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的岳父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__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来妻子家,是1998年冬天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当时,我和妻子谈恋爱已有半年了,妻子突然提出请我去鄉下看看未来的岳父大人,我爽快地答应了。妻子早和我说过,未来的岳父有着地地道道中国农民的本分和品质,他当村主任三十多年,把村里的大小事管得很好,还收留了两位男女孤寡老人,全身心为他们养老送终。
  我对未来的岳父充满期待,认为他善解人意,是非常善良的好人。可万万没想到,我第一次和他相处,就吃了闭门羹。妻子把我带到家,岳母看我在城里工作,生得眉清目秀,又显本分实在,欢喜地和我唠着家常或忙着下厨做好吃的。岳父则不同,我想和他搭讪,他不理不睬,冷若冰霜,显然不想接纳我。尤其是在晚上的宴席上,我忙着为他们夹菜添饭,岳父仍然阴沉着脸,把酒瓶提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就把酒瓶放回去,不问我喝不喝酒。岳母看不惯,想拿酒瓶给我倒酒,岳父赶紧挡住,大声呵斥:“年轻娃娃,喝什么酒,酒钱都没苦来呢?”我羞得满脸通红,苦不堪言。
  岳父不乐意,我想,我和妻子的戏没辙了。没想到时隔半月,妻子说岳父想见我,想请我吃饭。我想,该不是“鸿门宴”吧?但这次岳父是诚心想认我做女婿了。晚上饭局上,岳父异常开心,端起酒瓶嘿嘿地笑着说:“对不起了,小伙子!先听说你喝酒会乱事,后核实你根本不会。我错怪你了。”说完,他笑着给我斟满酒,热情四溢地说:“来。咱爷俩好好喝几杯。”弄得我有点受宠若惊,赶紧先干为敬。岳父笑了,开心地跟我说了村里不少有趣的事。
  第二年冬,我和妻子结婚了。显然,岳父和我的关系像树与根更加密切了。只要我十天半月不回家,他就会打电话问我为何不回去,或是只要到周末,他就会跑到村口的山坡上眼巴巴望着我回去。再或者,他就会从自己种的蔬菜地里摘上我最爱吃的香芹、小青菜、刀豆等一箩筐新鲜蔬菜,步行三十余里,背着送来县城。看着苍老清瘦、摇摇晃晃的岳父劳累奔波的样子,我心疼地说,别累着了,如果要进城来也得打个车。勤俭惯了的岳父却说,他脚走惯了,坐车怪不习惯的。岳父还暖暖地望着我说,你在城里工作忙,很少吃到乡下人种的新鲜蔬菜,这些菜是我用农家肥种的,不施农药、化肥,吃了放心。看着岳父对我疼爱有加,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岳父的病来得很突然,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他过度地操劳,哪有不劳累成疾的呢!当时教书的小舅子结婚生女儿后,就把岳母从乡下接进县城照看他们的女儿,只有岳父一人在家耕田种地、盘鸡养猪。岳父第一次病得厉害是2006年秋的一个晚上,那晚秋雨绵绵、寒风徐徐,已分家另过的大舅子从乡下打电话来说,岳父肚子疼得躺在床上难以动弹了。我和妻子心急如焚,找了一辆小车把岳父拉来县医院住下。当夜岳父打过点滴后,第二天下午病稍好点,他就闹着要出院了。他跟我说,家里的几头猪没人喂,地里的玉米棒成熟了要采摘。看着病得不轻的岳父仍然想到家里的农事,我一下心酸了,他就是那种典型的中国农民,不管在哪里,甚至有时连自己的生死都置之不顾,仍然一如既往地眷恋着负耕负种的土地和家啊!
