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理论,探讨了实用文本翻译应采取的策略,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把“三维”的“适应”与“选择”放到首要位置,以构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取向,最终达到实用文本选择适应度最高的实用性翻译译文。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观 实用文本 实用性翻译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该项理论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提出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构建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①。
从汉英翻译本质来看,翻译实质上是语言的转换,文化是通过语言形式呈现的,文化是大自然界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可以把整个翻译过程看成是一个与自然生态诸多方面具有类似性和同构性的翻译生态系统。在翻译生态环境里,同样存在大量的选择、适应、生存、淘汰等自然现象,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互利共生”等生态平衡现象。在此前提下,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理念,据此,生态翻译学提出了“三维转换”的翻译观点,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也就是说,我们在翻译时需要综合考虑语言的“三维”转换观,进行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使译文能够达到多维的转化,生成选择适应度最高的译文②。
二、关于实用文本的翻译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地球村的形成,实用文本的翻译实用性日益凸显。实用文本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文体,从语言极其规范的政府要件、科技论文等到语言相对简明的产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等,都属于实用文体的范畴。在对实用文本的翻译研究中,学者们对实用文本的翻译界定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贾文波将实用文本的翻译定义为: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体裁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多具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目的的文本翻译③。
实用文本的根本特点是其实用性,基本功能是荷载人类社会的规约信息。实用文本的翻译是一个可调节的动态信息传递过程,与文学作品相比,实用文本的翻译本质在于信息的传递,强调真实性,重视信息的传达效度。然而,信息的传达效度取决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传统模式、价值观念、心理期待、认知能力、社会关系及文本类型等制约因素。在翻译时,只有全部或部分满足这些制约因素时,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效度的最优化。
目前,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研究,多数仅仅基于译者对自身翻译经验的总结,没有对实用文本翻译的独到见解,并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译者要以源语文本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将文本中要传递的信息功能,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形式再现到目的语之中,并使这些信息在目的语的生态环境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实用文本时,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上和文化层面上的“适应与选择”,还要处理在交际意图层面上的“适应与选择”,最终实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实用性译文。
本文拟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来解读阐释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风景区一则“乘客须知”的英译为例进行评析,以此阐述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更好地开拓生态翻译学理论的阐释力。
三、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以一则“乘客须知”的英译为例
洛阳老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城东区,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因道教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自古被尊为天下名山、道教圣地,有“中州地区天然动植物种质基因库”之美誉,号称洛阳的“避暑山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为了满足需求,游客必经之地都配备了中英双语的实用文本——旅游指南,因此旅游指南英译质量格外引人注目。这则旅游指南中的“乘客须知”矗立在老君山风景名胜区索道入口处,下面就从“三维”转换的视角评析上则“乘客须知”的实用性翻译。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适应性选择转换”涉及语言书写、用词、语法、省略等各方面。由于汉英思维方式不同,汉英实用文本在语言表达层面存在诸多差异,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然而,这则“乘客须知”在翻译时忽视了翻译生态环境,没有能够在语言维上进行适度转换,错误重重。
1.书写不规范
在译文第三项的末尾When the,根据整体的翻译环境,应为下面第四项“索道运行时”的翻译,出现了断句的错误;在译文最后,把“洛阳老君山旅游索道公司”译为Luoyang Laojun Traveling Rope way Company,漏掉了“山”的翻译。这些典型的低级错误,可能是翻译人员本身或制作公司人员的粗心造成的。
2.用词不确切
此类错误占有较大比例,例如: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上车”译文中,“corrosiveness”为名词,而原文的语境中实需形容词“corrosive”。
