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睿智追问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l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世界,爱与被爱就开始了,并相伴一生到达终点。但是,人世间却演绎着悲欢离合的爱的不同故事。有些人在两情相悦中获得快乐,有些人在相濡以沫中获得幸福,有些人在相互支撑中获得依靠,有些人在相互照耀中获得温暖……人们渴望爱人,也渴望能够被人所爱。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爱的制造者和守望者,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爱着这个世界。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在爱中哭泣,彷徨,痛苦,迷茫,失落,甚至疯狂!多少哲人在探寻爱的真谛,多少作家在构筑爱的传奇,多少诗人在弹奏爱的琴弦。面对爱的话题,女诗人马莉发出了《爱一个人能有多久》的诗意追问——
  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行走在极端小心翼翼的世界上
  没有事先约定,也没有预感
  在亿万年前还没有到来的时刻
  比时间还要久远的时间里
  比空间还要寂寥的深邃中
  爱一个人能有多久,比死亡,比尘埃
  比我们的祖先还要受伤的世界上
  风吹拂你的额头让我听到了你的呼吸
  你的咳嗽,空荡荡的心跳,爱一个人究竟
  能有多久,草尖上的光芒也感到了疼痛
  让我问问时间吧,还差多少年
  还要等待多久,让我问问死亡
  亲爱的死亡,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马莉,女,1959年出生于广东湛江。1978年春季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当代》等主流刊物发表诗歌、散文作品,其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作品选本等。著有诗集《白手帕》《杯子与手》《马莉诗选》《金色十四行》和散文随笔集多部。2003年荣获中国作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07年荣获首届中国新经典诗歌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方周末》编辑主任。
  这是诗人的诗集《金色十四行》中的一首。虽然行文上没有分节,也没有明显的停顿标志,但从“爱一个人能有多久”的反复追问中,我们还是能够感觉诗意表达上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在“爱一个人能有多久”的疑问中开启读者的思考。“行走在极端小心翼翼的世界上/没有事先约定,也没有预感”生活在这个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是伤害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可是,爱在没有预约也没有征兆的情况下,真实地发生了。双目对视,一见钟情,不需要任何媒介或前提。“在亿万年前还没有到来的时刻/比时间还要久远的时间里/比空间还要寂寥的深邃中”这是一种来自生命本体的原初的爱,它穿越时空,回到“亿万年前”的真实状态,回到爱的“久远”和“深邃”中。诗人带我们回到爱的初始状态,来进行爱的追问。
  第二个层次,在“爱一个人能有多久”的再一次追问中,引领我们回到爱的现实中来。在“比死亡,比尘埃/比我们的祖先还要受伤的世界上”,现实极其残酷,一举手一投足可能都会受伤。“比死亡”,说明受伤的程度之重;“比尘埃”,说明受伤的次数之多;“比我们的祖先”,说明受伤的时间之早。我们只好回到两个人的世界里,“风吹拂你的额头让我听到了你的呼吸/你的咳嗽,空荡荡的心跳”:世风吹拂你的额头,俗雨落满你的双肩,我与你同呼吸,共命运;哪怕是你的一声咳嗽,也能在我的心房里听到回声。我是爱你的,但你“空荡荡”的心里,是否有我?
  第三个层次,在“爱一个人究竟能有多久”的进一步追问中,诗人把我们指引到“时间”本身和“死亡”终端。“草尖上的光芒也感到了疼痛”,神秘的隐喻里,暗含着爱的伤害无处不在,再美好的事物也难以幸免。“让我问问时间吧,还差多少年/还要等待多久”我爱一个人还能爱多久?我能获得他的爱还要等多久?时间是虚无的,它不可能给出答案。那“让我问问死亡/亲爱的死亡,爱一个人能有多久”死亡与爱一样,也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当然也是爱的终结,那就让我们爱一个人爱到死为止吧。用“亲爱的”修饰死亡,说明死亡并不可怕,它像爱人一样伴随着我们。爱一个人就爱到底,至死不渝——这大概就是“死亡”给出的答案。
  女诗人马莉善于在事物飘忽不定的独特状态下营造诗歌的叙述语境,她的艺术视角敏锐而犀利。她不仅能够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能够看到事物的背面,而且还能够出色地看到事物隐匿的那一面。她的诗歌往往采用三重复式的言说方式,独具个性。在这首诗里,“爱一个人能有多久”句式出现四次,反复的追问,启迪读者智性的发现,并将读者带入一种形而上的虚幻境界。马莉说:“虚幻是生命的本质,是一种残酷又柔美的本质。当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诗人感知世界的时候,虚幻就它的本体来说,呈现的又是一个真实的实体。这就是一个诗人的世界,而且是一个高度真实的世界。在这样个人化真实的世界里,我写诗,故我存在。”有人说,她是我们这个躁动岁月里安静写作的典范;我说,唯其如此,才成就了马莉和她的诗歌。她的诗歌是诗坛的一道闪电,放射着纯净的精神光芒。
  [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范文欣赏】  病中情味——树叶  苏叔阳  我几乎没有想过,一片树叶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和色彩;我也从没留心过树叶对于树枝的装扮有多么丰富。第一次住院之前,活了五十多岁还没有空儿整天瞧着同一根树枝发愣。住进医院,从春到夏,我守在一个窗口,盯着一根树枝,从早看到晚。  春节刚过,暖风还待在老远的南方。树枝可是等不及了,它们急急忙忙攒足了汗水从根到梢让自己活软起来。病房里极静,日日夜夜只听得见窗外的风声
