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先阐述了传统纺织业所面临的时期"寒流",再以绍兴纺织业的生产规模、区块特色、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持等几方面作了深刻分析,阐明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实现绍兴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及对应建议。
关键词:先进智能纺织装备 转型升级 纺织产业
纺织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作为生产、消费、出口全球第一的大国,我国具有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纺织产业链,是全球多国纺织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综合竞争力居全球首位。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纺织业不但饱受着欧美经济疲软、国外反倾销和贸易救济案、国外先进纺织设备制造商依靠技术垄断提高设备价格等使得纺织成本增加的阵痛,而且面临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使出口企业面临出口退税降低甚至取消、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料价格上涨等困境,中国纺织业正经历着一股“寒流”。
“中国纺织看浙江,浙江纺织看绍兴。”作为国内知名的纺织业重要基地,绍兴不仅经历着纺织业的这股“寒流”,而且还存在东部城市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招工难”问题;集群产业里同行的恶性竞争,利润进一步被挤压,企业举步维艰;国家产业布局调整,传统产业西迁,政策倾向减少等问题。
如何转型升级绍兴传统纺织业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先进智能装备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由此,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产业已成为顺应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塑造绍兴纺织装备制造业新优势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壮大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之举。
1 发展先进智能制造纺织装备是绍兴实现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必须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这几年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是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纺织作为支柱产业的绍兴,为实现传统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度过“纺织寒冬”,必须依托传统纺织产业,紧紧抓住变革新契机,将先进智能纺织制造装备作为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智能纺织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促进纺织相关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提高全市智能纺织装备制造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弯道超车”,实现纺织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
2 绍兴发展先进智能制造纺织业的基础条件
绍兴素有“纺织之乡”“中国纺织业之都”的美称,纺织业是其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占绍兴经济的“半壁江山”。绍兴纺织产业已经取得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市场销量最大和设备最先进四项全国之最[1]。相关数据显示[2],截至2013年年底,绍兴拥有大小纺织企业7.1万家,相关纺织从业人员多达80余万,其中纺织企业达规模以上有1413家,职工37万人,实现的工业产值达3222.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4.67%。据绍兴海关统计,仅2014年1月份,绍兴市进出口总值226.04亿元人民币,进出口值占全浙江省总值的11.12%,居全省第三,其中外贸进出口总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401家,出口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349家,进口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61家。绍兴当之无愧是一个“拖在布上的城市”。一定规模的传统纺织业不仅给绍兴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良好的发展基础也为绍兴实现纺织业的转型升级,为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提供了前期条件。
绍兴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区块特色。经过20年的发展,绍兴纺织业已形成了上游的PTA、聚酯、化纤,中游的织造、针织、染整,下游的服装、家纺,以及相关的纺织机械、纺织软配件等组成的完整产业链[3]。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纺织产业集群。目前绍兴有全国闻名的四个生产基地:一是以绍兴县和绍兴市区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化纤布生产和销售基地,二是以嵊州为主的全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三是以诸暨为主的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四是柯桥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在每一区块中,都有与之依托的配套专业市场,形成了以纺织造机械为主导产品的“齐贤板块”和以针织机械为主导产品的“柯岩板块”,同时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技术内容的“印染装备板块”也悄然兴起。这些产业集群实现年产服装6亿件,袜子116亿双,领带3亿条。行业中年销售10亿元以上纺织企业有30余家,其中销售超50億元企业5家,超30亿元企业10家。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追求产业特色、集群优势的企业雄心,为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技术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绍兴纺织装备产业依托其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明显、技术较为先进、产品门类日趋完善,具有发展良好、主导产品明显的骨干企业。绍兴现有规模以上机械装备企业100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机械电子产业集聚区15个,基本形成了以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机和电气机械、通信设备、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六大产业体系。其中绍兴纺织机械生产独具优势,其中倍捻机占中国市场的80%,国外市场60%;小型高速加弹机占据了全国市场的90%,大型印染机械占中国市场的40%;此外还有剑杆织机、转杯纺纱机、丝光机、定型机、袜机等代表纺织业装备的系列产品都有不错的市场。绍兴的盾安控股、精功集团、三花控股、卧龙控股和万丰奥特集团等5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菲达、盾安、精功、万丰、三花、卧龙、上风、国祥、日发等9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1家企业进入全国行业前三强;泰坦股份、日发纺机、远信机械、日利实业、凯成纺机等成为国内相关技术领军企业。据绍兴市经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纺织印染装备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占全国25%。发展良好的骨干企业、技术先进的主导产品,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而且为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提供了技术力量。
