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杂技艺术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在许多历史时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文章着重论述了杂技艺术中“技”和“艺”的平衡性问题。
关键词:杂技 艺术 技术 平衡
以表演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著称的杂技艺术约从新石器时代迄今两千多年,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在许多历史时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早期主要活跃于民间的重大民俗活动,至隋唐时期出现特立的教习场所,并逐渐走向宫廷贵族。宋元时期称“杂剧”,形式愈加丰富多变,瓦子勾栏等专业演出场所林立民间,1984年来,每年春节的文化盛宴上,杂技都是必不可少的视觉大餐。经过岁月的洗练,她已经出落得风姿绰约,奇幻的灯光、炫目的舞台背景、精致的服装道具和精心配备的音乐都使杂技成为一门让国人骄傲的国宝级艺术,一改历史上“江湖卖艺”的卑微形象,实现了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历史蜕变。
杂技做拆字解为“杂”与“技”,说文解字为“技”做辩护的人越来越多,认为杂技就是以其精彩绝伦的“技”博得大众青睐,从而赢得高入座率。而在对从艺人员的界定中,人们又把职业演出人员分为三等:技匠、艺匠和艺术家。潜意识里人们又认为技术是艺术的潜在修为,却总在显意识表现为重技轻艺。
杂技表演不是仅有华丽包装的空壳表演,更不是只有哗众取宠的惊叹技艺。杂技芭蕾《天鹅湖》、杂技音乐剧《西游记》、杂技童话剧《憨憨猫皮皮鼠》等经典作品的好评都证实了杂技已经走在了时尚化、国际化、流行化的道路上,这些成就不是光靠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就能获得的,编导创作思维的艺术性、演员表演的技术性以及观众的欣赏角度都决定了整部作品的定位。
一、编导创作的艺术性
从近年来出产的大部分杂技作品可以看出杂技“剧”变的趋势,观众对单纯的技巧性表演已经颇有些审美疲劳的意味,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都已经看了几百年,他们宁愿买几百元的门票去看明星演唱会,也不愿花一百来块走进杂技剧院。杂技表演中,我们并不缺技巧,柔术、身体技巧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但是编导的创作是表演的主心骨,所有的技巧、布景、主题都活动在编导规定的情景中。
以在国外大卖的杂技剧《天鹅湖》为例,该剧改编自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著名舞蹈编导赵明在这部以杂技元素为主线的作品中,增加了丰富的情节和杂技表演内容。讲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深林采撷鲜花时被黑鹰变成天鹅,欧罗巴大地的一位王子远涉重洋,寻找少女的故事。契合其中的舞蹈、音乐、舞美,与紧紧相扣的剧情发展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巨大的情感震撼。柔术、蹦床、大跳板在其中的穿插运用都恰到好处,并没有给观众留下刻意卖弄的痕迹,舞蹈动作与音乐的结合都经过了细心的考究。说它是芭蕾舞剧,却又在美轮美奂中展现出“险”与“奇”;说它是杂剧,它又兼具了极高的艺术性,融多门类艺术于一体。外媒高度评价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将掀起芭蕾和杂技的改革大潮。
二、 演员表演的技术性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艺术永葆青春的法宝。无可否认,杂技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它对人体本身技巧性的最大挑战,它的柔术技巧可以让身体各个关节的舒展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它的力量技巧可以让人体承受大于自身八倍的重量。按照人的惯性欣赏思维,对于自身不能完成或达到的技能都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杂技演员本身不能具备令人折服和惊叹的高难度技巧,也就丧失了观众对杂技表演的原始的好奇心。
所谓的艺术性与技术性都不是独立概念,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如果不是演员自身具备极高的舞台表演素质,编导的许多创造性构思不能通过杂技演员的肢体动作进行有效传达,再强的艺术性都是空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杂技演员的技能训练动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来完成,艺术性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领悟和实践来获取,演员的技巧性则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辛勤汗水。
三、观众欣赏的审美角度
楼上的人在看风景,楼外的人把他也看成了风景。这句话揭示了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同样的演出,不同层次的观众拥有不同的审美习惯所看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杂技音乐剧《西游记》中所运用的非传统表现方式虽然在纽约、巴黎、伦敦等地都广受好评,却也饱受非议,更有激进派认为这是对经典名著原版的亵渎。
我们不排除许多观众走进杂技团观看杂技演出仍然停留在看“耍把戏”的欣赏阶段,有高难度技巧就有惊叹和掌声,流畅性、配合度都不是重点。许多演出团体和演员都对这种欣赏状况表示很受伤,如果硬性坚持不去迎合观众,很快将会失去演出市场。随着国民欣赏水平的整体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开始关注杂技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关注舞台灯光、音响、服装和道具,对许多融入多元素,采用新媒介的杂技作品接受和认可度越来越高。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杂技作品正在逐渐成为观众的习惯性选择,他们看得懂技巧,也能读得懂艺术。
杂技在现在的定义早已经贴上了时代的标签,早已经被提到了追求强烈艺术性的高度,关于是“技”重还是“艺”重的问题,已经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索然无味。正如开篇所言,我们潜意识里不难认识到这两者平衡的重要性,却在显意识中难以走出卖“艺”的怪圈。杂技作品中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成功者无一不是权衡二者,紧扣消费者需求,真正做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参考文献:
[1]傅起凤,傅腾龙.中国杂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刘荫柏.中国古代杂技[M].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简介:
林梦吟,福建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杂技演员。
关键词:杂技 艺术 技术 平衡
以表演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著称的杂技艺术约从新石器时代迄今两千多年,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在许多历史时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早期主要活跃于民间的重大民俗活动,至隋唐时期出现特立的教习场所,并逐渐走向宫廷贵族。宋元时期称“杂剧”,形式愈加丰富多变,瓦子勾栏等专业演出场所林立民间,1984年来,每年春节的文化盛宴上,杂技都是必不可少的视觉大餐。经过岁月的洗练,她已经出落得风姿绰约,奇幻的灯光、炫目的舞台背景、精致的服装道具和精心配备的音乐都使杂技成为一门让国人骄傲的国宝级艺术,一改历史上“江湖卖艺”的卑微形象,实现了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历史蜕变。
杂技做拆字解为“杂”与“技”,说文解字为“技”做辩护的人越来越多,认为杂技就是以其精彩绝伦的“技”博得大众青睐,从而赢得高入座率。而在对从艺人员的界定中,人们又把职业演出人员分为三等:技匠、艺匠和艺术家。潜意识里人们又认为技术是艺术的潜在修为,却总在显意识表现为重技轻艺。
杂技表演不是仅有华丽包装的空壳表演,更不是只有哗众取宠的惊叹技艺。杂技芭蕾《天鹅湖》、杂技音乐剧《西游记》、杂技童话剧《憨憨猫皮皮鼠》等经典作品的好评都证实了杂技已经走在了时尚化、国际化、流行化的道路上,这些成就不是光靠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就能获得的,编导创作思维的艺术性、演员表演的技术性以及观众的欣赏角度都决定了整部作品的定位。
一、编导创作的艺术性
从近年来出产的大部分杂技作品可以看出杂技“剧”变的趋势,观众对单纯的技巧性表演已经颇有些审美疲劳的意味,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都已经看了几百年,他们宁愿买几百元的门票去看明星演唱会,也不愿花一百来块走进杂技剧院。杂技表演中,我们并不缺技巧,柔术、身体技巧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但是编导的创作是表演的主心骨,所有的技巧、布景、主题都活动在编导规定的情景中。
以在国外大卖的杂技剧《天鹅湖》为例,该剧改编自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著名舞蹈编导赵明在这部以杂技元素为主线的作品中,增加了丰富的情节和杂技表演内容。讲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深林采撷鲜花时被黑鹰变成天鹅,欧罗巴大地的一位王子远涉重洋,寻找少女的故事。契合其中的舞蹈、音乐、舞美,与紧紧相扣的剧情发展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巨大的情感震撼。柔术、蹦床、大跳板在其中的穿插运用都恰到好处,并没有给观众留下刻意卖弄的痕迹,舞蹈动作与音乐的结合都经过了细心的考究。说它是芭蕾舞剧,却又在美轮美奂中展现出“险”与“奇”;说它是杂剧,它又兼具了极高的艺术性,融多门类艺术于一体。外媒高度评价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将掀起芭蕾和杂技的改革大潮。
二、 演员表演的技术性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艺术永葆青春的法宝。无可否认,杂技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它对人体本身技巧性的最大挑战,它的柔术技巧可以让身体各个关节的舒展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它的力量技巧可以让人体承受大于自身八倍的重量。按照人的惯性欣赏思维,对于自身不能完成或达到的技能都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杂技演员本身不能具备令人折服和惊叹的高难度技巧,也就丧失了观众对杂技表演的原始的好奇心。
所谓的艺术性与技术性都不是独立概念,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如果不是演员自身具备极高的舞台表演素质,编导的许多创造性构思不能通过杂技演员的肢体动作进行有效传达,再强的艺术性都是空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杂技演员的技能训练动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来完成,艺术性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领悟和实践来获取,演员的技巧性则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辛勤汗水。
三、观众欣赏的审美角度
楼上的人在看风景,楼外的人把他也看成了风景。这句话揭示了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同样的演出,不同层次的观众拥有不同的审美习惯所看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杂技音乐剧《西游记》中所运用的非传统表现方式虽然在纽约、巴黎、伦敦等地都广受好评,却也饱受非议,更有激进派认为这是对经典名著原版的亵渎。
我们不排除许多观众走进杂技团观看杂技演出仍然停留在看“耍把戏”的欣赏阶段,有高难度技巧就有惊叹和掌声,流畅性、配合度都不是重点。许多演出团体和演员都对这种欣赏状况表示很受伤,如果硬性坚持不去迎合观众,很快将会失去演出市场。随着国民欣赏水平的整体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开始关注杂技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关注舞台灯光、音响、服装和道具,对许多融入多元素,采用新媒介的杂技作品接受和认可度越来越高。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杂技作品正在逐渐成为观众的习惯性选择,他们看得懂技巧,也能读得懂艺术。
杂技在现在的定义早已经贴上了时代的标签,早已经被提到了追求强烈艺术性的高度,关于是“技”重还是“艺”重的问题,已经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索然无味。正如开篇所言,我们潜意识里不难认识到这两者平衡的重要性,却在显意识中难以走出卖“艺”的怪圈。杂技作品中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成功者无一不是权衡二者,紧扣消费者需求,真正做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参考文献:
[1]傅起凤,傅腾龙.中国杂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刘荫柏.中国古代杂技[M].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简介:
林梦吟,福建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杂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