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忽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忽视通过数学实验引导学生猜想、验证并创造的情形并不少见。当然,也有部分教师认识到数学实验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大胆尝试,但由于相关经验的匮乏和理论根基的粗浅,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章对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数学实验;高中数学;探究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为了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体验,数学教师常常会在课堂上引入数学实验的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实验确实可以给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带来益处。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数学实验教学把学生已有条件处在一种“数学研究”的位置上,通过观察、探究、操作,把感知、理解、体验融合为一体,改变了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和方式,有助于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的理解,有助于对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和领悟。
一、创新实验活动,提升生成契机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学习机会,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数学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如教学“函数的表示方法”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探索性实验: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实验器具,这是一个水池,一共有两个进水口,一个排水口,进水口的进水速度可以设定,如果设定一个时段,至少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排水口同时打开,具体分析一下,不同时间段内,这个池子里会储存多少水?学生拿到这个实验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先搭建实验器具,然后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操作,课堂学习进入研究阶段。同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操作环节,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实验顺利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逐渐对实验内容有了更多了解,自然写出了更多的函数式。
二、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在“空间几何”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当中,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在班级里成立合作小组模式,并让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剪刀,胶水,三角板,直尺以及若干个卡纸。紧接着,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境,展开数学实验,让每一个小组利用自己手中的卡纸,做出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估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边长,可以进一步了解正四边形的相关性质,让学生们初步的了解几何图形。紧接著,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在平面上做出两个互相平行地平面,并将两个平面的4个角相互连接,使每相邻的四边形的公共边都相互平行,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便构成了棱柱。以此类推,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探究,教师再让每组的学生利用手中的卡纸做出棱柱、棱台,每组成员可以根据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公式,更好的展开数学实验的探究。最后,教师再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让学生与自己一起动手做出一个矩形,把矩形的一边长度作为旋转轴,将其他剩余的三边分别旋转360度,这时,就会得到一个圆柱。教师通过制作动态的图形,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展开理解,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利用数学图形的性质,让学生们进行动手实验,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三、优设数学实验,培育创新思维
教师指导开展数学实验,有助于引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为创新思维培育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巧用实物模型和教具进行实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学做结合亲历实验进程,能使学生在探索学习抽象隐性的数学知识时获得更为直观的效果,有效训练数学思维。例如,在必修2《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时,教师先设置问题情境:“利用什么形状的纸才可以折成柱体、锥体、台体?”学生们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各小组学伴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纸折成柱体、锥体、台体;然后再整理形成自己的成果,在班上向同学们汇报分享。并且,还有些学生则把折好的柱体、锥体、台体拆解展开,就非常直观地展现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扇形、扇环等各具特色的侧面图形,增添了思维认知。最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播了“柱体、锥体、台体侧面展开图”微课视频,进一步验证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在人机互动的微课媒体情境中升华了学习情感,再次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热情。所以,在这种开放灵动的数学实验活动中,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动手制作,融入猜想、思考、推导、验证等创造性思维过程,激扬着创新学习的热情,迸发着数学变通思维和想象力,既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深化对柱体、锥体、台体等几何体的认识,又促进他们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生长和发展。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有利于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借助“具身认知”的理论来解释数学实验,可以认为在“具身学习”视角下进行数学实验,既要重视数学实验,同时又不能认为就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要追求预期的结果但又要防止淡化实验的过程。只有真正构建出数学实验情境场、探究场及延伸场,才能有效地达成心智、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在思维、身体与环境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具身学习,从而使得核心素养顺利地落地。
参考文献
[1]朱秀娟.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11):140.
[2]杨全录.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30):53-54.
[3]孙少仙.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2020(30):55-56.
关键词:数学实验;高中数学;探究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为了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体验,数学教师常常会在课堂上引入数学实验的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实验确实可以给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带来益处。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数学实验教学把学生已有条件处在一种“数学研究”的位置上,通过观察、探究、操作,把感知、理解、体验融合为一体,改变了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和方式,有助于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的理解,有助于对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和领悟。
一、创新实验活动,提升生成契机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学习机会,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数学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如教学“函数的表示方法”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探索性实验: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实验器具,这是一个水池,一共有两个进水口,一个排水口,进水口的进水速度可以设定,如果设定一个时段,至少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排水口同时打开,具体分析一下,不同时间段内,这个池子里会储存多少水?学生拿到这个实验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先搭建实验器具,然后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操作,课堂学习进入研究阶段。同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操作环节,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实验顺利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逐渐对实验内容有了更多了解,自然写出了更多的函数式。
二、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在“空间几何”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当中,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在班级里成立合作小组模式,并让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剪刀,胶水,三角板,直尺以及若干个卡纸。紧接着,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境,展开数学实验,让每一个小组利用自己手中的卡纸,做出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估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边长,可以进一步了解正四边形的相关性质,让学生们初步的了解几何图形。紧接著,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在平面上做出两个互相平行地平面,并将两个平面的4个角相互连接,使每相邻的四边形的公共边都相互平行,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便构成了棱柱。以此类推,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探究,教师再让每组的学生利用手中的卡纸做出棱柱、棱台,每组成员可以根据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公式,更好的展开数学实验的探究。最后,教师再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让学生与自己一起动手做出一个矩形,把矩形的一边长度作为旋转轴,将其他剩余的三边分别旋转360度,这时,就会得到一个圆柱。教师通过制作动态的图形,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展开理解,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利用数学图形的性质,让学生们进行动手实验,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三、优设数学实验,培育创新思维
教师指导开展数学实验,有助于引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为创新思维培育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巧用实物模型和教具进行实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学做结合亲历实验进程,能使学生在探索学习抽象隐性的数学知识时获得更为直观的效果,有效训练数学思维。例如,在必修2《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时,教师先设置问题情境:“利用什么形状的纸才可以折成柱体、锥体、台体?”学生们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各小组学伴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纸折成柱体、锥体、台体;然后再整理形成自己的成果,在班上向同学们汇报分享。并且,还有些学生则把折好的柱体、锥体、台体拆解展开,就非常直观地展现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扇形、扇环等各具特色的侧面图形,增添了思维认知。最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播了“柱体、锥体、台体侧面展开图”微课视频,进一步验证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在人机互动的微课媒体情境中升华了学习情感,再次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热情。所以,在这种开放灵动的数学实验活动中,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动手制作,融入猜想、思考、推导、验证等创造性思维过程,激扬着创新学习的热情,迸发着数学变通思维和想象力,既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深化对柱体、锥体、台体等几何体的认识,又促进他们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生长和发展。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有利于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借助“具身认知”的理论来解释数学实验,可以认为在“具身学习”视角下进行数学实验,既要重视数学实验,同时又不能认为就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要追求预期的结果但又要防止淡化实验的过程。只有真正构建出数学实验情境场、探究场及延伸场,才能有效地达成心智、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在思维、身体与环境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具身学习,从而使得核心素养顺利地落地。
参考文献
[1]朱秀娟.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11):140.
[2]杨全录.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30):53-54.
[3]孙少仙.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2020(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