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让词的光辉,洞彻事物(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于坚来说,“外省”透露出的雄心,同时也指向了传统与后来的文坛。一方面,他会经常想自己的诗与李白、杜甫、苏轼之间的距离,而“外省”这个词,在中国传统中,是相对于长安的。诗人为什么都要跑到长安去,因为长安是一个能肯定天才的地方。另一方面,这也与当年中国文学的畸形的出口有关:要么到北京求生存,要么就在外省等死。
  “我这种人,在青年时代就比较傲慢,雄心勃勃,特别喜欢强调外省。”
  类似的压抑感,于坚在世纪末的“盘峰诗会”前夕,也有感受。
  1979年初春的一天,于坚路过昆明市中心的百货大楼时,发现在省医药公司人头攒动的灰色外墙前,贴着一份拆散了的油印刊物《地火》。他快速浏览了一遍上面那些描写人生、爱情的小说和诗歌,激动难捺,很快照着地址找了过去。
  隔着咖啡馆的玻璃,于坚给我指了指,后面已被拆迁的云南省图书馆,当年《地火》编辑部就在省图书馆职工石安达的宿舍。多年之后,他依然记得那份渴求同道的急迫心情:“我走在银桦大道上,兴奋、害怕,想象着那里有一个左拉发起的‘梅塘夜话’,或者赫尔岑家里的文学沙龙,想象着那些长得像普希金或者莱蒙托夫的面孔。”几天之后,于坚带着他的一首诗歌《不满》,第一次在一个20多人的小房间里朗诵。朗诵完后,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有人甚至激动地对他说:“你就是我们云南的莱蒙托夫。”
  1980年,等于坚历经艰难、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时,已经有人为学生刊物《犁》向他约稿了。很快,新的文学沙龙又在1978级学生、后来的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家找到了据点,这就是后来的尚义街六号。在吴文光那个独立的小房间里,一群人“从1980年开始,大概有5年左右,天天在那里讨论文学,朗诵诗,争论彼此的作品”。
  这段相互砥砺与温暖的时光,对于尚未得到更多发表机会的于坚来说,至为重要。这些人都被于坚以一种纪实而调侃的口吻,写入1985年6月的《尚义街六号》中。那时他的自画像是:“于坚还没有成名,每回都被教训/在一张旧报纸上/他写下许多意味深长的笔名。”在于坚看来,这首作品能在当年的《诗刊》发表,简直是一个奇迹。由于以前的作品少有这类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写实描述,引发的震动可想而知。
  不过,于坚并不孤单。与此同时,一批在四川、南京、上海的诗歌写作者,由于趣味相投,将很快掀起了一场针对北岛为首的“今天派”美学趣味的诗歌运动。与日后文学史叙述中形成的较为宽泛的代际划分概念不同,“非非派”的主将之一杨黎更愿意采用狭义的“第三代人”概念:“第三代人,实际上指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开始的一场独立的诗歌运动,这项运动包含了具体的内容,就是口语化,追求日常经验、日常生活。说到底,它就是以他们、莽汉、非非这三个流派为主的诗歌运动。”
  在于坚写作《作品某某号》《尚义街六号》等作品时,韩东也寫下了《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等趣味相投的作品。在两人于1986年去太原参加第六届青春诗会,第一次见面前,已有大量的书信往来,1985年诞生的民刊《他们》正是这样书信往来的结果。韩东在电话中,向我描述了最初的那种投契:“我们前面就是北岛他们的‘今天派’,当时意象诗比较流行,意象比较优美、晦涩。于坚直接用叙述性的语言去写作,对我们这代人好像是一种不谋而合的感觉。”
  为了与之前的民刊拉开距离,《他们》没有明确的发刊词,第一期列名的主编则是没有任何作品、更多承担刊务的付立。创刊号目录前还有一首诗,以一种游戏的方式,用一句话介绍一个诗人,例如“南京的韩东有钱上得了赌场往后全凭运气”“昆明的于坚一辈子的奋斗就是想装得像个人”等等。
  从1985到1995年,《他们》一共出了9期,完全由同人出资联合创办。据于坚回忆,在编第六期稿件时,由于与韩东意见分歧,“我当时倾向办少数同人的刊物,保证质量,更纯粹,而韩东想尽可能多地扶植新人”,此后逐渐淡出《他们》。
  与于坚相比,韩东无疑是一个生性更为散淡的人,他更愿意把《他们》视为一个松散的文学沙龙与创作园地。在他看来,流派性的紧密团体,固然有利于登堂入室,但也有画地为牢之虞。尽管如此,在洪子诚等新诗史研究者看来,《他们》仍展现出某种较为一致的诗学路向:“‘回到诗歌本身“回到个人’,对个体的生命形式和日常生活的强调,对观念、理论的干预的警惕,将个人与现实生活所建立的‘真实’联系作为写作的前提,以及语言上对于‘日常口语’的重视。”
  “于坚的想法很简单,概括为几句话:日常性,反对隐喻,语感。”杨黎说。就像“诗到语言为止”这样一句强调诗歌语言意识的常识,威为日后韩东身上的标签一样,“拒绝隐喻”这一带有绝对意味的说法,也成为于坚最为响亮的诗学主张。 于坚对此也有过如下回忆:“‘文革’时期思想被严密控制,控制思想的捷径就是控制语言。对任何一个词,人们都要琢磨审核它的含义、隐喻、象征。比如‘大海’代表人民,‘太阳’、‘北斗星’代表领袖,‘东风’代表人民的力量,‘苍蝇’、‘毒草’代表敌人等等。如果一首诗的隐喻被往反动消极的方面解释,那作者就麻烦了……为什么后来我要提出‘拒绝隐喻’,这与那个时代令我刻骨铭心的语言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他文献
