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心中的尺子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an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庄子·齐物论》说:“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成与亏,其实就是成与败。二者有多大的差别呢?标准是谁定的呢?
  庄子举例子,比如,昭文这个人很厉害,就因为有成与败这个概念,他就拼命学弹琴,弹了一辈子;师旷这个人擅长打拍子,就打了一辈子;惠施这个人擅长冥想思辨,就倚着树整天在那想问题,诸如鸡是不是三只脚啊,山是不是比谁高啊之类的问题。这三个人都很厉害,坚持一件事一辈子,很有名。
  他们当然都是热爱弹琴,热爱打拍子,热爱冥想思辨的,但他们成就了自己吗?他们自由吗?他们一生就被这个美名困住了,将这个偏好做了一辈子,好像这就是生命的全部。
  庄子不以为然,这样的人心里能游得起来吗?生命真的需要把一个擅长的东西变成职业,然后只从事这个职业一辈子吗?庄子说,不是的,他们擅长,所以炫耀了一辈子。他们被虚荣心控制了一辈子。
  2
  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要反驳我。之前有一个音乐家听我讲庄子,就反驳我,她说像这样的观点,还有音乐家吗?庄子会这样回答你:“有音乐,没有音乐家。”
  做音乐家当然很好,但庄子的意思是,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是音乐。音乐是什么?在心为志,发言为声。音乐是用来表达内心感情的,它本来不是一个职业,更不是一个人一辈子必须从事的职业。如果从事了,也别偏执。喜欢音乐的初衷就是喜欢,就是热爱。一旦你成名成家了,就难免为名为利而做这件事了。排得满满的演出真的是你需要的吗?听到大家掌声雷动真的是你弹琴的目的吗?
  庄子说,即便你热爱一样东西,也未必要把它做成功。即便你做成功了,也未必要做一辈子。庄子只是提供了另一个角度,他关心的不是你是否成名成家,是否丰富了这个时代的文化,而是你的内心是否自由。
  3
  陶渊明擅长弹琴,但他家挂了一个无弦琴。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意思我理解弹琴是怎么回事,干吗一定要弹好呢?随便抚弄几下,寄托心境,调节一下自己的感情与情绪就好了。
  庄子也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意思就是说,你得用到生活中来,音乐也好,哲学也好,它的本质并不是个专业,而是生活,渗透到生活中,流溢出来,让人充实、美好,这就是才华,这就是文化的根本。
  文化不是表演给人看的,文化是生活方式,是一个人取悦自己、安顿心灵、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方式。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成为独孤求败了,那就看看别的山头。生命不是只有一个主干,长到云霄,而是枝枝叶叶都齐备了才是一棵参天大树。当我们把热爱变成专业,把专业变成事业,把事业变成名利,就不快乐了。
  我们要做天下第一,做自己领域的第一,标准在哪里呢?标准是谁定的呢?其实成功只是各自把上天赋予的禀赋发挥出来了而已。庄子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往小了比,有比动物身上的毫毛还小的;往大了比,泰山也不算大;与短命的比,夭折的孩子不算短命,还有很多生物只能活一天,像庄子之前说的朝生暮死的“朝菌”;与长寿的比,活了八百年的彭祖也不算什么,还有活几千年的树呢。因此,你只是与一部分这个领域中的人比,感觉自己特别成功,特别有成就,比得自己很累,拼得自己很辛苦。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虽在我先,但没有我時,天地于我没有意义,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
  我出生时,天地与我才产生了关联。从物理上说,天地先我生;从哲学上说,天地与我同时生。这是就意义而言,我未生时,天地于我没什么意义。万物与我是一体的,因为最初肯定是一个东西,生出了万物。万物息息相通,都在一个体系中。庄子说,如果你感受到这个层次了,就不会与人比了,更不会为了与人比出个第一,一辈子被自己热爱的东西所累。
  成功没有标准,标准是人定的,譬如你要赚多少钱,要上什么样的大学,要有房有车、有儿有女,这些都未必是你想要的,都是众人定出的标准。成功的标准就是大多数人希望这样。但我们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你是少数,不代表你不对,而是代表你独特。
  4
  庄子讲过一段王倪与啮缺的对话,王倪是老师,啮缺是学生,他们都是古代得道的隐士,被列入《高士传》。
  学生问老师:“子知物之所同是乎?”你知道事物有共同的标准吗?老师说:“吾恶乎知之!”我怎么知道呢!啮缺很不解,继续问:“子知子之所不知邪?”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学生更困惑了,又问:“然则物无知邪?”王倪又给了同样的回答:“吾恶乎知之!”这个学生该多么绝望啊。这就是著名的“三问三不知”的故事。
