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种植地选择、母竹准备、造林技术、竹林管理、采笋留竹技术、竹笋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绿竹(马蹄笋)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绿竹在瑞安市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竹;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浙江瑞安
中图分类号S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046-01
绿竹(Bambusa atroviens Wen.)属禾本科竹亚科慈竹属丛生竹种,是优良的笋用丛生竹种,笋期5~11月,笋形如马蹄,故称“马蹄笋”;其笋肉厚实、笋质脆嫩、鲜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磷、铁、钙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且笋体酪氨酸含量较低,加工成罐头不易产生白色沉淀,为笋中上品,深受群众喜爱,现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瑞安市属绿竹栽培适宜地区,是中国马蹄笋之乡,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将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种植地选择
马蹄笋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怕低温冻害,适生区要求年平均温度18~21℃,1月平均温度8℃以上,极端温度-5℃。年降雨量在1 400~2 000mm之间,喜疏松深厚土壤,怕积水。因此,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温暖湿润、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腐殖质含量高、土壤酸性至中性的地块,如溪流两旁的冲积地带、水库和池塘周围、房前屋后的零星杂地等。瑞安市山地造林应选择海拔300m以下、坡度25°以下的丘陵、平地、溪流两岸,四旁均可栽植。山坡上部、干旱贫瘠、土壤过于粘重或地下水位太高、经常处于积水的地方不宜栽植。造林整地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3种,全面整地就是全面翻挖种植地,翻挖土壤深度达30cm以上,之后再打塘栽竹,按4m×3m的株行距开挖定植塘,定植840株/hm2;带状整地就是进行等高线整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确定定植行距带后进行整地,再打塘栽竹;块状整地是针对坡度30°以上的陡坡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先确定定植点后,再进行整地,挖定植穴。全面整地能彻底改变造林地环境条件,有利于散生竹造林成活和成林,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全面整地;但是坡度较大的造林地,进行全面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尤其是陡坡地,所以其以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较为适宜。
2母竹准备
马蹄笋造林一般用一年生母竹移蔸造林,因边缘竹受光足、光合作用强、芽眼饱满、蔸部弯曲度大,既便于挖掘又易于栽后成活出笋,故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竹丛边缘选取母竹,以芽眼饱满、蔸部弯曲度大、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胸径4~5cm的母竹为宜。长度1.5m左右,过长则用利刃自竹头斜向斩断,切口与竹蔸走向平行,切口离节间10~15cm,竹竿保留3~4个饱满的芽。挖掘母竹时不得损伤竿基上的笋目和撕裂竿柄,竿柄与母竹连接处切面要平整。截顶部切口呈马耳形且平整不开裂。母竹要求随挖、随运、随种,最好当天栽完;当天栽不完的应注意保湿,防治干枯。
3造林技术
绿竹种植时间掌握在竿基芽目即将萌动前进行,一般以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阴天或雨后为好。晴天也可移植,植后需灌水2~3d,在气候干旱时不仅在根部附近灌水,也可在母竹顶端截断处的竹节中灌水,以防竹竿干裂,危害侧芽的生长发育。移蔸造林采用一年生母竹,栽植时母竹按竿基笋目走向顺向放置,马耳形切口向上,斜角30°左右,以便接存雨水防止竹竿干枯。母竹放入土时要使竹蔸不与基肥接触,然后分层填土,边填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浇水后覆松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烂蔸,覆土比母竹原入土高10cm。干旱山区造林时,可放入适量的保水剂,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4竹林管理
