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别解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wo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意思是说这首词成为了描写中秋之词的千古绝唱,后无来者!于是乎人们对该词的译评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其中不乏有独到的见解。其实大家都不过是“盲人摸象”,很难说有谁能完全摸透苏轼当时心中的所思所感。为此,我求同存异,别出心裁,尝试作一番同中有异的解释。
  “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作者作于丙辰中秋(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他的弟弟子由已六七年不相见,心情抑郁寡欢。若要理解词意,窥探苏轼的内心世界,就得“知人论世”。当时,苏轼由于与变法派意见相左而出任地方官,虽说出于自愿外放,但密州相对于汴京而言是偏于一隅,备受冷遇,使得词人不得不想到仕途的险恶,由此在中秋之夜“大醉”遣怀。“人穷则反本”,故“兼怀子由”,祈望亲情的慰藉。所以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一生很难十全十美。进(忠),在朝廷做官当然最为圆满,但退(爱),在地方做官虽有缺憾亦可用亲情补缺,与家人团聚,享天伦之乐,也可以说是圆满了!纵观全词的基调,可以说哀而不伤,乐观张扬,但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离未合)与理想(离能合)的某些矛盾心理。清黄蓼园对本词的评语曰:“缠绵惋恻之思,愈转愈曲,愈曲愈深,忠爱之思,令人回味不尽。”我以为:
  整首词的结构为——
  全词的顺序为——问月、赏月、憾月、共月、醉月。
  词的主旨为——
  正如
  人生变故: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 月儿变相
   ↓                                                        ↓
  离能合                                                缺能圆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
  词人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在朝廷做官,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并与家人团聚。
  词人开篇就问月:“明月几时有?”,“明月”即满月——喻圆(圆满与团圆)。他端起酒杯,与月对话,倾吐衷情——
  我以为,这里的“圆”有两层含义:
  一指圆满——进(忠),在朝廷做官,侍奉皇上,效力大宋,能有所作为。
  一指团圆——退(爱),与家人团聚,同子由会面,享天伦之乐。
  我什么时候能圆满(返回朝廷,官复原职,能有所作为)?
  我什么时候能团圆(家人团聚,与弟相会,享天伦之乐)?
  “今夕是何年?”“何年”即什么年,流露词人对“时世”的抱怨,对“皇上”的担忧。意为不知天上宫阙(喻朝廷)如今成为什么样子了?人不得意半杯醉,不经意间,一阵秋风吹醒了词人的幻想——“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清醒地意识到,我即使能乘风回到朝廷(天上宫阙)去,又怕是凶多吉少(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想当初我在朝廷“起舞”(忠于皇上,勤于政务),却落得个“清影”而已,形单影只,陷于孤立。“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我在人间(远离朝廷,不为朝廷纷争所扰)逍遥自在!
  下阕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而转为对离人的祝福。于是词人又一个劲地饮酒赏月——“转”“低”“照”,描写月光如水,或流转于屋顶之上,或飘洒入花窗里面,不过每每都映照在他这个内心失落的不眠人的脸上!词人虽说“不应有恨”,其实憾月寓于其中——憾月圆而人不“圆”。然苏轼毕竟是个性情豁达之人,他自我开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变故正如月儿变相,“此事古难全”!词人终于领悟,人世间的分离(自己远离朝廷,兄弟手足分别)是在所难免的,要坦然处之。由是卒章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在词人看来,只要人永远健康平安(长久),即使远隔千里,共月(婵娟)——进(忠)能“圆满”,退(爱)能“团圆”,不是不可能的事!
  ——苏轼至此心头释然,面对月亮继而醉月了。
  全篇以月寓意,由月成景,因月生情,借月明理,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追求人生之“圆”(圆满与团圆),也使得本篇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深厚,故成为千古绝唱!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中学)
其他文献
1.这会儿,仙桃冲出园子,沿着山坡滚着蹦着下来了。正朝山上爬的人,都尖叫着躲到两边。    2.在山脚下面,仙桃撞倒了一根电线杆,压平了两辆小汽车,滚过了大约二十块农田,压倒了所有的栏杆和篱笆。    3.仙桃又穿过一群奶牛,穿过一群绵羊,穿过满是马匹的驯马场,又穿过一座到处是猪的院子。吓破了胆的动物们朝四面八方逃窜。    4.它迎面穿透了一座巧克力工厂的墙壁,又从另一边滚出来,在墙上留下了两个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应重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种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愿意讲话,善于讲话,培养学生文明得体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在平时的口语交流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会犯一个毛病,以为只要说起来滔滔不绝就是有口才,或者就能达到交际目的。其实,健谈不等于“有口才”,话说得多许多时候效果并不好,甚至适得其反。因为你一张嘴
期刊
图一:新学期,三(2)班来了一位叫严强的新同学,从衣着看,他家并不富裕。   【图上画: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新同学,同学们鼓掌欢迎新同学的到来。这位新来的同学穿着挺老土的。老师气泡图:这是新来的同学……】  图二:有一天体育课,严强参加跳马活动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同学海明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往校医务室跑。  【图上画:海明正背着严强往校医务室跑,脸上流着汗,留下几个站在木马旁边发呆的同学。】  图三:严
期刊
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呢?多像“井”啊,只不过中间多了一点。嗨,它就是井字!你看,那两横、两竖,像是井边的栏杆,中间加一点,表示可以汲水。这个字,是水井的意思。  古时候井少,人们就围着水井修建居住的房子。于是,“井里”这个词,就是指乡里,井和乡的意思差不多。(若有空间,可根据红色字体插一幅图)  你现在明白“背井离乡”这个词的意思了吧?就是远离家乡。对了,居民集中的地方,常常就是做买卖的地方,
期刊
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很多内心难以表达的情感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情景的描绘得以释放。这些情景就是“意”和“象”的契合统一,是思想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统一表达。客观世界的“象”一旦被作家的“意”相结合,从文字反映,便成为一种具有艺术感的意象。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之一。一直以来不断有人从各
期刊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现象里,发现其独特而奇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散文的构思,不同
期刊
一、明确目标,布置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发挥联想和想象。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投影出示图片)我们推荐一位文笔好的同学上黑板写。(生推荐李缘缘同学)  师:好,李缘缘上黑板来写。黑板有限,过会儿,我们用实物投影来展示其他同学的作品。给大家6到8分钟时间,看图片,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  [点评]联想与想象是极具个性的思维方式
期刊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直面人生”这个专题里,“生存选择”的版块中有《渔父》这篇文章,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参照《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的选择,渔父很容易被指责为随波逐流的小人,而屈原则会被同学们拉向“坚守正义、品行高洁”这一阵营,出现褒扬屈原而否定渔父的价值取向。屈原被放逐,实际上是他的奋斗遭遇了挫折,遭遇了失败,表现的是屈原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的一种抉择。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问题也随之而
期刊
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是一篇动物小说,这篇文章赋予了斑羚人的情感,描写的是它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时,通过飞渡的方式,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赢得了种群生存延续的壮举。它们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受到震撼,笔者在教授本文时也不例外。  但是,这群斑羚之所以要通过这样惨烈而悲壮的方式获得生命的延续,是因为人类充当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大自然的侵害者和掠
期刊
马克斯·范梅南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著名教育学教授,是当下流布甚广的现象学教育学的大师级学者。他的《教学机智》一书,是其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现实教育问题的代表作,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影响遍及世界。作者从提出转向体验世界的教育学这一构想出发,进而解读这一新型教育学的理念、性质以及实践的向度,最后创造性地推出“教育机智”这一概念,借此表达了其深刻的教师行动思想。全书始终是从现实的教育实践出发,以作者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