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1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由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学科教学论团队承担研究工作。其中,英语学科子课题—“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研究”由北师大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任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其他核心成员包括该所陈则航副教授和十余位本专业的博硕研究生。北京市海淀区是参加该项目小学学段实验的唯一实验区。笔者作为“海淀区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研究”子项目的负责人,组织并参与了“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的制定、海淀区实验校四年级学生英语学科能力测试及分析、海淀区实验校英语学科能力教学诊断及改进等系列研究工作。
该项目从“核心能力”和“核心主题”两大维度构建了“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见图1)。其中,“核心能力”维度以学生心智水平属性为主线,将英语学科能力表现解构为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三项一级能力,其下进一步拆解为12项二级能力要素。“核心主题维度”涵盖“核心内容主题(中小学6个常见话题)”维度和“核心活动主题(语言技能)”维度。各维度相互交叉依存,为学生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测评结果的解读、教学诊断和改进提供了多维视角。
作为小学英语教研员,如何更好地解决影响基础教育学段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问题是笔者13年来持续努力的目标。随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与深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科学化、创新化的更高要求。面对来自教育发展对教研工作的诸多挑战,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研究才能更好地提升教研员和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推动学科教研走向深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走向卓越?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参与到“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研究”项目中。在专家的引领与指导下,在和北师大课题组成员协作的过程中,笔者在“浸入式”研修中“做中学”,在反思中感悟项目研修的意义,深刻地感受到了研究的力量。
一、项目研修助力教研工作任务转型
以往,教研员主要通过听课(课堂观察)、评课(评价分析)指导教师改进教学。通过全程参加北师大“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笔者意识到:原来,在我们走进课堂教学研究之前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在进入课堂教学改进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先对实验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即研制相关框架和指标,依据框架收集事实与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深度的解读,得出理性的判断(结论及其归因分析)。为了使教学改进更具实效,还要结合教学诊断情况和实验教师共同制订改进计划和细致的操作进程。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不仅使得教学改进工作目标更加清晰,教研过程更具可操作性,更改变了笔者与一线教师对教研工作内容的旧有认知。
笔者将在参与北师大“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中经历的研究过程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教研工作中,对工作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将原本零散和孤立的工作彼此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体现深度教研的工作链。工作链将评价、教学、教研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促进教研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教学,引导教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项目研究助力教研方式转型
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和方式是不断提高教研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证。通过参与北师大“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笔者体验到了新型的教研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
1.建立教研部门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
“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由北師大的王蔷教授任首席专家,其他核心成员包括陈则航副教授和十余位本专业的博硕研究生,是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科研团队。自2011年11月课题立项以来,王蔷教授带领课题团队潜心开展研究,构建了蕴含学生心智水平属性、核心内容主题与学科特定活动等多维度的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需要借助区域教研部门的支持予以实践与验证。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北师大课题组协作互助,一方面为项目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另一方面也借助专业科研团队提升区域教研部门专业研究能力和
水平。
海淀区参与“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共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运用“学科能力表现指标框架”对海淀区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水平进行调研与诊断,剖析影响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变量,并为调整和完善指标框架提供依据;第二阶段是运用“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框架”进行教学改进研究,验证该项目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在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中,教研员成为连接专家与教师、理念与实践、教研与教学的纽带,将专业科研院校、区域教研部门和一线学校联合起来,组成了研究和实践共同体,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行动,开展了针对性强的教研活动,产生了有影响力的教研成果。
2.建立由教研部门业务牵头、教学研究基地校实践参与的工作机制
在“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中,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为业务牵头,组织了海淀区15所小学校参与项目研究。课题组对15所学校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的测试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选择6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教研基地校再做细致的教学诊断和改进,探索教学改进的策略与方法。前期的测试和调研帮助教研部门准确定位了基地实验校的改进点,针对学校教学薄弱项予以专业的支持与指导。这种“私人定制”式的专业指导为基地校提供了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基地校的参与使得项目研究有抓手,能够将课题理念通过行动研究落实于基地校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教师理念的转变,使得项目研究真正落地、开花。
3.建立运用科学的方法、使用科学的工具进行教学研究的工作机制
以“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第二阶段教学改进过程为例(见图2),在项目研究的引领和专家的指导下,在与北师大课题组的协作研究中,笔者经历了系统、规范的教学改进工作进程,深深地感受到了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认识到了开展教学研究不仅要有对实证数据分析的定量研究,也要有基于教师、学生访谈和反思的定性研究。在问题诊断阶段,定量研究帮助我们找到教学中的“真”问题,定性研究帮助我们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在改进阶段,定量研究帮助我们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起点”和“进步程度”,定性研究使我们了解研究对象的情感态度和能力水平等影响因素,有助于及时调整改进策略和方法。科学的教研机制能有效地帮助教研员和教师突破经验局限,提升专业研究 能力。
三、项目研究助力教研工作指导思想转型
1.学科教研活动目标更加关注能力导向