  我和妻子仍然放心不下,经常打电话回去问岳父的病情如何。每次岳父的回话都说他的身体好好的,叫我们不要分心,好好工作。可是在村里种地的大舅子却说,岳父的肚疼仍然不见好转,常常见他疼痛难忍,捂着肚子大把大把地吃去痛片。尽管那样,岳父仍然强忍着病痛下地劳作。我非常担心岳父这样硬撑会把身体搞垮。我和妻子商量,把岳父接进城里来住,一来让他少苦点少累点,二来好在县城里就医。可我们回去跟岳父说,他执意不肯,说他在乡下种地种惯了,进城闲着会不习惯,再说他是农民,田地是命根子,不种田地,我们城里人哪有粮食吃,如果硬要他离开种地,等于要了他的命。
  热爱种地、热爱庄稼的岳父,病情越发加重了。拖到2008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岳父昏倒在那片播种的红红的土地上。当我和妻子赶到的时候,他仍然汗一身泥一身地躺在红色的土地上。我和妻子心疼地掉下了眼泪,妻子埋怨说:“爹,你怎么能这样玩命呢?”慢慢醒过来的岳父,微微笑着说:“没啥!爹一下死不了。”
  岳父被我们生拉着去省城大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身穿白大褂的医生背着岳父和我们说,岳父的癌细胞早已扩散,到了晚期,难以医治了。医生责怪我们为何不提前来治,早些时日可以做切除手术。癌症,多么可怕啊!犹如晴天霹雳,我们被搞蒙了。妻子非常伤心地哭着说:“老天不公啊,怎么能把绝症落到这位无辜的老人身上?”我们赶紧找主治医生商量,看能不能采取什么补救措施,救岳父一命。主治医生说可以试试,手术费得先交9万元,不过,手术过后,他不敢保证岳父能活三年或四年。
  我们忙着四处找钱为岳父医治,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岳父却吵着要和我们说话。岳父看着我们强装的笑脸,反而安慰我们说:“你们别装给我看了,我已知道我患上癌症,还是晚期,无法治了。”妻子控制不住,扑上去紧紧抱住岳父,揪心揪肝地哭着说:“爹,你要治,我们就是卖房,也要把你医好!”岳父淡淡地笑着说:“傻孩子,爹养你们没白养。我知道你们很爱爹,可爹不能为了我而给你们过不好日子啊!”我的心在流血,抑制不住情绪,上前拉着岳父的手说:“爹,你不能放弃,你一定要把病治好!”岳父像疼爱亲生儿子一样对我说:“孩子,爹患这病是医不好的,不要再浪费钱了,浪费这些钱,倒不如留给我的外孙女他们好好读书!”我的泪再也噙不住奔流而下……
  岳父走的时候,是盛夏一个阴雨连绵的早上。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头一回吃秋林大列巴,是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祸”得来的口福。  那年六一儿童节,县教委要举办每年一度的中小学生运动会,我的母校很在意这次运动会,五月中旬就开始半天上课,半天练广播体操,检阅队伍的队形和选拔各个比赛项目的运动员了。天生爱运动的我,一下报了好几项,一百米短跑、四百米接力跳高、跳远等。在练习百米冲刺时,我不慎跌倒,摔伤左肘部。到附近的骨科诊所就治,一个中年大夫用手摸了几下,说没啥大事
期刊
奔流不息的长江,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它想倾听江边学校飘出的读书声。读书声很响亮,很清脆,在蓝色明澈如洗的天空里回旋,在蜿蜒巍峨气势如虹的防洪大堤上,排排挺拔的绿化树间穿越,传递着学生们和岁月一起成长的快乐心音。  这所学校的名字叫“英才”,它坐落在长江边监利县的新城区。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用红色勾画轮廓的教学大楼,在绿荫簇拥中耸立,在阳光照射下愈加显得辉煌庄重。  初冬的一天下午,我慕名去访问这所
期刊
