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淡墨痕 清气满乾坤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wa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时候,有个人叫王冕。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
  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乌云密布,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阳光照得满湖通红。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了,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了神,心里想,要是能把这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哇!
  王冕用平时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和颜料,又找来一些纸,照着湖里的荷花画。开始画得不像,可是他不灰心,天天画。后来,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这是我上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因小时候也出身在穷苦农民家庭,虽然不知王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却被他那种在贫困中勤奋学习、刻苦学画的精神所感染,所以这篇课文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那时候的课本配有单色的背景,画着简易的彩色图画。记得画中画了一个宋元时期服装装束的孩子,他坐在草地上,出神地看着一池的荷花,若有所思,似乎忘记了身边的老牛……
  王冕(1287-1359年),字元章,号放牛翁、梅叟、会稽外史、江南古客、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其祖上有人曾在宋朝做官,传到第七代王冕父亲时,王家已沦为一贫如洗的农民。幼时的王冕却非常好学,白天给富人家放牛,晚上经常借着佛寺的长明灯读书。
  为王冕成长和成功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和灵感的,是其家乡诸暨的山水环境,这里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水木清华、山川映发”之美誉。王冕从小就放牧于这诗画一般的山水之间,面对碧波绿草、翠柳粉荷,他抑制不住心里的喜爱之情,就想把这些都画下来,尤其是莲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深深地吸引着他。聪慧过人的王冕,无师自通,每天刻苦练习,从不间断,渐渐画得越来越好。那千娇百媚、千姿百态的荷花被他越画越像,人们都来争相购之。他的名声渐渐远播,学者韩性慕名收其为弟子。在韩性和另一位老师王的指导下,王冕继续深造学业,终成通儒。
  由画花卉自学成才的王冕,常通过笔下怒放的百花讽喻世事时局,述说他的志趣。而在各色花卉中,王冕最爱梅花,画得最多的是梅花,名气最大、求者踵至的也是梅花,其题画的梅花诗也倍受盛赞。王冕最擅画的是墨梅,他不但继承了前人传统画法并独辟蹊径。他画出的梅花简练洒脱、别具一格。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的姿态,生动地刻画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后人以“神韵透逸”四字来概括和评价王冕的“墨梅”风格,这种风格是他大胆创新和发展的画技所形成的。
  王冕画梅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他的构图,画作构图有疏、密、疏密相宜三种,其首开密如繁花密蕊构图法。在王冕的代表作《南枝春早图》中,十分明显地体现了古人主张“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构图观念。这种构图即是以密取胜,在枝干交错中,繁花簇簇点缀其间,疏密有序,密而不乱,繁而有韵。茂密处虽花枝满目却丝毫不显塞滞,疏朗处气息通畅又能够给人以水天无尽的遐思,更衬托出梅花的清雅高逸。还有他首创的“以胭脂作没骨体”,用朱色画红梅,鲜艳夺目,令人耳目一新。在绘枝干方法上,王冕注重质感的表现,用笔流畅顿挫适宜,潇洒遒劲;画新枝时,一笔拉几尺长,引枝断而复连,停而不滞,一气呵成,梢头露出笔的尖锋,显得灵气飞动,生机勃勃;画老干时,笔锋顿挫,将老干的苍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花瓣的画法上,王冕除采用一笔两顿挫的圈花法外,又开创“破蕊法”画花蕊,使花瓣能够分出上下高低、阴阳向背,与自然法理吻合。其另有作品《幽谷先春图》册页、《三君子图》存世,并著有《竹斋集》。
  尽管王冕的留世作品很少,使后人无法欣赏他各种绝奇的精彩作品,但他对水墨画的创新和成就,不断获得后世文人画家们的赞美。如明代吴兴沈尧龙更是诗赞王冕为“墨王”:“君身前是林处士,人间空复数墨王。”明代画梅高手姚说其:“王家元章传墨法,雪月风烟种种奇。”
  王冕的画对明清画坛影响深远,他的笔法曾风靡一时。明代画家王谦、陈宪章等都是王冕的衣钵继承人。王冕为水墨画打下了稳固基础,引导了徐渭、陈淳等一代大画家从摹古的清规戒律中走出来,并通过他们的继承与发展,逐渐开辟了大写意与没骨花卉繁荣并峙的局面。还有“扬州八怪”中的罗聘、金农、李方膺等人也都深受王冕画风的影响。如罗聘学他的圈白头花,金农、汪士慎学他的千花万蕊,李方膺学过他的水墨淋漓等。
  在元朝统治时期,异族带来的落后文化抑制了唐诗、宋词的发展,在寥若晨星的元朝诗人中,王冕无疑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一生鄙视权贵,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时常和劳苦人民生活在一起,因此,很了解人民的困苦和现实的黑暗。他写出了许多爱民、讽时、颂节、言志的诗文,为时人所传颂。如《悲苦行》《伤亭户》《江南妇》《对景吟》《吴姬曲》等诗作。
  多才多艺的王冕除画梅技艺外,竹艺也颇负盛名。他还有一手特艺是治印,以花乳石作印材为其首创。据载,他曾以花乳石自刻多枚印章,此举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所仿效。他们也都采石自刻印章,蔚然成风,连倍受冷落的印学史也变得蓬勃兴盛起来。