北师大“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国内外生学科能力表现评价为理论依据,以学生心智水平属性为主线,将英语学科能力表现解构为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3项一级能力,并进一步拆解为12项二级能力要素(见表1)。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英语学科核心能力活动(听说读写)对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认知层面不同能力水平进行表现性评价,探究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认知能力因素,研究并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体现语言、思维、文化为一体的课程性质。
表1 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要素
A
学习理解能力 A1观察注意
A2记忆检索
A3提取信息
A4概括
B
实践应用能力 B1解释意义
B2描述对象
B3分析因果
B4论证观点
B5整合信息
C
创新迁移能力 C1推理判断
C2预测想象
C3批判评价
研究关注学生思维层级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强调思维对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由此开展的教学研究就是能力导向的教学研究。在运用《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细目标准)》进行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多以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的主线,教学活动多是为了操练语言,活动过多指向A能力,缺少培养B和C能力的活动,学生语言学习呈现知识碎片化、方法模式化、思维平面化的问题。为此,课题组从文本解读、立足育人、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四个方面指导教师进行研究与
改进。
实践证明,以学科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进研究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改变过于依赖教材活动、注重语言操练的教学局限,聚焦有效提问,设计整合、关联、发展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科素养。基于此,笔者在组织课堂观察的教研活动时,首先组织参会教师从主题、内容、结构、情感思想、语境和语用等方面对教学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理解文本内涵,并与学生的生活和已知相关联。在观摩课堂教学时,与会教师人手一份《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要素》,对教学活动和提问进行能力要素编码,分析学生课堂学习时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所处的层级。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察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讲人情”“少理论”的听评课问题,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做出客观的
评价。
2.强调研究型教研,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笔者感受最深的是教研工作思路的变化。从基于实证的分析,到透过现象深入问题本源,再到针对影响因素确定改进措施,最后到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反思与验证,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使笔者的逻辑思维得到了深化,实现了从经验型教研向研究型教研的转变。
此外,项目研究能够很好地将各部门、各项教研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促进教研的纵深发展。笔者围绕“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整合、规划区级教研活动,使得教研活动更具系统性、系列性,不仅使自己的教研工作目标更加清晰、过程更为顺畅,也帮助一线教师深入理解了教学和教研的关系,从而能持续地改进教学。
项目研究是教研员、一线教师与导师团队的深度合作,在共同协作中,教研部门由“教学指导”转变为“专业支持”。教研员作为“专业合伙人”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为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与教师共同面对教学中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了教研员专业服务的职能。
教研无所谓难易,关键是“研什么”和“怎么研”。阻碍自身前进发展的并不是外部的阻力,而是自身的思維与视野。在“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的专业引领下,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聚焦教学中的“真问题”,设计整合、关联的教研进程,积极地尝试改变,引领教研走向
深入。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zjszz.cn
该项目从“核心能力”和“核心主题”两大维度构建了“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见图1)。其中,“核心能力”维度以学生心智水平属性为主线,将英语学科能力表现解构为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三项一级能力,其下进一步拆解为12项二级能力要素。“核心主题维度”涵盖“核心内容主题(中小学6个常见话题)”维度和“核心活动主题(语言技能)”维度。各维度相互交叉依存,为学生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测评结果的解读、教学诊断和改进提供了多维视角。
作为小学英语教研员,如何更好地解决影响基础教育学段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问题是笔者13年来持续努力的目标。随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与深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科学化、创新化的更高要求。面对来自教育发展对教研工作的诸多挑战,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研究才能更好地提升教研员和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推动学科教研走向深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走向卓越?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参与到“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研究”项目中。在专家的引领与指导下,在和北师大课题组成员协作的过程中,笔者在“浸入式”研修中“做中学”,在反思中感悟项目研修的意义,深刻地感受到了研究的力量。
一、项目研修助力教研工作任务转型
以往,教研员主要通过听课(课堂观察)、评课(评价分析)指导教师改进教学。通过全程参加北师大“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笔者意识到:原来,在我们走进课堂教学研究之前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在进入课堂教学改进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先对实验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即研制相关框架和指标,依据框架收集事实与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深度的解读,得出理性的判断(结论及其归因分析)。为了使教学改进更具实效,还要结合教学诊断情况和实验教师共同制订改进计划和细致的操作进程。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不仅使得教学改进工作目标更加清晰,教研过程更具可操作性,更改变了笔者与一线教师对教研工作内容的旧有认知。
笔者将在参与北师大“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中经历的研究过程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教研工作中,对工作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将原本零散和孤立的工作彼此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体现深度教研的工作链。工作链将评价、教学、教研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促进教研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教学,引导教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项目研究助力教研方式转型
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和方式是不断提高教研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证。通过参与北师大“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笔者体验到了新型的教研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
1.建立教研部门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
