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帜高张
还没有提笔,“酒饭书”三字,如轻车肥马,追风而来。我觉得此三字,颇有情味,搁在一起,雅俗一堂,别有境界。而“酒帜高张”,让我仿佛走在晚唐的路上,与杜牧一起,闻到了杏花村的酒香。
饭是俗物。自嘴巴里长出米粒大的牙齿,就五谷杂粮,一日三顿,大米小米,粟米苡米,籼米糯米,稀饭硬饭,一路吃了过来。从婴儿吃到中年;从童年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后来,明白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道理;再到今时,知道了米饭背后伟大的农耕文明与稻作文化的种种。所以,每当看到乡下的稻田泛绿,谷穗飘黄,我的心里,总充满了对粮食的敬意与热爱。当然,还有对它忠贞不二的喜欢:我是一个除了米饭,无法以其他东西当主食的人。
我会吃饭,吃遍川味粤味湘味闽味,却不大会做饭。就算打小父亲怕我将来吃生米,抑或怕我无出息,期望我有一技之长,数次给我灌输过“割烹为相”的故事,我在这方面还是愚钝至极。故事说,商人伊尹,善庖厨,背着砧板入宫,烹佳羹美肴献给商汤。商汤食着有味,便封其为相。由此可见,做饭比吃饭的学问大。我没有悟性,不大在意庖厨之人得庙堂之位的世事,也不在意世事与烹饭食皆有“时疾时徐”“九沸九变”之狡黠。但我一如既往,书好诗好岁月好,爹亲娘亲米饭亲。
酒是不敢沾的,一沾就犯晕。我没有生在李白、刘伶、嵇康们的年代,不能与人竹下狂饮;也没有“琼怀倚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和斗酒诗百篇的豪情。但我喜欢酒里的喜气与诗情。
曹孟德以《短歌行》言酒:“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本是夏王相之子,名少康,其父被其他部落杀害后,他逃至河南有虞氏处,当了专管皇上饮食的“庖正”。为了奉迎主人,他亲选精粮,采制酵曲,酿出了极品美酒。皇上饮后大悦,惊为琼浆,故封他为“酒仙”。从此,他名声远播,“杜康”亦衍生为酒的代名词。
我在酒外,也关情酒事,偶尔探头看看酒的来历,以便在饭局酒瓶旁,能言语几句。我眼里的酒,大概分袂成几色:白酒、黄酒、果酒、药酒之类。白酒始于杜康,旗下有山西杏花村,乃北齐武成帝与诗人杜牧之最爱;有蜀中的五粮液、剑南春;黔人的茅台、董酒;安徽的古井贡,陕西的西凤酒;江苏的洋河大曲,湖南的酒鬼酒之类,多不胜数。白酒是一片汪洋,却总藏在人的肠肚里,侍机成事与败事。因为白酒,武松打虎;因为白酒,张飞丧命。也因为白酒,赵匡胤给世人留下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政剧;更因为白酒,唐诗宋词元曲酿出了醇厚的味道……只是白酒是烈物,多了无益。我不沾,却不免劝勉朋友中嗜酒者。这时,爱酒者会列举一干酒辈中的耆老或人瑞,以继续高张酒帜,寄情其中。
黄酒呢,自夏商已有,是中国特有的酒种。《诗经》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是言黄酒可以长寿。黄酒的麾下,有状元红、加饭酒、花雕等,还有唐代开始盛行的女儿红。《清稗类钞》有诗云:“越女作酒酒如雨,不重生男重生女,女儿家住东湖东,春糟夜滴真珠红。”是说吴越人家,有女儿出生,即酿美酒存坛,到女儿长大出嫁方开坛敬客。这多年陈酿的女儿红中,因有着浓浓的人情味,更加让人感念与喜爱。有朋友从绍兴来,带来加饭酒,说闻着就会思念青梅。不是么?青梅煮酒方好论英雄啊。如今,日、韩、朝盛行的青酒,乃得益于当年周封箕子于朝鲜,以及徐福东渡,带去的黄酒酿制技术。
果酒是外来的风气,以葡萄酒为大类。当年汉使张骞出使西域,从乌孙、大宛等国带回葡萄种子,在凉州一带开始种植、酿酒。因其极少,故而奇贵。宋人窦子野在《酒谱》中记载:“汉末,政在奄臣,有献西凉州葡萄酒十斛者,立科凉州刺史。”以葡萄酒行贿,便得地方行政长官职位,一见官场无光,二见葡萄酒无价。唐时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类的诗句,可见当时亦是有葡萄酒的。如今,葡萄酒亲民,人人可得而饮之。前些日子,我在病中,得朋友果酒一支,乃木瓜发酵酒。其色如琥珀,气息香郁;浅酌几口,回味甘甜。原来,这是以滇西横断山脉高寒地区的白花木瓜酿成的。说起木瓜酿酒,最早是公元907年,契丹人建立辽国后,派分支入滇,入籍云南大理、思甸等地,带入木瓜酿酒之法。契丹人早在西南征战时,就发现木瓜入酒,可益肝避寒、补血强身。我想起《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句子,这是不是也说明,我们的先民也早知木瓜酿酒的方法了。朋友是此酒的粉丝,笑言,日品半盅,百岁可望。
我少年时读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直不知屠苏为何物,后来才明白,原来指传统的药酒。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代就有饮屠苏以鹊报平安之说;亦言,“屠绝鬼气,苏醒人魂”。父亲早年小酌一点药酒,以大黄、桔梗、白术等泡成。偶尔,在大玻璃瓶中可以看见整条小蛇,把我吓得不敢再看第二眼。
酒中只有一味,让我念兹思兹。小时候,每年一入冬,母亲就要用柴火煮一盆香香的糯米饭,凉后加入酒酿,再以绿色琉璃坛密封,以厚棉被包裹,置于床头。数日后,虽然寒雪成冰,但家里香热的米酒,带着亲情,溢满了我欢喜的心。只是,至今我不知米酒该归于酒中的哪一列。
酒的气韵,延续数千年后,如今被酿成了一种看不见的神力,聚拢了友情、亲情与乡情。作为一种文化,它把一个民族的历史润泽得五彩缤纷。
一砚晴川
前些日子,朋友赠我一块湘中出产的雕花石砚。其形端庄雅致,十六开画册大小,褐色石料,一沿团着花卉枝叶。一本书的厚度,却让我必双手抱着,才能搬动,沉得像怀抱了一方墨色乾坤。
我不擅长挥毫泼墨,所以只写得一笔丑字,小时候常被家父训斥,称之为猫脚爪子所刨,或者“鬼画桃符”。及至成年,光长了岁数,一笔丑字,依然故我。好在如今以电脑书写,键盘的跳动,遮去了我字丑之羞。
少年时,父亲习字,笔墨纸硯均置于案头,每日对帖临习,楷行草隶,挂了一墙,也嘱我学书。无奈除了旁观,或者在砚中为其添水磨墨,我全然不可教化。唯一感兴趣的事,就是在书本大的石砚上,将家父那管寸长的墨棒,磨成短短的一截;看一点清水,在我手指飞动时,渐渐地渗开一团墨晕,仿佛夏夜从屋脊上降临,又像云烟轻盈地飘舞。所以,每当父亲习字,我便是磨墨的书童。父亲的同事,看见我总抢着为他磨墨铺纸,总会夸赞一句:这丫头,存了忠孝之心,怕也会承继笔墨之缘呢。其实,我是喜欢墨块与砚石相遇时的形色变化与声韵,若心中丝竹,山水清音。 砚墨相遇,一团淡墨迤逦散开,有唱和之余韵。在父亲的书架与书案前,听纸张掀风,闻书香墨味,更有晴川历历的佳趣。父亲有几方砚,青色石块上凹下一处,有简单的卷云图,看上去也就是落寞不言的几块方石,却是我家宝物,父亲总嘱我小心待之。我不知其贵贱,但知道父亲是爱墨惜砚之人,只要在墨砚前,其疾厉、豪迈的心绪,就会在纸上跃马奔腾。父亲习字,总要将砚上一泓墨池,写到水落石出的地步才收笔。收笔之后,他将毛笔在石砚上侧拖几下,枯笔又似春雨润竹了。而纸上线条的浓淡虚实,焦重轻淡中,亦有他藏不住的跌宕自喜。父亲说,坚持习字者会得墨砚妙性与朴拙之质,气质也会日渐沉稳端庄。
父亲还常常谈到墨砚中的事,说墨出皖南歙县,称为徽墨,是墨之上品,乃古墨工奚超所传。南唐后主李煜、明神宗朱翊钧以及康熙皇帝对其多有夸赞,称徽墨“入木三分,超过黑漆”。父亲仰慕墨砚,此情言谈间也传递与我。虽然至今也没藏得几方好砚,但我对笔墨书案之事,有了几分兴致,尤其对各种砚石怀了喜爱之心。
参加工作后,与书法家、画家相交甚多,对笔墨纸砚之事,亦更为上心。与他们雅集闲谈时,知道关于砚的许多知识: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为砚中四大名角,前三者均为石料雕琢,唯后者以泥烧制。端砚,故乡在广东肇庆,为古端州之地。其东郊有溪流如镜,溪中多奇石,乃端砚之料。端砚有坑料之别,以宋坑、梅花坑以及水岩、龙岩等名坑材料为贵;以青花、冰纹、蕉叶白和天青为极品;饰以云龙、松鹤、梅雀、丹凤等图案;造型亦是千姿百态,可观可赏可珍藏……