“患有高血压”的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更是让人不得其解,contract意为“签合同,订立契约”,让国外游客觉得得病还需签订合同或订立契约吗?在英语中,“患有……疾病”的常用固定句式“Suffer from...”。
“严禁乘客在吊厢内摇摆伸头探望……”中“吊厢”译为“hang the theater box”,其实际意义为“在戏院的包厢里上吊”,与原文传递的信息相差甚远,让国外游客难以理解,根据实际的翻译环境“the carriage”更贴切;“伸头”译为“raises one’s head”,极为不恰当,raise意为“提升;增加;高处;举起”,与原文含义不符,建议译为“get one’s head out”。 “……向外抛撒废弃物”中“废弃物”译为“abandons the goods”,很明显,汉语的名词被译为英语的动宾结构,与原文的意义不匹配,用一个词“wastes”即可。这样既符合实用文本语言精准简洁的特点,又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很容易让国外游客理解。
“严禁从出口上进口下”中的“出口和进口”译为export和import,二词的原意是指货物的进出口或输入和输出,并非通道出入口,原文指索道的进出口,exit和entrance比较准确。
“不准硬挤和抢座”译文“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 place”中,hardly的英语原意是“几乎不”,而非“硬”的意思,在此文的语境中,“硬挤”有挤过去之义,译为congest更能传递原词的语言涵义。
3.语法漏洞百出
语法是这则“乘客须知”翻译的最大败笔,例如: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不要乘坐索道”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 patient suggested that do not ride the rope way”,无论是从时态还是从句子结构上都不正确。从这句话的整体翻译原意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是形容词短语作定语,修饰“患者”,而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是以动词Contract开头的祈使句,不能做定语;还有heart disease’s的所有格形式作定语,也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再者“建议”译为过去时suggested,在整体生态环境中没有做到最佳“适应与选择”,这个“建议”是时时的,并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应为一般现在时;suggest后面的宾语从句不应为祈使句。
“未经站长签字特别批准”译文“Sign without stationmaster authorizes specially”中without是介词,后面常用名词性短语,而“stationmaster authorizes specially”为完整句子,是错误表达,最好译为“Without the approval of stationmaster”。
“严禁携带……”译文“Refuses to carry”;“不准硬挤和抢座”译为“does not permit to 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 place”;“依次进站上车”译文“Enters the station”。英语的祈使句构成形式:动词原形开头,否定形式是在整个结构之前加do not,don’t或never,因此只能用动词原形refuse,do和enter。在“乘客不得擅自进入驱动机和控制室”译文“the passenger do not enter the drive and the control room arbitraily”中,do作为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否定助词,却没有加-es。
4.英汉表达不一
在同一个牌子里,翻译表达不一。“乘客须知”四个大字用汉语拼音,并且大写翻译为CHENG KE XU ZHI,而下面的条款则用英语表达,极为不妥。
5.按照汉语字对字或语序直译
我们仔细观察这则“乘客须知”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句子的翻译都是汉语的语序,是逐字翻译的,完全是字字对译,译文反映出典型的中国人思维,译文的内容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或不符合国际惯例,使得译文胡译乱译。比如:“有腐蚀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被译为“has corrosiveness, the irritant smell’s goods”; “严禁从出口上进口下”的翻译“Refuse from the export under the import”;“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服从工作人员指挥。依次进站上车,不准硬挤和抢座”译为”On own initiative observe the public peace staff to direct. Enters the station in turn boards, does not permit to 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 place”。这些译文在翻译时几乎没有做任何“整合适应选择”,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逐字直译的,外国人看不懂,就连中国人也迷惑不已、不知所云。
实用文本的内容必须用准确的语言“适应和转换”,语言的准确选择和转换,取决于思路的清晰,同时取决于对字、词、句的精心选择和反复的“汰弱留强”。每个词每句话都必须有明确的含义,即用词要准确无误,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还要善于辨析词义,区别词的感情色彩,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最恰当的词语。避免用词含混,歧义迭出;或用语不慎,前后矛盾;或概念不清,留有漏洞;或判断不当,结论模糊。以上这些例子在译成英语的过程中,问题都出现在语言维的转换上,没有能够在语言维进行适度的转换,使得译文的意思与原文大相径庭,严重影响了实用文体“乘客须知”的实用性。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不仅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有共性,更有差异,这些差异带来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用文本的翻译和各种文化也有着复杂的交错联系。这则“乘客须知”在翻译过程中,没有透彻地理解文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忽视了中西方不同文化观念和差异,没有很好地实现文化维的选择转换。例如:
“乘客不得擅自进入驱动机和控制室”译文“the passenger do not enter the drive and the control room arbitraily”中arbitraily,意思是“任意地;武断地;反复无常地;肆意地”。 Arbitraily是贬义词,给人不守规矩之感,用在此语境里,会破坏外国人的旅游好心情,所以有文化差异的词语误用会破坏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这句话我们不妨翻译为:Passenger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the drive and control room.这样的翻译能够反映出我们对外国人的尊重,同时照顾到英语文化的习惯。 “……向外抛撒废弃物”和“不准硬挤和抢座”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坦白地说,在国内各种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甚至某些不文明之举似乎已经成为一些公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实用文本的出现纯粹是给中国人看的,所以没有必要条条都翻译成英语。这些不符合西方人文化的错误译文会让外国友人感觉,我们认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礼貌和文明都不懂,这样不但对他们没有实质作用,反而会伤害彼此的感情,甚至会损坏国民的国际形象。
对于这样的实用文本,译者一定要考虑到原语与译语不同文化呈现的翻译生态环境,做出文化维的正确“适应与选择”。只有实用文本的翻译符合译语的生态环境,较好地实现了文化维的转换,真实地传递了原语的语用意义,翻译的实用性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效度的最优化。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实现目的语的交际意图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④。
实用文本的功能属于呼唤型,其交际意图是要达到警示和告知的效果。在翻译时,除了要注重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还要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但从“乘客须知”来看,其忽视了实用文本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例如:
“乘客须知”译为汉语拼音CHENG KE XU ZHI,对外国游客来说,等于没有翻译,标题就失去传递信息的功能。这样的实用文本译文不仅违背了语言维,更违背了交际维,无疑影响了提醒乘客注意的实用性交际意图,最好译为英语“Notice for Riding about the Cableway”。
西方人针对一些起警示和告知作用的实用文本,在翻译时更偏向于使用“暖”色调的词汇。“严禁……”译文都选择“refuse”一词,这个词本来是“冷”色调的词汇,语气比较生硬,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翻译生态环境,换用成一些较中性柔和的词汇,或语气较平缓的结构,或采用以 No n.或No v-ing的结构,较完整地转换原文的内容和实用意义,达到交际目的。如“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上车”,可以选择Flammable, explosive, corrosive and pungent cargoes are prohibited to carry;“严禁在站台上照相和逗留”,建议译为“No photos and stay in the platform”。这些译文显得更加礼貌和贴近人心,与原文的传递信息最接近、最适应,属于“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不要乘坐索道”,仔细体会这句汉语的含义,中国人都会产生歧义。“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是本句的主体,提出了建议“不要乘坐索道”,而非洛阳老君山旅游索道公司建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不要乘坐索道”。汉语本身就失去了交际意图,更何况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 patient suggested that do not ride the rope way”,显然,这则按字面意思机械地对等翻译,根本没有照顾到英语的表达习惯,外国游客没法理解,建议译为“The passengers who suffer from hypertension and heart disease are not allowed to ride the cableway”。“严禁从出口上进口下”的译文“Refuse from the export under the import”,这个翻译在交际过程中外国游客根本无法理解,不知所谓的“进口”还是“出口”,更不知从哪里上哪里下。根据“乘客须知”的翻译语境,可译为“Please lift up and down in the correct access”。这样的翻译既简明恰当地转换了原意,又准确地达到了交际目的。
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交际维的受众接受度和理解度,除了考虑到原语与译语在语言维上不同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维上文化背景外,还要为了实现交际意图考虑到交际维的最佳“适应与转换”,甚至更“多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四、结语
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观研究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就是把原文本放到“翻译生态环境”中去分析和探讨,实现实用文本译文在“适应与转换”上的得体性和准确性,以便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准确达到交际目的。
注释:
①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②同上.
③朱敏.翻译功能理论关照下的实用文本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④谭碧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新探[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参考文献:
[1]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2]贾文波.汉英时文教程[M].中国出版集团,2004.
[3]谭碧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新探[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4]张艳艳.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2012,(6).
