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之王

来源 :Q娱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是无法无天的摇滚乐队鼻祖—追求着性、危险与公众怒火。Simon Goddard为你讲述The Rolling Stones怎么样成为从Johnny Rotten到Harry Styles中间所有人的坏榜样。
  东伦敦“森林门”站罗姆福德路上有一间破烂的服务亭,Charles Keeley大部分的上班时间都待在这里,看着时钟发着愁,一直到天亮。一个3月的夜晚,刚过11点30分,一辆黑色的戴姆勒汽车在车库前院刹住。从车里爬出来的人,据Keeley后来描述,是个“邋遢的怪物”,他的面孔几乎被长刘海和太阳镜完全遮住了。在他向Keeley走去的时间里,车里又滚出了4个年轻男子。这就是被《每日快报》称为“不列颠最丑乐队”的那帮坏蛋。
  当时The Rolling Stones刚刚在罗姆福德的ABC剧院演出完毕,他们没来得及上厕所就匆匆离场了。“邋遢的妖怪”—贝斯手Bill Wyman问了一句厕所在哪儿。“厕所关门了。”不祥的预感笼罩了Keeley,他瞎编着回答道。
  “那你他妈的在哪儿尿尿呢?”Wyman问Keeley。他没有回答。此时,Brian Jones透过服务亭的玻璃抓住了Keeley的视线,他做了个著名的鬼脸—手指头插在鼻孔里往上翻,活像人肉做的怪兽滴水嘴。
  “从我的前院儿里滚出去!”Keeley大喊。Jones咧嘴一笑,回敬了一句,“从我的包皮上滚出去!”
  这时候周围已经聚起了一小群观众,他们目瞪口呆地注视着Wyman、Jones和Mick Jagger一起溜达到车库的墙边,拉开拉链,在砖墙上留下了3条水印。他们转身上车,一边加速一边从后窗里竖着V字手势。21岁的Jagger对服务亭里气得发抖的倒霉蛋留下了临别赠言:“哥们儿,我们愿意在哪儿尿就在哪儿尿。”
  这虽然是留给Keeley的话,但把这句话当成1965年3月的The Rolling Stones给世界的信息也不为过。这5个粗暴放荡的青年前无古人地捣着各种蛋,而他们之后的每个伟大乐队都忠实效仿。中产阶级备感恶心,家长们青筋暴起,家庭生活混乱,铺天盖地的小报秽闻和主流媒体的抨击。随后半个世纪里,摇滚乐队的职责说明没有改变过,Led Zeppelin、The Sex Pistols和Oasis的那条路,最初是由The Rolling Stones的鲜血、汗水和尿液铺就的。1963年6月29日,距离他们今年在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演出的日子刚好50年,the Stones从少女杂志《男朋友》的内页开始走入了公众视线,他们当时被号称是南方对The Beatles的“回应”。杂志里披露了“令人着迷”的情报,比如苍白的Wyman的外号是“幽灵”,Watts的外号是“Beau Brummel”(因为他有100多块手绢,Beau Brummel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纨袴子弟,以时髦服装和举止闻名)。《男朋友》信心满满地预测,the Stones“大展宏图的未来指日可待”。但是就像他们在图片里所穿的别扭的西装领带一样,这种故作礼貌地取悦十几岁青少年媒体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我们不会特意哄别人开心。”Jagger开心地承认道。媒体对他们大多数的诋毁其实都是由经纪人Andrew Loog Oldham从中煽风点火的。这位公关先驱与他旗下的坏小伙们一起,描绘了Malcolm MacLaren式流行音乐的斯文加利之路。(Malcom MacLaren, The Sex Pistols的形象策划者和幕后推手,斯文加利是英国作家乔治·杜·莫里耶作品《毡帽》中的人物,是一位手段高超的阴险音乐家,操纵一位模特变成著名歌手,是可将他人引向成功的具有神秘邪恶力量的人的代名词)。1964年3月,当时年方20岁的Oldham想出了问题 “你会允许女儿嫁给The Rolling Stones的成员吗?”然后将问题交给了记者。当被伦敦《标准晚报》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们摆出一副闹剧般的恶棍嘴脸。“我们是挺难看的。”他们表示同意。
