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公众号的“把关人”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傳播学“把关人”经典理论为支撑,对中国华电集团微信公众号“华电微政工”及其编辑团队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内容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这三种研究方法,对“华电微政工”10个月的微信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对公司系统188名基层通讯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集团公司政治工作部的相关领导和参与“华电微政工”编辑的基层通讯员进行了深度访谈,旨在探讨如何提升企业新媒体宣传力度,探讨“把关人”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从而加强央企的内外传播。
  关键词 “把关人”理论;央企宣传;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4-0001-02
  1 课题背景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经典理论之一,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中,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如今,网络中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使任意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由地、积极地接收或传输,从而形成一种较为自由和个性化的议程设置。
  这一现象对国企的宣传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微信公众号——这一有别于纸媒、网站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在把关流程、把关人自身的定位及其作用都对微信公众号的制作过程、传播效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例如: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了国企传统的对内与对外宣传的界限;一些把关人对微信平台内容重视不够,造成把关不严;个别领导暂时还很难适应用网络话语做严肃的政治类宣传;企业非盈利性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2 基层通讯员作为“把关人”的相关维度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大型国企在新媒体视域下“把关人”的定位及其作用,对188名基层通讯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共涉及三个维度:基层通讯员对媒介的选择,基层通讯员对自身的定位,基层通讯员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2.1 基层通讯员对媒介的选择
  从事宣传工作年限角度,被测的188人中有100人从事宣传工作小于3年,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96人。在“公司刚刚开展完一项活动,您更愿意通过以下哪种媒介进行宣传?”选择公司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的人数无明显差异。这一结论说明,在目前企业中,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2 基层通讯员对自身的定位
  在微信环境下做政治类的宣传工作中,当问及“会不会同意不是从事宣传工作的职工也可以随意创办公众微信号,宣传与公司相关的内容”反应其政治敏感性的问题时,笔者经过卡方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显著。(X?=11.096,df=2,p<0.05)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倾向不同意,普通技术岗位人员倾向同意。虽然这些被试者均为专、兼职的通讯员,但表现出职位越高其政治敏感性越强。
  2.3 基层通讯员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基层通讯员在考虑是否采用微信公众号这一表现形式进行宣传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是公司领导层,认为“某些领导可能看不到”占不选择微信平台理由的50%。这也反应了国企宣传的载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领导是否认可,同时反映出要想在国企中推广新媒体宣传手段,得到领导层的重视很重要。
  3 “华电微政工”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分析
  “华电微政工”微信公众号从2015年6月3日发出第一条微信以来,截至2016年3月22日,历时10个月,共发出168条。
  3.1 “把关人”眼中的传播效果
  基层通讯员无论是选择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传播的效果的预期没有太大差别,既关注传播形式也关注传播内容。但是反应在问卷测评分数上,在新媒体平台上宣传更注重传播的形式是否新颖和有多少人愿意阅读。
  3.2 传播内容效果分析
  笔者将这168条微信逐条按照传播的内容进行分类(按照出现频次多少依次为):政治工作103次、基层动态57次、上级精神43次、活动的招募(预告、榜单)26次、涉及节日24次、电力科技及管理22次、典型人物14次、社科(科技、人文)知识9次。
  3.3 关注数、阅读量与点赞数效果分析
  在对168条微信阅读人次的统计结果中,笔者发现在阅读量超过1 000人次的微信中,共涉及各类栏目65次。(政工工作18次、活动招募预告榜单15次、基层动态11次、电力科技管理5次、节日5次、上级精神5次、人物4次、其他社科科技人文知识2次)笔者对涉及到的这65次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出每个栏目在点击量超过1 000次微信中所占的比例。
  从图1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其中阅读量超过1 000次的微信中,政工类占27.69%,而所有被统计样本中,政工类占34.50%;同样,上级精神为7.69%和14.42%,这说明相对正统、偏说教的内容阅读量不高。而与之相反,活动招募(预告、榜单)在所有统计样本中仅占8.72%,而在超过1 000人次阅读量中占到23.07%;典型人物分别是6.15%和4.69%。以上两组数据表明,像活动的招募(预告、榜单)和身边的典型人物,诸如此类,令广大职工感受到与自己有关系,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参与其中的活动,或者那些身边的真人真事,与自己的生活相关的内容,是比较受欢迎的。
  4 企业微信公众号“把关人”的发展前景
  4.1 企业微信公众号“把关人”的重要性
  一是基层通讯员的决策作用日益增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就是商品,读者就是用户,“华电微政工”从选题到搜集素材,再到后期的制作,都由基层通讯员完成,对同一个选题的把握体现了通讯员的专业素养。
  二是对审核部门提出新的挑战。在企业中承担把关职能的多为政工部、办公室等行政部门。他们对新媒体平台的接受程度有待于加强,还未认同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合法身份”,还未能接受手机作为企业对内、对外宣传工作的阵地。
  三是对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于加强,还需进一步转变对新媒体平台话语模式的认同,接受使用一些半调侃的语气。
  4.2 企业微信公众号需要什么样的“把关人”
  一是讲政治,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正因为微信公众号内容的传播具有传播面广、速度快,看似是对内传播,实则对外传播的特点,这就要求基层通讯员,尤其是运维政工类微信公众号的时候要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
  二是懂技术,跟上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基层宣传干事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传播手段发展的前沿,有效地占领宣传阵地,发出声音,起到强有力的舆论引领作用,对内引导和教育广大员工,对外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三是讲团结,集体的智慧彰显无限魅力。微信公众号内容从选题到搜集素材再到制作,需要一整套的流程,远比传统媒介要复杂,所以更需要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
  4.3 如何发现和培养微信公众号的“把关人”
  一是全面提升基层通讯员业务素质,打造精品IP。2016年11月13日,华电集团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华电”作为2016年度“TOP30企业大数据传播创新奖”唯一获奖的电力微信,为华电打造良好IP形象,为系统内其他微信公众号做出了榜样。
  二是进一步加强微信公众平台顶层设计,明确团队分工。集团公司政工部做好顶层设计,集团级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和维护工作,根据不同的主题分配给各二级公司,定期报送相关内容。集团公司总部只需下达指导性意见,然后对每一期“产品”进行把关即可。这样既符合新媒体“把关人”扁平化的特点,又做到了对全局的把控。
  三是丰富基层单位宣传载体,善用新媒体。一些基层单位已经不满足于只协助维护集团公司相关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的公司有意识地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日常工作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微信公众平台在基层单位的影响力,逐渐成为主要宣传阵地之一,同时形成集团内的矩阵式传播。
  参考文献
  [1]贾骏.略论“把关人”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39-142.