期刊
【热点事件】  2015年3月27日下午,一位市民將自己拍摄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后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议。视频内容显示:27日下午5点30分左右,在北京海淀区双安商场西侧的天桥附近,有三女一男四个成年人围着一名初中生争吵。视频发布者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双方最开始起争执的时候她并不在场。发视频是因为这几个大人说话太无理。这几个人一直在质问学生为什么要拍照,并称这名学生读书读傻了。一名中年女子咄咄逼人地对着
期刊
如果提这么一个问题:是写平铺直叙的作文好呢,还是写充满辩证哲思的作文好呢?相信大多人会选择后者。的确,高考阅卷老师也比较青睐于后者,因为我也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有切身感受。同内容的两篇文章,辩证哲思文往往更具魅力。  为何呢?因为辩证哲思文不仅思维辩证,逻辑严密,最让人惊叹的是,它能写出新意,见人所未见,言人所不言,观点非常新颖,而且自圆其说,汩汩滔滔,以理服人,让你不得不叹服其新见。不信,是吧?
期刊
擅写短诗的古希腊诗人卡利马科斯(Callimachus)曾言道:“一部大书便是一项大罪。①”1959年,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西方的智慧》(Wisdom of the West)一书中引用了这句话,并“谦虚”地表示,“以罪而论,这是一部小书”(as evils go, this book is a minor one);1982年,印度裔美国科学史学家梅拉(Jagd
期刊
“概括”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之一,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它涉及到“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欣赏作品形象”“发掘作品意蕴”“发掘文本的时代精神”等考点。由于它涉及内容广泛,要求能力较高,成为高考语文的一个难关。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概括题的得分率,谨结合高考命题实际和考生答卷情况,谈谈解答概括类试题的技巧。  【考查方向】  概括型试题,以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为核心,主要
期刊
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是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洛夫1949年赴台,2001年因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台湾版《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曾将他列为十大诗人之首,与余光中并称台湾诗坛双子星座。2018年3月19日凌晨3点21分,享誉台湾诗坛的洛夫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1岁。斯人已逝,但他那些充满创新探索的精美诗篇,永远值
期刊
1941年5月,我刚上完一年级,父母把我送到了明斯克郊区的戈罗季谢少先队员夏令营去度夏。我到了那儿,才游了一次泳,过了两天——战争就爆发了。我们被带上火车,离开了那里。  在火车上,我们看到了受伤的士兵。他们呻吟着,疼痛得厉害。他们说明斯克被烧毁了,一切都被烧毁了,那里已经被德国人占领,我们要坐车去大后方。我们要去的,是没有战争的地方。  坐车走了一个多月,我们到了摩尔多瓦。没有床和被褥,我们就睡
期刊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于3月18日离世,引发无数人缅怀。李敖是特立独行的怪杰:他独坐书斋、独步文坛、独立抗争;他狂放不羁、锋芒毕露、风流多情;他博闻强识、皓首穷经、纵横捭阖;他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他用一支笔震撼海峡两岸,用一张嘴影响无数华人。  英雄仙逝,总归令人叹惋。李敖终其一生都在战天斗地,最终却也未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李敖出生于1935年,在北京读的小学,1949年随父赴台。曾被
期刊
古诗鉴赏是历年高考必考题之一,但考生该题的得分一直不理想,于是多数考生在复习备考时,热衷于对答题模式、名词术语等的死记硬背,以致出现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殊不知读懂古诗才是鉴赏的前提。  但纵观历年高考中的古诗,在理解上大多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难点,于是破译这些难点便成了读懂古诗的关键。因此,在做古诗文鉴赏题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信息,力求突破这些难点,切不可怀着逃避或侥
期刊
当今语文高考作文,写记叙文容易陷入低幼、矫情、胡编乱造的误区,绝大部分考生选择议论文这一文体,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议论文水平的高低无疑决定于写作者的思想与思维。但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在议论文具体论证过程中,通过恰当地举例,不仅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还可以给单纯的抽象说理增加灵动形象的成分,从而让议论文更具观赏性。事实上,议论文中的这种例证法,已经成为众多高考考生在实际考场中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