我的忘年交、老书法家杨炳南先生,年愈八旬,每日在家挥毫泼墨。说起端砚,他总会唏嘘感叹。原来,端砚盛名,源于唐代某年的一场会试:南粤考生梁公子,携一方石砚赶考。其时苦寒,大雪弥天。众生墨砚成冰,无法下笔,唯梁公子之石砚生辉,水墨不冻。后来得知,此为端石所筑。考官奇之,献皇上御览,龙颜大悦,钦定端砚为贡品。清人高兆《端溪砚石考》跋中言:“砚槽之水,隆冬极寒,他砚常冰,而水岩独否。”《纸墨笔砚笺》记载:“下岩(即水岩)天生子石,油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坏笔者,为稀世之珍。”可见唐代梁生的墨砚,为端砚中的水岩石雕制。
杨炳南先生对一款名砚,十分推崇,那就是“传说中的二娘砚”。清代苏州顾二娘,乃制砚名家。其祖父顾子昂有砚癖,在“宝八砚斋”里收藏了元明时期的八方珍砚。二娘自幼以此为范本,摹拓砚铭,拣选砚材,心领神会,练就了辨石筑砚的绝活,只需将鞋尖轻轻一点,便知道石材优劣。她一生制砚,不及百方,多为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收藏。二娘筑砚,非端溪老坑之石不为。如今,看到书家写字,我就会想象在某个残旧的锦盒里,小心存放着的荷叶端砚,是旧年苏州的西窗下,二娘在晚风染紫的秋风中,细心雕琢而成;也会想象她眉目如画、清癯秀削的身影,在中国工艺史上伫立的样子。我想,中国工艺史所以辉耀如此,闺人手泽之功是不可忽视的。
近年,豫章婺源之美,引得游人蝶舞蜂飞。其实,此地为古歙州属地,黄山与白际山一带,歙石满山,为歙砚之源。宋人周必大有诗云:“旧曾起草向阳光,独与罗文近赭黄,三载瓦地研灶墨,因君聊复梦羲皇。”诗中“罗文”是指一种有螺丝纹理的歙石。金星、眉纹、金晕等品种也属上品。而眉纹石中的雁攒湖眉子与对眉子,纹理若群雁落湖,风致天然喜人。
老朋友刘鸿伏兄,在文学田园里,放歌纵马,收藏墨砚也俨然成家,并出版了与砚有关的专著。他说到宋代米芾的一则逸事,让人颇为惊奇:米芾以书画传名,后人得其一字,若和氏玉璧在袖。这个笔墨中人,有一方歙砚,砚池碧水生波,涟漪层叠。好友苏仲恭见了,爱之入骨,满怀文玩藏家的幽情,居然以一座豪华宅院,与米芾换得此砚,给后世慕砚人留下了一则回味绵长的佳话。北宋书法家蔡襄有诗云“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五十城”。一砚抵得了五十座城池,可见歙砚之名贵。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皆精文墨,喜歙砚,特命琢砚技工李少微掌管歙州砚务,这更使得歙砚有了豪华的身价。
书法家盛景华兄,也是墨砚情怀浓烈之人,他告诉我:洮砚的故乡,远在河西走廊,是甘肃的洮河。回家后,我立即读书补课:金代诗人元好问在《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洮石研》提及洮砚最早开采于宋熙宁年间,以绿石为名贵,而红洮,为土红色,甘润纯净,是为极品。洮石生于河底,时光与流水的浸润,遗落了遍体花纹,或纹理如丝,秀润可见;或若涟漪水波,天际云霞。宋人赵希鸪的《洞天清禄集》记载:“除端、歙石外,唯洮河綠石最为名贵,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洮砚细腻,式样多古朴典雅。
旧时陕州治下的河南灵宝、虢州,出产澄泥砚。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逮唐宋工艺达于鼎盛。《陕州志》记载:“唐宋皆为贡品,虢州澄泥砚唐人品之为第一。”此砚工艺,与其他三种名砚的不同,就是在细沙泥中,加入添料,再经名匠悉心雕花琢叶,卷云栖鸟,后入窑烧制。所得成砚,妙不可言。澄泥砚制作工艺,后来传入山西、湖北、江苏等省。《砚小史》这样描述:“澄泥之最上者为鱼黄,其次为绿豆沙,又次为玫瑰紫……然不若朱砂泥之尤妙”。乾隆生前,最爱苏州澄泥砚,将其置于上书房,是为御用。
佳砚的最高境界,是妙在不可言。书法家启功家藏数方佳砚上品,张中行问其见过多少顾二娘的砚?怎样从刀法与风格上分辨二娘之砚?启功先生送他六个字:没见过,不知道。启功先生乃收藏大家,只因深知赏文玩,味在感悟、趣在感觉。而有些感觉,就是妙到不可言说,那就不言不语为好。这个故事乃我从董桥先生书中得知。我想,启功先生是否得了佳砚之金石气,所以墨笔字写得厚重畅丽,也未可知。
如今,时间的流水,冲走了童年的往事。而父亲案头的砚,却带着魏晋与盛唐的气息,带着明清的乡愁,沉入了我的心底。我一直觉得在墨砚边长大,是人生最美丽的事情。回想起来,我自幼喜欢笔墨纸砚,大约是父执们在书案墨砚边,那种安心若泰的气场,给了我一种摈弃世间风雨的踏实感。而书画家朋友们,谈书论字、识墨知砚,余音早已经在我心里弥漫成高逸的旋律了。 其实,用一种巨视来俯看,墨砚正是中国书法与历史文明的始发站,如长江在青藏高原萌生时的那汩泉水。《诗经》《史记》《老子》《庄子》孔孟文章,就是先贤们用墨砚筑成;天下万卷背后,更是无数志远才高者,砚边挥毫的执着身影;是儒家襟抱与士子豪情的挥洒。
如今,进入键盘时代、触屏时代,快捷虽好,只是后人离笔墨砚池远了,传统文化的气息与根茎,又该如何延展、壮实?我倒是很怀念小轩窗下,炭火一盆、红烛一盏、羊毫旧笔一支,与墨纸砚池冬夜相对的味道。尤其窗外,有雪花如席,梅花几树……唯我独对一砚晴川。如此,最好。
书衣旧情
买了几册新书,都精致得有些矯情,像五官端丽的女子,着了粉黛。装帧是花了心事的。有的束了腰封,贵气得像豪门藏品;有的包了一层书衣,似老树杂花,匆匆一眼,便从骨髓里勾出了一串关于书衣的旧事。
当年,书事阑珊。我接触到的闲书,往往几经辗转,缺角少页的,看相不妙。新书也有,那是每期开学时,老师发给我的教材。先去报名,交学杂费,然后凭学费条领取新书。书拿到手上,我会把它们贴在鼻尖,深吸一口气,似那淡淡的纸墨味道里,有春风无声地拂过。
新书拿回家,母亲会找来一张大牛皮纸,或者过期的招贴画,反过来铺在书桌上;然后,拿来剪刀、尺子,小心地比着书的大小,裁出一张长方形;再对折一下,折叠几处,便成了一件件书衣。把书的前后封面套进去,合起来,用手轻轻按压一会,书本就完成了穿衣的过程。我至今记得母亲在灯下,那郑重其事的神情,仿佛在为我裁剪未来的人生。
这样的事情,从我启蒙到进入初中,每年重复两次。我喜欢涂鸦,却不敢轻易在书上留下与课文无关的字迹。因为,母亲在灯下的身影,总在心底晃动。往往一个学期结束,我的书衣还是干净平整的,有的还可以留着下学期再用。那个年代,母亲们大都用旧的包装纸,给孩子们做书衣,牛皮纸、废报纸、旧的宣传画……都派上了用处,可谓煞费苦心。
第一次看到塑料的书衣,让我惊得下巴都快跌落了。那年,从外校转来一个男生,与我同桌。他喜欢反着笔尖写字,而且是用钢笔,字迹秀气清丽,就像他文文静静的样子。那时,用钢笔是成年人的特权。我们能用圆珠笔,就很得意了。他的黑色钢笔,是大家眼里的稀罕物。没料到,新学期,他从书包里拿到桌面上的课本,居然包着粉色和蓝色的书衣,而且是塑料的。原来,他母亲剪了家里旧的塑料布,裁成书的形状,再用烧红的小铁片,在四角蜻蜓点水地烙一下,就做成了与众不同的书衣,好看还防水。我见了,好比隔窗遇到了五彩糖球,羡慕得流口水。那些惯常可见的书衣,相对就是草胎木质了。不知这男生的书衣里,用了那母亲多少的匠心与深情。
儿子启蒙时,我曾经也在灯下给他裁剪书衣。心里则想着他十多年后的样子:该是个才情丰瞻的大小伙子了吧?也许,文字嚣张得厉害,心地却清风朗月;也许,气节凛然,性情则萧散自在;又也许,他寻常如春草,却有为人擎雨之心。
每次给他做书衣,我心里就会花痕月影,浮想连连。后来,市面上有了现成的、印着各种图案的书衣,再也用不着劳烦母亲们动手了。只是母亲们的心意,依然是春深一片,花色漫天。
如今,出版物花杂,腰封束的,书衣包的,只争抢眼,不争朝夕。然打开一瞅,热闹得满眼尘嚣,真正的上品寥寥。甚至还有的,可谓祸枣灾瓜,每每让我想起一个很旧的词——“糖衣炮弹”!