绍兴市是浙江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是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连续8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是全省地级城市中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是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科技进步先进市,浙江省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全市拥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45家;26家企业跨入全国民企500强;全市上市公司达54家。其中以新昌为例,截至2012年,拥有国家重点扶持的纺织印染装备产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家,省级创新企业2家。2015年,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5家;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主要纺机产品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强劲的创新力量、扎实的技术能力,为绍兴发展以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技术进步促进纺织技术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 绍兴市政府、经信委2012年将先进智能制造装备作为绍兴市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已经开始或已经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装备显然已经成为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也是国家重要的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绍兴市政府和市委等相关单位都非常关注先进智能制造装备在产业升级中的突出表现,制定了很多相关指导性文件。如从2010年开始,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做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每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用于发展相关产业;《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经信委关于绍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导向目录(2013-2015年)的通知》、《2012年度越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项目公示》等都将先进智能纺织装备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全市利用先进智能制造装备“机器换人”的大背景下,2014年绍兴市经信委选择在印染、纺织、机械、化工等四大重点行业开展机器换人“222”工程,力争三年时间在2000家工业企业,实施2000只“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000亿元。对面纺织这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处长刘家强在2013年绍兴科技时尚创意周上指出要通过装备智能化的有效突破,来引领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巨大的市场需求、强劲的政府支持是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机遇,更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政策保障。
3 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与措施
绍兴虽然在生产规模、区块特色、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持上对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010年以来,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技术所作的努力成绩喜人,但一些突出问题还是存在的:
(1)在人口红利消失、土地资源紧张、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传统纺织产业的向西或向国外梯度转移的今天,各种因素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传统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环境成本获利的传统纺织业向先进智能纺织装备转型升级所需的资金、技术、创新能力、人才都是极大的挑战,这个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乃至高校、民间等各方资源的相互协调,共进退、共发展。
(2)绍兴虽然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其产业链配套与衔接层次链低。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和产品,尤其智能装备的关键部件、控制系统等自主产权的本地企业不多,多半依靠国外引进,即使存在零星企业,其产品在质量、可靠性和服务上也难以保证[4];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衔接不够,企业间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的低端恶性竞争屡屡发生。因此,需要政府引导相关本地企业向多元化产品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补充本地企业的不足之处,建设更完善产业链;企业应不断向国内外同行学习相关经验和技术,紧跟市场需求,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主导产品、市场明星产品。
(3)制造设备追求后期服务。当前先进智能装正依靠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实现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电商云集、互联网+盛行的时代[5],智能纺织装备向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客户远程下单即可生產、快速响应等模式发展,这是有别于传统纺织产业的服务的新模式。这就需要企业更好地服务客户,但这是目前绍兴企业重视不够的地方。发展先进智能装备技术,不但需要企业建设一支掌握设计设备的科研团队,同样需要企业重视建设一支装备的维修、操作技能的服务团队;此外,政府也要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让企业无后顾之忧的良性发展。
(4)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不足。绍兴虽然纺织业非常发达,但是长期以来以传统纺织业为主,现在的主导产品主要停留在原料、加工和市场上,对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力度和研究不够,缺少具有代表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难有拳头产品。企业需要从长远、综合角度考虑,重视创新力度,做百年品牌,加大对创新的人才、资金、技术投入;政府要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扶持有能力、有潜力的企业,做市场典范,引导创新环境。
(5)先进智能纺织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依靠人才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懂得企业经营管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绍兴虽然处于长三角地区,毗邻省会杭州,但是绍兴属于三线城市,在地理位置、发展空间、配套环境等诸多因素限制,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任都不具备吸引优势;此外区域内的职业培训发展相对不足,地方高校不多,且以大专院校为主,相关行业联盟不够,都对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产品的成功营销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东西,是智能装备的关键,因此作为企业要将人才的吸收、培养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社会应该形成引进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氛围,为绍兴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
(6)此外,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发展还应充分发挥本地原有的产业、信息、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注重市场行情、中小企业成长、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接轨高端先进智能纺机装备技术,改进设备,改善管理,提高技术,衍生纺织产业链,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和产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既是绍兴纺织业发展必由之路,也是东部纺织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更为中西部纺织业发展腾出一定空间。
4 总结
本文从绍兴纺织业面临的困境出发,解析绍兴传统纺织业向先进智能纺织装备转型升级的潜力研究,分别从生产规模、区块特色、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持等几方面作了分析,并对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生校,赵梁红.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J].企业经济.2008(9):75-77.
[2]金秀文.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研究——以绍兴服装纺织企业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15,5.
[3]游春晖.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物流管理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0-63.
[4]段凤丽,祝宪民.专用基础件是纺织装备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J].纺织器材.2013,40(1):1-4.
[5]焦芳琪,邓椿山,周莉.基于3D打印技术的传统织造机具仿真再现[J].纺织导报.2015(6):95-97.