  “他们的特色很简单,”Oldham宣称,“他们就是你乐意去恨的那种男孩。”当时的英国还没那么时髦,Alec Douglas-Home是首相,电视里播放的是连续剧《Z-Cars》,音乐界活跃的是The Singing Nun(真名Jeanine Deckers,比利时修女歌手,著名作品有“Dominique”,就是美剧《美国恐怖故事》第二季疯人院里常放的那首法语歌),仅仅是齐领长发这种程度的离经叛道就足以激起众怒—激动的摩德帮(Mods)和摇滚帮(Rockers)打出了“关起这帮野蛮人”的标语,引发了道德恐慌。Oldham早在1963年12月就用一个愤愤不平的广告稍稍惹毛了全国人民:5个笑嘻嘻的乐队成员,加上他们的节日祝福:“祝潦倒的理发师和他们的家人圣诞快乐”。
  在公牛一般的全国理发师联盟主席眼里,这简直就是拿着红布公然挑衅,他在《每日镜报》上向乐队公然开炮。
  同样的不满的还有一位校长,某教会学校因为11个男生留着“The Rolling Stones样式的又长又乱的头发”勒令其停学。他告知媒体只要学生们把头发剪成“The Beatles那样整整齐齐的样子”就可以回来上学。
  这就是“默西之声”和“达特福德之声”之间南辕北辙之处。The Beatles由于王室喜爱而流行。1963年,他们在一场王太后出席的皇家综艺剧场演出里献唱了一首欢快的百老汇歌曲(“Till There Was You”),2年之后被授予了MBE勋章。The Stones则是由于王室的谴责而流行。1965年,一位16岁的少年歌迷看完演出后兴奋不已,砸了商店橱窗,一位格拉斯哥大法官在判决时说他们“完全是一群白痴,举动像小丑一样……弹着班卓琴,头发留到腰际”。
  作家Tom Wolfe巧妙地总结道:“The Beatles想要握着你的手,而the Stones想要烧掉整座城市。”众所周知,The Stones的第2张单曲是Lennon和McCartney送的,“I Wanna Be Your Man”于1963年11月发行。The Stones重塑了这首歌,就像他们重塑了自己周围的一切一样,这首歌脱胎换骨成了胯骨扭动,解开拉链,令淑女们花容失色的性感神作。“我所做的动作当然是关于性,”Jagger这样描述自己的台风,“我觉得可能和跳脱衣舞的女孩儿是一回事吧。”漂亮,甚至有些奇怪地无性的Beatles对此只能勉强招架:对着姑娘的窗户哭哭啼啼软声软气地唱“Michelle, my belle”,而the Stones则点燃了整个城市—你说姑娘们会怎么选呢?   被他们的发型和不打领带的着装风格吸引了注意力,媒体暂时还没发现他们的嗑药问题和风流韵事,Brian Jones有3个私生子,Richards对防疫法视而不见:从美国巡演回来的时候,Keith瞒天过海地带回了一只叫作Ratbag的狗。
  不过,1965年1月下旬,Oldham放出了新的猛料。全国正为刚刚过世的Winston Churchill哀悼,The Stones的第2张同名专辑赶在这个时候发行了,他们的经纪人在唱片中附上了一张纸条,说要买不起唱片的话可以去抢劫盲人。英国全国盲人协会大为震怒,向上议院要求将此事呈送刑事检控专员。当时乐队的厂牌Decca只好采取了补救措施,在唱片压制过程里取消了那条信息。
  The Stones身后跟了一大群暴民,包括理发师、校长、贵族、大法官,现在又加上了残疾人,随后又跟旅馆界结下了梁子。1965年3月10日,他们在约克郡北部A1附近的苏格兰角捣毁了他们的第一个旅馆房间。损失共计5个畿尼(原英国货币单位),跟后来把电视机扔进游泳池的级别差远了:在墙上乱涂乱画了一点东西,罪大恶极地把饼干碎屑踩进了地毯里。也只不过是挤光了几管蛋奶油,就让旅馆对他们下了永久禁令。