我有书衣旧情,希望书衣打开,内页可以寄放灵魂;或者,在书衣之内,寄托部分的人生,这样的好,就好得天衣无缝了。
纸声墨气
小寒之夜,临窗夜读。素来喜欢纸本的我,今夜听到书页翻动的声音,看到夹在其中的旧笺纸,仿佛沙漠旅者,遇到了生波老井。
旧笺纸泛着岁月的陈味,上面写着一首笔迹漫漶的诗:“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这正是多年前抄录的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四友赞》,是她褒议砚、笔、墨、纸的诗作。夹在《新唐书》中的笺纸,原本玫瑰殷红,如今褪成了桃花色浅,显出一丝时光苍老的痕迹。
记忆中,这笺纸是读初三时做的。那时的我对文墨之事,有着炽盛的向往,甚至还有学遍天下文豪的雄图大念。读到薛涛制红笺以吟诗札记,效之仿之,也录诗写句于小笺上,以供养自己青涩的文心。年轻时胆怯,不敢把心里所有的弦律箫音展示于人,也不敢把所有的心底话赶到笔尖纸面,只挑些自以为最勾人绮思的名家短句,以小笺载录,悄悄与爱读书的同伴分享。我的笺纸用彩色贺年卡剪成长条,红绿黄紫各种颜色,再用锥子扎一个小孔,以彩色毛线穿入,系成蝴蝶结模样,就成了我心里的花笺。它看上去有几分孩子气的拙意与妖娆,但不妨碍我丑丑的文字在上面马踏连营。
时光的蜗牛,从少年爬到中年就变成了奔马,读书写诗文是我唯一能让它慢下来的缰绳,纸笺书本也是我手中仅有的资财。我爱听纸张翻动,如蜂蝶振翅,发出柔和的频率;也喜欢小笺纸上,一团孜孜的青春火焰;更喜欢旧书的老仓味和新卷的油墨香。读书让我与纸声墨气,有了深切的牵系。早年一知半解的读,变成了刨根问底的读。且中国历史上,长于诗词书画、刓章品石的女性,多在我阅读的视野。今夜,这枚早年的小纸笺,有记忆,有往事细小的玄思,却不及薛涛的那页粉笺纸,古意缠绵,让我闻到了旧卷里唐朝的气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诗人薛涛的诞生,对中国纸业史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她本是官宦家的女儿,安史之乱后,其父奉命蜀地为官,年幼的她随父入蜀。不料,薛父亡于府城(今成都),生活无依的薛涛,不幸坠入乐妓娼籍,成为一朵暴风雨中的梨花。然而,她形貌艳丽,才学过人,长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常与文人诗歌唱和、献艺侑觞,深得雅士文人们仰慕。《全唐诗》介绍:“(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游,流落蜀中,遂入乐籍。辩慧工诗,有林下风致。”
有林下风致的薛涛,爱写短诗,更喜爱艳丽色彩。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元和之初(九世纪初叶),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裁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焉。”相传薛涛在城南浣花溪边临水而居,以“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作红色的小幅诗笺,其颜色、花纹精巧鲜丽,被称为“薛涛笺”。李商隐有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此笺常被薛涛用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唱和。也许因为对正常生活和爱情的渴望,薛涛尤其喜爱红笺纸。她用俊逸的行书,将清雅脱俗的诗,写在红色的“薛涛笺”上,别有神韵,因而名著文坛,成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薛涛笺”一如早春桃瓣,深秋红叶,随风而行,雅致之态,惹得历代纷纷仿制,名门闺秀和大宅小姐,都爱以笺托言。 薛涛笺还有别称,谓之“浣花笺”“松花笺” “红笺”,是最早的“个人定制”产品,乃制笺史上丰腴的一笔。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里,借丫环小姐姨娘奶奶们的嘴,称其为“粉笺子”。浣花溪,该是花枝招展处吧?偏偏自古以来为产笺之地,且盛名如幡,在时光里招展。杜工部有“蜀笺染翰光”的诗句,《往都谈资》则记载:花笺古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涛而后精。《蜀笺谱》把薛涛与宋代的造纸名家“谢公”谢景初相提并论。后者发明了新的染色技法,能染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十种颜色,这就是所谓的“十样变笺”,专以载诗。后来,官方的国札也缕用此笺。
薛涛的小纸笺上,承载过她的美妙才思,承载过她与诗人元稹的鹣鲽深情——一场年龄相差12岁的姐弟之恋。“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她写在红笺上的绮丽情思,也赢得了才子的一腔惜玉之心:“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虽然这场缠绵恋情,为元稹返京后的千山万水所隔断,但它无疑是“薛涛笺”上滚过的一江狂涛,千年之后,仍因其壮美而打动人心。于我而言,“薛涛笺”更像拼命开放的昙花,有着历史隐秘的美丽。
历史之美,隐伏在书本与文字里。我想,这是天下读书人,痴迷书案纸墨的原因之一。我一直喜欢纸的质感,读书时除了享受文字的魅力,也享受纸张在手指间小风掀动的空间感。近年,身边朋友,多书家画家。看他们在宣纸上,行草篆隶,写山画水、棲神寄魄,不由得对其笔墨下绵软的宣纸,有了亲切感,也就忍不住在书卷里张望它的来路。
清末文史学家胡朴安在《纸说》一书里言:“泾县(安徽境内)古称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1500多年前的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造纸之父蔡伦离世后,弟子孔丹感念师傅恩情,欲造出特等好纸,为蔡伦画像,以寄托缅怀之情。然试造多次,均不成功。正当他愁肠郁结时,一株倒在清溪旁,被侵蚀得纤维如雪、柔若棉丝的青檀古树,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马将树干带回家里,悉心研究多年,终于造出了薄密、绵韧、匀洁、轻软的宣纸。它一出现,就与中国书画,魂魄相系。唐代画师韩滉,是世上首位用宣纸绘画的人,其《五牛图》至今仍存于故宫博物院。此后,历朝历代的书家画家,再也舍不得与宣纸作别,仿佛要接力着与它谈一场繁花似锦的恋爱。
