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中国的张月姣女士出任WTO(世界贸易组织)大法官,不到两个月后,林毅夫又成为第一位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中国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外交事务研究院副院长、国际组织专家苏长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代表中国在人力资源上的提供与支持,对国际组织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多位中国人荣任世界组织高官仅仅是个开始,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今后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因为中国的地位已不容忽视,需要在国际组织中贡献力量、分享经验”。
  


  

其他文献
“雪有多大,情有多浓,千里冰封心不冻,透出一道彩虹……”,2008年岁首,百年一遇的暴雪肆虐中国十几个区,灾情牵动了港、澳同胞及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心。据国务院侨办消息,截至2月13日,国侨办共收到港、澳海内外同胞侨胞捐款8571万元人民币和价值3600多万元的救灾物资,总计超过1.2亿元人民币。        澳门赌王何鸿燊:  14.32亿勇夺上海商业宝地  2月13日,经过多达276次的相互竞
期刊
两年前,李开复在人们的惊讶和疑惑中辞去了Google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没过多久,就高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创办“创新工场”。  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不理解创新工场到底是什么新鲜事物,以及这位曾在苹果、微软和Google任职,开发过“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的博士为什么要办创新工场。人们好像更愿意记得他从前的身份,也认定那些头衔相较起来更为耀眼,而李开复自己却不这么认为。离开Google创办“创新工
期刊
整理/李晓栋    石油,以廉价、质高,易储存、易运输的特点成为了世界能源供应的主力与经济繁荣的基础。祸福并存,对石油的依赖,也成为了世界发达工业国家的“死穴”:一旦丧失石油供应,那就意味着工厂停工、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社会震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深受其害的西方各国开始被迫采取应对措施,从长期的国家战略出发,根据各自的经济社会状况、从能源的储备、消耗、需求、制约等因素出发,制定了国家的石油储备战
期刊
在IT行业的创业者中,高燃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成熟”。这个出生于80年代的IT青年没有专业的技术优势,没有雄厚的家族背景,却能一次次从投资者那里挖到“第一桶金”,并从同时代一大批的创业者中脱颖而出,成功上位。2008年1月,高燃接受了《华人世界》的独家专访,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的创业历程。    高燃关键词之 融资    80年代许多创业者的第一桶金是支个路边摊,一分、一毛地攒出来的; 90年代许多
期刊
整理/李晓栋    黑金之“备”: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路在何方?石油,是国民经济得以运转的“黑色黄金”,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自己的能源“造血”机制,建立能源“血库”,才能保证经济血脉的畅通。世界各强国在经历了“石油危机”的打击之后,都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储备体系,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然而,在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中,中国是唯一尚未建立规模化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保障能源的持续供应成为了中国
期刊
“80后”创业明星    “1975年2月,念完大学二年级课程的比尔·盖茨,放弃学业,建立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微软公司,今天的盖茨已名居世界富翁排行榜的首位。在当今中国,在网络经济时代里,又有多少年轻人,在近似于游戏的过程中就建立起一家又一家大型的网络公司——康盛创想CEO戴志康,前MySee首席执行官、现中国娱乐网总裁高燃,泡泡网创始人李想,Majoy创始人茅侃侃……他们都来自互联网,他们都是年轻
期刊
1981年出生的王晨昀,虽然年轻,但在互联网领域中却是个老手了,他是如何驾驭他的梦想和事业的呢?近期,记者在上海采访了王晨昀。    不做“流星”做“恒星”    《华人世界》:据说你很早就接触互联网,对网络的深刻认识及靠互联网创业是不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淀过程?  王: 对网络的认识当然是随着时间的不同,经历的事情也不同,有一个不断反复认识的过程。譬如一开始的时候就觉得互联网很神奇,可以在网上展
期刊
“80后”像一股清风刮过IT界。但很多互联网和投资界人士对现在浮现的“80后”创业者持谨慎的态度。  “他们刚刚开始,还谈不上成功。有媒体报道不算成功,拿到风险投资也不算成功。原有的8848不也风风火火?但是现在都不见了!” 原3721的董事长、天使投资人周鸿祎是“80后”代表人物之一戴志康所在的康盛公司的投资人之一,但周鸿祎对“80后”创业并不十分看好。  有着相类似态度的是IDG全球副总裁兼亚
期刊
谁是下一个英雄?    每个年代的人,当他们开始在时代舞台上崭露头角时,总是备受重视。  这群80年代生人不是从虚无中走来,他们最大的28岁。在7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呼啸江湖的时候,他们刚刚出现在绿草如茵的校园里。短短几年后,他们悄悄地占据了时尚杂志的封面,出现在闪烁着缤纷色彩的舞台上,甚至出现在创业人群里。而当生于70年代的创业者大多走上稳定的职业道路时,属于“80后”的好时光就来临了。  有人说
期刊
捧与骂1985年出生,23岁。本来,这是许多人刚刚大学毕业,在企业从实习生开始做起的年龄。年轻的吴莹莹却似乎刚刚从光环下走出,开始自己平静的生活。  事情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2006年12月7日,北师大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该校女生吴莹莹被一家美国软件公司(TopCoder)聘为亚洲区执行副总裁。这一年,吴莹莹刚刚大四,年方21岁。  这一消息让全国媒体炸开了锅:凭什么做一家外企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