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型社会产业调整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599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析了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并在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点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武汉市的区位、产业等状况,着重提出产业调整的相关建议性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武汉;两型社会;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3003502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文明价值观指导下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文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愈突出。20世纪中后期起,人类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害开始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环境保护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在开展经济工作的同时,也逐渐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如今,环境生态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过去那种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恶”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也严重不适应和阻碍了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
  党中央顺应时代的呼声,日益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的环境生态问题。2003年,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党的十七大上正式写入党章。同时,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概念。包括武汉城市圈在内的部分地方城市和区域也逐步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相比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十八大报告中该字眼增长至45处。
  1 生态文明观和两型社会的关系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说明了生态环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生态文明也给我国新时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为地方城市和区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生态文明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理念。它延伸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含着“以人为本”、“发展是第一要义”等核心理念。生态文明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工业文明时期大量的生产、消费继而大量的废弃显然不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相反,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因此,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可以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紧密结合起来。
  2 武汉两型社会简析
  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整个湖北的发展战略中心,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具有独特的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才优势,能够发挥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作用。
  2009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和全国为数不多的副省级城市,更是发展战略中心的中心。
  “十一五”期间,武汉城市圈所在的湖北省经济发展迅速。据湖北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湖北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内容,2010年湖北省GDP总量达到15806亿元。“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生产总值在2005年6520亿元的基础上,5年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38%。2011年2月16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根据各省公布的2010年GDP数据,将发展速度较快的中西部省区湖北、湖南、陕西和内蒙古喻为“金砖四省”。
  在湖北省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武汉市在“十一五”期间的经济规模也成倍增长。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达到5515.8亿元,是2005年的2.4倍,五年年均增长148%;2010年的财政收入达到1416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2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23亿元,是2005年的2.2倍。
  在这样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下,武汉凭借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批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可以更好的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建设两型社会。
  3 产业调整在建设两型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
  从根本上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全面发展,是经济数量水平和经济质量水平的全面进步。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很大区别就在于前者追求的是包括生态环境和经济在内的全面发展,而后者主要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原来我国经济增长之所以表现的是一种粗放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消耗高、污染大、效益低、增长不可持续。只有解决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才能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并且达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试验区在改革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改革的内容包括诸多方面,涵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中显著的是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将加快,集合城市圈或城市的总体资源和优势,实现经济转型。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了解产业结构的现状,理清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对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1列举了武汉市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和近期“十一五”期间若干年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武汉市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初期和“十一五”开局对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十一五”期间的几年里也在逐渐变化。总的变化趋势就是第一产业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同时,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最终超过第二产业。从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基本符合产业演变规律。目前,从建设两型社会的层面来看,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方面仍有许多潜力和空间。
  4 武汉产业调整的具体对策
  武汉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地理上居中,与北京、天津、上海、香港、重庆、西安等特大中心城市的距离都在1200公里左右,得中独厚,辐射四周,有着其他一些中心城市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利用这个“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武汉市可以将湖北及周边省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武汉市科技教育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位,仅次于北京、上海,这是中部地区任何一个城市也无法比拟的。武汉市拥有48所高等院校,736个科研设计单位,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5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0万在校大学生,人才济济,劳动力素质较高。
  武汉是中国老工业基地,是内地六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现已形成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武汉市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纺织为支柱,以食品、化工、电子、轻工、医药和建材为辅翼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为华中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武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加之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工业比重较高。于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很大。一些重污染行业大多分布在沿江环湖地区。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0]62号文件)中在谈到培育和发展城市圈生态经济问题上,首先就表示要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4.1 强化各区产业分工,促进特色产业集聚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光电子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并被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说明了产业集聚的重要意义。武汉市地理面积较大,中心城区有传统的武汉三镇,周边还有江夏、黄陂、蔡甸、阳逻、东西湖等地广人稀的远城区地带。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充分的将优势产业进行产业集聚。这样可以将武汉的各个区域进行经济发展点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规划,职能分工明确,避免产业低水平、低效益同构以及过度竞争现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2 鼓励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科教产业结合
  环保产业是满足社会和人民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一个具有广阔领域,包括一切为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所以环保产业是符合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趋向。武汉可以利用现有的科教优势,增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环保企业的合作,把科研与环保产业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在鼓励城市人民创业的政策实施中,鼓励创造民间环保企业的发展,创建民间品牌。
  4.3 进行产业调整,形成循环经济
  武汉目前的四大支柱产业中有三项都是重化工业,为了两型社会而放弃重化工业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其发展要突出“新”字,进行工业产品的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与发展循环经济联系起来。
  在类似武汉这样的水资源丰富的临江大城市中,对于某一个可能污染它的大型工业项目,需建立生态环境破坏的外部性补偿机制,通过补偿机制使外部性内部化。就重大的工业项目选址、搬迁和环境污染补偿问题等进行协调。在工业宏观布局的大前提下,城市在制定政策时还应当考虑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将各个工业项目有机组合。过去工业项目都是利用“资源—创造产品—排出废物”的老路子。而在城市扩张乃至城市圈的视野下,随着地理范围的扩大,可以将一个企业排出废物能当作另一个企业资源的这样一类企业安排在同一个区域组成生态工业园。形成甲资源→甲产品→甲废物→乙资源→乙产品这样的可持续生产模式。显然,在城市的范畴内,政府更容易规划形成生态工业区。
  参考文献
  [1]张晓松,王国华.城市圈视角下工业对生态影响的处理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06,(5);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生态保护,2006,(11).
