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步是水到渠成的事
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总觉得最重要的是速度、跑姿、穿什么鞋子、用什么装备。慢慢地,距离越来越长,才发现最重要的是心境,化繁为简。除此之外,就只有一种东西谈得上重要—水,补水对了,跑步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是的,水是除了氧气以外对人体、对生命最重要的要素,人体的三分之二都是水分。人体的任何运动都需要水,血液、循环、消化需要水,把食物转换成能量也需要水。
林志颖说为什么他能延续不老传奇,一是心态,另外就是每天喝很多水。你再看看同岁的郭德纲老师,成天说相声,心态肯定没问题,那就是喝水喝得太少了。这是个笑话,却也是道理。
还有个笑话:阻碍我跑快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我的左腿,一个是我的右腿。阻碍夏季跑得更快更久的也有两个东西,一个是高温,一个是脱水。有研究表明,脱水2.5%就能造成跑步效能下降25%。前几天有位广东的初中生跑友问我:“为什么我最远就只能跑7.5公里,用了26分钟?”我说:“这个速度很快啊,喝水了没?”对方说没喝。我给他的建议就是:要么降速,要么中途补水。
在炎热的夏天,人体75%的能量都用来转化热能,把体温保持在37℃左右。这时血液会比平时变得更黏稠,心脏的效率会下降、心率会上升,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补水,就会使人降速,最终不得不停下来。
出汗、排尿、呼吸是运动中最常见的三种水分流失方式。每个人流失水分的速率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参照本期的另外一篇文章《补水的中庸之道》,里面有具体的测试方法、身体可能出现的症状和应对办法,尤其为夏季容易流失体液的跑步运动增加一重保障。
如何补水?
既然水分流失在夏季非常常见,如何补水呢?
话说按饮水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种跑者:水牛型、正常型、骆驼型。水牛型选手喝水又多又频,没水跑不了步,比如我这样的;骆驼型的选手,比如疯兔,北马曾经一口水不喝、以三小时十几分的成绩跑完全程;大部分跑者属于正常型,介于两者之间。有一部分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为了创造更好的成绩,可以全程不喝水,当然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曾经有位朋友跟我一起跑马拉松,比赛中不注意补水,不但提前退赛,还差一点送进了医院。初学者总会觉得,“怎么喝水”这还用教?其实跑步中喝水有几条原则是必须要学会的,跑步中的喝水不是本能,而是策略。
怎么判断自己要不要补水,有个很简单的办法:看尿液的颜色。清亮和淡黄没有问题;深黄色是脱水,需要补水;棕色以上是深度脱水,需要立刻停止运动,去一个凉快的地方,喝水直到尿液颜色变正常;如果是红色,仁兄,你要么尿血了,要么请你摘了运动墨镜再看看。
普遍认可的做法是:跑前两小时喝500毫升水;跑前上一次厕所,再喝250毫升水;跑完后半小时内再喝另外500毫升水;之后一直进水,直到尿液清亮透明。过程中进补运动饮料和水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迅速补充糖分和钠等微量元素。
第二个原则,小口喝。比赛和长距离拉练中,很多人会停下来大口喝很多水,这是不正确的,应该边跑边小口喝。远距离或者去山里越野跑时,背一个能装下手机、零钱和皮肤风衣的越野水袋,或者手持式、腰式的水壶都是不错的选择。实在不行,手拿矿泉水瓶最简单,还可以顺便增加臂力。如果是场地跑,可以把水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跑几圈喝一次。
第三,夏季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时候,一定不要去挤补水站的第一张桌子,那里永远是人最多的。选择中间位置,用手捏扁纸杯顺着缝倒到嘴角不容易洒,然后喝完这杯在最后一张桌子再拿一杯路上解决。夏季户外锻炼,还是建议选择早晨和傍晚跑步,气温会比较舒适。
喝什么?
