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不断弱化的问题,分析了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从科学思维培养、教学内容设置、教学信息平台建设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四个关键方面给出了建议和对策。该研究对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思维; 实践动手能力; 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2-84-03
0 引言
计算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因而成为大学生课堂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最初,由于计算机的功能有限而普及率很低,其应用范围也不是很广泛,因而本科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文字录入、基本文稿编辑技术就已经能达到社会的基本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其应用领域扩大,尤其是图形化界面软件的出现。仅掌握计算机文字录入和文稿编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高级文本编辑、数据分析处理、电子文稿应用、多媒体技术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必修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网络基础及其应用也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以计算机软件工具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模式已经过时,计算机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严重质疑,因而各高校大幅缩减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学时。本研究试图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平台的改革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1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寻求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的解决方案,我们针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主要涉及科学思维培养、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四个方面。
1.1 注重技能训练轻科学思维培养
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主要以计算机软件应用为主,没有强调教学的基础性,特别是科学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学内容大部分围绕Office套件、Windows的操作技术进行工具应用教学。虽然这些软件和操作对于学生未来的具体工作有帮助,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及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开设,这些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首要目标进行设置。
1.2 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
随着計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同需求。在计算机应用的初期,各个专业对于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需求基本相同,比如文档编辑、简单的数据管理、处理与分析、研究成果交流与表达等,而当前每个专业都有大量的专门应用软件和知识体系,且已非常复杂,有的甚至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例如生物信息学。因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其教学内容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细分,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进行设置。比如艺术设计与生物学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区别。
1.3 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
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新模式,云计算平台和MOOC教学平台的出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网络化,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可以远程进行课程的学习和练习,教师也可以远程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监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互动交流。而当前的教学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学生课后没有了教师指导的现象较普遍,学生在自学和练习时遇到问题无法及时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
1.4 教学与考核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的割裂
教学上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但是考核又主要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这种不一致性导致了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基础性作用的策略
2.1 加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基础性必修课,应该像物理、数学和化学一样担负起科学思维的培养任务。科学思维是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创新灵魂,科学思维包括推理思维、实证思维、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计算思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培养的主要思维能力[2]。
2.2 面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
不同的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来设置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首先,到不同的学科调研,提炼出其主要的需求,形成详细调研报告;其次,结合调研报告对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分类设置;最后,根据分类结果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并完善相关的教学文件和管理体系。
2.3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云计算、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现代教学信息平台将现场教学与互联网教学无缝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3-4]。我院主要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是:以网络信息平台为支撑,将教学文档、教学要求、教学视频等,通过互联网在线共享给学生,学生可在任何地方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开设了在线开放教学论坛,学生能够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提出建议等互动学习,实现学习互动。
2.4 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
2.4.1 增加实验环节的比重
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定的教学学时数内上机实践,远远不能达到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因此,需考虑在不增加实践课时的情况下,通过MOOC等现代开放信息平台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练习,这些平台能够为学生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示、自动判分、进度控制,使学生能够在没有教师辅导或者远程輔导的情况下根据开放信息平台的进阶任务及反馈不断练习,逐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4.2 采用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基于知识点的教學模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案例是基于实际工作的需求提取出来的关键应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直接有效途径之一。我院专门为学生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实验指导》教材,在电子文档、电子表格、电子文稿三部分,设计了大量的案例供学生练习。例如电子文档设计了毕业论文排版、期刊排版、公文排版等实际应用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实际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支撑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2.4.3 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实践能力考核
实践动手能力是本科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5]。随着各高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重视程度的增强,在教学中大大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然而,学生实践能力却没有充分地在教学考核环节中体现出来。出现了教学环节与考核环节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脱节的问题。而采用现代开放信息考试平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采用上机操作考核能够实现教学与考核内容一致,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已经被很多高校大幅度压缩,高校出现了计算机教学工具论的观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挑战。本研究分析并提出以计算机思维为导向,面向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体系,采用现代教学模式与平台(例如云课堂和MOOC),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来提升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该方法已经在西南林业大2013-2016级的本科生教學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柳彦芳.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3.15(1):7-11
[2]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
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5-9
[3] 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13.2:53-57
[4] 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
