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输”!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b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孩子间互相告状、推卸责任等情况,尤其是在游戏输了之后,他们总是不愿意面对和接受失败,将责任归于其他小朋友。大班幼儿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仍有不稳定性和易冲动性的特点,对于出现的情绪他们还无法正确并快速地进行自我排解,有时游戏输了之后的不愉快情绪还会维持很长时间。

案例描述


  今天我们班开展野战部落的户外游戏,孩子们自主分队、自主作战,夺取对方队伍的旗帜。在一场争夺战结束后,我发现贝贝一个人躲在“防空洞”里嚎啕大哭。他看见我走过来,便从防空洞里钻了出来,背对着我,一边哭一边跺着脚说:“他们抢了我们的旗子。”旁边的孩子看见了,手指他说:“贝贝又哭了,不就是输了嘛。”他皱起眉头,挥舞着拳头,哭声更大了。
  回到班级,贝贝还是耷拉着脑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嘴里念叨着:“为什么输了,凭什么。”我问他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脾气,贝贝告诉我:“我们不应该输,都怪我们队的小朋友,他们都不往前冲。”听后我没有责怪他發脾气,安抚了他的情绪后开始引导他思考失败的原因和下次获胜的方法。“可以尝试用身边的物体作为遮挡,帮助我们隐蔽进攻,队员间还要相互配合一起作战。”贝贝很聪明,显然已经想到了作战成功的方法和技巧。
  晚上我和贝贝的父母沟通了这件事,希望他们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并能够和老师一起帮助贝贝健康成长。第二天来园时,贝贝开心地告诉我,在下一次野战部落游戏时,他要和队友们一起用新的进攻方法,通过团结获胜。我为他竖起大拇指,并告诉他,在以后的生活中,输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输了之后要仔细思考为什么会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更不能因为输了之后就情绪失控,要学会与同伴多沟通、多合作。

案例分析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面临的挫折环境没有全面的认识,抗挫能力也相对较弱。贝贝由于输掉比赛,内心无法接受,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同时由于抗挫能力较低,又无法自己调节不良情绪。
  理查德·拉扎勒斯提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情绪的产生基于人们对情境刺激与自身关系的评价。在情绪活动中,个体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也要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他将认知评价扩展为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和再评价三个过程。初级评价是指个体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贝贝属于蓝队,在游戏中队伍输了,自己也就输了,与自己切身相关。次级评价是一种控制判断,即个体根据自身各方面的资源,来判断自己对情境刺激的控制力。当贝贝输掉游戏的时候,通过判断,考虑输的后果,从而选择了哭这样的方式。再评价是一种反馈性评价,它是个体对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应性的评价。当发现自己应对外界刺激的措施是无效的或者不恰当的,个体就会调整先前的评价结果和应对反应。
  教师在了解贝贝情绪状态产生的原因后,和他一起从指挥方式、团队合作等方面分析了失败的问题所在,既帮助孩子正视了游戏结果,也让他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出改进的方法。

反思及措施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想要赢并没有错,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面对孩子遭遇失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教师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野战游戏前
  教师对于抗挫能力较低的幼儿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游戏开始前与幼儿及时进行沟通,表明游戏是为了让幼儿愉快参与的,如果输了也是没有关系的,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信赖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情况适时适当地设置难度进阶的游戏情境,让他们能够“跳一跳,够得到”。
  2.野战游戏中
  (1)允许幼儿发泄自己的情绪
  情绪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当幼儿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要允许他们合理地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2)注重过程,弱化结果
  孩子“输不起”的情况其实很常见,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肯定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某个亮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比如,在野战游戏中,教师看到孩子勇敢上前“攻击”另一支队伍,但被“敌方”阻击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鼓励说:“你刚才能够和同伴合作进攻,非常勇敢。”关注孩子的行为过程,而不是“被攻击”的结果。
  3.野战游戏后
  (1)对野战游戏中的行为进行正面评价
  游戏结束后,教师一般会组织孩子进行游戏评价。比如某一个孩子在对抗中没有注意观察四周,教师进行了批评。这可能会伤害到孩子敏感的自尊心,降低其参与野战游戏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多一些正面的、肯定性的评价,从而引导孩子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应对挫折。
  (2)注重榜样的力量
  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社会学家班杜拉通过幼儿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习得的。比如,教师可以选取班上抗挫能力较强、情绪管理较好的孩子作为榜样,对他们在野战游戏遇到失败并能够冷静处理然后继续活动提出表扬,还可以请这些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为同伴树立学习的榜样。