“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由北師大的王蔷教授任首席专家,其他核心成员包括陈则航副教授和十余位本专业的博硕研究生,是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科研团队。自2011年11月课题立项以来,王蔷教授带领课题团队潜心开展研究,构建了蕴含学生心智水平属性、核心内容主题与学科特定活动等多维度的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需要借助区域教研部门的支持予以实践与验证。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北师大课题组协作互助,一方面为项目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另一方面也借助专业科研团队提升区域教研部门专业研究能力和
水平。
海淀区参与“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共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运用“学科能力表现指标框架”对海淀区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水平进行调研与诊断,剖析影响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变量,并为调整和完善指标框架提供依据;第二阶段是运用“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框架”进行教学改进研究,验证该项目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在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中,教研员成为连接专家与教师、理念与实践、教研与教学的纽带,将专业科研院校、区域教研部门和一线学校联合起来,组成了研究和实践共同体,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行动,开展了针对性强的教研活动,产生了有影响力的教研成果。
2.建立由教研部门业务牵头、教学研究基地校实践参与的工作机制
在“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中,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为业务牵头,组织了海淀区15所小学校参与项目研究。课题组对15所学校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的测试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选择6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教研基地校再做细致的教学诊断和改进,探索教学改进的策略与方法。前期的测试和调研帮助教研部门准确定位了基地实验校的改进点,针对学校教学薄弱项予以专业的支持与指导。这种“私人定制”式的专业指导为基地校提供了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基地校的参与使得项目研究有抓手,能够将课题理念通过行动研究落实于基地校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教师理念的转变,使得项目研究真正落地、开花。
3.建立运用科学的方法、使用科学的工具进行教学研究的工作机制
以“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第二阶段教学改进过程为例(见图2),在项目研究的引领和专家的指导下,在与北师大课题组的协作研究中,笔者经历了系统、规范的教学改进工作进程,深深地感受到了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认识到了开展教学研究不仅要有对实证数据分析的定量研究,也要有基于教师、学生访谈和反思的定性研究。在问题诊断阶段,定量研究帮助我们找到教学中的“真”问题,定性研究帮助我们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在改进阶段,定量研究帮助我们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起点”和“进步程度”,定性研究使我们了解研究对象的情感态度和能力水平等影响因素,有助于及时调整改进策略和方法。科学的教研机制能有效地帮助教研员和教师突破经验局限,提升专业研究 能力。
三、项目研究助力教研工作指导思想转型
1.学科教研活动目标更加关注能力导向
北师大“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国内外生学科能力表现评价为理论依据,以学生心智水平属性为主线,将英语学科能力表现解构为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3项一级能力,并进一步拆解为12项二级能力要素(见表1)。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英语学科核心能力活动(听说读写)对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认知层面不同能力水平进行表现性评价,探究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认知能力因素,研究并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体现语言、思维、文化为一体的课程性质。
表1 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要素
A
学习理解能力 A1观察注意
A2记忆检索
A3提取信息
A4概括
B
实践应用能力 B1解释意义
B2描述对象
B3分析因果
B4论证观点
B5整合信息
C
创新迁移能力 C1推理判断
C2预测想象
C3批判评价
研究关注学生思维层级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强调思维对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由此开展的教学研究就是能力导向的教学研究。在运用《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细目标准)》进行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多以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的主线,教学活动多是为了操练语言,活动过多指向A能力,缺少培养B和C能力的活动,学生语言学习呈现知识碎片化、方法模式化、思维平面化的问题。为此,课题组从文本解读、立足育人、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四个方面指导教师进行研究与
改进。
实践证明,以学科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进研究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改变过于依赖教材活动、注重语言操练的教学局限,聚焦有效提问,设计整合、关联、发展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科素养。基于此,笔者在组织课堂观察的教研活动时,首先组织参会教师从主题、内容、结构、情感思想、语境和语用等方面对教学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理解文本内涵,并与学生的生活和已知相关联。在观摩课堂教学时,与会教师人手一份《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要素》,对教学活动和提问进行能力要素编码,分析学生课堂学习时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所处的层级。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察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讲人情”“少理论”的听评课问题,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做出客观的
评价。
2.强调研究型教研,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笔者感受最深的是教研工作思路的变化。从基于实证的分析,到透过现象深入问题本源,再到针对影响因素确定改进措施,最后到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反思与验证,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使笔者的逻辑思维得到了深化,实现了从经验型教研向研究型教研的转变。
此外,项目研究能够很好地将各部门、各项教研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促进教研的纵深发展。笔者围绕“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整合、规划区级教研活动,使得教研活动更具系统性、系列性,不仅使自己的教研工作目标更加清晰、过程更为顺畅,也帮助一线教师深入理解了教学和教研的关系,从而能持续地改进教学。
项目研究是教研员、一线教师与导师团队的深度合作,在共同协作中,教研部门由“教学指导”转变为“专业支持”。教研员作为“专业合伙人”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为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与教师共同面对教学中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了教研员专业服务的职能。
教研无所谓难易,关键是“研什么”和“怎么研”。阻碍自身前进发展的并不是外部的阻力,而是自身的思維与视野。在“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项目研究”的专业引领下,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聚焦教学中的“真问题”,设计整合、关联的教研进程,积极地尝试改变,引领教研走向
深入。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z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