  由于王冕的诗画风格特异,不同凡响,因而声名鹊起,士大夫都争相向他求画梅花竹石,一时缣素山积,而他泼墨挥毫,千花万蕊,顷刻而就。据载,王冕不愿为元朝的达官贵人作画。其间,他曾有过受荐做官的机会,但他并不愿意与那些趋炎附势、唯利是图之徒同朝为官。在当时已处于元末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下,他不愿作画也就罢了,他还讥讽元朝统治者,因而险些入狱。为了避难,王冕回到家乡后,隐姓埋名,隐居于山清水秀的诸暨九里山的山村中。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村中,王冕渡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元灭明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慕名拜访,拟授王冕官职,但却未能如愿。
  可叹王冕一生也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用武之地。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王冕病故于隐居的山村。他贫苦一生、历经沧桑,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及情感全部寄托于书画作品和诗文中,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作和书画作品。(责编:李禹默)
其他文献
王安石的《梅花》中的这两句是我最爱的诗句之一,自从少年时第一次看到就再没有忘记过。成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所有记忆中的气味甚至比情景带来的感觉更为强烈。有时候,我会忽然因为气味走神,比如经过“突突”作响的割草机旁,会被浓郁的青草味道击中——阳光下的青草清香,如同甘泉一般为久居城市的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于是会没缘由地对旁边的人说:下辈子咱割草去得了。还比如傍晚经过僻静的胡同,高墙内溢出的花香会让人驻足停
期刊
在上世纪初至60年代的北京画坛,陈半丁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以其丰富的生活实践、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执着的进取精神,高举民族传统绘画大旗,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写下了璀璨生动的一页。  陈半丁(1876-1970年),名年,字静山,号半丁,别号稽山半老、鉴湖钓徒、江南布衣等,浙江绍兴人。少时家境贫寒,父母双亡,15岁在钱庄当学徒,开始接触笔墨,对绘画产生兴
期刊
吴亚平
期刊
这枚“光绪元宝”北洋库平一两重36.73克,钱面:珠圈内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满文四字,下环“库平壹两”,左右分别为“北”、“洋”二字,字上一星点。钱背为中心蟠龙图,上下环英文,左为阿拉伯数字33,左右下侧各一圆点星。背景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北洋银元局试铸清政府制定“银币分量成色章程”法定银元为库平壹两后,铸行“库平壹两”、“光绪元宝”。该币不为市人接受,随即停铸。直至宣统二年又颁“币
期刊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当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这首诗时,不禁使笔者联想起我县博物馆陈列室的几十件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兵器。时光荏苒,一晃已是28个年头了,记得是1984年的-个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时节,在该县城向南约一公里的窑头村南头山(时为砖瓦窑厂)因工人取窑土时突然出土了一批青铜兵器,使得工地上-片哗然,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县城,县文物管理所同志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察看,并及时
期刊
“雅贿”一词源自汉代,唐代渐成风气,明清已臻极致。其意是受贿者将一般艺术品或高仿品放到拍卖行(古代放到典当行),送礼者一掷千金买下。美其名曰:“雅贿”。  近年,“雅贿”在国内艺术品市场频现,上个世纪末,中央有关部门下文,禁止拍卖行洗黑钱,可见“雅贿”的猖獗和危害。  千禧之年,世纪之交,改革开放的南方A市,成了中国二百多年经济发展的一片热土,我作为一名著名大学历史学系的研究生被分配到A市文化局当
期刊
郎世宁,一位意大利传教士,从27岁来到中国一直到78岁去世,五十多年间没传递天主的福音,而是把正统的西洋绘画带到了华夏大地。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西画与中国画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郎世宁风格”。在《清史稿》里,对郎世宁的生平记述有:“郎世宁,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赏异。凡名马,珍禽,异草。辄命图之,无不栩栩如生。设色奇丽,非秉贞等所及。”  年轻的传教士  十七世纪的
期刊
大约六年前,在市场老陈那间“简朴”的店铺里见到一只浅绛温酒杯(图1),器上写有“戊寅秋月(1878年,即光绪四年)少轩作”字样,尽管杯盖已有脱彩,一幅笔墨古拙浑厚的双鸟图憋住了我的呼吸。其雅致的面貌超乎寻常,细看,雀鸟栖歇石上,形准目炯,温良的心性自然流露,几片红叶点缀画面,在平面的实体上,透过“画”这扇窗户,可窥见到空间立体悠然灵动的生命环境。小小一片天地,竟能如此引发人的内在感觉,上手后便没敢
期刊
如今,人们总是把红红的雨花石同烈士的鲜血联系在一起,更赋予了雨花石圣洁的含义。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纪念馆旁的当年周恩来办公室内,一直保存着大半瓷碗雨花石,其中就有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从雨花台捡来的。据说,总理当时还不时地指着一枚血红的雨花石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知道在雨花台枪杀了我们多少烈士,这雨花石上的红色,就是我们烈士的鲜血凝成的……”郭沫若在《南京印象》一文中,赞叹周总理置于梅园桌上
期刊
有颈“半两”,指半两钱币。“两”字的中间竖笔直抵第一笔上横者,较常见于汉“四铢半两”中。而秦“半两”有颈者则多谱未载,亦未见相关收藏刊物披露过。在网上见过几枚,但皆漫漶不清,说是有颈,实则勉强。  余日前得一宗生坑“半两”60余枚,多战国、秦“半两”,间有两枚汉“八铢半两”,其中就发现了此枚甚为罕见的秦有颈“半两”。该泉为大生坑品,红斑绿锈入骨。外轮浑圆、内穿方正,形制规范。钱文小篆方折。直径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