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燃烧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古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但如果没有前人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未知领域时是望而却步,还是doit 、tryit呢?王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活一辈子,连正经的痛苦都没有经历过,岂不是白活一回?岂不枉走人间?”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就应该敢于挑战自我,决定自己人生的命运,让自己的人生燃烧!
  文章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会造成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一话题入手,突出强调了美国要求孩子“勇于尝试,勇于动手”的教育观点,也正是这种理念,撑出了美国孩子富有活力的蓝天!而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缺失的。从作者自身来说,正是19岁时一次冒险的尝试,让他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缨络”编织出了一个绚烂的青春童话!也正是作者凭借当年能够置“初学写作应该从百字小文千字小文写起”的忠告于不理的勇气,挑战自我,才掀开了自己人生壮丽的华章,让我们在新时期文坛拥有了一位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从作者形象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成功不仅需要冒险精神,更需要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只有这样,才能承受那“只能与上帝的创世过程相比”的艰辛,才能在自己“创造的崭新的世界”里,体会到一种“感情获得了永生”的快乐。在这些叙述的基础上,作者由三个“不足”生发感慨和议论:追逐梦想的过程是一个无法预知的、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过程,只有敢于尝试,敢于冒险,并具有坚定不移的决心与毅力,才会收获成功的快乐,才会永远充满活力!作者的成功不仅在于对理想的执著,对文学的痴迷,更重要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纵观全文,作者围绕“我从小就敢于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一句话,由第一段的引子带出自己的经历,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升华,层次清晰,主旨鲜明。结尾句“我不会忘记1953年11月的那个初冬季节,它改变了决定了我的一生”,不仅呼应前文,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人生选择的再次肯定。值得一提的还有文中歌词的引用,既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又辅助事例佐证了观点。
  同步训练
  1.文中“你的声音将传到一间又一间房屋一个又一个心灵”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什么时候都没有忘情过文学,文学也就没有忘记过我。”这句话作者意在表达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一段通过一个嫁给中国人的美国女士之口,形象地演绎了文化的不同。《德国之声》的网页曾载关于朱镕基和施罗德乘坐磁悬浮列车的报道。朱镕基说:“我今天来坐磁悬浮列车,我把我的孙子也带来了,而且连保险都没买。”施罗德说:“今天,这趟车要是出一点儿问题,看我怎么收拾这两家公司。”试谈以上对话分别反映了两国各自怎样的文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之所以选择文学作为自己的志向,是因为文学符合他的天性,能够展现他的才华,并且能够带给他想要体验的生活。
  B.作者认为写作过程只能与上帝的创世过程相比,因为写作过程完全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和从少到多的渐进过程。
  C.“文学如海,志向如山,我知道我自己的那点敏感和才华积累,不过是大地上的一粒芥子,海浪中的一个泡沫,山脚下的一粒沙子。”这句话运用博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实行志向的准备是多么可怜。
  D.“栩栩如生是什么?就是文字成了精,头脑成了神,结构成了交响乐,感情获得了永生……”句中的“感情获得了永生”指的是好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够不拘时空,永远感染读者。
  E.作者青年时期热情的、纯真,作出了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决定,而他后来渐趋清醒、冷峻,终成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由此看来青年时期作出的这个极富尝试性和冒险性的决定并未对作者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文学作品的流传以及对人们心灵的影响。
  2.说明对文学的痴迷和信任,自己的生命和文学是相互交融的。
  3.中国是讲亲情的,是给德国人戴高帽子,表明信任他们的技术;而德国呢,是表示对于一切他们都是严格要求的。
  4. B、E(B作者的写作过程和上帝的创世过程的相似点是均为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而非“从少到多的渐进过程”;E原文有“我不会忘记1953年11月的那个初冬季节,它改变了决定了我的一生”,而1953年11月的那个初冬季节对作者的一生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作出了“写一部长篇小说”的决定,尽管作者后来渐趋清醒、冷峻,但“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一直是王蒙人生的主调)
其他文献
读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科技文试题,感觉它在命题思路上有三点值得称道。  一、依文设题,有根有据。三题12个备选肢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它的出处,就像藤蔓一样,都有它赖以生存的根和秧,只要考生顺着藤蔓用心地捋下去,总能摸到它的根,从而引导考生根据题意,对照原文作出正确判断。例如:  5.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象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
期刊
滚滚红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熙熙攘攘,争名夺利,粉墨登场。有人经千锤百炼,从地狱升到了天堂,有人吃喝玩乐,从天堂坠入了地狱。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也许你正醉生梦死,也许你与世无争,也许你正高高在上,也许你只是一介书生。读了苏沧桑的《天堂》,你或许会茅塞顿开,睡狮猛醒。  作者写到:“地上走着的一个凡人,对应着天上的一朵云。人和云一样,最初来自大地和海洋,最后重归大
期刊
综观2005年高考全国卷及部分省、市卷作文试题,命题者以关注人文素养与引导哲理思辨为核心,坚持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价值取向。这意味着作文这个综合性考查题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前进,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出新课标“让语文课程充分发挥文化、教化的功能和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功能”的育人目标。从
期刊
牛汉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以诗闻名,曾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的代表诗人,90年代兼事随笔、散文。牛汉的散文较多吸收了五四以来散文的优秀传统,平和冲淡,娓娓道来,颇具情趣和意味。作家善于选择那些散文易于表现的事物落墨,在近于透明、直接的语言描述中,将生活的原生态、人的天性与心灵瞬间的轨迹化合为审美的文字。  这篇《父亲,树林和鸟》选自牛汉新近出版的散文集《童年牧歌》。
期刊
鹫岭郁岧峣, 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 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 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 看余度石桥。  作者简介: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约生于公元656年,卒于712年。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县)人。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媚附张易之,当上宫廷侍臣。张易之被杀,坐罪泷州(今广东
期刊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  A.国防(fánɡ)大学校长裴(pí)怀亮中将等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今天在京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揭牌仪(yì)式。  B.任(rén)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虽已结束(shù),但是她笃(dǔ)定理想、永葆本色、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永驻人民心中。任长霞,人民的忠诚卫士,领导干部立
期刊
“妈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更多的妈妈是平凡的、渺小的,但她们的爱却是高尚的、无私的。  文中刻画的是一位普通的妈妈,甚至没有实现成为作家的梦想;但她的确是一位伟大而坚强的妈妈,一位充满理想、充满自信、充满爱心的妈妈。她一生都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博大的爱,给孩子,给老人,给朋友,给兄弟,给邻居,给所有她身边的人,甚至为此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妈妈就像一眼流动着爱的泉水,时时滋润着一颗颗苦涩、郁闷、孤独、沮
期刊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巴克莱博士简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幸福的全部。  有希望,有坚定的信念,那么意味着你的事业已成功了一半。正如著名作家丁玲所说,“只要有一种信念,什么环境都能适应,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相反,若一个人没有希望,整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那么对他而言,任何一股风都不是顺风。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更应当呵护自己心中的希望——在艰难的处境
期刊
张抗抗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作为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文学素质。在她的作品中,张抗抗不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法描绘着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的心灵底蕴
期刊
《瓦尔登湖》和《桃花源记》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个文本,却演说着相似的梦想。  《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是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认为,《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乔治·艾略特认为《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