作者简介:
胡红钱,男,1983年生,讲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装备及智能控制。
关键词:先进智能纺织装备 转型升级 纺织产业
纺织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作为生产、消费、出口全球第一的大国,我国具有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纺织产业链,是全球多国纺织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综合竞争力居全球首位。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纺织业不但饱受着欧美经济疲软、国外反倾销和贸易救济案、国外先进纺织设备制造商依靠技术垄断提高设备价格等使得纺织成本增加的阵痛,而且面临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使出口企业面临出口退税降低甚至取消、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料价格上涨等困境,中国纺织业正经历着一股“寒流”。
“中国纺织看浙江,浙江纺织看绍兴。”作为国内知名的纺织业重要基地,绍兴不仅经历着纺织业的这股“寒流”,而且还存在东部城市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招工难”问题;集群产业里同行的恶性竞争,利润进一步被挤压,企业举步维艰;国家产业布局调整,传统产业西迁,政策倾向减少等问题。
如何转型升级绍兴传统纺织业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先进智能装备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由此,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产业已成为顺应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塑造绍兴纺织装备制造业新优势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壮大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之举。
1 发展先进智能制造纺织装备是绍兴实现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必须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这几年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是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纺织作为支柱产业的绍兴,为实现传统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度过“纺织寒冬”,必须依托传统纺织产业,紧紧抓住变革新契机,将先进智能纺织制造装备作为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智能纺织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促进纺织相关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提高全市智能纺织装备制造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弯道超车”,实现纺织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
2 绍兴发展先进智能制造纺织业的基础条件
绍兴素有“纺织之乡”“中国纺织业之都”的美称,纺织业是其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占绍兴经济的“半壁江山”。绍兴纺织产业已经取得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市场销量最大和设备最先进四项全国之最[1]。相关数据显示[2],截至2013年年底,绍兴拥有大小纺织企业7.1万家,相关纺织从业人员多达80余万,其中纺织企业达规模以上有1413家,职工37万人,实现的工业产值达3222.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4.67%。据绍兴海关统计,仅2014年1月份,绍兴市进出口总值226.04亿元人民币,进出口值占全浙江省总值的11.12%,居全省第三,其中外贸进出口总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401家,出口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349家,进口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61家。绍兴当之无愧是一个“拖在布上的城市”。一定规模的传统纺织业不仅给绍兴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良好的发展基础也为绍兴实现纺织业的转型升级,为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提供了前期条件。
绍兴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区块特色。经过20年的发展,绍兴纺织业已形成了上游的PTA、聚酯、化纤,中游的织造、针织、染整,下游的服装、家纺,以及相关的纺织机械、纺织软配件等组成的完整产业链[3]。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纺织产业集群。目前绍兴有全国闻名的四个生产基地:一是以绍兴县和绍兴市区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化纤布生产和销售基地,二是以嵊州为主的全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三是以诸暨为主的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四是柯桥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在每一区块中,都有与之依托的配套专业市场,形成了以纺织造机械为主导产品的“齐贤板块”和以针织机械为主导产品的“柯岩板块”,同时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技术内容的“印染装备板块”也悄然兴起。这些产业集群实现年产服装6亿件,袜子116亿双,领带3亿条。行业中年销售10亿元以上纺织企业有30余家,其中销售超50億元企业5家,超30亿元企业10家。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追求产业特色、集群优势的企业雄心,为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技术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绍兴纺织装备产业依托其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明显、技术较为先进、产品门类日趋完善,具有发展良好、主导产品明显的骨干企业。绍兴现有规模以上机械装备企业100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机械电子产业集聚区15个,基本形成了以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机和电气机械、通信设备、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六大产业体系。其中绍兴纺织机械生产独具优势,其中倍捻机占中国市场的80%,国外市场60%;小型高速加弹机占据了全国市场的90%,大型印染机械占中国市场的40%;此外还有剑杆织机、转杯纺纱机、丝光机、定型机、袜机等代表纺织业装备的系列产品都有不错的市场。绍兴的盾安控股、精功集团、三花控股、卧龙控股和万丰奥特集团等5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菲达、盾安、精功、万丰、三花、卧龙、上风、国祥、日发等9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1家企业进入全国行业前三强;泰坦股份、日发纺机、远信机械、日利实业、凯成纺机等成为国内相关技术领军企业。据绍兴市经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纺织印染装备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占全国25%。发展良好的骨干企业、技术先进的主导产品,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而且为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提供了技术力量。
