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着思考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画家论画”丛书中,又推出一本新书:吴甲丰著《画廊中的思考》。
  题目出得很好,很贴切:充满在书中的,不是别的,正是“思考”。吴甲丰多年习画,对他的画作如何评价,不是我们要说的。但从他近年发表的文字作品看,的确以长于思考见胜。想当年“四人帮”虽已被粉碎,但印象派还被认为是洪水猛兽之际,他著文为印象派诸大师辩解,直到写成专著《印象派再认识》,终于使中国的艺术学徒得以见到这一著名画派的真面目(后来关于印象派的论著、画册出版不少,都还畅销,而吴先生的《再认识》因印成在后,销路较少,这真是十分遗憾之事)。对于苏联五十年代的“现实主义”理论,作者敢于去碰;赵无极的“抽象画”,他敢于介绍;甚至象马克思主义大师普列汉诺夫的论点,他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不是批判普氏一九○五年以后的“机会主义”,而是他的艺术论点)——不论介绍、批评得对不对,总之都是非经思考,不克臻此的。
  吴甲丰盛赞房龙的《艺术谈》,呼吁有一本“跟我们祖国广大人民群众娓娓而谈的《艺术谈》”。读罢此书,很想对作者进一言:何不你就来写一本呢?这本《画廊中的思考》诚然有益于习艺者,然而毕竟“丛脞”,如作者自已所说。
  期待着吴先生的新作。
其他文献
兼谈李一氓同志    李一氓同志近年出版了好几本介绍我国先代版画的书:《陈老莲水浒叶子》,《西湖十景》……,最近,《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也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刊行了。  李老谈到他近来的藏书说:小说,戏曲是很有限了(按:指文革期间受到损失);词,放手收;“版画偶有绝品”(《一氓题跋后记》)。其实,自从郑振铎,傅惜华故去以后,专门收藏和整理古代版画的,目前李老应是第一人。当然,不经过这“十年浩劫”,李
李泽厚是我国学术领域中一位思想敏锐、充满活力的哲学家,虽然他常常自谦为“只问耕耘,不求收获”,但细心留意的人却会发现,他悄然播下的种子,近年已破土而出,显露出顽强的生命力。  有人认为,在时下的青年人中,对我国目前的哲学状况,产生着一种失望情绪。不过,笔者近几年却发现,在各地的青年理论工作者和研究生的床头案几,时常可以看到李泽厚的哲学论著;他们争相谈论的主题,也往往涉及到李泽厚以之作为注意的中心或
一九二七年,铃木大拙的《禅佛教论集》在西方用英文出版,历史学家怀特(Lynn White)誉之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一如文艺复兴时期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的翻译。铃木大拙所阐发的禅之悟性,突破了西方思想的蛹壳,使东西方思想的交融在更深层的心智领域中进行,亦影响了海德格尔、怀特海、荣格、弗洛姆等一代大师。在与铃木大拙同时和之后,由西田几多郎开倡的日本“京都学派”,致力于东西方思想的相互了解和
沈祖教授的《唐人七绝诗浅释》好比是一位熟练的导游人员,她陪同你进入唐人七绝诗杰作之林,探幽寻胜,指点山川,讲解与诗作相关的典实掌故、神话传说和史地名物,尤其着重说明作品中起伏转折之处。我们当然不会都去学做旧体诗,但懂得诗作的巧妙,无疑是掌握到了一把欣赏的钥匙。  书中所选各诗,传世或有异文。释者勤加比勘,择善而从。如韦应物《滁州西涧》首句,通行本皆作“独怜幽草涧边生”;生,此作行,韵致较胜。张仲素
一九四六年六月,蒋介石在上海召集了一个名叫“留沪父老慰劳会”的座谈会,与会者均为抗战时期留住上海而未附逆的社会名人。在来宾中,有一个体躯微胖、须发皆白的老人,备受蒋介石的尊重和慰勉,他就是八十九岁高龄、唯一看到抗战胜利的前清封疆大吏陈夔龙。  陈夔龙(一八五七——一九四八),字筱石,晚号庸庵居士,贵州贵阳人。夔龙八岁时,父亲去世,他和两个哥哥赖寡母姜氏教养成立,十六岁入泮,十八岁中举,可谓少年科第
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第414页冯梦龙条:“冯梦龙(一五七四——一六四六年)明末小说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着重号系笔者所加),姑苏词奴,顾曲散人等……辑有明代话本集《喻世明言》……等作品。”此说是张冠李戴。  《三言》作者馮梦龙系苏州府长洲县人(今苏州市),而明朝有另一个同名同姓的冯梦龙,系苏州府昆山县人,此人字翔甫。同治年间《苏州府志》第九十
关于《童年时代的朋友》《幼年》及其他    近读新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两种散文集颇为引人注目:一种是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另一种是文学新秀凌力的《幼年》。读着这两本书,留连低回之余,我不免也思索了有关儿童散文以及一般儿童文学创作的若干问题。  读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很自然地想起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的名作《朝花夕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学中影响深远的辉煌的散
《读书》一九八四年十一期有黄震云《妓院的称谓》一文,认为唐宋间已经有妓院的名称,主要依据之一是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关于鱼玄机的一段记载:    “机为邻院所邀,将行,诫(女僮)翘曰:‘无出,若有客,但云在某处。’机为女伴所留,迨暮方归院。……”(重点号是黄文所加)    黄文称鱼玄机为娼妓,进而得出结论说“可见有称妓女住处为院的”。这种说法是很轻率、很不妥当的。  按鱼玄机是咸宜观的女道士,虽然
《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有关明末清初人物“陈济生”条,出现错误和疏漏,兹辨其误。《再生纪略》作者陈济生是长洲人,而不是华亭人。按《增订晚明史籍考》(谢国桢著)收陈氏《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初集》及《启祯两朝遗诗考》诸书,可知陈济生“字皇士,号定叔,长洲人,陈仁锡之子”。大概《辞典》所据,为近人孙静庵《明遗民录》,该书误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应辨正。
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近三四十年来主要是着眼于画史、画论、画品、著录一类文献典籍,很少把眼光开拓到“画”之外的领域去。这一做法,虽曾一度取得了卓然可观的成绩,可是,今天越来越显出了它的不足和局限。现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陈高华先生的《元代画家史料》和《宋辽金画家史料》,可以说是对美术史研究范围的拓展,值得欢迎。  这两部史料是作者以历史学家而涉足美术史领域所收获的新成果。它们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