  老师说,我哪里知道有什么标准。这是反问,意思是事物没什么标准,没有一个尺子可以量所有的事物。但并不意味着事物没有标准,只不过这个标准是人为设定的,大多数人定的,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标准,我们如何评判事物呢?这就是个问题了。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任何一个问题,为什么呢?王倪说:“你何以知道我所说的‘知’就不是‘不知’呢?你何以知道我所说的‘不知’就不是‘知’呢?”也就是说,告诉你答案是没有用的,我说的“知”只是我“知”的界限,还有比我更“知”的;我说的“不知”是我对“知”有更高的要求,不代表真的“不知”。
  老师很聪明,不给答案,但举了下面几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老师问:“人睡在潮湿的地方,腰就会疼痛或坏死,泥鳅会这样吗?”这个发问很了不起,我小时候经常吃泥鳅,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庄子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来发问,泥鳅本来就生活在水中,它会腰疼吗?他接着说:“人如果住在树上就会惴惴不安,猿猴会这样吗?”泥鳅睡在泥里,猴子睡在树上,人睡在床上,你能说清楚,这三种哪个是好的住处呢?哪有什么标准,分明就是因人而异。
  老师又问:“人喜欢吃家畜的肉,麋鹿喜欢吃美草,蜈蚣喜欢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这四类动物谁知道哪个算是美味呢?”小时候我在农村,每天要割猪草喂猪,把草用铡刀铡得细细的,再拌上点麸皮,猪吃得特别香,呱唧呱唧的,还互相抢。我在旁边看着就不理解,我还拿一根草放嘴里吃试试,发现一点也不好吃。可见,好吃不好吃,也是没有标准的。
  下面的例子就从动物过渡到人了。老师问:“猿与猵狙作配偶,麋与鹿交合,泥鳅与鱼同游。毛嫱与丽姬,人皆以为美,但是鱼见了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就飞向高处,麋鹿见了就头也不回地走开,这四种动物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色呢?”“猿”是猴子的一种,猴子有猿、猴等好几种,类似牛有黄牛、水牛的分别一样。猴子里头有一种猴,以“猵狙”为雌。“麋”和“鹿”没有父母、兄弟、姐妹的分别,互相交配。“鱼”与“泥鳅”做好朋友,甚至它们互相交配。毛嫱是越王的小妾,丽姬是晋王的宠妃,都是当时的大美女。但是鱼见到就吓跑了,鸟见到也飞了,它们并不觉得美,而是觉得吓人。你让某美女站在河边,鱼儿会说:“你怎么长成这个样子?脚太大,身太长,还一头的黑毛!”鱼儿理都不理你就跑了。你的美折服不了它。
  老师这几个反问非常漂亮,这样的问答方式效果非常好。最好的回答就是提出更难的问题。他举例子当然是为了说明人的问题,一切标准都是人为制定的,别被它框住。
  【来源】林光华,《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08月版。
  【阅读导引】作者认为,今天看似物质上狂欢,信息上自由,其实现代人有太多的焦虑、太多的悲苦、太多的压力,这些都被一个寸步不离的手机深深地掩盖起来了。人很难形成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开阔的思维格局,宽广的心怀胸襟,去面对日益更新、极速运转的现实生活,真的是坠入了庄子所说的“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齐物论》)的境地。我们不是需要慢生活,而是需要真实的生活。我们不是需要静下来,而是需要无为而无不为,拎起一条生活的主线,一往情深地、乐此不疲地走下去。再多的事,也因为你的心魂守一而变得从容、简单和有趣。本书立足学术,面对现实,针对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的焦虑、困顿、颓丧等实际生活处境与心灵生态,系统讲解了《庄子》内七篇,引领我们通过自省与批判,解除外在的尺子;通过修身与功夫,解除内在的尺子,身心合一,万物一体,合乎大道而能游刃有余。
其他文献
修身立世,陶铸性情,莫若读书;扬长补阙,日用不匮,莫若读书;記久追远,开拓日新,莫若读书……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读者,去粗取精,提要钩玄;质疑辩难,含英咀华,学思并举,终致无罔无殆,学富五车。不善读者,心不到焉,断章取义,寻章摘句,只叹得之皮毛。  书犹水也,常读之可以洗浊。上善若水,不捐细流;扬清抑浊,革旧鼎新。择其善以从,辨其非而过。读书之要,静
期刊
在中世纪的欧洲,女子的裙裾往往是身份的象征,裙子越长,身份越高贵。大机器时代到来后,长长的裙摆不适宜工厂劳动,更有被卷入机械设备的危险,于是许多女性便自发将长裙改成短裙或裤装,从而引发了服装设计的一次革命。  之所以想到这个事,源自近期的一个新闻:在国处疫情蔓延的情形下,许多华人华侨回国避险。在对他们的筛查和隔离工作中,有些人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有人嫌白开水不干净嚷着要喝矿泉水,有人嫌检测点只提供
