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故事的主人公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uagn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一:血浓于水
  
  那一年,25岁的张宏德风华正茂,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晋西北的一个城关医院,工作几年后又回到母校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1 988年,张宏德参加全国EPT外语考试合格,受山西省派遣,走出国门,东渡日本留学。她求学于日本岩手医科大学,研修以肝病为主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并重点对B型和C型肝炎病毒进行实验室断定和研究。
  张宏德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潜心钻研,如饥似渴地汲取国外的先进医学知识。时光一天天流逝,收获一天天丰富。4年中,张宏德参加医学会,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5篇刊登在日本国家级刊物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女留学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在日本医学界引起了轰动。在那个樱花盛开的地方,张宏德就像一株吐艳的牡丹,格外耀眼,令人瞩目。
  在日本研修的日子里,张宏德发现日本医学界对祖国的瑰宝——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在思索着:中医博大精深,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医学交流,几年中,她利用业余时间,大力传播和推广中医和中国文化。她的足迹遍及岩手县周围的60多个地区,每到一处,都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经过她的讲解,许多日本人也能够运用中医防病、治病。张宏德的声誉越来越大,以至邀请她讲学的医疗机构、会馆、民间组织络绎不绝,每次讲学,张宏德都以端庄、儒雅的仪表出现在人们面前。她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着中医和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张宏德的讲学,引起了当地政要的关注,他们纷纷向她表示敬意和支持。1 992年的一天,世界宗教者和平委员会日本大和山理事长田泽康三郎先生接见了她,并向她捐资4000万日元做为赠礼,用以发展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
  1992年张宏德结束了四年的留学生涯,面对日本的优厚条件,面对日本朋友的一再挽留,她带着满腔的报国情怀毅然回国。记得那天是10月1日,举国欢庆的日子。 张宏德经过一系列程序:选址、考察、寻求合作伙伴、报请政府批示……这过程繁琐而又艰难,其间,她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后悔过,绝望过,但她仍顶住压力、顶住困难,经过两年的奋斗,1 996年6月29日,山西中日友好康复医学中心正式运营。为了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同年,张宏德又创办了山西中日友好医学院。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实现教学科研、医疗实践一体化,并于2002年创建了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故事二:情重于利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新世纪的时候,晋祠学院也以全新的运行机制、蓬勃的发展态势,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不断开拓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院办成规模适度、办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院校。
  世纪之交,民办学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办学者为之震惊和不安。张宏德却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她谋划着学院跨越式发展,争创一流的蓝图。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抢占民办教育的制高点,张宏德确立了“医德为魂、智商为本、素质为上、师德为重”的办学方针。她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扩建后的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规划占地330亩、建筑面积46374平方米、绿化率达40%以上,真正成为“绿化、美化、净化”的园林式学校,教学实验大楼内有完善的现代化实验室、电教室、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室,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学生公寓楼: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及丰富的文化、体育、娱乐等设施,给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张宏德深知,培养、教育一流的学生,师资力量是关键。为此,她花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该校授课教师中有教授职称的占30%,有副教授职称的占50%。张宏德还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正确的办学方针,良好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队伍,强大的专家团队,确保了教学质量。几年来,学校已招收5000多名学生,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学生邵韶、李晶等五名同学荣获山西医科大学最高奖——“邵像伊”奖学金;学生罗刚、王鹏飞、崔扬等七名同学被山西省教育厅、团省委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张建丽、郜振武等八名同学被评为“大学生标兵”,董洪波老师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桃李满园芳天下,厚德博学可齐家”这是对张宏德院长艰辛创业的最好评价。
  十年的办学经验,让张宏德深深懂得: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我国刚刚走出“世”外桃源,拥抱WTO时,张宏德就敏锐地意识到,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要把办学水平再提高一步,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就要和国际接轨。基于这种思路,张宏德多次与国际友人广泛接触,收集国外高等教育的信息,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国的名高校达成协议、联合办学。
  
