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山上桃李芬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巍巍黄家山,悠悠踏平湖,绿树丛荫,枝繁叶茂,万绿丛中,掩映着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府——湖北省示范高中沙洋中学。在这座生机勃发、书卷飘香的校园里,有一个底蕴深厚、积极进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教书育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教研组。多年来,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互帮互助,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努力创新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里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队。
  良师育英才 成绩铸辉煌
  湖北省沙洋中学语文教研组秉承学校“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恪守“博学、博爱、自立、自强”的校训,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为己任,不断开拓,努力创新,形成了“高效、人文、绿色”的语文教学特色。
  目前,我校语文教研组有43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25名,省级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名,市级骨干教师12名,县级名师25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6名。这是一个以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结合的教师群体,工作热情高,师德品质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严谨治学,是一支素质高、实力强的语文教师队伍。
  高级教师杨兴虎,现担任沙洋中学党总支书记,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语文骨干教师”、“市十佳双优校长”等荣誉称号,主编出版了《中学生礼仪》《中学生安全教育读本》《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发表论文、散文、诗歌多篇,其中他与吴生舟的论文《语文教育与人本思想》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并被评为优秀论文,同时还被“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收录。他功底深厚,上课生动风趣,能够在旁征博引的授课中彰显文学魅力。作为语文科的蹲科领导,除积极指导之外,还亲力亲为,给语文同仁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高级教师吴生舟,现担任沙洋中学副校长,先后获得“市113拔尖人才”、“市第三届名师”、“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秀语文教师”、“市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他具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有独到的理解和心得,注重在课堂上体现知识点和考点的结合,擅长营造课堂学习氛围,课堂互动效果好,对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他的课多次被学生评为“魅力课”,培养了王义(国防科技大学)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刘本新,“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高考先进教师”、“县模范班主任”。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年把关高三教学,成绩显著;具有独特的授课思路和教学风格,讲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喜欢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到因材施教。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省、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一等奖。他的教学论文《中学语文课件制作误区之我见》获国家级二等奖、《对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沉重思考》获省级一等奖、《先声夺人,明目启思》发表于《中学语文》刊物上。
  高级教师李儒炎,“省语文学科优秀教师”,“市第四届名师”,“市第三届模范班主任”,“市高考先进教师”,县首届“十佳教师”。他教学经验极其丰富,功底极其深厚,教学极为负责,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是一个亲和力极强的老师。他的教学风格厚重踏实,体现了一种贯穿性,把知识点、考点和难点穿插于讲课内容中,多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作为一位高考备考经验丰富的教师,他能够冷静判断、理性筛选,做到复习有重点,准备有成效,培养了王健(北京大学)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在这个朝气蓬勃、青春焕发、充满激情的和谐语文教研组里,还有老当益壮,积极发挥余热的马文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独特的宋红卫教师;擅长课题研究,学者型、研究型的孙治平老师;专于课堂教学,课堂上引经据典、收放自如、深受学生欢迎、号称“文学聚宝盆”的陈吕红老师;乐于探究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称为“学生心灵导师”的龚洁老师;群体中的青年教师李朝,更是活泼精灵,虚心好学,勇于创新。他们用热情、青春与智慧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全组教师一道默默耕耘,用心血滋润土壤,用汗水浇灌花蕾。
  理得千丝絮 织就霓裳衣
  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导向和纽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强化教研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教研氛围日趋浓厚。
  “勤学”真亮丽
  “工资再少也要买书,住房再窄也要藏书,时间再紧也要读书。”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多看书、开眼界、勤学习、攒知识。我们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各类的《新课程标准》培训及新教材培训,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还经常针对新教材教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多次派老师赴武汉、宜昌、荆州、咸宁、彬州、黄石、南阳、鄂州等地参加研讨活动或观摩名师精品课,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我们认识到只有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给自己充电,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虽然有时我们觉得很辛苦,但我们很会在苦中找乐趣,我们会为教材解读中需要商榷的问题而唇枪舌战,也会为课堂中遇到的困惑互相探讨、共同研究,更会为我们在教学中有新的收获而欢呼雀跃!
