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 春色 邵氏牡丹好颜色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a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市夏县,1945年毕业于山西省运城师范学校。1949年入川后,至1987年一直担任成都市第二中学校高级美术教师,其间曾积极参加省市美术展览和社会美术活动,并组建了成都锦水书画院,担任该院院长。在美术教学方面,曾先后担任成都师范学院美术系,四川师范学院学生国画班国画主讲教师及西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自幼习画,受到任伯年、吴昌硕、王雪涛等一代名家影响,师承前人,刻意创新,他善于吸收和应用西画技法,尤以牡丹著称,有“邵牡丹”之美誉。他笔下的梅、竹、紫藤等亦各具风姿。邵老从事艺术生涯七十年,桃李成林、成绩斐然。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美协顾问,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成都市美协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国防诗书画院名誉院长,四川省成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锦水书画院荣誉院长,彭州市荣誉市民。曾任四川省、成都市政协委员,民进成都市委委员。
  其作品曾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收藏,还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地展览并被收藏。其艺术成就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广泛报导宣传。邵氏牡丹影响广泛,著有《写意牡丹画法》,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曾四次再版;还出版《邵仲节国画集》《邵仲节牡丹精品集》《画坛独秀》《画坛人物》《牡丹挂历》等三十余部画册,曾荣获“巴蜀画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称号。
  四川省雅安市设有“邵仲节牡丹作品陈列馆”和“邵仲节牡丹艺术创作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夏县司马温公祠内设有“邵仲节艺术馆”、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设有“邵仲节艺术教育研究会”、成都市百花潭公园设有“邵仲节牡丹艺术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两江炎黄书画院设有“邵仲节牡丹艺术创作基地”,其为故里捐助的“仲节小学”已落成。
  2019年2月26日上午10时,在邵仲节老先生的女儿张亚荣的陪同下,我们来到邵老的旧宅——现在被改为邵老的画室。我们到的时候邵老正在作画,整个画室最为显眼的便是邵老那张巨大的画案。看到我们进去,正在专心作画的邵老眼前一亮,笑意盎然。“快看,看看这些人是谁?”邵老指着书架上的照片说,已经九十四岁的邵老仍精神矍铄,每天作息极为规律:早起、从住宅步行、上四楼画室、潜心作画。经历许多曲折磨难的邵老,仍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单纯如初,这也许就是邵老年近期颐,却还如同他笔下的牡丹一般神清气爽、生机盎然的缘故吧!
  记住乡愁,回报家乡
  90岁以后的邵老仍心系家乡画展,先后多次在家乡办展,他身居巴蜀、心系故土。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家乡发展,还在夏县捐建张郭店仲节小学。文史馆提倡乡愁,而邵老作为文史馆馆员,将这个乡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想着要捐画给家乡。而就是邵老的一句话,兒女就支持他,于是,在去年十一过后,邵老便在女儿张亚荣的陪同下,带了三四十幅画,回家乡捐给市政府,邵老的壮举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人被邵老的举动所感动:年老了,不忘家乡。一丈二的画捐给地区博物馆,又向市委、市政府及市博物馆赠送了一批画作,给盐湖区博物馆捐了50多幅,前前后后给家乡大概捐赠了两百余幅精品国画。
  去年做的最大的创举就是回家乡捐赠,邵老是这样认为的。回忆与彭州市的几十年,他在彭州的镇上骑着自行车,一天来回许多次,所以跟彭州结缘了,和彭州的牡丹结缘了……
  他的邵牡丹,画的就是彭州牡丹,一般的洛阳牡丹、菏泽牡丹都是大朵的,有一种飘零感。而彭州的牡丹都带着杆子的,是立起来的,这便是邵牡丹之所以独具一格的缘由之一。彭州选他为联络员、彭州的荣誉名人,还称他为“河东之子”,一座“牡丹亭”也应运而生。
  前不久,邵老又赠与彭州五十余幅国画精品,新的画展现在正在筹备中,“我不会停的,画展今年还得办,还要继续做,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邵老告诉我们。
  画家,就要拿作品说话
  邵老自谦的说自己是个杂家,师范毕业,中国画、西洋画、人物画都要画。
  七十多年来,他情系丹青,在牡丹画创作领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清代郑板桥的这首诗,既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苦苦追求艺术传承创新的座右铭。学无止境,艺无止境。他笔下的牡丹从普通人家走进中南海,从巴蜀走向世界。