期刊
刘义庆主编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因其语言隽永传神、故事性强、人物个性鲜明,历来备受人们喜爱。  近来翻阅《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中的第三则小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活泼的灵性、动人的人性,扑面而来,让人回味不已。  故事很短,全文转引如下: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着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
期刊
为了全面对标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的正面导向作用,高考正深化内容改革。加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横空出世,通过增加任务驱动性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因此,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再刻意回避时代热点问题,有的命题甚至直面热点,以体现“时代印记”“时代精神”,体现与时代的共振。如2017年课标Ⅰ卷涉及一带一路、广场舞、共享单车等与社
期刊
巴金的《小狗包弟》中有一句:“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对此,王光佑老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其中的“熬煎”能否换成“煎熬”呢?(《聚焦课堂,诗意生长——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0期)  面对学生的困惑,王老师是这样分析的:  我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辨析“熬”和“煎”的区别。学生自然联想到“煎鸡蛋”“熬猪油”和“熬骨头汤”等,自
期刊
近日,国内疫情大幅好转,国外疫情却日益严重,一些留学生、华人华侨踏上了回国之路。可是,有些归国人员却在相关部门的筛查、分流、隔离等工作中做出了不和谐的事情,如:一女子不听劝阻,坚持不戴口罩外出跑步;一女子被隔离非矿泉水不喝,与防疫人员发生争执,甚至怒斥“没有人权”;有人不吃免费提供的泡面……这些行为引起了网友的愤慨,有人指责她们“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有人讥讽她们“公主病”发,可谓是“
期刊
回忆性散文,通常借助遗留的物品勾起记忆的片段,读者往往会被带到回忆的现场。《项脊轩志》是归有光追怀思念的代表作,所谓“太仆最胜之文”。家族、仕途、功业的坎坷不幸,祖孙、母子、夫妻的深情回忆,交织浓缩于一间狭小的阁子。“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让人读来倍感凄婉惆怅,甚至有苦情卖惨的嫌疑。但“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看似随性而写,任意东西
期刊
《项脊轩志》是公认的归有光的散文名作,全文围绕项脊轩追叙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者在文中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他居住在“室仅方丈”的项脊轩中的情感体会。只是“多可喜”指何事,学界一般根据“然”字所表达的转折语义,认为本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多可喜”承前,“亦多可悲”启后。如此,“多可喜”應指的是文章的第一段,也就是作者对项脊轩居室环境的描写。那么,让作者住着感到
期刊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一首虚实掩映、直中有曲、语淡情浓、极富女性孤寂情怀的天成之作。然而,关于该词的歧解也特别多。譬如,其抒情环境究竟是“西楼的深秋之夜”,还是某个深秋白昼?“独上兰舟”的“舟”当释为“床”,还是“船”?“轻解罗裳”是轻轻地解开罗裙,还是轻轻地提起罗裙?或者是“以解开罗裙睡觉为轻”?离开汴京的是词人李清照,还是其丈夫赵明诚?……这些解读的纠结处至今仍让读者莫衷一是
期刊
读理论性比较强的书籍时,我们常会感觉文字从眼前一掠而过,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脑海;所以读完之后,有些同学常会感觉脑中空无一物。其实,借助“批读”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学术专著。“批读”是在作品上留下我们感发、思考的痕迹,也是我们与作者进行平等交流的过程。其实跟帖评论、视频上的弹幕也是一种批注。好的批注会让人受益颇多,读后有思。  那么如何“批读”呢?首先,要熟悉批注类型,建立批注系统,根据文体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