  故事三:义高于名
  
  张宏德为了办学呕心沥血,付出所有,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将家里的车辆、电视机、摄像机、洗衣机等值钱的物品都用于学校,这个情况被学生知道后,学生深受感动。他们为有这样一个无私无畏的院长感到庆幸。
  张宏德不仅自己艰苦创业,而且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带头为困难学生捐款助学。同时学院每年都为贫困生、残疾生减免学费。回顾往事,张宏德坦诚地说: “我办学的初衷是教书育人,从没想到利用学生赚钱。办教育本身是一种投入,也是一种奉献。我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一些学生的家长得知内情后,也纷纷给学院写信,对张宏德寄予极大的信任。一个家长在信中写道 “我们心里万分高兴和感动。对你们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我深表钦佩。把孩子交给你们培养,这就对了。我们深信,在你们呕心沥血、精益求精的教育下,孩子一定会有出息!”
  她先后荣获“公益之星”,“2009公益中国十大慈善人物”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杰出管理十大成就奖”,“光辉60年‘中国民办高校十大杰出成就人物”并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亲切接见。
  这么多的荣誉和光环伴着她,在被问及是怎么做到的,张宏德这样回答:“困难常伴着我,但总熄灭不了我心灵深处教书育人的灯火,也许这是我生命中唯一的亮点。我只想在我的有生之年实实在在地做点事,这样才活得有意义。”张宏德就是这样,为了理想,为了“活得更有意义”,她披荆斩棘,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昂首阔步,拼搏向前。
  作为一名学者,她不懂什么叫做妄自菲薄,什么叫做一蹶不振。在她的信念里面,即使仅仅为了“学者”二字所代表的意义,她也不能停止努力,不能停止积极进取。
  走过的道路里面,她一直如一朵非洲菊一样执著而坚毅,不曾向任何的困难低头。她微笑的眼神在向你述说——
  只要已经开始,她便不会停止。
  只要踏上征途,她便不会认输。
  没有道路会那样平坦,没有人生会那样完美,只是她用那样一种平淡的坚强微笑着走过了坎坷,最终采撷到了人生的珍果。
  或许,她就如一株仙人掌,经历过失败如刺穿皮肤的痛楚,经历过人生如身处沙漠的无助,最后依然选择了坚持,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用所有的心思去开出一朵花,用所有心思凝聚的那朵花,飘出青春与慈爱,述说感激与坚毅。
  那株仙人掌,即便经历了针刺一样的疼痛,也会用花朵昭示着笑容,也会用笑容面对着自己的花样年华。
其他文献
我常常想,人生是短暂的,也是孤独的。如果一生有诸多的知己好友,闲暇时琴瑟和鸣,對酒当歌,诗文唱和,墨池舞蹈,倒不失为一种赏心乐事,一种亦神亦仙的人生别一种境界。然而,我说的是古人,古人们总能把世事看得很开,他们那种豪放、超脱、斗酒诗百篇的作派总让我们心驰神往,浮想联翩,艳羡不已。在古代你如果要找一拨儿仗剑走天下的侠士豪客,或“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的风流雅士那简直是俯拾皆是。但在现今,却少了,甚
期刊
上海华皓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竭诚为客户提供审计、验资、财税顾问、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同时又具有司法会计鉴定资质的执业会计机构。秉持“我们专业,我们更敬业”的服务理念,在同业中是一支崛起的生力军。  “华皓”自创建之日起,始终注重企业团队建设和科学有效管理。通过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员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方面,以建立学习型组
期刊
人物档案profile  李新琴,现任天津市古兰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天津市红桥区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曾多次被评为市级、区级“三八”红旗手,红桥区“十佳女性创业者”,“全国先进个人”“青年兴业领头人”,2003年被评为“全国第九届妇女代表”,现任市青联委员,红桥区青联副主席。      天津市古兰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在总经理李新琴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在不断发展
期刊
伍炳亮,1953年生于广东台山。自1979年开始从事古典家具购藏,现担任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家具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伍炳亮从业三十年来主要从事明清家具的收藏、研究以及设计制作。对明清家具的造型、结构,以及文化内涵有着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以“型”、“艺”、“材”、“韵”为
期刊
诗言志,文写心,这是挥笔书写三边优秀人物的作家——赵石的心里话。  从2004年的春天到2009年的春天,他写了150万字的文章,公开发表的125万字,还有25万字,准备在近年里发表。他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报告文学》、《延河》、《黄河文学》、《榆林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纪实作品75万字,在区域报纸上,发表了50万字。在五年里,每年要写成30万字。每篇文章,写三稿,有的是四稿、五稿。每
期刊
人物档案 profile  元伟成,1959年生,中共党员,MBA,美国安费诺集团公司工业部中国区事务副主席。   1979年服兵役于北京空军部队导航专业,  1983年开始在各工厂企业曾担任保卫干事、政工干部、供销科长、厂长助理、工会主席、支部书记,  1994年担任番禺環球电子实业总公司总经理,  1999年担任广州诚信软性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5年担任广州安费诺诚信软性电路有限公司总
期刊
我从事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教学研究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公益事业,是落实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促进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工作。涉及各类企业从业人员、技工学校、社会力量办学、职业学校、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以及新生劳动力等领域。我单位自1995年11月成立至今。年职业培训人数从不到1万人,增到现在年培训将近十万人,年鉴定人数从2600人,增到现在的10万多人,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年不到2500个,增
期刊
张宏德,1 967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1 988年,由省教委派遣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岩手医科大学内科主要研修以肝病为主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并进行实验室研究工作。留学四年间多次参加日本医学学会,发表论文50余篇。  1 992,年受到世界宗教者和平委员日本大和山理事长田泽康三郎先生的接见,并得到4000万日元的捐款。  1 992年10月她放弃了在日本的优厚待遇,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
期刊
人物档案profile  董文才,1953年生,中共党员,1972年5月参加工作,1989年8月14日到京唐港工作。现任唐山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共唐山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京唐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董事,唐山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董事,唐山津航疏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京唐港首钢码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在工作中,董文才始终以对
期刊
东渡日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