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拯救蚯蚓大行动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呀,好大的水呀!”夏日的清晨,雨过天晴,我趟过学校侧门的一片积水,穿过一个小广场,走进学校的连廊。“咦!你们在干什么?怎么不去早读呢?”我的目光被蹲在走廊上的两个孩子吸引住了。仔细一看,这不是我班里的学生吗?他们一大早在干什么呢?一个孩子抬起头,看到我,连忙喊起来:“顾老师,你快看!”我这才注意到,连廊的地上有许多“小棒”,仔细一看,它们还会动。哦,原来是一地的蚯蚓。“这些蚯蚓都跑到水泥地上来了。它们好像爬不动了。等会太阳大了,它们会干死的!老师你看,那边就有一条蚯蚓晒成干了!”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走过去,果然,在一块没有水迹的水泥地面上,躺着一条干瘪的蚯蚓。那曾经圆滚滚、肉乎乎的身体瘪得似乎只剩下了一层皮。回过头,我的眼前是两张稚嫩的脸庞,极焦急、极严肃。我心中一动: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可贵的童心啊!我在给孩子们上品德与生活课时,教育孩子们要保护小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不就是和谐相处最好的一幕吗?“我们要救救它们。我去找些同学来帮忙!”听了我的话,两个孩子兴奋地连连点头。
  一会儿,我带着一群孩子来到连廊。孩子们立马发现了不对:“怎么这么多蚯蚓呀!”“蚯蚓怎么都到水泥地上来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胆大的直接用手抓,胆小的找根小棍挑。不一会儿,原本在水泥地上无助扭动的蚯蚓们回到了自己的乐园——水泥地旁的草坪里。
  “老师,为什么蚯蚓会从土里跑到这里来?”孩子们好奇地问我。“老师也不明白,我们回去都找找答案吧。问问家里人,上网查查,翻书看看,好不好?”“好!”孩子们好奇得不行。
  “老师,这儿还有几条死了的蚯蚓怎么办?”班长小慧问,“我们把它埋了吧!”说干就干,有的同学跑回教室,拿来了纸,把死了的蚯蚓包好,在冬青树的旁边挖了个小坑,埋了起来。这时,班上的“小学者”小婷对我说:“老师,我想起了妈妈让我背的小诗。”“是吗?怎么说的?”我好奇地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王婷才说完, “小快嘴”李珊立马嚷了起来:“不对!应该是‘蚯蚓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家一下子都被她逗笑了。
  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孩子们一下就围住了我,七嘴八舌地嚷着:“老师,老师,我们知道为什么昨天蚯蚓会爬出来了。小慧在网上查到答案了,你看!”我接过纸条,真相大白——原来,降雨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浅表积水,而蚯蚓是通过皮肤呼吸的,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过多,它就无法正常呼吸,只能爬出地面了。
  三年级下学期,我班召开主题是《我与小动物》的班队会,我请孩子们说说自己与小动物友好相处的经历,还有好些孩子回忆起发生在二年级时的这件事。他们说帮助小动物是件很难忘的事,既保护了我们人类的朋友,自己也学到了科学常识,而且,这个过程也很有趣!还说,后来学校一下大雨,他们就在校园里寻找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小蚯蚓、小蜗牛、小鸟都曾是他们帮助的对象。
  【反思】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好些年了,但每次想起,我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它时时提醒我:(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教育者应当学会欣赏孩子的童心。蚯蚓遇难,成人可能根本不会在意,拯救蚯蚓,在很多大人看来可能是“儿戏”,但是在孩子眼里,这却是大事。没有功利,纯粹的拯救弱小,不管这弱小是人还是动物。这正是孩子童心的闪光。这样的童心,多么的珍贵!正如爱默生所言:“大部分教育失误,并不是方法不当,而是在于爱心和尊重不够。”作为教育者,我觉得我们不仅应该尊重这样的童心,更应当珍视这样的童心,甚至自己也要保有这样的童心。因为只有保有童心的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呵护孩子,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世界,亲近孩子。
  教育者应当学会顺应孩子的天性。万物生长都有自己的规律,孩子德行的养成也有自己的规律。《儿童精神哲学》指出:儿童的精神是一个由“唯乐原则”支配的世界。其主人对活动的取舍和参与程度都取决于活动本身所能带来的乐趣,这是过程性而非结果性的。因此,凡是能给精神带来快感的事,孩子们都乐于尝试且乐此不疲,而成人可能认为这些活动是无聊、无益的。拯救蚯蚓行动之所以让孩子们记忆深刻,动心动情,就是因为它顺应了儿童精神成长的规律:在玩乐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强扭的瓜不甜”,只要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多一些对孩子心理年龄的顺应,多一些对孩子“幼稚”行为的宽容,孩子就能像鲜花一样以自己的方式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实验小学
  江苏南京 211100)
  责任编辑王红曼