小时候,拿起课本我就对东汉的蔡伦先生,心怀感激,也为自己是其乡党而骄傲。从书上得知,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15岁的蔡伦被选入宫,侍候在幼帝(和帝)左右。他勤于学识,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东汉定都洛阳后,他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决心造出好纸。因其身体力行,全力推动,到公元二世纪初,便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技术革新。要知道,没有他,人们可能还在龟甲、兽骨、金石、木牍、竹简、缣帛上记事、抒情;我们上学时,也可能要用牛车来拖竹简呢?再说,蔡先生乃湘籍先人,为他骄傲是理所当然。因为他,中国文字才排列得这样意气风发。因为他,世界上才有了五花八门的纸和汪洋大海的书;就有了黄草纸、皱纹纸、牛皮纸、蒙肯纸、铜版纸、硫酸纸、新闻纸、材料纸……
如今,我与纸张书本交道更多。喜欢纸上生动的词句和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喜欢以笔墨在各种纸本上倚马狂歌;我还知道了宣纸也像普洱茶一样,有生熟之分。生纸柔情,善蓄墨,可书法写意;熟纸硬道,多老枯,利于工笔。宣纸奇妙:偏偏柔情的,可以豪放写意,笔写狂风;而硬道老枯的,却容得细腻缜密,笔走纤毫。宣纸上有八大山人的笔墨的高古,何绍基的清奇,文徵明的沉着,颜真卿的雄浑,张旭的豪气,米芾的癫狂……还有我身边文朋诗友、书痴画魔们奔放的激情,与古往今来的人文趋向。所以,我对纸张、书本深怀敬畏之心。
大袖秋风
衣橱里的事,在女人就好比家国天下事,大而要紧,与一生相关。
记得曾经读到一篇文章,大约是说衣橱里那些长衣短衫、厚袄薄裙,是女人们挂在柜子里的梦想。我喜欢这样的感悟,也同样有着素布艳绸缝制的、色深色浅的梦想。因为衣橱里或朴素或华贵的压箱之物,女人的俗世有了雅意,好比枕上诗书,门前风景。
我从前是个美衣狂,是“衣不惊人,不出门”的那类。除了读书、写文字,最喜欢的事,就是在街上“扫荡”服装店,花大把时间,像乱蝶在花草间来去,只为搜罗心仪的服饰。年轻时在穿着上,我逆流而为,追求自己特别的口味。如今,向往平和宁静,也就更景仰传统的美好,喜欢逛古镇老街,喝绿茶普洱,穿棉麻衣衫,对服饰背后累世的积淀,亦有了寻根访源之心。
“宽袍大袖”是我打小就熟悉的词,背后是大量的历史人物与故事,以及黄梅戏、越剧、花鼓戏等对它的诠释。关汉卿笔下的窦娥,白色的衫袖内,有着深不可测的悲凉,一拂袖便是汪洋血泪;而在王实甫的文字里面,张生在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中,遇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的莺莺小姐,也是被她长袖随风、莲步轻移的倾城之美所打动;还有贾府园子里,大小奶奶与宝黛们丫环们的轻声巧笑、嗔喜悲怒,均在一袭华衣美服之下;而历代金銮宝殿和深宫后院,若宽袍雷霆、长袖善舞,往往惊天动地,甚至时世翻覆,引发后人的沧桑兴亡之慨……
前几日,写宋朝才女魏玩的文字,意外看到一幅她在庭院的斜阳花影间,把卷而读的画,但见她粉袖笼风,罗带舞动,神情娴静,正是宋人推崇的“秋风过处,裳卷带飞”的女子神采。我想,如今舞台上、电视屏幕中的古装戏里,花旦们甩动的水袖,与宋时女子的“大袖”一定是气脉贯通的。
若干年后,才知道其中的大袖,就是宋明时期女子的服装。其两袖宽大,以单层素罗制成,外沿与袖端饰有花边。《宋史·舆服志》言:“其常服,后妃大袖。”可见大袖原是皇亲国戚、宫中嫔妃“家居服”;后来又成了上层社会女子的礼服;而地位低的女性则与“大袖”无缘。《朱子家礼》有记载:大袖,袖长一尺二寸;又言,众妾则以“背子”代大袖。北宋初年,服饰无定制,承袭前唐遗制,女子以衫、裙、袍、褂,襦、背子、深衣为主。士大夫的直缀,对襟长衫,也是大袖,袖口、领边、衫角均镶黑边,头戴方形“东坡巾”。同时,受到外夷影响,也有人穿毡笠、钩、袜一体的契丹服装,人称“奇装异服”。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思想的推崇,服装不再艳丽奢华,女服变得拘谨,色泽趋向于淡雅恬静。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间)朝中规定宫内妇女衣装要随大夫变化,庶民百姓不得穿着绫縑锦绣五色华衣。不仅女子衣橱的事有讲究,官宦权贵士农工商,峨冠博带,均有相应的规定,冒犯者,便是“僭礼逾制”,罪不可赦。翻开历史的卷册,历代都有因为僭越而获罪者。可见,衣橱里,是有等级,有贵贱,有悲喜,有风云的。诗人陆游就曾写道“业农……惟布襦裙,取适寒暑之宜”。 这是写农耕者的衣装。当时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为“襦”、“袄”,有夹棉之分。还有一种叫“短褐”的,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之人穿用。而这时女装中的大袖,改变了隋唐时期常用的原色搭配,时兴沉香、粉紫、葱白等色彩;旧时常用的团花图案亦改为折枝花均衡式为主的装饰图案;平民女子,衣衫以青色居多,杂有浅绛色、深蓝等,衣裙上经纬着花鸟符号与棉麻元素。到明代,大袖成为命妇礼服之一,规定只能用真红色。除了命妇们,宫中乐女也可以大袖轻盈,歌舞伺君。大袖扬起,袖底便是女性的如花风姿。
如今,大袖是戏里的东西了,再好看我们也不可能穿越到宋明时期去追赏。倒是裙子的穿透力极强。这一块原始社会的围腹兽皮,到黄帝时变成了葛麻布帛。《周易.系辞》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上衣、下裙成为天下人穿着的基本式样。秦汉时期,布衣人家,多穿短裙,便于男耕女织;而官家、士人平日则多穿长裙禅衣。魏晋时的女人别有风情,以“羊肠裙”为时尚。此裙,原本是西北少数民族服饰,其裙褶皱曲卷,挛缩似羊肠。汉末三国时期,传入内地。南北朝女子的衣橱里,少不了长长的裥裙,以纱罗布帛织成。裙子传衍千年,历代制衣人的心力在其中余音留韵,所以它至今是女人衣橱里最美的气象。
钗裙,乃柔美之物,比喻为女子,最为妥帖。我一直觉得,蓝色或者白色上衣,配上黑色过膝的裙子,在民国女子的身上,有一种贵气、一种书卷味道。仿佛预示着新文化时代的开启,将带来一个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章节。
而我小时候,物质匮乏,衣服常常是姐姐们穿旧了小了,才披到我身上。大约六岁时,细瘦如竹的我,得到了一件白色红碎花的新连衣裙。穿着这件大得像袍子的裙子,幸福感似乎要将天地撑破。我一连穿了好几年,直到将这条让我无比幸福的裙子,穿成了紧身衣。十岁那年,大姐给我做了件白短袖上衣,领上镶了墨绿色荷叶边,胸前绣了一朵红色牵牛花。穿上它,仿佛自己变成了小公主。但因为怕人指点,我居然不敢穿它去上学,小小年纪,担心给人批成“有资产阶级思想”。那黑色、蓝色、灰色等素装一统天下的时代,家里的衣橱,空得可以让我躲进去与小伙伴捉迷藏。而今天,家中衣橱里花花绿绿的长衣短衫,内衣外套,各种时尚精美的连衣裙、超短裙,將我的烟火女人心,妆点得芬芳而温和。
其实,在历史的每一个段落,女人的衣橱里,因为注入了不同的文化基因、 文化符号与元素,亦承载了不同的幸福、惆怅与忧愤;女人的衣裙上,经纬着其时的文化气韵与魂魄,寄放着不同时代文化推行者的文化品格。
今人回望, 我依然喜欢看古装戏,也许是迷恋秋风大袖的气氛。秋桂深院,朱门半掩,寂寂幽径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雨。唯有娇媚含羞的女子,在暮秋的风中,看花赏月,吹箫吟诗,大袖与花叶同舞,那是怎样的古典动人?
