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后湿热敷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一2019年5月于本院行PICC置管的66例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予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12h开始用湿热敷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3.92%)低于对照(23.53%),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PICC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其湿热敷护理能够有效预防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可将其作为必要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PICC术;机械性静脉炎;湿热敷;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60-0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1]。PICC因操作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2]。但是有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发现,PICC置管术后患者极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早期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3]发生率达到18%以上,因此,临床治疗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4]。有研究[5]报道,PICC 置管后1周内对置管处进行湿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湿热敷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炎性水肿,增强机体的修复。我院对PICC置管患者使用湿热敷预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一2019年5月于本院行PICC置管的66例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其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 20例;平均年龄(36.72±18.25)岁;平均病程(4.48±1.26)周。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7.29±18.37)岁;平均病程(4.24±2.08)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组患者均符合 PICC 置管条件,本次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行上肢贵要静脉PICC置管,统一使用美国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型号4Fr),使用3M敷贴固定 PICC 导管。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予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湿热敷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12h开始湿热敷护理。护理人员每日评估 PICC 导管情况,发现敷料边缘卷边或者脱落时及时更换。
热敷方法:护理人员开始给患者湿热敷护理,将水温控制在45℃~ 50℃,毛巾浸在水里,浸透拧到不滴水的状态,抖开,平铺在穿刺点上方2cm 直到三角肌中部。取热水袋,给其注入50℃~ 60℃的热水,并将其放置在热毛巾上,护理人员尤其要控制好毛巾的湿度和暖水袋的温度。待感觉毛巾干燥后,取下再次浸湿,如暖水袋的温度较低,则应换温度适宜的热水,如温度过高,则会容易对皮肤造成烫伤。30~40min/次,4次/天,连续湿热敷7天。
1.3 评价标准
干预1周后,比较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严重程度。静脉炎的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比较用,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2.3 2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比较。见表4。
3 讨论
机械性静脉炎是临床PICC置管的常见并发症。PICC置管后由于导管对血管壁的摩擦接触作用造成血管的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惹静脉壁发生的静脉炎症,血液凝固作用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所致[6]。表现为:穿刺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及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7]。PICC置管因置管操作、导管管理等因素影响,容易引发相关静脉炎、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需采用合适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8],静脉炎会导致血管管腔变窄,血管内膜增生,血流减缓,周围皮肤会随之发生疼痛红肿的反应,而血管变成暗红色,静脉发生条索状变化,触之有硬结。PICC置管后脉络受损,可导致热毒之邪入侵,不但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需要拔除PICC 导管[9]。因此,预防静脉炎是PICC导管维护的重点。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静脉炎0级者所占 比例为84.8%,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3.6%(P<0.05),观察 组患者的静脉炎总发生率12.1%明显低于对照组30.3%(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时间为>6 d的患者最多,对照组静脉留置时间为3~6 d的患者最多(P<0.05)。综上所述,湿热敷预防PICC 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延长静脉留置时间,临床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常规采用经超声引导下穿刺置PICC。观察组应用湿热敷能有效预防患者的静脉炎发生。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因人力、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未对患者后续随访中产生的其他并发症 进行收集和分析,可能会低估湿热敷的其他潜在作用:本研究为单中心开展的临床试验,因纳入人群及样本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降低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今后有必要开展多种形式作对比,以获得大量的本样量。
参考文献
[1]李子凡,崔其亮,陈丽萍,等.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插管注意事项.现代护理,2003,9(4):304—305.
[2]丹海永,田金满,刘瑞颖.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湿热敷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69-70.
[3]陈明霞.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7(02):152-153.
[4]张静.利凡诺湿热敷治疗和预防 PICC 置管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 杂志,2017,34(01):115-116.
[5]段莹,孙书臣.睡眠障碍的常用评估量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 1 6,3(4):20 1-20 3.
[6]杨晓晴,刘谆谆,张兰凤.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预防护理的临床证据及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4):192-194.
[7]李长艳,程苏晶,张巍,等.PICC导管维护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6(07):1833.
