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杂技艺术中“技”与“艺”的平衡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9816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杂技艺术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在许多历史时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文章着重论述了杂技艺术中“技”和“艺”的平衡性问题。
  关键词:杂技 艺术 技术 平衡
  以表演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著称的杂技艺术约从新石器时代迄今两千多年,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在许多历史时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早期主要活跃于民间的重大民俗活动,至隋唐时期出现特立的教习场所,并逐渐走向宫廷贵族。宋元时期称“杂剧”,形式愈加丰富多变,瓦子勾栏等专业演出场所林立民间,1984年来,每年春节的文化盛宴上,杂技都是必不可少的视觉大餐。经过岁月的洗练,她已经出落得风姿绰约,奇幻的灯光、炫目的舞台背景、精致的服装道具和精心配备的音乐都使杂技成为一门让国人骄傲的国宝级艺术,一改历史上“江湖卖艺”的卑微形象,实现了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历史蜕变。
  杂技做拆字解为“杂”与“技”,说文解字为“技”做辩护的人越来越多,认为杂技就是以其精彩绝伦的“技”博得大众青睐,从而赢得高入座率。而在对从艺人员的界定中,人们又把职业演出人员分为三等:技匠、艺匠和艺术家。潜意识里人们又认为技术是艺术的潜在修为,却总在显意识表现为重技轻艺。
  杂技表演不是仅有华丽包装的空壳表演,更不是只有哗众取宠的惊叹技艺。杂技芭蕾《天鹅湖》、杂技音乐剧《西游记》、杂技童话剧《憨憨猫皮皮鼠》等经典作品的好评都证实了杂技已经走在了时尚化、国际化、流行化的道路上,这些成就不是光靠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就能获得的,编导创作思维的艺术性、演员表演的技术性以及观众的欣赏角度都决定了整部作品的定位。
  一、编导创作的艺术性
  从近年来出产的大部分杂技作品可以看出杂技“剧”变的趋势,观众对单纯的技巧性表演已经颇有些审美疲劳的意味,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都已经看了几百年,他们宁愿买几百元的门票去看明星演唱会,也不愿花一百来块走进杂技剧院。杂技表演中,我们并不缺技巧,柔术、身体技巧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但是编导的创作是表演的主心骨,所有的技巧、布景、主题都活动在编导规定的情景中。
  以在国外大卖的杂技剧《天鹅湖》为例,该剧改编自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著名舞蹈编导赵明在这部以杂技元素为主线的作品中,增加了丰富的情节和杂技表演内容。讲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深林采撷鲜花时被黑鹰变成天鹅,欧罗巴大地的一位王子远涉重洋,寻找少女的故事。契合其中的舞蹈、音乐、舞美,与紧紧相扣的剧情发展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巨大的情感震撼。柔术、蹦床、大跳板在其中的穿插运用都恰到好处,并没有给观众留下刻意卖弄的痕迹,舞蹈动作与音乐的结合都经过了细心的考究。说它是芭蕾舞剧,却又在美轮美奂中展现出“险”与“奇”;说它是杂剧,它又兼具了极高的艺术性,融多门类艺术于一体。外媒高度评价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将掀起芭蕾和杂技的改革大潮。
  二、 演员表演的技术性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艺术永葆青春的法宝。无可否认,杂技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它对人体本身技巧性的最大挑战,它的柔术技巧可以让身体各个关节的舒展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它的力量技巧可以让人体承受大于自身八倍的重量。按照人的惯性欣赏思维,对于自身不能完成或达到的技能都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杂技演员本身不能具备令人折服和惊叹的高难度技巧,也就丧失了观众对杂技表演的原始的好奇心。
  所谓的艺术性与技术性都不是独立概念,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如果不是演员自身具备极高的舞台表演素质,编导的许多创造性构思不能通过杂技演员的肢体动作进行有效传达,再强的艺术性都是空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杂技演员的技能训练动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来完成,艺术性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领悟和实践来获取,演员的技巧性则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辛勤汗水。
  三、观众欣赏的审美角度
  楼上的人在看风景,楼外的人把他也看成了风景。这句话揭示了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同样的演出,不同层次的观众拥有不同的审美习惯所看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杂技音乐剧《西游记》中所运用的非传统表现方式虽然在纽约、巴黎、伦敦等地都广受好评,却也饱受非议,更有激进派认为这是对经典名著原版的亵渎。
  我们不排除许多观众走进杂技团观看杂技演出仍然停留在看“耍把戏”的欣赏阶段,有高难度技巧就有惊叹和掌声,流畅性、配合度都不是重点。许多演出团体和演员都对这种欣赏状况表示很受伤,如果硬性坚持不去迎合观众,很快将会失去演出市场。随着国民欣赏水平的整体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开始关注杂技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关注舞台灯光、音响、服装和道具,对许多融入多元素,采用新媒介的杂技作品接受和认可度越来越高。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杂技作品正在逐渐成为观众的习惯性选择,他们看得懂技巧,也能读得懂艺术。
  杂技在现在的定义早已经贴上了时代的标签,早已经被提到了追求强烈艺术性的高度,关于是“技”重还是“艺”重的问题,已经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索然无味。正如开篇所言,我们潜意识里不难认识到这两者平衡的重要性,却在显意识中难以走出卖“艺”的怪圈。杂技作品中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成功者无一不是权衡二者,紧扣消费者需求,真正做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参考文献:
  [1]傅起凤,傅腾龙.中国杂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刘荫柏.中国古代杂技[M].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简介:
  林梦吟,福建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杂技演员。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迷墙》的产生源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音乐专辑《迷墙》的成功,艾伦.派克被邀指导这部同名电影。电影《迷墙》的最大特色:“迷墙”的主题音乐,以动画的形式演绎抽象的主题,音乐成为电影的灵魂。  关键词:音乐 墙 动画  音乐专辑《迷墙》的主题  电影《迷墙》的产生源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音乐专辑《迷墙》的成功,艾伦.派克被邀指导这部同名电影。平克.弗洛伊德乐队是英国艺术摇滚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乐队,
期刊
早在半个世纪前,马丁·路德·金就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用不卑不亢的庄重语调发出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时代之音,这坚定的信念越过大洋彼岸,响遍了整个华夏大地,整整五十年过去了,炎黄子孙仍然沉浸在对梦想的不断追逐之中,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追逐的过程中累了、倦了、迷茫了,忘了自己来时的路,也忘了要去的方向,最终迷失在途中,被吞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然而,正在我们彷徨之际,中国梦就像北极星一样为我们指明了逐梦
期刊
音乐是历史上第一个与电影结合的听觉元素。它先于音效,先于有声台词,作为一种流动性的艺术形式,其高度的抽象性往往能将情感数倍放大,供情感的渲染,平添一份灵性。当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电影呈现出的综合性美学让我们产生共鸣。在整个电影工业,我们拥有太多配乐大师,他们令配乐带有美妙的情绪性质,令画面与音乐在双向配合中,蕴含着另一种“潜台词”。  在这里,我们不谈那些为贴合影片而独创的电影配乐,而
期刊
摘要:传统音乐的调查,在我国古有“采风”、今有“田野工作”之说。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不同时代赋予其不同的含义。近现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民族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不同学科的引入,“采风”一说逐渐被“田野工作”这一称谓所代替。但是,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目的决定了即使是在面对同样的文化事项的时候会选择不同的工作方法。本文试图从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的田野工作入手,结合自己的田野工作经历,
期刊
摘要:对于课堂学习的效果来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才是重点。学生对音乐是否有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趣。只有激发并保持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寻得乐趣。1、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加入给学生适当“动”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使教学产生趣味,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充分运用现有的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钢琴教育中,应该敢于尝试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研究儿童钢琴启蒙教程,在音乐理论、弹奏技巧和乐感方面,引导我国儿童在钢琴学习中取得更多的进步,推动儿童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钢琴 音乐 启蒙教育  我国应该注重国际间的钢琴教学交流,经常组织音乐交流会,聘请国外的音乐专业人士来我国讲授,吸取国外的钢琴文化,改善我国的教学水平、演奏技巧、演奏风格,在讲授的同时我国也要把民族音乐展示给
期刊
每当夜幕降临,在他放下了手里的吉他、合上了正在读的四、五本书或者关掉了“你所能想象的最烂电视节目”,约翰尼?德普便开始向自己发问。他曾经做过很多不怎么样的工作,如今作为一个演员,他热爱这样的生活,这也让他得到丰厚的物质享受和金钱回报——买岛的钱、在家做录音棚的钱、甚至子子孙孙都用不完的钱。他问自己,还有什么事你想再做一遭的吗?不如找个地方坐下来随便写写东西怎么样?  今天,趁着在拍一部叫做《超越》
期刊
摘要:折扇是古往今来都在运用的一种散热工具,它流传于文人雅士之间,见证了许多名流千古的风流人物著名事迹。它的起源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是能十分肯定的是它的发展历程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折扇,扇骨的制作可以说是简易的,可是上面的图纸有些却不是那么容易随便的。  关键词:苏扇起源 发展 材料制作 名人字画  苏扇是苏州折扇、檀香扇、绢宫扇,纸团扇的总称。它经历史悠久、制作精巧著称。折扇由收则折叠而得名,又因
期刊
摘要:兴趣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构成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最直接最活跃的去之不尽的内驱力。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激趣”为着眼点,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音乐的多种能力,最终达到肯创造、会创造、能创造的目的。  
期刊
学生在对音乐作品欣赏的过程中能得到情感的熏陶,经历审美的体验,进而升华人格,让思想境界也得到提升。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会对音乐作品进行初步的鉴赏。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最好学科之一,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音乐。因此,欣赏课自然成为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培养聆听习惯,积累欣赏经验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