还没有提笔,“酒饭书”三字,如轻车肥马,追风而来。我觉得此三字,颇有情味,搁在一起,雅俗一堂,别有境界。而“酒帜高张”,让我仿佛走在晚唐的路上,与杜牧一起,闻到了杏花村的酒香。
饭是俗物。自嘴巴里长出米粒大的牙齿,就五谷杂粮,一日三顿,大米小米,粟米苡米,籼米糯米,稀饭硬饭,一路吃了过来。从婴儿吃到中年;从童年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后来,明白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道理;再到今时,知道了米饭背后伟大的农耕文明与稻作文化的种种。所以,每当看到乡下的稻田泛绿,谷穗飘黄,我的心里,总充满了对粮食的敬意与热爱。当然,还有对它忠贞不二的喜欢:我是一个除了米饭,无法以其他东西当主食的人。
我会吃饭,吃遍川味粤味湘味闽味,却不大会做饭。就算打小父亲怕我将来吃生米,抑或怕我无出息,期望我有一技之长,数次给我灌输过“割烹为相”的故事,我在这方面还是愚钝至极。故事说,商人伊尹,善庖厨,背着砧板入宫,烹佳羹美肴献给商汤。商汤食着有味,便封其为相。由此可见,做饭比吃饭的学问大。我没有悟性,不大在意庖厨之人得庙堂之位的世事,也不在意世事与烹饭食皆有“时疾时徐”“九沸九变”之狡黠。但我一如既往,书好诗好岁月好,爹亲娘亲米饭亲。
酒是不敢沾的,一沾就犯晕。我没有生在李白、刘伶、嵇康们的年代,不能与人竹下狂饮;也没有“琼怀倚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和斗酒诗百篇的豪情。但我喜欢酒里的喜气与诗情。
曹孟德以《短歌行》言酒:“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本是夏王相之子,名少康,其父被其他部落杀害后,他逃至河南有虞氏处,当了专管皇上饮食的“庖正”。为了奉迎主人,他亲选精粮,采制酵曲,酿出了极品美酒。皇上饮后大悦,惊为琼浆,故封他为“酒仙”。从此,他名声远播,“杜康”亦衍生为酒的代名词。
我在酒外,也关情酒事,偶尔探头看看酒的来历,以便在饭局酒瓶旁,能言语几句。我眼里的酒,大概分袂成几色:白酒、黄酒、果酒、药酒之类。白酒始于杜康,旗下有山西杏花村,乃北齐武成帝与诗人杜牧之最爱;有蜀中的五粮液、剑南春;黔人的茅台、董酒;安徽的古井贡,陕西的西凤酒;江苏的洋河大曲,湖南的酒鬼酒之类,多不胜数。白酒是一片汪洋,却总藏在人的肠肚里,侍机成事与败事。因为白酒,武松打虎;因为白酒,张飞丧命。也因为白酒,赵匡胤给世人留下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政剧;更因为白酒,唐诗宋词元曲酿出了醇厚的味道……只是白酒是烈物,多了无益。我不沾,却不免劝勉朋友中嗜酒者。这时,爱酒者会列举一干酒辈中的耆老或人瑞,以继续高张酒帜,寄情其中。
黄酒呢,自夏商已有,是中国特有的酒种。《诗经》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是言黄酒可以长寿。黄酒的麾下,有状元红、加饭酒、花雕等,还有唐代开始盛行的女儿红。《清稗类钞》有诗云:“越女作酒酒如雨,不重生男重生女,女儿家住东湖东,春糟夜滴真珠红。”是说吴越人家,有女儿出生,即酿美酒存坛,到女儿长大出嫁方开坛敬客。这多年陈酿的女儿红中,因有着浓浓的人情味,更加让人感念与喜爱。有朋友从绍兴来,带来加饭酒,说闻着就会思念青梅。不是么?青梅煮酒方好论英雄啊。如今,日、韩、朝盛行的青酒,乃得益于当年周封箕子于朝鲜,以及徐福东渡,带去的黄酒酿制技术。
果酒是外来的风气,以葡萄酒为大类。当年汉使张骞出使西域,从乌孙、大宛等国带回葡萄种子,在凉州一带开始种植、酿酒。因其极少,故而奇贵。宋人窦子野在《酒谱》中记载:“汉末,政在奄臣,有献西凉州葡萄酒十斛者,立科凉州刺史。”以葡萄酒行贿,便得地方行政长官职位,一见官场无光,二见葡萄酒无价。唐时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类的诗句,可见当时亦是有葡萄酒的。如今,葡萄酒亲民,人人可得而饮之。前些日子,我在病中,得朋友果酒一支,乃木瓜发酵酒。其色如琥珀,气息香郁;浅酌几口,回味甘甜。原来,这是以滇西横断山脉高寒地区的白花木瓜酿成的。说起木瓜酿酒,最早是公元907年,契丹人建立辽国后,派分支入滇,入籍云南大理、思甸等地,带入木瓜酿酒之法。契丹人早在西南征战时,就发现木瓜入酒,可益肝避寒、补血强身。我想起《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句子,这是不是也说明,我们的先民也早知木瓜酿酒的方法了。朋友是此酒的粉丝,笑言,日品半盅,百岁可望。
我少年时读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直不知屠苏为何物,后来才明白,原来指传统的药酒。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代就有饮屠苏以鹊报平安之说;亦言,“屠绝鬼气,苏醒人魂”。父亲早年小酌一点药酒,以大黄、桔梗、白术等泡成。偶尔,在大玻璃瓶中可以看见整条小蛇,把我吓得不敢再看第二眼。
酒中只有一味,让我念兹思兹。小时候,每年一入冬,母亲就要用柴火煮一盆香香的糯米饭,凉后加入酒酿,再以绿色琉璃坛密封,以厚棉被包裹,置于床头。数日后,虽然寒雪成冰,但家里香热的米酒,带着亲情,溢满了我欢喜的心。只是,至今我不知米酒该归于酒中的哪一列。
酒的气韵,延续数千年后,如今被酿成了一种看不见的神力,聚拢了友情、亲情与乡情。作为一种文化,它把一个民族的历史润泽得五彩缤纷。
一砚晴川
前些日子,朋友赠我一块湘中出产的雕花石砚。其形端庄雅致,十六开画册大小,褐色石料,一沿团着花卉枝叶。一本书的厚度,却让我必双手抱着,才能搬动,沉得像怀抱了一方墨色乾坤。
我不擅长挥毫泼墨,所以只写得一笔丑字,小时候常被家父训斥,称之为猫脚爪子所刨,或者“鬼画桃符”。及至成年,光长了岁数,一笔丑字,依然故我。好在如今以电脑书写,键盘的跳动,遮去了我字丑之羞。
少年时,父亲习字,笔墨纸硯均置于案头,每日对帖临习,楷行草隶,挂了一墙,也嘱我学书。无奈除了旁观,或者在砚中为其添水磨墨,我全然不可教化。唯一感兴趣的事,就是在书本大的石砚上,将家父那管寸长的墨棒,磨成短短的一截;看一点清水,在我手指飞动时,渐渐地渗开一团墨晕,仿佛夏夜从屋脊上降临,又像云烟轻盈地飘舞。所以,每当父亲习字,我便是磨墨的书童。父亲的同事,看见我总抢着为他磨墨铺纸,总会夸赞一句:这丫头,存了忠孝之心,怕也会承继笔墨之缘呢。其实,我是喜欢墨块与砚石相遇时的形色变化与声韵,若心中丝竹,山水清音。 砚墨相遇,一团淡墨迤逦散开,有唱和之余韵。在父亲的书架与书案前,听纸张掀风,闻书香墨味,更有晴川历历的佳趣。父亲有几方砚,青色石块上凹下一处,有简单的卷云图,看上去也就是落寞不言的几块方石,却是我家宝物,父亲总嘱我小心待之。我不知其贵贱,但知道父亲是爱墨惜砚之人,只要在墨砚前,其疾厉、豪迈的心绪,就会在纸上跃马奔腾。父亲习字,总要将砚上一泓墨池,写到水落石出的地步才收笔。收笔之后,他将毛笔在石砚上侧拖几下,枯笔又似春雨润竹了。而纸上线条的浓淡虚实,焦重轻淡中,亦有他藏不住的跌宕自喜。父亲说,坚持习字者会得墨砚妙性与朴拙之质,气质也会日渐沉稳端庄。
父亲还常常谈到墨砚中的事,说墨出皖南歙县,称为徽墨,是墨之上品,乃古墨工奚超所传。南唐后主李煜、明神宗朱翊钧以及康熙皇帝对其多有夸赞,称徽墨“入木三分,超过黑漆”。父亲仰慕墨砚,此情言谈间也传递与我。虽然至今也没藏得几方好砚,但我对笔墨书案之事,有了几分兴致,尤其对各种砚石怀了喜爱之心。
参加工作后,与书法家、画家相交甚多,对笔墨纸砚之事,亦更为上心。与他们雅集闲谈时,知道关于砚的许多知识: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为砚中四大名角,前三者均为石料雕琢,唯后者以泥烧制。端砚,故乡在广东肇庆,为古端州之地。其东郊有溪流如镜,溪中多奇石,乃端砚之料。端砚有坑料之别,以宋坑、梅花坑以及水岩、龙岩等名坑材料为贵;以青花、冰纹、蕉叶白和天青为极品;饰以云龙、松鹤、梅雀、丹凤等图案;造型亦是千姿百态,可观可赏可珍藏……