绍兴市是浙江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是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连续8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是全省地级城市中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是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科技进步先进市,浙江省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全市拥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45家;26家企业跨入全国民企500强;全市上市公司达54家。其中以新昌为例,截至2012年,拥有国家重点扶持的纺织印染装备产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家,省级创新企业2家。2015年,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5家;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主要纺机产品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强劲的创新力量、扎实的技术能力,为绍兴发展以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技术进步促进纺织技术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 绍兴市政府、经信委2012年将先进智能制造装备作为绍兴市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已经开始或已经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装备显然已经成为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也是国家重要的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绍兴市政府和市委等相关单位都非常关注先进智能制造装备在产业升级中的突出表现,制定了很多相关指导性文件。如从2010年开始,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做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每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用于发展相关产业;《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经信委关于绍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导向目录(2013-2015年)的通知》、《2012年度越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项目公示》等都将先进智能纺织装备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全市利用先进智能制造装备“机器换人”的大背景下,2014年绍兴市经信委选择在印染、纺织、机械、化工等四大重点行业开展机器换人“222”工程,力争三年时间在2000家工业企业,实施2000只“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000亿元。对面纺织这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处长刘家强在2013年绍兴科技时尚创意周上指出要通过装备智能化的有效突破,来引领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巨大的市场需求、强劲的政府支持是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机遇,更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政策保障。
3 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与措施
绍兴虽然在生产规模、区块特色、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持上对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010年以来,绍兴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技术所作的努力成绩喜人,但一些突出问题还是存在的:
(1)在人口红利消失、土地资源紧张、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传统纺织产业的向西或向国外梯度转移的今天,各种因素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传统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环境成本获利的传统纺织业向先进智能纺织装备转型升级所需的资金、技术、创新能力、人才都是极大的挑战,这个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乃至高校、民间等各方资源的相互协调,共进退、共发展。
(2)绍兴虽然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其产业链配套与衔接层次链低。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和产品,尤其智能装备的关键部件、控制系统等自主产权的本地企业不多,多半依靠国外引进,即使存在零星企业,其产品在质量、可靠性和服务上也难以保证[4];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衔接不够,企业间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的低端恶性竞争屡屡发生。因此,需要政府引导相关本地企业向多元化产品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补充本地企业的不足之处,建设更完善产业链;企业应不断向国内外同行学习相关经验和技术,紧跟市场需求,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主导产品、市场明星产品。
(3)制造设备追求后期服务。当前先进智能装正依靠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实现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电商云集、互联网+盛行的时代[5],智能纺织装备向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客户远程下单即可生產、快速响应等模式发展,这是有别于传统纺织产业的服务的新模式。这就需要企业更好地服务客户,但这是目前绍兴企业重视不够的地方。发展先进智能装备技术,不但需要企业建设一支掌握设计设备的科研团队,同样需要企业重视建设一支装备的维修、操作技能的服务团队;此外,政府也要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让企业无后顾之忧的良性发展。
(4)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不足。绍兴虽然纺织业非常发达,但是长期以来以传统纺织业为主,现在的主导产品主要停留在原料、加工和市场上,对发展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力度和研究不够,缺少具有代表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难有拳头产品。企业需要从长远、综合角度考虑,重视创新力度,做百年品牌,加大对创新的人才、资金、技术投入;政府要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扶持有能力、有潜力的企业,做市场典范,引导创新环境。
(5)先进智能纺织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依靠人才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懂得企业经营管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绍兴虽然处于长三角地区,毗邻省会杭州,但是绍兴属于三线城市,在地理位置、发展空间、配套环境等诸多因素限制,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任都不具备吸引优势;此外区域内的职业培训发展相对不足,地方高校不多,且以大专院校为主,相关行业联盟不够,都对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产品的成功营销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东西,是智能装备的关键,因此作为企业要将人才的吸收、培养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社会应该形成引进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氛围,为绍兴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
(6)此外,先进智能纺织装备的发展还应充分发挥本地原有的产业、信息、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注重市场行情、中小企业成长、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接轨高端先进智能纺机装备技术,改进设备,改善管理,提高技术,衍生纺织产业链,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和产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既是绍兴纺织业发展必由之路,也是东部纺织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更为中西部纺织业发展腾出一定空间。
4 总结
本文从绍兴纺织业面临的困境出发,解析绍兴传统纺织业向先进智能纺织装备转型升级的潜力研究,分别从生产规模、区块特色、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持等几方面作了分析,并对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生校,赵梁红.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J].企业经济.2008(9):75-77.
[2]金秀文.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研究——以绍兴服装纺织企业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15,5.
[3]游春晖.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物流管理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0-63.
[4]段凤丽,祝宪民.专用基础件是纺织装备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J].纺织器材.2013,40(1):1-4.
[5]焦芳琪,邓椿山,周莉.基于3D打印技术的传统织造机具仿真再现[J].纺织导报.2015(6):95-97.
作者简介:
胡红钱,男,1983年生,讲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装备及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