  “饼干门”事件之后1个星期,3月18日,the Stones溜达进了Charles Keeley的服务站,又招惹了新的敌人。Keeley报了警,4个月后,他和乐队在西汉姆法庭上又见面了。法官在判决中告诉the Stones:“你们在自己的专业中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这也不代表能够放任你们这种行为模式。”Wyman,Jones和Jagger每人被罚款5英镑。他们憋着笑,在300多个粉丝的欢呼和簇拥下离开了法院。他们付出了15英镑的代价,但是在梦想也能想尿在哪儿就尿在哪儿的年轻一代眼里,Stones树立了无价的榜样。
  1967年,他们欢快的发型和厕所闹剧被更加不同、更加严重的毒品突查、监禁判决和巨轮下的蝴蝶般的事件所取代。但是在这些伤痕累累的自我神化之前,1963年到1966年之间,the Beatles改变了摇滚的语言,而the Stones同时还改变了摇滚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创造了摇滚生活方式。50年之后,世界和60多岁的the Stones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姆福德路上的服务亭已经不复存在。《男朋友》杂志也早已消失。更令人伤感的是,做鬼脸的Brian Jones也不在了。今天,The Rolling Stones他们自己也不会让女儿们嫁给The Rolling Stones这样的人的。Jagger的前妻Jerry Hall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这对夫妻在里士满的别墅里抚养着孩子们,从来不允许他们去伦敦,而且“不让他们接触报纸里的那些东西”。而“那些东西”都是Jagger自己一手制造的。
  Mick爵士创造了一个影响后代的强大榜样。2013年,曾经被the Stones填满的小报上讲的是另外5个青年的故事,他们中的一个和过去的榜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处,19岁的One Direction成员Harry Styles不过是跟着Jagger几十年前的老路照猫画虎,有时候连裤子都找不到。Keith Moon从酒店阳台上扔出去的每一台电视,Sex Pistols对着主持人Bill Grundy爆出的每一句脏话,Liam Gallagher每次冲着相机竖起的中指都源自于此。音乐界坏男孩的面孔总在改变,但是the Stones留下的神圣遗产依然不可战胜。用拉丁文说,就是:“Nos usquam mictus, vir”。先生,我们愿意在哪儿尿就在哪儿尿。
其他文献
经历了数年由自己一手炮制的麻烦之后,DEPECHE MODE突然遭受了命运的一系列沉痛打击。Q从正在德克萨斯表演的三人组那里听到了关于父亲逝世、爱人离去和对抗癌症的故事。“我通过创作回归了生活。”Dave Gahan如是说……  在世界上最大的音乐产业聚会—德克萨斯的South By southwest音乐节上,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0多首曲目在超过100个地点上演。Depeche Mode在奥
期刊
忧郁独立摇滚人差强人意的第6张专辑  THE NATIONAL  Trouble Will Find Me  4AD,5月20日  关于布鲁克林的The National的一切都有意地在慢热中进行—从他们温柔绽放的音乐到他们2007年因发行《Boxer》受到人们关注之后的几年里已经有三张LP发行的事实都如此表明。在《Boxer》之前他们只是被参加过“All Tomorrow's Parties”音
期刊
导演:彭浩翔  主演:杜汶泽/郑中基/陈静  片长:90分钟  虽然这是一部以“低俗”自居的电影,但显然彭浩翔分明就想让观众了解他有多“不低俗”,不论是自嘲也好,嘲人也罢,根据港产片一贯的个性,非要把什么港人北上、抵制内地、国民教育强加在这部电影中,未免有点太过多虑。就当这是一次性器官们的聚会吧,《低俗喜剧》用一个落魄电影监制的经历,串起推销方案、拉投资、组团队、制作、宣传等一系列电影诞生所必经的