[5]董爱华,高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实用文本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6]朱敏.翻译功能理论关照下的实用文本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观 实用文本 实用性翻译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该项理论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提出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构建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①。
从汉英翻译本质来看,翻译实质上是语言的转换,文化是通过语言形式呈现的,文化是大自然界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可以把整个翻译过程看成是一个与自然生态诸多方面具有类似性和同构性的翻译生态系统。在翻译生态环境里,同样存在大量的选择、适应、生存、淘汰等自然现象,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互利共生”等生态平衡现象。在此前提下,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理念,据此,生态翻译学提出了“三维转换”的翻译观点,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也就是说,我们在翻译时需要综合考虑语言的“三维”转换观,进行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使译文能够达到多维的转化,生成选择适应度最高的译文②。
二、关于实用文本的翻译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地球村的形成,实用文本的翻译实用性日益凸显。实用文本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文体,从语言极其规范的政府要件、科技论文等到语言相对简明的产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等,都属于实用文体的范畴。在对实用文本的翻译研究中,学者们对实用文本的翻译界定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贾文波将实用文本的翻译定义为: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体裁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多具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目的的文本翻译③。
实用文本的根本特点是其实用性,基本功能是荷载人类社会的规约信息。实用文本的翻译是一个可调节的动态信息传递过程,与文学作品相比,实用文本的翻译本质在于信息的传递,强调真实性,重视信息的传达效度。然而,信息的传达效度取决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传统模式、价值观念、心理期待、认知能力、社会关系及文本类型等制约因素。在翻译时,只有全部或部分满足这些制约因素时,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效度的最优化。
目前,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研究,多数仅仅基于译者对自身翻译经验的总结,没有对实用文本翻译的独到见解,并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译者要以源语文本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将文本中要传递的信息功能,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形式再现到目的语之中,并使这些信息在目的语的生态环境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实用文本时,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上和文化层面上的“适应与选择”,还要处理在交际意图层面上的“适应与选择”,最终实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实用性译文。
本文拟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来解读阐释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风景区一则“乘客须知”的英译为例进行评析,以此阐述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更好地开拓生态翻译学理论的阐释力。
三、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以一则“乘客须知”的英译为例
洛阳老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城东区,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因道教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自古被尊为天下名山、道教圣地,有“中州地区天然动植物种质基因库”之美誉,号称洛阳的“避暑山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为了满足需求,游客必经之地都配备了中英双语的实用文本——旅游指南,因此旅游指南英译质量格外引人注目。这则旅游指南中的“乘客须知”矗立在老君山风景名胜区索道入口处,下面就从“三维”转换的视角评析上则“乘客须知”的实用性翻译。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适应性选择转换”涉及语言书写、用词、语法、省略等各方面。由于汉英思维方式不同,汉英实用文本在语言表达层面存在诸多差异,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然而,这则“乘客须知”在翻译时忽视了翻译生态环境,没有能够在语言维上进行适度转换,错误重重。
1.书写不规范
在译文第三项的末尾When the,根据整体的翻译环境,应为下面第四项“索道运行时”的翻译,出现了断句的错误;在译文最后,把“洛阳老君山旅游索道公司”译为Luoyang Laojun Traveling Rope way Company,漏掉了“山”的翻译。这些典型的低级错误,可能是翻译人员本身或制作公司人员的粗心造成的。
2.用词不确切
此类错误占有较大比例,例如: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上车”译文中,“corrosiveness”为名词,而原文的语境中实需形容词“corrosive”。
“患有高血压”的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更是让人不得其解,contract意为“签合同,订立契约”,让国外游客觉得得病还需签订合同或订立契约吗?在英语中,“患有……疾病”的常用固定句式“Suffer from...”。