施肥是提高竹笋产量最主要的措施之一。肥料的选择上,不同时期应施不同种类的肥料。从肥料的作用效果来看,有机肥长期施用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而复合肥和无机肥能直接被根或叶面吸收,虽然见效快,但长期施用或施用不当,特别是大量施肥,易造成地力衰退而使作物减产、品质恶化或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肥料的选用上,特别是第1次春肥,有条件的地方应以有机肥为主,常用的有厩肥、人粪肥、饼肥、垃圾肥等,第2~3次以无机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复合肥等)、速效肥为主,以达到科学培肥目的。
除草松土也是提高竹笋产量的措施之一。一般在冬季进行,并结合挖除老竹蔸。松土时结合立竹采伐以控制出笋方向,即用人工方法控制竹丛在一定范围内循环出笋,使竹丛合理分布,充分利用空间。松土深度一般为15~25cm,遵循“近蔸从浅,远蔸从深”的原则,以免伤害笋芽。松土还可以结合“绿竹混农模式”,以耕代抚。
5采笋留竹技术
当竹笋露头或培笋数日时即可采笋,按“采里留外、采高留低、采密留稀、采弱留强”的原则进行。采笋时,先用锄头扒开笋周围土壤露出笋体,在距离笋体基部上方2cm处,用笋凿从内向外切下,切口要平滑,且与笋节平行。要保留竿基残蔸1~2个饱满的笋目,以便出“二水笋”。除留养母竹外,其余所出之笋全部采除。
6竹笋管理
竹笋是由所留母茎的地下茎萌芽生长而得,一般在冬季进行竹园整理时,留次年生产竹笋所需的母茎并砍除多余的老茎。通常绿竹三年生母茎所产生的竹笋较多,所以应多留三年生母茎而少留二年生田茎,但所留母茎数量不得超过5支。因数量太多会消耗土壤养分且竹丛迅速扩大,使竹园通风不良,致使管理及采收不易,且容易发生病虫害。
7病虫害防治
绿竹较少发生病虫害,常见的有竹丛枝病、竹煤污病、竹螟、竹蚜虫等。主要防治措施:①营林技术:冬季垦复;②物理防治:灯光诱杀、蜜源地灭虫;③化学防治:采用40%氧化乐果或甲胺磷竹腔注射;④生物防治: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峰及苏云金杆菌稀释液喷杀幼虫等。
绿竹(马蹄笋)要达到优质、高效、丰产,必须紧紧围绕改善竹林生长环境和调整竹林群体结构来制定和采取科学培育措施。绿竹全身是宝,除笋用外,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还有待于开发。丰产栽培技术是绿竹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不仅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促进绿竹产业发展,实现高效林业的发展目标。
8参考文献
[1] 肖丽霞,胡小松.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4):16-18.
[2] 陈余钊,林锋,吴一宏,等.浙南地区的绿竹笋用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竹子研究汇刊,2003,22(4):25-29.
关键词绿竹;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浙江瑞安
中图分类号S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046-01
绿竹(Bambusa atroviens Wen.)属禾本科竹亚科慈竹属丛生竹种,是优良的笋用丛生竹种,笋期5~11月,笋形如马蹄,故称“马蹄笋”;其笋肉厚实、笋质脆嫩、鲜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磷、铁、钙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且笋体酪氨酸含量较低,加工成罐头不易产生白色沉淀,为笋中上品,深受群众喜爱,现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瑞安市属绿竹栽培适宜地区,是中国马蹄笋之乡,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将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种植地选择
马蹄笋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怕低温冻害,适生区要求年平均温度18~21℃,1月平均温度8℃以上,极端温度-5℃。年降雨量在1 400~2 000mm之间,喜疏松深厚土壤,怕积水。因此,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温暖湿润、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腐殖质含量高、土壤酸性至中性的地块,如溪流两旁的冲积地带、水库和池塘周围、房前屋后的零星杂地等。瑞安市山地造林应选择海拔300m以下、坡度25°以下的丘陵、平地、溪流两岸,四旁均可栽植。山坡上部、干旱贫瘠、土壤过于粘重或地下水位太高、经常处于积水的地方不宜栽植。造林整地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3种,全面整地就是全面翻挖种植地,翻挖土壤深度达30cm以上,之后再打塘栽竹,按4m×3m的株行距开挖定植塘,定植840株/hm2;带状整地就是进行等高线整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确定定植行距带后进行整地,再打塘栽竹;块状整地是针对坡度30°以上的陡坡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先确定定植点后,再进行整地,挖定植穴。全面整地能彻底改变造林地环境条件,有利于散生竹造林成活和成林,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全面整地;但是坡度较大的造林地,进行全面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尤其是陡坡地,所以其以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较为适宜。