我的忘年交、老书法家杨炳南先生,年愈八旬,每日在家挥毫泼墨。说起端砚,他总会唏嘘感叹。原来,端砚盛名,源于唐代某年的一场会试:南粤考生梁公子,携一方石砚赶考。其时苦寒,大雪弥天。众生墨砚成冰,无法下笔,唯梁公子之石砚生辉,水墨不冻。后来得知,此为端石所筑。考官奇之,献皇上御览,龙颜大悦,钦定端砚为贡品。清人高兆《端溪砚石考》跋中言:“砚槽之水,隆冬极寒,他砚常冰,而水岩独否。”《纸墨笔砚笺》记载:“下岩(即水岩)天生子石,油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坏笔者,为稀世之珍。”可见唐代梁生的墨砚,为端砚中的水岩石雕制。
杨炳南先生对一款名砚,十分推崇,那就是“传说中的二娘砚”。清代苏州顾二娘,乃制砚名家。其祖父顾子昂有砚癖,在“宝八砚斋”里收藏了元明时期的八方珍砚。二娘自幼以此为范本,摹拓砚铭,拣选砚材,心领神会,练就了辨石筑砚的绝活,只需将鞋尖轻轻一点,便知道石材优劣。她一生制砚,不及百方,多为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收藏。二娘筑砚,非端溪老坑之石不为。如今,看到书家写字,我就会想象在某个残旧的锦盒里,小心存放着的荷叶端砚,是旧年苏州的西窗下,二娘在晚风染紫的秋风中,细心雕琢而成;也会想象她眉目如画、清癯秀削的身影,在中国工艺史上伫立的样子。我想,中国工艺史所以辉耀如此,闺人手泽之功是不可忽视的。
近年,豫章婺源之美,引得游人蝶舞蜂飞。其实,此地为古歙州属地,黄山与白际山一带,歙石满山,为歙砚之源。宋人周必大有诗云:“旧曾起草向阳光,独与罗文近赭黄,三载瓦地研灶墨,因君聊复梦羲皇。”诗中“罗文”是指一种有螺丝纹理的歙石。金星、眉纹、金晕等品种也属上品。而眉纹石中的雁攒湖眉子与对眉子,纹理若群雁落湖,风致天然喜人。
老朋友刘鸿伏兄,在文学田园里,放歌纵马,收藏墨砚也俨然成家,并出版了与砚有关的专著。他说到宋代米芾的一则逸事,让人颇为惊奇:米芾以书画传名,后人得其一字,若和氏玉璧在袖。这个笔墨中人,有一方歙砚,砚池碧水生波,涟漪层叠。好友苏仲恭见了,爱之入骨,满怀文玩藏家的幽情,居然以一座豪华宅院,与米芾换得此砚,给后世慕砚人留下了一则回味绵长的佳话。北宋书法家蔡襄有诗云“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五十城”。一砚抵得了五十座城池,可见歙砚之名贵。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皆精文墨,喜歙砚,特命琢砚技工李少微掌管歙州砚务,这更使得歙砚有了豪华的身价。
书法家盛景华兄,也是墨砚情怀浓烈之人,他告诉我:洮砚的故乡,远在河西走廊,是甘肃的洮河。回家后,我立即读书补课:金代诗人元好问在《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洮石研》提及洮砚最早开采于宋熙宁年间,以绿石为名贵,而红洮,为土红色,甘润纯净,是为极品。洮石生于河底,时光与流水的浸润,遗落了遍体花纹,或纹理如丝,秀润可见;或若涟漪水波,天际云霞。宋人赵希鸪的《洞天清禄集》记载:“除端、歙石外,唯洮河綠石最为名贵,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洮砚细腻,式样多古朴典雅。
旧时陕州治下的河南灵宝、虢州,出产澄泥砚。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逮唐宋工艺达于鼎盛。《陕州志》记载:“唐宋皆为贡品,虢州澄泥砚唐人品之为第一。”此砚工艺,与其他三种名砚的不同,就是在细沙泥中,加入添料,再经名匠悉心雕花琢叶,卷云栖鸟,后入窑烧制。所得成砚,妙不可言。澄泥砚制作工艺,后来传入山西、湖北、江苏等省。《砚小史》这样描述:“澄泥之最上者为鱼黄,其次为绿豆沙,又次为玫瑰紫……然不若朱砂泥之尤妙”。乾隆生前,最爱苏州澄泥砚,将其置于上书房,是为御用。
佳砚的最高境界,是妙在不可言。书法家启功家藏数方佳砚上品,张中行问其见过多少顾二娘的砚?怎样从刀法与风格上分辨二娘之砚?启功先生送他六个字:没见过,不知道。启功先生乃收藏大家,只因深知赏文玩,味在感悟、趣在感觉。而有些感觉,就是妙到不可言说,那就不言不语为好。这个故事乃我从董桥先生书中得知。我想,启功先生是否得了佳砚之金石气,所以墨笔字写得厚重畅丽,也未可知。
如今,时间的流水,冲走了童年的往事。而父亲案头的砚,却带着魏晋与盛唐的气息,带着明清的乡愁,沉入了我的心底。我一直觉得在墨砚边长大,是人生最美丽的事情。回想起来,我自幼喜欢笔墨纸砚,大约是父执们在书案墨砚边,那种安心若泰的气场,给了我一种摈弃世间风雨的踏实感。而书画家朋友们,谈书论字、识墨知砚,余音早已经在我心里弥漫成高逸的旋律了。 其实,用一种巨视来俯看,墨砚正是中国书法与历史文明的始发站,如长江在青藏高原萌生时的那汩泉水。《诗经》《史记》《老子》《庄子》孔孟文章,就是先贤们用墨砚筑成;天下万卷背后,更是无数志远才高者,砚边挥毫的执着身影;是儒家襟抱与士子豪情的挥洒。
如今,进入键盘时代、触屏时代,快捷虽好,只是后人离笔墨砚池远了,传统文化的气息与根茎,又该如何延展、壮实?我倒是很怀念小轩窗下,炭火一盆、红烛一盏、羊毫旧笔一支,与墨纸砚池冬夜相对的味道。尤其窗外,有雪花如席,梅花几树……唯我独对一砚晴川。如此,最好。
书衣旧情
买了几册新书,都精致得有些矯情,像五官端丽的女子,着了粉黛。装帧是花了心事的。有的束了腰封,贵气得像豪门藏品;有的包了一层书衣,似老树杂花,匆匆一眼,便从骨髓里勾出了一串关于书衣的旧事。
当年,书事阑珊。我接触到的闲书,往往几经辗转,缺角少页的,看相不妙。新书也有,那是每期开学时,老师发给我的教材。先去报名,交学杂费,然后凭学费条领取新书。书拿到手上,我会把它们贴在鼻尖,深吸一口气,似那淡淡的纸墨味道里,有春风无声地拂过。
新书拿回家,母亲会找来一张大牛皮纸,或者过期的招贴画,反过来铺在书桌上;然后,拿来剪刀、尺子,小心地比着书的大小,裁出一张长方形;再对折一下,折叠几处,便成了一件件书衣。把书的前后封面套进去,合起来,用手轻轻按压一会,书本就完成了穿衣的过程。我至今记得母亲在灯下,那郑重其事的神情,仿佛在为我裁剪未来的人生。
这样的事情,从我启蒙到进入初中,每年重复两次。我喜欢涂鸦,却不敢轻易在书上留下与课文无关的字迹。因为,母亲在灯下的身影,总在心底晃动。往往一个学期结束,我的书衣还是干净平整的,有的还可以留着下学期再用。那个年代,母亲们大都用旧的包装纸,给孩子们做书衣,牛皮纸、废报纸、旧的宣传画……都派上了用处,可谓煞费苦心。
第一次看到塑料的书衣,让我惊得下巴都快跌落了。那年,从外校转来一个男生,与我同桌。他喜欢反着笔尖写字,而且是用钢笔,字迹秀气清丽,就像他文文静静的样子。那时,用钢笔是成年人的特权。我们能用圆珠笔,就很得意了。他的黑色钢笔,是大家眼里的稀罕物。没料到,新学期,他从书包里拿到桌面上的课本,居然包着粉色和蓝色的书衣,而且是塑料的。原来,他母亲剪了家里旧的塑料布,裁成书的形状,再用烧红的小铁片,在四角蜻蜓点水地烙一下,就做成了与众不同的书衣,好看还防水。我见了,好比隔窗遇到了五彩糖球,羡慕得流口水。那些惯常可见的书衣,相对就是草胎木质了。不知这男生的书衣里,用了那母亲多少的匠心与深情。
儿子启蒙时,我曾经也在灯下给他裁剪书衣。心里则想着他十多年后的样子:该是个才情丰瞻的大小伙子了吧?也许,文字嚣张得厉害,心地却清风朗月;也许,气节凛然,性情则萧散自在;又也许,他寻常如春草,却有为人擎雨之心。
每次给他做书衣,我心里就会花痕月影,浮想连连。后来,市面上有了现成的、印着各种图案的书衣,再也用不着劳烦母亲们动手了。只是母亲们的心意,依然是春深一片,花色漫天。
如今,出版物花杂,腰封束的,书衣包的,只争抢眼,不争朝夕。然打开一瞅,热闹得满眼尘嚣,真正的上品寥寥。甚至还有的,可谓祸枣灾瓜,每每让我想起一个很旧的词——“糖衣炮弹”!