[8]于淼,于乐静,庄欢,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5 (03):501-502
[9]方丹萍.浅谈肿瘤患者的睡眠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 3):2 51-2 5 2.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535400
关键词:PICC术;机械性静脉炎;湿热敷;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60-0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1]。PICC因操作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2]。但是有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发现,PICC置管术后患者极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早期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3]发生率达到18%以上,因此,临床治疗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4]。有研究[5]报道,PICC 置管后1周内对置管处进行湿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湿热敷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炎性水肿,增强机体的修复。我院对PICC置管患者使用湿热敷预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一2019年5月于本院行PICC置管的66例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其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 20例;平均年龄(36.72±18.25)岁;平均病程(4.48±1.26)周。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7.29±18.37)岁;平均病程(4.24±2.08)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组患者均符合 PICC 置管条件,本次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行上肢贵要静脉PICC置管,统一使用美国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型号4Fr),使用3M敷贴固定 PICC 导管。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予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湿热敷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12h开始湿热敷护理。护理人员每日评估 PICC 导管情况,发现敷料边缘卷边或者脱落时及时更换。
热敷方法:护理人员开始给患者湿热敷护理,将水温控制在45℃~ 50℃,毛巾浸在水里,浸透拧到不滴水的状态,抖开,平铺在穿刺点上方2cm 直到三角肌中部。取热水袋,给其注入50℃~ 60℃的热水,并将其放置在热毛巾上,护理人员尤其要控制好毛巾的湿度和暖水袋的温度。待感觉毛巾干燥后,取下再次浸湿,如暖水袋的温度较低,则应换温度适宜的热水,如温度过高,则会容易对皮肤造成烫伤。30~40min/次,4次/天,连续湿热敷7天。
1.3 评价标准
干预1周后,比较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严重程度。静脉炎的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比较用,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2.3 2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比较。见表4。
3 讨论
机械性静脉炎是临床PICC置管的常见并发症。PICC置管后由于导管对血管壁的摩擦接触作用造成血管的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惹静脉壁发生的静脉炎症,血液凝固作用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所致[6]。表现为:穿刺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及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7]。PICC置管因置管操作、导管管理等因素影响,容易引发相关静脉炎、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需采用合适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8],静脉炎会导致血管管腔变窄,血管内膜增生,血流减缓,周围皮肤会随之发生疼痛红肿的反应,而血管变成暗红色,静脉发生条索状变化,触之有硬结。PICC置管后脉络受损,可导致热毒之邪入侵,不但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需要拔除PICC 导管[9]。因此,预防静脉炎是PICC导管维护的重点。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静脉炎0级者所占 比例为84.8%,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3.6%(P<0.05),观察 组患者的静脉炎总发生率12.1%明显低于对照组30.3%(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时间为>6 d的患者最多,对照组静脉留置时间为3~6 d的患者最多(P<0.05)。综上所述,湿热敷预防PICC 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延长静脉留置时间,临床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常规采用经超声引导下穿刺置PICC。观察组应用湿热敷能有效预防患者的静脉炎发生。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因人力、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未对患者后续随访中产生的其他并发症 进行收集和分析,可能会低估湿热敷的其他潜在作用:本研究为单中心开展的临床试验,因纳入人群及样本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降低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今后有必要开展多种形式作对比,以获得大量的本样量。
参考文献
[1]李子凡,崔其亮,陈丽萍,等.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插管注意事项.现代护理,2003,9(4):304—305.
[2]丹海永,田金满,刘瑞颖.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湿热敷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69-70.
[3]陈明霞.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7(02):152-153.
[4]张静.利凡诺湿热敷治疗和预防 PICC 置管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 杂志,2017,34(01):115-116.
[5]段莹,孙书臣.睡眠障碍的常用评估量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 1 6,3(4):20 1-20 3.
[6]杨晓晴,刘谆谆,张兰凤.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预防护理的临床证据及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4):192-194.
[7]李长艳,程苏晶,张巍,等.PICC导管维护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6(07):1833.
[8]于淼,于乐静,庄欢,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5 (03):501-502
[9]方丹萍.浅谈肿瘤患者的睡眠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 3):2 51-2 5 2.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5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