我开车从洞庭湖边的春风大堤上过。堤东边的田畴大幅展开,一直到京广铁路附近。火车在铁路上奔驰。收割机在收割稻子,这大家伙一路开过去,稻子的上头不见了,稻田齐刷刷矮下去。谷粒流水一般从一根管子里涌出,随即装进一只只蛇皮袋。还有一些东西,一些跟随谷粒的叶片和穗条,打碎之后被机器随风吐出。  机器过去之后,稻草傻傻地站在那里。上面那一段没有了,它们摸不着头脑。看看周围,那边吓唬鸟儿的那位也没有脑袋。如今当
期刊
上初一时,班里多了许多同学,基本是西部深山几个大队的。期中考试,获得第一名的不是作为班长自信满满的我,而是一个黑黑瘦瘦的女孩儿。  她叫李苹。脸瘦小,皮肤黑黄,高尖鼻子的周围有较多的雀斑。她并不活跃,下课也不怎么离开座位,一直是班里默默无闻的。她的家在离学校十几里路的山区。班里好几个是她同村的。他们与她关系不很好。有的暗中向别的同学介绍她过去讨饭的经历,有的还当面骂她讨饭佬。每当听到这些,她总是白
期刊
在我家的后山,有一方小小的菜园,那是双亲辛勤劳作开垦而来。  这天,母亲的小菜园里来了贵宾,母亲在菜园里种了几藤西瓜,种子是母亲的同学赠予母亲的,叔叔是母亲初中同学也是极其热心的人,看到母亲侍弄园子,有好的种子便会偕爱人一起送些给母亲。母亲感念同学之情,待时机合适便常邀请同学到我家小聚。有时候,我总觉得这一个菜园啊,也是母亲和同学沟通的桥梁。也就是因为有了菜园,母亲的同学也爱来家里小聚,无公害的农
期刊
1954年,一位21岁的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作为畜牧业的骨干,服从组织安排,从老家湘潭调到湘北的小城岳阳支援建设。26岁那一年,他的心被一位19岁的荣家湾胖妞“俘虏”,他们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位帅气的小伙子就是我爸,胖妞就是我妈。我爸在岳阳生活了52年,一切都改变了,唯一不变的是他那一口纯正的湘潭口音。爸、妈加上我们兄妹四人,一家六口有五人说的是岳阳话,而我爸却在我们嘈
期刊
这是一个最难参透的字。  “我”,它的本义是一种长柄和三齿的刀锋相背的武器,从甲骨文字形上看,类似《三国演义》中吕布用的方天画戟。这种武器非常威猛,对人对己都有很强的杀伤力,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因而较少用于实战,通常是作为一种仪仗礼器,显示自己的强大以威慑别人。  作为仪仗礼器用的武器“我”怎么转变为表示“自己”的“我”的呢?  仪仗礼器只有王公贵族才可拥有,他们管理政务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祭祀。《左
期刊
“复姓夏侯,字名誉。立春出生,双胞胎。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靠文字为生,皮肤微黑,攻击性不强。”  这是自我介绍,但还是有人经常搞错,见面就直愣愣叫我:“欧阳!”见我没吭声,又嚷嚷喊我:“欧阳名誉。”其实,我有时也理解。因为在我周边复姓夏侯者寥寥无几,有点稀罕。打照面时首先想到我是复姓,一想到复姓就立马想到欧阳,毕竟在复姓中,欧阳者相对较多。还居然有人叫我慕容名誉,更有甚者叫我西门名誉,似与西门庆有
期刊
都说七年之痒,我跟单位的这方园子相依相偎了七年,不仅没有两相生厌,反而愈发欢喜,常见常新。犹记得我初来单位报到的情景,从宽阔喧闹的大马路拐进一条颇幽的小巷,有粼粼缓缓流淌的小河,一大排翠苍苍的树木,一众相连的矮房子。正是夏末初秋时分,小径上有片片落叶的黄,秋风轻漾,别有一番微凉。  我要报到的新单位静静立在巷子里,大院方方正正呈“井”字形,墙角有篱笆围成的小花圃,藤蔓沿墙攀援,有点“花高一寸则风矮
期刊
我又一次失约了,爸爸!  记得,您在弥留之际曾断断续续地对我说过:“儿呵,你往后出门时要打个招呼,别让我再操心,噢?”我当时忍着泪沉重地点点头。我明白,愚顽的我少年时多次出远门不打招呼,害得您满村寻找,深更半夜仍在村口徘徊、守望、呼唤……甚至用竹竿探遍村外地中的每一口水井窨窖,生怕我失足跌落其中,只因我是您最小的孩子,很不懂事。多少次,您从梦中惊叫而醒,说是我在河中玩耍,被水冲走了或是我失足跌入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