  [2]徐敏.中国大众传播媒介“把关人”现象的实证研究——以《解放日报》和《新闻晨报》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7.
其他文献
山东省莱州市委宣传部,山东烟台 261400  摘 要 在萊州,有这样一个微信平台,叫做“花开莱州”。“花开莱州”政务微信平台于2014年9月开通,通过“互联网+政务”的模式,打造对外宣传推介莱州的新窗口和政民沟通交流的新桥梁。微信平台开通以来,粉丝已突破20万人,单篇阅读量最高达10万人次以上,每周点击量高达50万人次,在全省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和人民网全国政务微信排名中位居前列,适应了当前宣传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体不断发展,地位越来越高,为了抢占市场获得效益,各网络媒体纷纷推出特色节目和产品吸引受众。之前在网络上走红的搜狐视频与博集天卷影业联合出品的网剧《法医秦明》就是搜狐网一次成功的内容产品营销。其成功原因主要包括选材有特色、内容充实、营销策略运用得好。由此可知,其他网络媒体在进行内容产品营销时应注意制作特色内容保证产品质量,使用多种营销手段,明确市场定位确定具体战略。  关键
期刊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学前教育杂志社,北京 100053  摘 要 传统纸媒在互联网形势下,如何借助新媒体手段,借助移动平台,促进栏目的深度挖掘和互动参与性?如何培养全媒体人才,建设融合式新流程?以《学前教育》“舌尖上的幼儿园”和“绘本阅读”两个栏目为例,对期刊媒体融合的初步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新媒体手段的使用、活动运营平台、全媒体人才打造融合式流程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传统纸媒推进媒体融合方
期刊
韶关市广播电视台,广东韶关 512026  摘 要 多年来,重大时政主题宣传常常沦为自说自话的垂直灌输,“曲高和寡”的窘境亟待改善。在新的媒介技术的反哺下,时政“硬”题材的软化正在全面变成现实,重大时政主题宣传的活化也拥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韶关广播电视台的系列报道《南岭新路》证明地市级广电台的重大时政主题宣传在恰当的创新下也可以让受众有“追剧”的体验。  关键词 主题宣传;追剧;受众;创新  中图
期刊
摘 要 网络将新媒体置于一个互通的竞争空间中,不再受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新媒体运营就是对用户的运营,其核心就是用户忠诚度的争夺和维持。以USP理论为依托,认为新媒体要争夺用户忠诚度就要把握用户的“痛点”,“痛点”分解为定位、内容、包装三个指标,目标是在细分市场中以独特优势迎合用户需求。  关键词 USP理论;新媒体;“痛点”经营;用户忠诚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期刊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 《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可谓是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两大里程碑。它们分别在各自的时代创造出了惊人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而同为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与《中国好声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双方又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且它们各自未来转型的方向也不同。对《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进行对比研究,在相同相异对比的框架下运用横向纵向的对比方法,利用议程设置理论,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社交网络的聊天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不少社交平台、聊天软件中出现的“表情包”深受人们喜爱。这种“以图代文”的传播方式慢慢融入人们的网络社交圈。图能达意、图说事理,图说,即表情包作为图像,传播和展现出来的“工具辅助性”“视觉审美性”“经济文化”等功能值得关注。  关键词 表情包;图像传播功能;视觉审美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深入,国家形象成为多国关注的焦点,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外表达中华文化也成为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纪录片所表现的是带有特殊文化氛围的纪实,描绘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及人文风景,能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通过分析广西民族纪录片的特征,从题材选择、情感选择、叙事模式三个方面
期刊
摘 要 在公共危机应对上,传统媒体已不能适应高速的信息传播节奏,参与人数多、信息发布快、转发分享容易的微博、微信占据了传播主场,往往成为事件的第一发声者并成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山东非法经营疫苗事件”为例,通过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从传播学的五大要素出发,分别就微博与微信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两者在突发事件传播中表现的异同和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对
期刊
摘 要 由于独特的区位和历史缘由,新疆主流媒体对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媒介技术不断升级的今天,以《新疆日报》为首的传统纸媒在寻求与新媒体渠道的融合路径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微信在共同体构建层面存在的优势,并以《新疆日报》为例阐述其在公众号平台平衡报道、内容的故事性、界面设计和信息反馈层面应注意并改进的问题。  关键词 新疆日报;微信公众号;新疆故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