我有书衣旧情,希望书衣打开,内页可以寄放灵魂;或者,在书衣之内,寄托部分的人生,这样的好,就好得天衣无缝了。
纸声墨气
小寒之夜,临窗夜读。素来喜欢纸本的我,今夜听到书页翻动的声音,看到夹在其中的旧笺纸,仿佛沙漠旅者,遇到了生波老井。
旧笺纸泛着岁月的陈味,上面写着一首笔迹漫漶的诗:“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这正是多年前抄录的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四友赞》,是她褒议砚、笔、墨、纸的诗作。夹在《新唐书》中的笺纸,原本玫瑰殷红,如今褪成了桃花色浅,显出一丝时光苍老的痕迹。
记忆中,这笺纸是读初三时做的。那时的我对文墨之事,有着炽盛的向往,甚至还有学遍天下文豪的雄图大念。读到薛涛制红笺以吟诗札记,效之仿之,也录诗写句于小笺上,以供养自己青涩的文心。年轻时胆怯,不敢把心里所有的弦律箫音展示于人,也不敢把所有的心底话赶到笔尖纸面,只挑些自以为最勾人绮思的名家短句,以小笺载录,悄悄与爱读书的同伴分享。我的笺纸用彩色贺年卡剪成长条,红绿黄紫各种颜色,再用锥子扎一个小孔,以彩色毛线穿入,系成蝴蝶结模样,就成了我心里的花笺。它看上去有几分孩子气的拙意与妖娆,但不妨碍我丑丑的文字在上面马踏连营。
时光的蜗牛,从少年爬到中年就变成了奔马,读书写诗文是我唯一能让它慢下来的缰绳,纸笺书本也是我手中仅有的资财。我爱听纸张翻动,如蜂蝶振翅,发出柔和的频率;也喜欢小笺纸上,一团孜孜的青春火焰;更喜欢旧书的老仓味和新卷的油墨香。读书让我与纸声墨气,有了深切的牵系。早年一知半解的读,变成了刨根问底的读。且中国历史上,长于诗词书画、刓章品石的女性,多在我阅读的视野。今夜,这枚早年的小纸笺,有记忆,有往事细小的玄思,却不及薛涛的那页粉笺纸,古意缠绵,让我闻到了旧卷里唐朝的气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诗人薛涛的诞生,对中国纸业史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她本是官宦家的女儿,安史之乱后,其父奉命蜀地为官,年幼的她随父入蜀。不料,薛父亡于府城(今成都),生活无依的薛涛,不幸坠入乐妓娼籍,成为一朵暴风雨中的梨花。然而,她形貌艳丽,才学过人,长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常与文人诗歌唱和、献艺侑觞,深得雅士文人们仰慕。《全唐诗》介绍:“(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游,流落蜀中,遂入乐籍。辩慧工诗,有林下风致。”
有林下风致的薛涛,爱写短诗,更喜爱艳丽色彩。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元和之初(九世纪初叶),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裁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焉。”相传薛涛在城南浣花溪边临水而居,以“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作红色的小幅诗笺,其颜色、花纹精巧鲜丽,被称为“薛涛笺”。李商隐有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此笺常被薛涛用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唱和。也许因为对正常生活和爱情的渴望,薛涛尤其喜爱红笺纸。她用俊逸的行书,将清雅脱俗的诗,写在红色的“薛涛笺”上,别有神韵,因而名著文坛,成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薛涛笺”一如早春桃瓣,深秋红叶,随风而行,雅致之态,惹得历代纷纷仿制,名门闺秀和大宅小姐,都爱以笺托言。 薛涛笺还有别称,谓之“浣花笺”“松花笺” “红笺”,是最早的“个人定制”产品,乃制笺史上丰腴的一笔。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里,借丫环小姐姨娘奶奶们的嘴,称其为“粉笺子”。浣花溪,该是花枝招展处吧?偏偏自古以来为产笺之地,且盛名如幡,在时光里招展。杜工部有“蜀笺染翰光”的诗句,《往都谈资》则记载:花笺古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涛而后精。《蜀笺谱》把薛涛与宋代的造纸名家“谢公”谢景初相提并论。后者发明了新的染色技法,能染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十种颜色,这就是所谓的“十样变笺”,专以载诗。后来,官方的国札也缕用此笺。
薛涛的小纸笺上,承载过她的美妙才思,承载过她与诗人元稹的鹣鲽深情——一场年龄相差12岁的姐弟之恋。“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她写在红笺上的绮丽情思,也赢得了才子的一腔惜玉之心:“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虽然这场缠绵恋情,为元稹返京后的千山万水所隔断,但它无疑是“薛涛笺”上滚过的一江狂涛,千年之后,仍因其壮美而打动人心。于我而言,“薛涛笺”更像拼命开放的昙花,有着历史隐秘的美丽。
历史之美,隐伏在书本与文字里。我想,这是天下读书人,痴迷书案纸墨的原因之一。我一直喜欢纸的质感,读书时除了享受文字的魅力,也享受纸张在手指间小风掀动的空间感。近年,身边朋友,多书家画家。看他们在宣纸上,行草篆隶,写山画水、棲神寄魄,不由得对其笔墨下绵软的宣纸,有了亲切感,也就忍不住在书卷里张望它的来路。
清末文史学家胡朴安在《纸说》一书里言:“泾县(安徽境内)古称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1500多年前的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造纸之父蔡伦离世后,弟子孔丹感念师傅恩情,欲造出特等好纸,为蔡伦画像,以寄托缅怀之情。然试造多次,均不成功。正当他愁肠郁结时,一株倒在清溪旁,被侵蚀得纤维如雪、柔若棉丝的青檀古树,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马将树干带回家里,悉心研究多年,终于造出了薄密、绵韧、匀洁、轻软的宣纸。它一出现,就与中国书画,魂魄相系。唐代画师韩滉,是世上首位用宣纸绘画的人,其《五牛图》至今仍存于故宫博物院。此后,历朝历代的书家画家,再也舍不得与宣纸作别,仿佛要接力着与它谈一场繁花似锦的恋爱。
