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培育语言思维的“训练场”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0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和思维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它们互相依存,思维是无形的却处于支配地位,语言作为有形的存在只是思维的工具。以常见的比较方法来看,比较的对象是语言,能够看得见,比较本身是思维,却看不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承担着语言建构和运用的任务,但语言的发展需要思维来支撑,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充分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感知文本的语言运用和表达结果,掌握课文的内容、主题等,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么,教师该如何搭建培育学生语言思维的“训练场”,让发展思维更好地带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呢?

一、在理解词语中渗透思维训练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各年段都需要强调的教学内容之一,只是年段不同,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也不一样。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词语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渗透思维训练。
  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课),课文第7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句子:“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句子中的“凌乱”一词该怎样理解呢?如果教师只是问“凌乱”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查查词典或者教辅资料上的解释说一說就算完事了,学生学习理解这个词语缺少相应的思维活动,收获就非常有限,接下来理解“凌乱”与美的关系,可能就无从下手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思维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这样来提问:大家仔细研读上文,看看“凌乱”与哪些句子有关,想一想“凌乱”带来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和思维碰撞,发现“凌乱”写的是“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并从色彩和形状上使灰暗、单调的水泥道产生了许多变化,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让人读后情不自禁地欣赏其中的美。
  在词语理解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找到词语表达的对象和带来的变化,从中领悟词语的真正内涵,在思维提升中更准确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二、在品味句子中落实思维训练


  文章都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阅读教学自然离不开理解句子。课文中许多精彩的句子,都是语言运用和表达的典范,值得学生在细细品味学习体会。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具体的句子,在引导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落实思维训练,以获得更好的理解效果。
  如《秋天的雨》(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课),这篇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品读这个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沉入想象之中:秋天的雨有着怎样神奇的巧手,把黄色一层一层涂在银杏叶上,涂着涂着,银杏叶化作了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把金风送过来,带来了无边的凉爽,让人觉得十分惬意和舒适。在品读这个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拟人手法化作了“秋天的雨”,把课文抽象的、静态的文字与头脑中的美好感受相对接,产生美妙无比的享受,领略到句子表达出的独特韵味。
  品读精彩的句子,如果一味强调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就是那些句子的形式。只有通过涵泳咀嚼、揣摩推敲,经过大脑的思考,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句子表达的境地,从中悟得句子的内蕴,进而把握句子的精妙所在。

三、在概括内容中推进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进入中年级有了段的学习和训练,随之而来的就有概括内容的学习要求,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升级,概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概括有: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概括写作特点等。与学习词语、句子不同的是,概括本身就是一种思维训练。教学中只要用到概括就是在进行思维训练,只是这种思维训练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通常都是从中年级的概括自然段的内容开始的。
  如教学《花钟》(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3课),课文安排学习的语文要素就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课文中还在第1、2自然段之间出现了泡泡提示语“这两个自然段中,各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在第1自然段中,学生比较容易找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关键句来概括段落大意,但第2自然段的学习,就没这么简单了,学生有的找出的是“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找出的是“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这显然不符合语文要素的学习要求,于是有的学生就把这两个句子合在一起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乍一看是解决了自然段段意的概括,但问题是没有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内容。其实,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明白语文要素中关键词语——“借助”和“概括”,它们不是说直接找一个句子作为段落大意,而是用“关键句”来概括,也就是说需要进行思维训练的。懂得这样的要求,我们再来审视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很快就会发现自然段中的第1句话“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是个关键句,只要把问句与学生找出的两个句子联系起来看,可以用来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是: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在这个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教学中,概括段意不是目的,怎样概括才是教学的重点,需要借助分析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最终在学习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中获得思维能力的真正发展。
  应该说,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用来加强思维训练以发展语言的内容还有很多,如在质疑批判中加强思维训练,在品味表达方法中加强思维训练,在读写结合中加强思维训练等,这些还需要教师切实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效融入思维训练,以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教师教给学生阅读、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学生通过学习例子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写作是
期刊
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英语教学,为营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性
微课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构建信息化课堂,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也在尝试引进微课,而制作微课资源,则成为小学美术微课教
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画教学是包含在造型表现这一范畴的.绘画在美术教育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对学生而言是有着启蒙
初中部编语文教材推行“1+X”阅读教学方式,每单元形成“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过程.写景抒情类现代散文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数量.我们在基于单元
在文本阅读中,优美的文字、饱满的人物、充满想象的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但是,目前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文本中的美学因素。基于此,教师应调整阅读指导理念,结合丰富的文本素材,为学生构建审美课堂,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朗读体会,引导学生欣赏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基于审美教育的要求,精心挑选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有充满意蕴的古诗,有着力渲染自然美景的散文,有充满人文情感的故事
期刊
我们做班主任的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所谓的“问题生”,“一棍子打死”太残忍,冷眼旁观不足取,视而不见更不是办法。关键是如何转换他们,引导他们向善向上发展。“转换”“引导”说
在高中美术课堂上开展鉴赏课程,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
期刊
部编版教材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这一块本套教材站在大阅读大语文观视角构建了“三位一体”教学结构.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部编版“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