期刊
不是“朋克”的标签就仅仅是谩骂与躁动。过了三十而立的“反光镜”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他们的音乐之路,告诉你什么是他们所信赖的责任感与专业素质。  一个刚下完雨的北京,天还阴着,适合播放一首“还我蔚蓝”。走进东二环附近“飞行者”唱片的办公区,会议室烟雾缭绕,“反光镜”乐队的几个人刚刚开完新专辑的碰头会,讨论制作方案。  距离2010年那张EP《释你》,他们已经三年没有新专辑问世了。  坐在这样一支老牌流行
期刊
忘了那些保险广告吧,朋克之王Iggy Pop正式归来  IGGY AND THE STOOGES  Ready To Die  FATPOSSUM,4月30日  1973年有这么一张专辑问世:粗糙野蛮却好评如潮;全英最火热的摇滚明星David Bowie参与其中;它的热卖使得音乐爱好者们在恐惧中逃离唱片店;每一位未来的朋克之星及后朋明星都如获至宝,从中汲取养分。这张专辑便是Iggy And The
期刊
钟立风被称为国内最具文艺气息的民谣歌手,他的最新专辑叫《欲爱歌》,名字的灵感来自作家蒋勋的一本书。就像是他在歌词里对大师们的引经据典,从蔡明亮、塔可夫斯基、费里尼到木心再到南怀瑾,他们的言谈变成了钟立风言谈的一部分。钟立风说,读书改变了他。我们不能忽略他歌里面无法抑制的深情,他有那么多艳遇,有那么多爱吗?他的那些恋歌从哪里来?这次Q和钟立风聊了整整一个下午。他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他的过去,以及他的
期刊
居住在洛杉矶的英国民谣女歌手对爱情已经心灰意冷  LAURA MARLING  Bankrupt!  GLASSNOTE/ATLANTIC,4月22日  Laura Marling总是带着英国式的自信,貌似单薄的音乐中透着文雅的坚定。而在第4张专辑中,这样的坚韧特质变得更加明显。年仅23岁的她已想明白:现在是进军美洲的好时机。《Once I Was An Eagle》是Marling来到LA艺术区
期刊
这是一篇比较个人化的音乐节体验。  它也许不那么面面俱到,不那么揪住一支乐队的技巧  说个不停,可它激昂、真实、浪漫,并充满爱。作者说:  “我是一个北漂屌丝,并不富得流油;我的工作也很忙,  抽出一个星期去玩没准儿要遭到老板的白眼。‘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是多么容易的一个决定!可是后来,我想明白了:我再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年轻,像现在这样热爱音乐;以后的工作只可能比现在更忙,这种‘以后的机会’可能永
期刊
Metallica这个名字代表什么含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歌迷,都会有各自的理解。但对于中国摇滚乐迷来讲,Metallica这个名字,则一度就是“重金属音乐”的代名词。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会来到中国演出。消息一出,必然一石激起千层浪。  严格地说,Metallica当然代表不了重金属音乐的全部,更不是重金属音乐的开山祖师,而只是某个时代的佼佼者。但因为时效的缘故,中国音乐市场对海外音乐最早
期刊
The Rolling Stones的乐队经理人Andrew Loog Oldham不仅仅启发了“Mick’n’Keef”(Mick和Keith)这对创作搭档,也开创了“摇摆60年代”。Andrew Perry以此文向“国王制造者”致敬。  1963年12月的一个下午,Andrew Loog Oldham与Mick Jagger同床醒来。当年4月,这位时年19岁、喜欢四处游逛的时髦青年听说了t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