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5] 龚维,丁彤,何颖等.关于如何培养高校理工科学生实践动手
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4:64-66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思维; 实践动手能力; 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2-84-03
0 引言
计算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因而成为大学生课堂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最初,由于计算机的功能有限而普及率很低,其应用范围也不是很广泛,因而本科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文字录入、基本文稿编辑技术就已经能达到社会的基本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其应用领域扩大,尤其是图形化界面软件的出现。仅掌握计算机文字录入和文稿编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高级文本编辑、数据分析处理、电子文稿应用、多媒体技术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必修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网络基础及其应用也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以计算机软件工具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模式已经过时,计算机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严重质疑,因而各高校大幅缩减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学时。本研究试图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平台的改革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1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寻求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的解决方案,我们针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主要涉及科学思维培养、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四个方面。
1.1 注重技能训练轻科学思维培养
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主要以计算机软件应用为主,没有强调教学的基础性,特别是科学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学内容大部分围绕Office套件、Windows的操作技术进行工具应用教学。虽然这些软件和操作对于学生未来的具体工作有帮助,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及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开设,这些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首要目标进行设置。
1.2 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
随着計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同需求。在计算机应用的初期,各个专业对于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需求基本相同,比如文档编辑、简单的数据管理、处理与分析、研究成果交流与表达等,而当前每个专业都有大量的专门应用软件和知识体系,且已非常复杂,有的甚至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例如生物信息学。因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其教学内容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细分,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进行设置。比如艺术设计与生物学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区别。
1.3 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
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新模式,云计算平台和MOOC教学平台的出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网络化,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可以远程进行课程的学习和练习,教师也可以远程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监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互动交流。而当前的教学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学生课后没有了教师指导的现象较普遍,学生在自学和练习时遇到问题无法及时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
1.4 教学与考核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的割裂
教学上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但是考核又主要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这种不一致性导致了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基础性作用的策略
2.1 加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基础性必修课,应该像物理、数学和化学一样担负起科学思维的培养任务。科学思维是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创新灵魂,科学思维包括推理思维、实证思维、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计算思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培养的主要思维能力[2]。
2.2 面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
不同的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来设置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首先,到不同的学科调研,提炼出其主要的需求,形成详细调研报告;其次,结合调研报告对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分类设置;最后,根据分类结果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并完善相关的教学文件和管理体系。
2.3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云计算、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现代教学信息平台将现场教学与互联网教学无缝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3-4]。我院主要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是:以网络信息平台为支撑,将教学文档、教学要求、教学视频等,通过互联网在线共享给学生,学生可在任何地方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开设了在线开放教学论坛,学生能够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提出建议等互动学习,实现学习互动。
2.4 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
2.4.1 增加实验环节的比重
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定的教学学时数内上机实践,远远不能达到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因此,需考虑在不增加实践课时的情况下,通过MOOC等现代开放信息平台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练习,这些平台能够为学生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示、自动判分、进度控制,使学生能够在没有教师辅导或者远程輔导的情况下根据开放信息平台的进阶任务及反馈不断练习,逐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4.2 采用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基于知识点的教學模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案例是基于实际工作的需求提取出来的关键应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直接有效途径之一。我院专门为学生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实验指导》教材,在电子文档、电子表格、电子文稿三部分,设计了大量的案例供学生练习。例如电子文档设计了毕业论文排版、期刊排版、公文排版等实际应用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实际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支撑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2.4.3 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实践能力考核
实践动手能力是本科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5]。随着各高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重视程度的增强,在教学中大大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然而,学生实践能力却没有充分地在教学考核环节中体现出来。出现了教学环节与考核环节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脱节的问题。而采用现代开放信息考试平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采用上机操作考核能够实现教学与考核内容一致,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已经被很多高校大幅度压缩,高校出现了计算机教学工具论的观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挑战。本研究分析并提出以计算机思维为导向,面向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体系,采用现代教学模式与平台(例如云课堂和MOOC),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来提升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该方法已经在西南林业大2013-2016级的本科生教學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柳彦芳.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3.15(1):7-11
[2]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
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5-9
[3] 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13.2:53-57
[4] 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
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5] 龚维,丁彤,何颖等.关于如何培养高校理工科学生实践动手
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