我们在北京的同学不少,大家岁数越来越大,越来越珍惜聚会的日子。今年,我们还联系了河北的同学和高中的老师,大家约好了5月22日在孙少清家小聚。  孙少清家在大厂县陈府乡香格里拉农庄,这里出了北京城,已是河北地界。一路上,阳光明媚,空气新鲜,道路宽敞,道路两旁高大的树已枝繁叶茂,但越走越觉得人烟稀少,大概已经快到小农庄了。  到了孙少清家一看,这里风景如画,是地道的田园生活。朱红色的大铁门,用金黄色的
期刊
“团长”“内人”“孩他妈”多变的称呼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对妻子有许多称呼,能说说吗?  丁俊晖(以下简称丁):我的妻子叫张元元,她曾是北京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我俩是通过工作关系认识的。我喜欢她的单纯可爱,她喜欢我的简单、稳重、踏实。我俩恋爱后,她辞职到英国照顾我,国内人称她“丁太”,我很认可这个称呼。打球多年,我的身边有一帮打斯诺克的兄弟,他们叫我“大师兄”,元元成了“斯诺克太太团”的团长,我
期刊
朱娅:有肾源了,我是A型血,比较好配。手术和治疗费初步估计需要50万元,术后如果出现感染或排异情况,费用会更多。很多药需要自费,无法用医保报销。  记者:你的家庭经济情况如何?  朱娅:我以前在培训机构当美术教师,身体不好,前两年开始就没上班了。我是单亲家庭,妈妈身体也不好,平时就在家照顾我,家里只有老公在上班。生病后,突发情况多,救治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我老公也辞职照顾我了,一家都没有生活来源。
期刊
青年作者陈登科写了一篇小说《活人塘》,他自信满满地带着《活人塘》的手稿去了北京,想请赵树理为自己的作品把把脉。  陈登科在北京文联见到赵树理时,赵树理正在埋头写作。陈登科说明来意后,赵树理从书桌后绕到他的面前,拿过手稿,足足看了十来分钟,然后皱了一下眉头说道:“稿子你留下,再给我留个电话,等我看完后,会通知你来取稿。”陈登科很激动,当即留下了联络方式。  之后,陈登科就住进了北京一家小招待所,等赵
期刊
【编辑推荐理由】  情怀铸就品质,创新打造辉煌。《养生堂》始终保持全国电视健康第一品牌的殊荣。2017年《养生堂》栏目全国平均收视率0.53%,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同类栏目双料收视冠军,即全国同时段健康类栏目收视冠军。2018年是《养生堂》节目步入的第10个年头,9年多来,总共有近2000名全国权威医学专家走上过《养生堂》的舞台,观众累计收看人次超过10亿。  2017年2月20日,《养生堂》栏目制片
期刊
齐白石的画很多都会给人一种信手拈来、一挥而就之感。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一次,齐白石的一位朋友到他府上拜访,正赶上齐白石在书房里作画。这位朋友还从未见过白石老作画,于是,就好奇地走进书房,静立一旁,看他作画。  让他大跌眼镜是,白石老作画的样子,完全跟他想象中的不一样。在他进门之时,只见白石老正手里拿着一把尺子,对着宣纸不停地比画着,偶尔还会陷入沉思。下笔后,则更为认真,每画上几笔,就会停下来
期刊
严复本是个工科生,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的是海军,后来到英国留学,学的也是海军。对于源自西方的科学和科学精神,他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在今天很多人心中,严复是“天演论”或“进化论”的代名词。确实,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出版就产生深刻影响,用当时人的说法,“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胡适后来回忆说,“饫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复风行全国,竞作了中学生的读
期刊
民国名媛中,大名鼎鼎的有陆小曼、林徽因、张爱玲等,还有一位周炼霞最值得一提。  其实,论才情、气质、相貌等,周炼霞不输陆、林、张。她写的小说《炼珠》可与张爱玲齐眉,其仕女花鸟画胜过陆小曼。而她写的古诗词,别说这三位美女,就是晏殊、纳兰容若,怕也要让她三分。  当年,赵丹的夫人黄宗英,会拿着自己作的诗到周炼霞家请教;银幕明星上官云珠,也会拿一些诗,给周炼霞过目;作曲家陈钢的第一任夫人华华,是梅兰芳四
期刊
一次,一位富商想请郑板桥给他写个中堂,郑板桥开价一千两银子。这位富商却只想出五百两银子。郑板桥也不多说,收了五百两银子,提笔就写了起来。很快便写好了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然后,就把它拿给了富商。富商一看十分高兴,忙问:“下联呢?”郑板桥不慌不忙地说道:“跟你说好是一千两的,但你只给了一半,一半的钱当然只能买一半的字了。”富商求宝心切,只好叉乖乖地掏出了五百两银子,郑板桥这才又提笔写了下联“麒麟
期刊
英国时间7月8日,为纪念布克奖创办50年而颁发的“金布克奖”(The Golden Man BookerPrize)在伦敦揭晓:生于斯里兰卡的加拿大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创作的《英国病人》,获颁“半个世纪以来布克奖最佳作品”。  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楼上一间可以看到泰晤士河的房间里,翁达杰接受了祝贺,并点了一杯白葡萄酒,他说,“谢谢,这是几个月来我第一次喝。”他有着一张文学界里最容易辨认的面庞:晒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