  邵老画牡丹,是为了追求牡丹花姿态、意境和笔墨技巧的完美结合,他总是将牡丹看作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美女和品冠群芳的花神、花仙。按照拟人的手法,把美女的体态、风姿融人笔端,绘其生动,显其神韵。他还特别注意从戏曲、音乐、舞蹈、摄影等姊妹艺术中获取创作灵感,探索和丰富新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从古典诗词中品味人与花共有的情感和意境。古代诗词中有借花喻人的名句,如唐代李白诗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杜甫诗云“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等。他也能反其道而喻之,借人喻花。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在邵老的脑海里演变出栩栩如生的牡丹映像,产生心灵的交流和碰撞。心有所想,笔随心动,下笔则自添几分气韵生动。比如说,花的构图“犹抱琵琶半遮面”;花的妩媚“月移花影约重来”;花的张扬“皎如玉树临风前”;花的娇娆“楚腰纤细掌中轻“;花的呼应“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还有花的惊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在创作中反复品味,真是有如身临其境,画添多样情怀。邵老还注意把大自然中观察到牡丹在风晴雨露时的变化,拟作美女含羞、带笑、私语、斗俏时的情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多年来,他尝试用人性化、人格化的笔法创作牡丹画,注重花的灵动和画的内涵,即在形似中追求神韵。
  宋朝的王安石论画说“丹青难写是精神”,讲得很深刻。在早期学画时,邵老专心描摹牡丹千娇百媚的自然风姿,以后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更倾注于表现牡丹不畏严寒、总领群芳的精神气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泰民安,国家强盛,他深感唯有“国花”牡丹最能体现大国气度和时代风貌。盛世画牡丹,“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家在创作中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将时代精神融人笔端,努力反映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提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对邵老探索创新也很有启迪。在创作中,他探索突破传统牡丹画的程式局限,在用色上,常用石青、石绿、藤黄、朱砂等色渲染牡丹的华贵亮丽。在用笔上,他注意笔势的气脉连贯,疏密结合,以厚重的色彩、粗壮的枝干表现“国花”的豪放大气。在构图上,他又一改常用的折枝花的表现形式,舍凋疏而取饱满,常采用整幅宣纸甚至几丈幅大画安排牡丹的布局,也从不先勾草图,酝酿构思于胸中,寄心迹于娴熟笔墨之外,揽盛世于万紫千红之中,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而在整体画面的把握上,他着力于在静态中追求动态的气势,以绚丽多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家常说,意在笔先,画如心声。邵老这一生经历过苦难和挫折,是改革开放给了他艺术新生。每当他看到姹紫嫣红的牡丹时,心中就涌动着歌颂时代、赞美祖国、把美丽献给人民的激情。他就是愿意用笔下的牡丹倾述自己热爱祖国、赞美时代的美好心愿。精心描绘牡丹繁花似锦,寓意国家的繁荣昌盛;赋予牡丹以风骨和飘逸,呈现花呈人意、吉祥富贵的民族和谐之美;还借展翅盘旋的蝴蝶、蜜蜂,寓意人民生活的甜美与幸福。
  给建国70周年献礼
  艺术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邵老认为,艺术创新则需要善于广闻博览、兼学并蓄,仅靠闭门苦练还不够,还要善于用心用脑。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艺术之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要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和生活的积累,不断丰富自身艺术修养,紧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
  原本山西那边有人想聘请邵老过去的,而邵老却另有打算,他准备过一阵再过去,因为今年他要创作一幅大画:本来准备在今年4月份的画展,专门的捐赠画册现在都出来了,却因为开发商的问题, 4月份兑现不了,邵老便决定今年就在家专心准备,希望能在国庆70周年的时候办这个画展,给建国70周年献礼。
  邵老以往的大作,牡丹构图都比较多,前不久和其他名家合作,把邵牡丹和黄河碰到一块儿,出了一个挂历。许多画家从挂历上一看到这个气势,就立马主动和邵老联系想与他合作,还有画家想与邵老合作画长城,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上一份大礼。
其他文献
唉,今天的数学又得了个“中”,我的运气就是这么差劲,很影响我的情绪。  下课后,柳叶子来叫我出去玩,我没心情。“唐豆,你病了吗?”柳叶子问。  “没有,我不想出去。”我趴在那里,一动也不想动。我要是一头小猪该多好,吃饱了可以睡觉,没人会嘲笑我。我吃呀吃,吃得圆滚滚的,小孩儿们还会拍着我的肚皮说:“这只小猪好可爱呀!”  不过,现在让我当一只小猪我可太不甘心了,大家都那么优秀,为什么就要我当小豬呢?