“严禁乘客在吊厢内摇摆伸头探望……”中“吊厢”译为“hang the theater box”,其实际意义为“在戏院的包厢里上吊”,与原文传递的信息相差甚远,让国外游客难以理解,根据实际的翻译环境“the carriage”更贴切;“伸头”译为“raises one’s head”,极为不恰当,raise意为“提升;增加;高处;举起”,与原文含义不符,建议译为“get one’s head out”。 “……向外抛撒废弃物”中“废弃物”译为“abandons the goods”,很明显,汉语的名词被译为英语的动宾结构,与原文的意义不匹配,用一个词“wastes”即可。这样既符合实用文本语言精准简洁的特点,又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很容易让国外游客理解。
“严禁从出口上进口下”中的“出口和进口”译为export和import,二词的原意是指货物的进出口或输入和输出,并非通道出入口,原文指索道的进出口,exit和entrance比较准确。
“不准硬挤和抢座”译文“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 place”中,hardly的英语原意是“几乎不”,而非“硬”的意思,在此文的语境中,“硬挤”有挤过去之义,译为congest更能传递原词的语言涵义。
3.语法漏洞百出
语法是这则“乘客须知”翻译的最大败笔,例如: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不要乘坐索道”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 patient suggested that do not ride the rope way”,无论是从时态还是从句子结构上都不正确。从这句话的整体翻译原意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是形容词短语作定语,修饰“患者”,而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是以动词Contract开头的祈使句,不能做定语;还有heart disease’s的所有格形式作定语,也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再者“建议”译为过去时suggested,在整体生态环境中没有做到最佳“适应与选择”,这个“建议”是时时的,并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应为一般现在时;suggest后面的宾语从句不应为祈使句。
“未经站长签字特别批准”译文“Sign without stationmaster authorizes specially”中without是介词,后面常用名词性短语,而“stationmaster authorizes specially”为完整句子,是错误表达,最好译为“Without the approval of stationmaster”。
“严禁携带……”译文“Refuses to carry”;“不准硬挤和抢座”译为“does not permit to 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 place”;“依次进站上车”译文“Enters the station”。英语的祈使句构成形式:动词原形开头,否定形式是在整个结构之前加do not,don’t或never,因此只能用动词原形refuse,do和enter。在“乘客不得擅自进入驱动机和控制室”译文“the passenger do not enter the drive and the control room arbitraily”中,do作为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否定助词,却没有加-es。
4.英汉表达不一
在同一个牌子里,翻译表达不一。“乘客须知”四个大字用汉语拼音,并且大写翻译为CHENG KE XU ZHI,而下面的条款则用英语表达,极为不妥。
5.按照汉语字对字或语序直译
我们仔细观察这则“乘客须知”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句子的翻译都是汉语的语序,是逐字翻译的,完全是字字对译,译文反映出典型的中国人思维,译文的内容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或不符合国际惯例,使得译文胡译乱译。比如:“有腐蚀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被译为“has corrosiveness, the irritant smell’s goods”; “严禁从出口上进口下”的翻译“Refuse from the export under the import”;“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服从工作人员指挥。依次进站上车,不准硬挤和抢座”译为”On own initiative observe the public peace staff to direct. Enters the station in turn boards, does not permit to push hardly and to snatch the place”。这些译文在翻译时几乎没有做任何“整合适应选择”,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逐字直译的,外国人看不懂,就连中国人也迷惑不已、不知所云。
实用文本的内容必须用准确的语言“适应和转换”,语言的准确选择和转换,取决于思路的清晰,同时取决于对字、词、句的精心选择和反复的“汰弱留强”。每个词每句话都必须有明确的含义,即用词要准确无误,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还要善于辨析词义,区别词的感情色彩,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最恰当的词语。避免用词含混,歧义迭出;或用语不慎,前后矛盾;或概念不清,留有漏洞;或判断不当,结论模糊。以上这些例子在译成英语的过程中,问题都出现在语言维的转换上,没有能够在语言维进行适度的转换,使得译文的意思与原文大相径庭,严重影响了实用文体“乘客须知”的实用性。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不仅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有共性,更有差异,这些差异带来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用文本的翻译和各种文化也有着复杂的交错联系。这则“乘客须知”在翻译过程中,没有透彻地理解文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忽视了中西方不同文化观念和差异,没有很好地实现文化维的选择转换。例如:
“乘客不得擅自进入驱动机和控制室”译文“the passenger do not enter the drive and the control room arbitraily”中arbitraily,意思是“任意地;武断地;反复无常地;肆意地”。 Arbitraily是贬义词,给人不守规矩之感,用在此语境里,会破坏外国人的旅游好心情,所以有文化差异的词语误用会破坏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这句话我们不妨翻译为:Passenger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the drive and control room.这样的翻译能够反映出我们对外国人的尊重,同时照顾到英语文化的习惯。 “……向外抛撒废弃物”和“不准硬挤和抢座”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坦白地说,在国内各种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甚至某些不文明之举似乎已经成为一些公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实用文本的出现纯粹是给中国人看的,所以没有必要条条都翻译成英语。这些不符合西方人文化的错误译文会让外国友人感觉,我们认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礼貌和文明都不懂,这样不但对他们没有实质作用,反而会伤害彼此的感情,甚至会损坏国民的国际形象。
对于这样的实用文本,译者一定要考虑到原语与译语不同文化呈现的翻译生态环境,做出文化维的正确“适应与选择”。只有实用文本的翻译符合译语的生态环境,较好地实现了文化维的转换,真实地传递了原语的语用意义,翻译的实用性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效度的最优化。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实现目的语的交际意图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④。
实用文本的功能属于呼唤型,其交际意图是要达到警示和告知的效果。在翻译时,除了要注重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还要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但从“乘客须知”来看,其忽视了实用文本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例如:
“乘客须知”译为汉语拼音CHENG KE XU ZHI,对外国游客来说,等于没有翻译,标题就失去传递信息的功能。这样的实用文本译文不仅违背了语言维,更违背了交际维,无疑影响了提醒乘客注意的实用性交际意图,最好译为英语“Notice for Riding about the Cableway”。
西方人针对一些起警示和告知作用的实用文本,在翻译时更偏向于使用“暖”色调的词汇。“严禁……”译文都选择“refuse”一词,这个词本来是“冷”色调的词汇,语气比较生硬,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翻译生态环境,换用成一些较中性柔和的词汇,或语气较平缓的结构,或采用以 No n.或No v-ing的结构,较完整地转换原文的内容和实用意义,达到交际目的。如“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上车”,可以选择Flammable, explosive, corrosive and pungent cargoes are prohibited to carry;“严禁在站台上照相和逗留”,建议译为“No photos and stay in the platform”。这些译文显得更加礼貌和贴近人心,与原文的传递信息最接近、最适应,属于“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不要乘坐索道”,仔细体会这句汉语的含义,中国人都会产生歧义。“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是本句的主体,提出了建议“不要乘坐索道”,而非洛阳老君山旅游索道公司建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不要乘坐索道”。汉语本身就失去了交际意图,更何况译文“Contract hypertension,heart disease’s patient suggested that do not ride the rope way”,显然,这则按字面意思机械地对等翻译,根本没有照顾到英语的表达习惯,外国游客没法理解,建议译为“The passengers who suffer from hypertension and heart disease are not allowed to ride the cableway”。“严禁从出口上进口下”的译文“Refuse from the export under the import”,这个翻译在交际过程中外国游客根本无法理解,不知所谓的“进口”还是“出口”,更不知从哪里上哪里下。根据“乘客须知”的翻译语境,可译为“Please lift up and down in the correct access”。这样的翻译既简明恰当地转换了原意,又准确地达到了交际目的。
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交际维的受众接受度和理解度,除了考虑到原语与译语在语言维上不同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维上文化背景外,还要为了实现交际意图考虑到交际维的最佳“适应与转换”,甚至更“多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四、结语
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观研究实用文本的实用性翻译,就是把原文本放到“翻译生态环境”中去分析和探讨,实现实用文本译文在“适应与转换”上的得体性和准确性,以便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准确达到交际目的。
注释:
①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②同上.
③朱敏.翻译功能理论关照下的实用文本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④谭碧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新探[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参考文献:
[1]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2]贾文波.汉英时文教程[M].中国出版集团,2004.
[3]谭碧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新探[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4]张艳艳.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2012,(6).
[5]董爱华,高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实用文本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6]朱敏.翻译功能理论关照下的实用文本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