作体制创新、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实践和完善。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融合了本土化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现代酒店业发展的“双元制”实践教育模式,促进了校企双方的合作和互动。从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和酒店的反馈来看,“双元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价值。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黄茂海.“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实践研究[J].管理观察,2010,(11).
  [2] 胡维友.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10,(02).
  [3] 洪贞银.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0,(05).
  [4] 冷士良等.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3).
其他文献
摘 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既是实现农村建设、农业转型的关键,也是“十二五”改善与提高民生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实力的稳步提高。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新兴主体,邮政金融建立为农村和农民提供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目标,既可实现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外部社会效应,同时也可实现自身业务与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民增收,邮政金融   作者简介:王弘颖(1968-),江苏南京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环境问题的变化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生存的利益除了传统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之外,也同样享有更高层次的环境权,而环境权也同样需要法律规范予以规制和保护,侵害人类生存环境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制裁。最新制定的《北京公约》正是引入了这一理念,将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的行为列入构成犯罪行为的范围,对人类的环境权加以保护,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关键词:北京公约;航空犯
期刊
摘 要:控申部门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延伸控告申诉检察职能,有效维护公民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成为基层检察机关必须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天心区院延伸控告申诉检察职能的工作探索为样本,分析了在宪法规定和政策要求下延伸控申工作职能的法理依据与法律价值,并就基层检察机关在服务“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进一步延伸控告申诉职能,更好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进行了有
期刊
在遥感遥测领域,高分辨率可见光波段遥感图像(简称高分遥感图像)凭借较好的成像质量和较低的获取成本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分遥感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如人工地物,自然地物等)十分丰富,其中建筑物是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人工地物,开展高分遥感图像建筑物自动提取研究对促进城市规范、人口估计、灾害防护等工作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分遥感图像建筑物提取正从人工标定向计算机自动提取过渡,但是,现有
摘 要:本文采用门限面板模型研究贵州省9个市州地区1980-2008年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特征。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作为城乡收入差距度量指标,门限面板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贵州省9个市州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机制转移效应,共分为4个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于等于2.9,且小于等于3.14时为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区间,在此区间,合理控制偏向城市制度,会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贸易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以基尼系数表示的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以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的贸易开放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中国的贸易开放不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关键词:贸易开放;收入不平等;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摘 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业高管人员的天价薪酬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占领华尔街”运动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风口浪尖。本文以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5-2010年高管薪酬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发现银行的总资产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资本充足率和总资产规模与高管薪酬显著负相关;其次发现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会随着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上升和总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减弱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与知识的掌握有关,还与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相关。高校在课程设计上要适应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上的多元化,为了应对用人单位的需求,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在重视专业性的同时,密切重视综合性,既要加强专业化教育,也重视综合型教育。  关键词:职业技能;课程设计;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余吉安(1979- ),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新兴战略性行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政府扶持措施,意在获取贸易利益。本文通过对战略性贸易政策产业标准的分析,发现实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战略的条件在国内产业、财政等政策的推动下,逐渐趋于成熟。我国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走新能源汽车强国之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战略性贸易政策;研发补贴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角度,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战略层面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示范区内承接产业转移的1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估。揭示了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品质的差异分布状态,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作者简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