小时候,拿起课本我就对东汉的蔡伦先生,心怀感激,也为自己是其乡党而骄傲。从书上得知,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15岁的蔡伦被选入宫,侍候在幼帝(和帝)左右。他勤于学识,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东汉定都洛阳后,他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决心造出好纸。因其身体力行,全力推动,到公元二世纪初,便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技术革新。要知道,没有他,人们可能还在龟甲、兽骨、金石、木牍、竹简、缣帛上记事、抒情;我们上学时,也可能要用牛车来拖竹简呢?再说,蔡先生乃湘籍先人,为他骄傲是理所当然。因为他,中国文字才排列得这样意气风发。因为他,世界上才有了五花八门的纸和汪洋大海的书;就有了黄草纸、皱纹纸、牛皮纸、蒙肯纸、铜版纸、硫酸纸、新闻纸、材料纸……
如今,我与纸张书本交道更多。喜欢纸上生动的词句和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喜欢以笔墨在各种纸本上倚马狂歌;我还知道了宣纸也像普洱茶一样,有生熟之分。生纸柔情,善蓄墨,可书法写意;熟纸硬道,多老枯,利于工笔。宣纸奇妙:偏偏柔情的,可以豪放写意,笔写狂风;而硬道老枯的,却容得细腻缜密,笔走纤毫。宣纸上有八大山人的笔墨的高古,何绍基的清奇,文徵明的沉着,颜真卿的雄浑,张旭的豪气,米芾的癫狂……还有我身边文朋诗友、书痴画魔们奔放的激情,与古往今来的人文趋向。所以,我对纸张、书本深怀敬畏之心。
大袖秋风
衣橱里的事,在女人就好比家国天下事,大而要紧,与一生相关。
记得曾经读到一篇文章,大约是说衣橱里那些长衣短衫、厚袄薄裙,是女人们挂在柜子里的梦想。我喜欢这样的感悟,也同样有着素布艳绸缝制的、色深色浅的梦想。因为衣橱里或朴素或华贵的压箱之物,女人的俗世有了雅意,好比枕上诗书,门前风景。
我从前是个美衣狂,是“衣不惊人,不出门”的那类。除了读书、写文字,最喜欢的事,就是在街上“扫荡”服装店,花大把时间,像乱蝶在花草间来去,只为搜罗心仪的服饰。年轻时在穿着上,我逆流而为,追求自己特别的口味。如今,向往平和宁静,也就更景仰传统的美好,喜欢逛古镇老街,喝绿茶普洱,穿棉麻衣衫,对服饰背后累世的积淀,亦有了寻根访源之心。
“宽袍大袖”是我打小就熟悉的词,背后是大量的历史人物与故事,以及黄梅戏、越剧、花鼓戏等对它的诠释。关汉卿笔下的窦娥,白色的衫袖内,有着深不可测的悲凉,一拂袖便是汪洋血泪;而在王实甫的文字里面,张生在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中,遇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的莺莺小姐,也是被她长袖随风、莲步轻移的倾城之美所打动;还有贾府园子里,大小奶奶与宝黛们丫环们的轻声巧笑、嗔喜悲怒,均在一袭华衣美服之下;而历代金銮宝殿和深宫后院,若宽袍雷霆、长袖善舞,往往惊天动地,甚至时世翻覆,引发后人的沧桑兴亡之慨……
前几日,写宋朝才女魏玩的文字,意外看到一幅她在庭院的斜阳花影间,把卷而读的画,但见她粉袖笼风,罗带舞动,神情娴静,正是宋人推崇的“秋风过处,裳卷带飞”的女子神采。我想,如今舞台上、电视屏幕中的古装戏里,花旦们甩动的水袖,与宋时女子的“大袖”一定是气脉贯通的。
若干年后,才知道其中的大袖,就是宋明时期女子的服装。其两袖宽大,以单层素罗制成,外沿与袖端饰有花边。《宋史·舆服志》言:“其常服,后妃大袖。”可见大袖原是皇亲国戚、宫中嫔妃“家居服”;后来又成了上层社会女子的礼服;而地位低的女性则与“大袖”无缘。《朱子家礼》有记载:大袖,袖长一尺二寸;又言,众妾则以“背子”代大袖。北宋初年,服饰无定制,承袭前唐遗制,女子以衫、裙、袍、褂,襦、背子、深衣为主。士大夫的直缀,对襟长衫,也是大袖,袖口、领边、衫角均镶黑边,头戴方形“东坡巾”。同时,受到外夷影响,也有人穿毡笠、钩、袜一体的契丹服装,人称“奇装异服”。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思想的推崇,服装不再艳丽奢华,女服变得拘谨,色泽趋向于淡雅恬静。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间)朝中规定宫内妇女衣装要随大夫变化,庶民百姓不得穿着绫縑锦绣五色华衣。不仅女子衣橱的事有讲究,官宦权贵士农工商,峨冠博带,均有相应的规定,冒犯者,便是“僭礼逾制”,罪不可赦。翻开历史的卷册,历代都有因为僭越而获罪者。可见,衣橱里,是有等级,有贵贱,有悲喜,有风云的。诗人陆游就曾写道“业农……惟布襦裙,取适寒暑之宜”。 这是写农耕者的衣装。当时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为“襦”、“袄”,有夹棉之分。还有一种叫“短褐”的,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之人穿用。而这时女装中的大袖,改变了隋唐时期常用的原色搭配,时兴沉香、粉紫、葱白等色彩;旧时常用的团花图案亦改为折枝花均衡式为主的装饰图案;平民女子,衣衫以青色居多,杂有浅绛色、深蓝等,衣裙上经纬着花鸟符号与棉麻元素。到明代,大袖成为命妇礼服之一,规定只能用真红色。除了命妇们,宫中乐女也可以大袖轻盈,歌舞伺君。大袖扬起,袖底便是女性的如花风姿。
如今,大袖是戏里的东西了,再好看我们也不可能穿越到宋明时期去追赏。倒是裙子的穿透力极强。这一块原始社会的围腹兽皮,到黄帝时变成了葛麻布帛。《周易.系辞》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上衣、下裙成为天下人穿着的基本式样。秦汉时期,布衣人家,多穿短裙,便于男耕女织;而官家、士人平日则多穿长裙禅衣。魏晋时的女人别有风情,以“羊肠裙”为时尚。此裙,原本是西北少数民族服饰,其裙褶皱曲卷,挛缩似羊肠。汉末三国时期,传入内地。南北朝女子的衣橱里,少不了长长的裥裙,以纱罗布帛织成。裙子传衍千年,历代制衣人的心力在其中余音留韵,所以它至今是女人衣橱里最美的气象。
钗裙,乃柔美之物,比喻为女子,最为妥帖。我一直觉得,蓝色或者白色上衣,配上黑色过膝的裙子,在民国女子的身上,有一种贵气、一种书卷味道。仿佛预示着新文化时代的开启,将带来一个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章节。
而我小时候,物质匮乏,衣服常常是姐姐们穿旧了小了,才披到我身上。大约六岁时,细瘦如竹的我,得到了一件白色红碎花的新连衣裙。穿着这件大得像袍子的裙子,幸福感似乎要将天地撑破。我一连穿了好几年,直到将这条让我无比幸福的裙子,穿成了紧身衣。十岁那年,大姐给我做了件白短袖上衣,领上镶了墨绿色荷叶边,胸前绣了一朵红色牵牛花。穿上它,仿佛自己变成了小公主。但因为怕人指点,我居然不敢穿它去上学,小小年纪,担心给人批成“有资产阶级思想”。那黑色、蓝色、灰色等素装一统天下的时代,家里的衣橱,空得可以让我躲进去与小伙伴捉迷藏。而今天,家中衣橱里花花绿绿的长衣短衫,内衣外套,各种时尚精美的连衣裙、超短裙,將我的烟火女人心,妆点得芬芳而温和。
其实,在历史的每一个段落,女人的衣橱里,因为注入了不同的文化基因、 文化符号与元素,亦承载了不同的幸福、惆怅与忧愤;女人的衣裙上,经纬着其时的文化气韵与魂魄,寄放着不同时代文化推行者的文化品格。
今人回望, 我依然喜欢看古装戏,也许是迷恋秋风大袖的气氛。秋桂深院,朱门半掩,寂寂幽径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雨。唯有娇媚含羞的女子,在暮秋的风中,看花赏月,吹箫吟诗,大袖与花叶同舞,那是怎样的古典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