2母竹准备
马蹄笋造林一般用一年生母竹移蔸造林,因边缘竹受光足、光合作用强、芽眼饱满、蔸部弯曲度大,既便于挖掘又易于栽后成活出笋,故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竹丛边缘选取母竹,以芽眼饱满、蔸部弯曲度大、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胸径4~5cm的母竹为宜。长度1.5m左右,过长则用利刃自竹头斜向斩断,切口与竹蔸走向平行,切口离节间10~15cm,竹竿保留3~4个饱满的芽。挖掘母竹时不得损伤竿基上的笋目和撕裂竿柄,竿柄与母竹连接处切面要平整。截顶部切口呈马耳形且平整不开裂。母竹要求随挖、随运、随种,最好当天栽完;当天栽不完的应注意保湿,防治干枯。
3造林技术
绿竹种植时间掌握在竿基芽目即将萌动前进行,一般以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阴天或雨后为好。晴天也可移植,植后需灌水2~3d,在气候干旱时不仅在根部附近灌水,也可在母竹顶端截断处的竹节中灌水,以防竹竿干裂,危害侧芽的生长发育。移蔸造林采用一年生母竹,栽植时母竹按竿基笋目走向顺向放置,马耳形切口向上,斜角30°左右,以便接存雨水防止竹竿干枯。母竹放入土时要使竹蔸不与基肥接触,然后分层填土,边填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浇水后覆松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烂蔸,覆土比母竹原入土高10cm。干旱山区造林时,可放入适量的保水剂,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4竹林管理
施肥是提高竹笋产量最主要的措施之一。肥料的选择上,不同时期应施不同种类的肥料。从肥料的作用效果来看,有机肥长期施用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而复合肥和无机肥能直接被根或叶面吸收,虽然见效快,但长期施用或施用不当,特别是大量施肥,易造成地力衰退而使作物减产、品质恶化或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肥料的选用上,特别是第1次春肥,有条件的地方应以有机肥为主,常用的有厩肥、人粪肥、饼肥、垃圾肥等,第2~3次以无机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复合肥等)、速效肥为主,以达到科学培肥目的。
除草松土也是提高竹笋产量的措施之一。一般在冬季进行,并结合挖除老竹蔸。松土时结合立竹采伐以控制出笋方向,即用人工方法控制竹丛在一定范围内循环出笋,使竹丛合理分布,充分利用空间。松土深度一般为15~25cm,遵循“近蔸从浅,远蔸从深”的原则,以免伤害笋芽。松土还可以结合“绿竹混农模式”,以耕代抚。
5采笋留竹技术
当竹笋露头或培笋数日时即可采笋,按“采里留外、采高留低、采密留稀、采弱留强”的原则进行。采笋时,先用锄头扒开笋周围土壤露出笋体,在距离笋体基部上方2cm处,用笋凿从内向外切下,切口要平滑,且与笋节平行。要保留竿基残蔸1~2个饱满的笋目,以便出“二水笋”。除留养母竹外,其余所出之笋全部采除。
6竹笋管理
竹笋是由所留母茎的地下茎萌芽生长而得,一般在冬季进行竹园整理时,留次年生产竹笋所需的母茎并砍除多余的老茎。通常绿竹三年生母茎所产生的竹笋较多,所以应多留三年生母茎而少留二年生田茎,但所留母茎数量不得超过5支。因数量太多会消耗土壤养分且竹丛迅速扩大,使竹园通风不良,致使管理及采收不易,且容易发生病虫害。
7病虫害防治
绿竹较少发生病虫害,常见的有竹丛枝病、竹煤污病、竹螟、竹蚜虫等。主要防治措施:①营林技术:冬季垦复;②物理防治:灯光诱杀、蜜源地灭虫;③化学防治:采用40%氧化乐果或甲胺磷竹腔注射;④生物防治: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峰及苏云金杆菌稀释液喷杀幼虫等。
绿竹(马蹄笋)要达到优质、高效、丰产,必须紧紧围绕改善竹林生长环境和调整竹林群体结构来制定和采取科学培育措施。绿竹全身是宝,除笋用外,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还有待于开发。丰产栽培技术是绿竹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不仅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促进绿竹产业发展,实现高效林业的发展目标。
8参考文献
[1] 肖丽霞,胡小松.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4):16-18.
[2] 陈余钊,林锋,吴一宏,等.浙南地区的绿竹笋用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竹子研究汇刊,2003,22(4):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