关于喝什么,我跟大多数跑友走过差不多的路—从只喝清水,到用各个厂家的产品,到混搭自己DIY的饮料。
运动饮料按浓度,可以分为低渗、高渗和等渗三种。运动饮料和水要互相补充,喝完运动饮料,根据情况再喝相应的水,一定要在比赛前试喝试跑。其实有很多自己兑的饮料效果口感都不错,比如橙汁加盐,还有人爱喝蜂蜜水、柚子茶。现成的产品也有,比如水果口味的泡腾片、美瑞克斯的等渗能量饮料都是不错的选择。跑一小时以内,喝清水就好了,更长的距离最好是背相应重量的水,背水的多少跟能跑多远成正比。
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总觉得最重要的是速度、跑姿、穿什么鞋子、用什么装备。慢慢地,距离越来越长,才发现最重要的是心境,化繁为简。除此之外,就只有一种东西谈得上重要—水,补水对了,跑步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是的,水是除了氧气以外对人体、对生命最重要的要素,人体的三分之二都是水分。人体的任何运动都需要水,血液、循环、消化需要水,把食物转换成能量也需要水。
林志颖说为什么他能延续不老传奇,一是心态,另外就是每天喝很多水。你再看看同岁的郭德纲老师,成天说相声,心态肯定没问题,那就是喝水喝得太少了。这是个笑话,却也是道理。
还有个笑话:阻碍我跑快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我的左腿,一个是我的右腿。阻碍夏季跑得更快更久的也有两个东西,一个是高温,一个是脱水。有研究表明,脱水2.5%就能造成跑步效能下降25%。前几天有位广东的初中生跑友问我:“为什么我最远就只能跑7.5公里,用了26分钟?”我说:“这个速度很快啊,喝水了没?”对方说没喝。我给他的建议就是:要么降速,要么中途补水。
在炎热的夏天,人体75%的能量都用来转化热能,把体温保持在37℃左右。这时血液会比平时变得更黏稠,心脏的效率会下降、心率会上升,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补水,就会使人降速,最终不得不停下来。
出汗、排尿、呼吸是运动中最常见的三种水分流失方式。每个人流失水分的速率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参照本期的另外一篇文章《补水的中庸之道》,里面有具体的测试方法、身体可能出现的症状和应对办法,尤其为夏季容易流失体液的跑步运动增加一重保障。
如何补水?
既然水分流失在夏季非常常见,如何补水呢?
话说按饮水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种跑者:水牛型、正常型、骆驼型。水牛型选手喝水又多又频,没水跑不了步,比如我这样的;骆驼型的选手,比如疯兔,北马曾经一口水不喝、以三小时十几分的成绩跑完全程;大部分跑者属于正常型,介于两者之间。有一部分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为了创造更好的成绩,可以全程不喝水,当然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曾经有位朋友跟我一起跑马拉松,比赛中不注意补水,不但提前退赛,还差一点送进了医院。初学者总会觉得,“怎么喝水”这还用教?其实跑步中喝水有几条原则是必须要学会的,跑步中的喝水不是本能,而是策略。
怎么判断自己要不要补水,有个很简单的办法:看尿液的颜色。清亮和淡黄没有问题;深黄色是脱水,需要补水;棕色以上是深度脱水,需要立刻停止运动,去一个凉快的地方,喝水直到尿液颜色变正常;如果是红色,仁兄,你要么尿血了,要么请你摘了运动墨镜再看看。
普遍认可的做法是:跑前两小时喝500毫升水;跑前上一次厕所,再喝250毫升水;跑完后半小时内再喝另外500毫升水;之后一直进水,直到尿液清亮透明。过程中进补运动饮料和水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迅速补充糖分和钠等微量元素。
第二个原则,小口喝。比赛和长距离拉练中,很多人会停下来大口喝很多水,这是不正确的,应该边跑边小口喝。远距离或者去山里越野跑时,背一个能装下手机、零钱和皮肤风衣的越野水袋,或者手持式、腰式的水壶都是不错的选择。实在不行,手拿矿泉水瓶最简单,还可以顺便增加臂力。如果是场地跑,可以把水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跑几圈喝一次。
第三,夏季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时候,一定不要去挤补水站的第一张桌子,那里永远是人最多的。选择中间位置,用手捏扁纸杯顺着缝倒到嘴角不容易洒,然后喝完这杯在最后一张桌子再拿一杯路上解决。夏季户外锻炼,还是建议选择早晨和傍晚跑步,气温会比较舒适。
喝什么?
关于喝什么,我跟大多数跑友走过差不多的路—从只喝清水,到用各个厂家的产品,到混搭自己DIY的饮料。
运动饮料按浓度,可以分为低渗、高渗和等渗三种。运动饮料和水要互相补充,喝完运动饮料,根据情况再喝相应的水,一定要在比赛前试喝试跑。其实有很多自己兑的饮料效果口感都不错,比如橙汁加盐,还有人爱喝蜂蜜水、柚子茶。现成的产品也有,比如水果口味的泡腾片、美瑞克斯的等渗能量饮料都是不错的选择。跑一小时以内,喝清水就好了,更长的距离最好是背相应重量的水,背水的多少跟能跑多远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