  [2]吴怀有,戴开尧.“当代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3]王洪彬.“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J].环境保护,2008,(16).
  [4]王传宝.产业集聚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统计与决策,2009,(2).
  [5]王海燕.环保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3).
其他文献
摘要:  运用SCP分析法对现阶段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仍然属于寡占型市场、本土品牌的竞争力落后于海外国际品牌的结论。同时基于上述分析结论针对本土手机品牌竞争力进行关于创新力、并购、整合资源和控制成本,以及利用本土优势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给出建议。  关键词:  智能手机市场;SCP分析;本土手机品牌;海外国际品牌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依据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半数高校都需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主要针对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转型过程中关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探索独立学院“大职业化”的教育思路。  关键词:应用技术转型;管培班;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4011903  1问题的提出  《国
期刊
摘要:  知识管理贯穿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战略竞争力积蓄的每一个环节,融入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企业组织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管理的特征、分类和主要的发展模式等理论体系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以乐山市高新技术企业M公司为例进行相应实证分析,希望为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企业核心战略竞争力和战略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价值和参考。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期刊
摘要:  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支出占个人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因此在依法纳税基础上的纳税筹划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校教师的收入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有了较大的提高,已成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重要对象。就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建立了由系列非线性规划模型所组成的动态筹划模型,并运用最优化软件求解出工资及年终奖金动态发放的最优方案,提出了适合高校教师及其他工薪阶层的筹划建议。  关键
期刊
摘 要:  管理信息系统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它综合了管理科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较高。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结合行业特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提出改革思路。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营销策划;销售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1-
期刊
摘 要:  通过分析国有铁路施工企业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提高认识、健全管理机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后期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期望对国有铁路施工企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铁路施工企业;青年后备干部;选拨培养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1-0117-02  目前,国家基础建设高速发展,国有铁路施工
期刊
摘 要:  以广西代表性的竞争性行业和垄断行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并解释了以行业垄断程度为表征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即竞争性和垄断性行业分割因素在该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广西要大力发展竞争性行业、垄断行业要实行适应市场的用工制度、放宽对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允许引入民间资本、积极应对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对就业带来的挑战
期刊
摘 要:  选择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以历年金融和产业结构发展数据为基础,旨在研究河南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其次从内在机制角度分析了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主要年份的经济数据通过实证方法对河南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存款的提高对河南省各个产业影响比
期刊
摘 要: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苏锡常现代服务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苏锡常现代服务业增长迅速,综合竞争力较强,区位竞争优势整体良好;现代服务业结构基本合理,但对现代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苏锡常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业增长缓慢,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关键词:偏离-份额模型;现代服务业;结构;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
期刊
摘 要:  区域物流伴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物流人才短缺使其步调不一,一些物流企业明确表明普通劳动力和中、高级人才都存在短缺现象,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海南物流人才需求问题,通过采用向海南物流企业发放调研问卷方式了解海南物流人才需求情况,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最后提出了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物流专业建设思路。  关键词:  海南物流企业;物流人才需求;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物流专业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