这个时候了,收起文艺家的高傲和虚浮,沉下身子,想想受难的同胞、想想奋战的卫士吧,“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我们的文艺家要建树文艺的正能量。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主流文艺界也担当起了“轻骑兵”的职责,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由衷地赞美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鼓舞着士气,增添着信心。   但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文艺界的一些“陋习”。像“韩天衡篆刻”事例,据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  ——李商隐《无题》  当我见到你,心跳漏了一拍。这或许就是爱情的开始。  关于爱,有太多太多的答案。浪漫的、宏大的、难以捉摸的……  在编者看来,爱的最高境界,是彼此相知,志同道合,灵魂默契。苏轼当年拍着肚子问侍妾:“这一肚子装的是什么?”只有朝云回答:“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漂泊的路上,朝云唱到《蝶恋花》:“枝
江油的文化源远流长。大水洞遗址的发现,为江油寻找到了新石器时代的基因;重华古硝洞遗址群的发现,使江油成为全国“火药之乡”;诗歌巨人李白的诞生,见证了江油文化基因的活跃与博大,让江油的文化血脉千年流淌。  应该说,江油古老而肥沃的文化基因铸就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催生了这片土地的无尽诗意,培植了这片土地的文化生态,决定了这片土地的文化特质。长期以来,官方和民间对文化和艺术都有一种乡情般的热爱。无
杨和平   笔名龙杨和平,重庆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授、雕塑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联谊协会常务副会长,清华美院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天府画院院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四川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理工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成都诗婢家画院对外联络处主任。   杨和平教授不仅是雕塑家、山
在快节奏如麻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都上紧了发条,机械的被催促着前行,却忘记了该适时驻足问问自己内心的诉求与愿望,似乎停下来也会让人背负浪费光阴的负疚感...难道我们就不该缓慢一点前行问道吗?看熊婧的画作,似乎有种有意无意地撩动我们内心心弦的感受,画面流淌出一份难得的闲适的洒脱,一份幽柔觅觅的优雅之气。   密郁的松林,秀俊的山川,白云悠悠环绕于山林之中,仿佛化作画中之人,闲庭信步于山林
就职于四川省歌舞剧院,著名国家一级编导(二级岗位),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十六大代表,四川省八次、九次党代会代表(主席团),四川省电影电视戏剧十佳导演,四川省舞协副主席,四川省剧协理事。凭借舞剧《远山的花朵》《红军花》成为四川省舞蹈界唯一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中国艺术节参演的剧目,且唯一两次获“文华导演奖”、作品获得“文华大奖”及“文华优秀剧目奖”的杰出舞蹈艺术
编者按  2019年12月27日,“山水清音·天府高峰——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鲁能.四川福宝美术馆新馆揭牌仪式暨天府书画名家作品联展”在四川福宝美术馆开幕。同时,郭汝愚、何应辉、程峰、徐仲偶、李兵五位天府书画名家工作室入驻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鲁能.四川福宝美术馆新馆,这不仅为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文艺支撑,也为四川建设文化强省贡献了文艺力量。《现代艺术》本期“专题”呈现著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四
主管单位: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四川省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办公室  黄红军  HUANG HONGJUN  《巴蜀风》主编。四川夹江县人,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副编审职称。现为中国民协会员,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四川卷领导小组成员,四川省民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寄语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民族民间文艺蕴藏极为丰富。1984年,国家“八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