  (3)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较高,总是对孩子说:“你真棒,你一定可以的。”其实这在无形中会给孩子施加很多压力,长时间被“不能输”的家庭教育理念所笼罩着,导致孩子面对失败时总是无法自我调节。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失败就一蹶不振,不再继续努力。就像野战游戏中的贝贝一样,在自己团队输了游戏之后,无法面对失败的现实,嚎啕大哭。因此,教师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通过高效的家园共育,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共同呵护孩子快乐成长。
  凡事只求输赢结果,会让孩子感到焦虑、自卑。我们的生活本没有输赢,但是如果没有调整好心态,那就真的成了输家。输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输,不敢试。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用科学的眼光、专业的方法助力孩子们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地在人生道路上阳光前行。
  (责任编辑:牛丽真)
其他文献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中也指出:“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减少每日运动总量。”由此可见,保证每天适度有效的运动对于幼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期刊
我园的无锡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幼儿水墨课程开发研究”实施两年多以来,我们在实践中思考着、研磨着、探究着,带着自我审视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寻找症结,在自我反思中剖析问题、“对症下药”,从遇到“游戏的瓶颈”到沉下心来观察幼儿后思考“水墨课程中真正的游戏精神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针对问题调整策略,让“游戏精神”变得宽泛而丰富,从而能更好地融入到幼儿水墨课程中,让课题研究真正和幼儿的发展相
期刊
案例背景  每年小班新生哭闹,不想上幼儿园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孩子独自处于陌生环境中时,他们的情绪与行为反应其实折射出的是家长与孩子“情感联结”关系的质量,即“依恋”。根据依恋性质的评定可划分为: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混乱型。本文根据实际案例,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探讨幼儿的反抗型依恋行为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对于反抗型依恋幼儿的干预带来一些帮助。一、个案分析与鉴
期刊
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作为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游戏环节,考虑积极正面的引导,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幼儿注意力,达到让幼儿主动学习的目的,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幼儿园课程也应将教育目标和内容与游戏融合在一起,让教学和游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情商培育、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等。
期刊
幼儿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户外游戏活动的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应基于幼儿的好奇心及其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户外游戏,让游戏材料与游戏内容更加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此,我园将户外游戏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让幼儿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十分喜爱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而爬竹梯这一项目
期刊
2020年12月1日,38位新教师在入职幼儿园的第一天,都收到了这封由我亲笔书写的“家书”。而在庚子年冬日的一天,我也收到了一封回信。  “一封回信送给挚爱的您,从那一刻起,我决定用‘心’倾听您的故事,用‘爱’回应您的执着,用‘情’书写这封回信。加入兴华,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厚度,怀着对幼教育事业的炽热情怀,成为能奋斗、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反复阅读着这封回信,我不
期刊
教师、同伴以外,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地域文化的引入,往往会成为幼儿园环境的亮点,让活动空间更具美感和教育性。将地域文化引入环境创设,能以最接近生活的资源去滋养幼儿的精神世界,促进幼儿发展内在禀赋。  从内容上看,环境中的地域文化理当具备丰富性,体现文化本身的广度。地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利用活动空间中不同的场所各选主题进行表现。在户外、大厅,使用大幅主题墙呈现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貌、文化符号
期刊
一、案例呈现  七月的雨,来去匆匆,忽大忽小,尤其是雨滴骤然落下,让在户外玩耍的幼儿兴奋不已。这一天气现象已持续多天出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与好奇。  初感受:幼儿在走廊上靠着栏杆,将手和头伸出去,感受雨滴落在手上和脸上的感觉。后来,幼儿穿上雨鞋、雨衣或撑着雨伞,到户外感受雨。有的幼儿张开双手,有的踩着水塘向上向前跳,还有的则在地上快速地奔跑,溅起朵朵水花……  在亲身感受之后,我们回到活动室围绕“
期刊
食育,不是就食育而食养,而是将食育课程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劳动观念、农耕教育、节约意识,乃至传统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基础,它跨越了教育学、营养学、传统文化、科学等学科,涵盖了生命、自然、感恩等人类通识文化,渗透到五大领域及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是一门令幼儿身心健康、精神富足的教育。  环境被喻为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食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食育的教育价
期刊
童话,是每个幼儿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快乐因子。幼儿喜欢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好奇童话故事中的情节,更是欣喜于童话故事中丰富的场景。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这些都能成为教师创设游戏化活动的有效资源,让童话融入幼儿的童心,让童话丰盈幼儿的童年。  童话游戏化,即通过充满趣味的游戏,促进幼儿的童话阅读,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我园通过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两方面的思考和构建,进行了童话游戏化的不断探索。一、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