其他文献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成长受其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极大,因此,作为学校教师应当启发家长理性地改造家庭生活环境,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小世界。    一、改善家庭物质环境    与当今小学生家长二十年前的童年生活相比,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家庭物质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优劣与个体心智、品德、审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对应的联系,并不是住在豪华的别墅就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艺术陶冶法,指借助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手段,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故事分享:诗意童年  外甥彬从小生活在我家。一天,我家来了客人,两人喝酒至下半夜,家人都埋怨我不好,我拉着外甥吟了一首诗:“杨梅依酒尽,红霞伴脸生。楼上咚咚响,脚下呼呼声。”外甥说,题目呢?我说:“冬趣”。这首诗成为了孩子俩诗意童年的序幕,在孩子俩的心目中,与李白、杜甫的诗享有
品德课程强调“学生通过探究生活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因而,教学《热闹非凡的市场》《走进工厂》《农产品的家园》《话说社区》等具有很强社会性的主题内容时,往往需要开展实地参观、调查,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感动中快乐地学习,学有所获。下面,笔者试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漫话邮政》一课为例,谈谈品德教学中怎样高效地组织开展社会
教育的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和精神感召,因而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应是师生具有和美与共的情怀、和衷共济的情态、和悦自适的情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应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和活动,使之成为师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从而让和谐教育中的学生体验着校园生活的愉悦,让和谐教育中的教师感受着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中
[案例]  “三、四年级班主任马上到校长室开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之后,同事高声宣布着领导指示。听到命令,我们几个班主任立刻开拔。  校长室门大开,沙发上两位警官正襟危坐,原本嘻嘻哈哈的我们立刻静下来,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我们学校附近的超市有一辆新买的50多万的宝马车被划,超市的监控录像录下了整个过程,被划时间是周二下午5点10分,录像上这两个孩子怀疑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请班主任仔细辨认一下。
《少有人走的路》,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著。在《纽约时报》畅销单上停驻了近20年,被翻译成23种以上的语言。    读“自律”篇,  不断修订自己的人生地图  “人生苦难重重。”——书中的第一句话,所言极是。世间有太多不完美,哪能求全。面对痛与哀愁,莫如过滤,自我消化。而“过滤”,并不容易达成。  向来是个拘谨的人,一直以为自己的人生够持重,“自律”能力当然不差。然而斯科特·派克先生却教我重新认
【摘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实践的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语用失误,轻则影响交际效果,重则导致矛盾冲突。本文拟以湖北理工学院留学生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坦桑尼亚等国家的留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表现及原因,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和提高留学生的语用能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对“隐私”这一内容的设置,对于唤醒未成年人保护隐私的意识,提高未成年人保护隐私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把好隐私问题的“度”非常重要。下以《思想品德》(江苏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维护隐私权》一课加以说明。    一、准确把握隐私的外延    从隐私的涵义和内容来看,一切“私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或出生年月、身高、健康状况、民族、宗教信仰、职业、个人爱好、婚姻状况、
大凡做老师的,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总会遇上各形各色的学生,譬如聪明勤学的,调皮捣蛋的,腼腆内向的,活泼好动的等等。其实,即使在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里,学生的特点也总是各不相同,差异甚大的。即便如此,像《插班生林可树》中的“传奇人物”——林可树,这样个性鲜明的学生我还真是没见过。  最早知道《插班生林可树》这本书,是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上。它是温州苍南县的年轻教师杨聪撰写的教育叙事,柳斌、朱永新、刘秉民等
定义新运算    定义新运算是指用一个符号和已知运算表达式表示一种新的运算,它在中小学课本中没有统一的定义及运算符号,但我们常在一些数奥学习中碰到。学习讨论这些新运算,对师生开拓思路及今后学习都大有益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定义新运算”例子。如: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求12*4和12*(3*4)的值。  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