  “合力”最给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也在努力体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本教研组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共同奋进,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哪个教师有了好的课件、好的构思,都及时地在组内交流,我们每节课都凝聚了集体的心血和智慧。老教师以身作则,虚心学习,给年轻人带了个好头;青年教师也不甘示弱,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力争上游。每当有老师要讲公开课或参加比赛,我们都会积极帮助他磨课,备课、试讲、修改。有时一篇教案会三易其稿,为的就是让讲课老师展现出最好的状态,正如葛玲老师所说,她能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正是得益于备课组同仁长时间的帮助和长期磨练,让她的底气更足了,更有足够的胆识和机智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全组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努力奋进,使我们的教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研组被评为县学习型班组、“平湖”文学社社刊《平湖》在全国中小学优秀社团刊物评选中荣获最佳社团刊一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新世纪杯”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获得了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创新”更魅力
  要在强手如林的全省范围内创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最关键的还是要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打造富有特色的魅力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教研组积极响应学校的“三导三学”教学模式,形成了“课前指导预习,课堂主导探究,课后引导延伸”的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探求。让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让课堂不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成为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让课堂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成为探究知识的场所;让课堂不再是老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成为老师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不懈地努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了常规教学中的“高效课堂”,互动基础之上的“情智课堂”,融洽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最具特色的“魅力课堂”。
  沐和煦春风 奏多彩乐章
  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生活是学生发展的根本,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味人生。我们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和社会实践,开發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意兴盎然
  这类活动强调体验、强调实践。去年9月份,我们举办了一次“学校公益广告语征集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设计校园内的公益短语,要求简短、生动,琅琅上口,经过筛选,近三百条公益短语入围候选短语。“别让我满天飞,我想有个家”这是为提醒同学们不要乱扔纸屑设计的;“不要让我流泪到天明”这是为提醒同学们及时关闭水龙头设计的;“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这是为提醒同学们不要乱踩花坛设计的……这些生动形象的广告语展现了学生巨大的创造潜力,同时也亮相于学校的各个角落,让美化校园化为了学生自觉的行动,更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校园兴趣活动异彩纷呈
  我们教研组一直在追求“让书香溢满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定期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读书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们乐在其中。走在校园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古诗文的优美韵律从教室中弥漫开来,绝美散文诗篇的琅琅书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停留。
  我们还利用周末开展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类实践活动,如“名著导读”、“地方风俗文化探究”、“黄山论坛”、“艺海拾贝”等。同时,我们教研组的老师还亲自参与文艺节目编排,有严锐老师设计的情景剧《楚简》,充分展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刘豫老师和葛玲老师共同编导的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龚洁老师精心指导的话剧《读李清照》,让每位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更让每位学生感悟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
  “水击三千扶摇可接”,在这个人文、和谐、友爱的校园里,沙中语文人正带着昨日的豪情和今天的自信,追求灵动鲜活的语文课堂,追求内涵丰富的语文课堂,追求引领生命的语文课堂!
  
  刘豫,李永健,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荆门。本文编校:剑 男
其他文献
滔滔扶夷江水,流淌着一方热土悠长的眷恋;巍巍越城岭旁,镌刻着一支团队铸就的辉煌。在清朝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曾经的后花园,在当代“乒坛皇后”邓亚萍的故居旁,在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崀山脚下,雄踞着全县唯一的一所省级示范性中学——湖南省新宁县第一中学。在这所中学里,又涌动着一股鲜活灵动的血液,那就是由我们33人组成的生气勃勃、爱岗敬业的新宁一中语文教研组。这是一支工作扎实、教风严谨、团结协作的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
哲学境界是人们认识事物、证悟世界、追寻真理以达至的理想境界。哲学不仅仅包括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它还与思想密不可分。而以此理论来考量和衡测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会惊愕发现无论是作文的“教”抑或作文的“学”,都一直受“知识中心”的束缚,却未能或未很好地把对宇宙人生、社会现象、周遭事物的深沉思考,涌进作文教学的视域,且用思想的甘露和生命的场景洇开,化作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哲理颗粒,导致作文教学只是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固然需要“披文入情”,但也不要忽视“知人论世”。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文本时,要真正吃透文本的应有之义或言外之意,往往离不开写作背景资料的辅助。如何运用写作背景资料辅助文本解读,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   遗憾的是,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写作背景介绍模式化、简单化的倾向。有些语文教师,习惯于导入阶段呈现写作背景资料,这样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单独成块,导入阅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从淳朴的《诗经》、绮丽的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纵横捭阖的诸子散文、光彩夺目的历史散文,到雄浑大气的唐宋文赋,随手撷取一朵,都是美不胜收的风景。然而,目前中学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为了应付考试,很多老师将古诗文阅读课上成了文言知识串讲课或者鉴赏技巧罗列课:只注重诗文句义的静态演绎,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只注重鉴赏技巧的罗列训练,忽视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只注重诗文
语文课堂要能成为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生命场,充满着活力、灵性和理想。为了创设出这样的理想课堂,多少教师在孜孜不倦地实践,对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创设出了一个又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学环节。比如广受欢迎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经过多年的尝试,笔者也摸索出了一套崭新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活”、更“火”了起来。  
在六朝古都的南京,在秦淮河畔莫愁湖滨,有一群语文人在语文的园地里寻寻觅觅。他们懂得,“美是亲近所得,美是邂逅所得”,所以他们引领学生亲近金陵文化,亲近经典名著,亲近古老国学,在语文课改之路上邂逅、碰撞,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耕耘、收获。他们就是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群体。  这个群体共有教师22名,其中既有教授级高级教师,又有省特级教师;既有市级学科带头人,又有市青年优秀教师;既有全国优秀教师,
兴起于上世纪末发展于本世纪初的话题作文,以及近年来的后材料作文和后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睐,韵味无穷。一个好的题目能唤起阅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冲动,使他“心动思凝一瞥间”,下笔给高分。请看下面一些标题,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窥探一
从小学三年级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开始,一直到初中,主要以写记叙文为主。在长达七年之久的训练后,直到初中毕业,不少学生也没有掌握记叙文的写作要领。其间,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学生更是吃了“写不出来”之苦。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得要领。其实,作文训练是有捷径可走的。这个捷径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格”。所谓“格”,跟数学的公式相类似。也就是说,学生掌握了作文的“格”,就相当于掌握了写作文的公式。本人通过多年的作文教
前段时间阅读2011年第18期《人民教育》王祥连老师的《教了也不会,为什么?》一文,深受触动,王老师从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分析中对学生阅读能力不高做了追因,把“教了也不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学生缺乏独立阅读和对信息有效整合、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板子打在了学生身上。笔者读后,受益匪浅,但仍觉意犹未尽,现不揣浅陋,接力发微。  我思考的问题是:作为一名教师,施教对象确定后,怎么教,学生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