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的表现。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活动等方面积极主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特点是爱玩,并且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教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将针对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教学
小学生以形象具体的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需要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有了兴趣的指引,他们才能够有学习的欲望,才能够高效地学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方式是打造趣味性的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点,使他们在充满浓厚乐趣的课堂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习习惯欠缺
由于无法内化知识,当需要运用相关知识的时候,小学生往往会大脑一片空白,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最终成绩不理想。由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差,这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等,最终导致数学厌学。
2.学习动机丧失
在这些不良动机的影响下,小学生容易走两个极端:取得了一点小成效就志得意满,骄傲自大,不能控制自己;当遇到挫折或者分数较低的时候,就消极对待。对于失败,他们常常不找自身原因,反而去找客观原因,甚至埋怨老师,憎恨数学等。
3.学习心理不稳定
小学生处在懵懂期,此阶段的学生很好面子,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害怕问老师,问同学,觉得面子挂不住,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进而导致学习中的盲点越来越多,积累多了后,学生会感觉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厌学。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专业知识扎实的老师更容易让学生敬佩,学生常常会因为敬佩老师而爱上该学科。而一个专业不够扎实,经常出现知识错误或者不能及时回答学生问题的老师会让学生不服气,从而不跟着老师学习,恶性循环下去,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差,而信心也会越来越小,从而讨厌那门学科。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东西都是日新月异,老师如果不及时学习,不钻研教学,总是用老一套去教学,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二、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
(一)通过游戏活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也是最受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使其变得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变成了游戏活动的内容,学习变成了游戏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而且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游戏活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要符合数学授课的具体内容,在课堂中感受到愉快和乐趣,这种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就为解决数学课堂中枯燥乏味的知识做出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分类”的相关知识时,由于这一数学概念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创设“让文具回家”“帮小动物找家”“水果放进果盘”等游戏,引导和启发学生寻找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并试着将属于同一类物品的事物归纳在一起。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既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快速高效地掌握了学习重难点,而且通过游戏活动打造了趣味化的数学课堂,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避免枯燥而机械的照本宣科,而是从学生生活的视角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更加亲切熟悉,更加富有真实感,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 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水平。 如在学习“物体的认识与分类”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类实物,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圆柱、正方体等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直观地认识各种体和形,引入分类的概念,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让学生深入超市、 市场等去观察所见物体的形状,并进行分类。这样的活动既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同时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现实问题,为生活服务。 这样的教学更加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更加有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水平。
(三)生动故事,赋予数学学科以生命的活力
小学生爱听故事,往往会被故事中可爱的人物、动人的情节所感染,为此,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故事,通过故事来呈现数学知识点,以将学生对故事的积极心态与情感转移到数学知识本身上来。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史中的数学家的趣闻轶事,以此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为数学家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所吸引,激励学生更加努力而勤奋地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所喜爱的动画人物来为学生创编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寓抽象而枯燥的知识学习于生动故事之中,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激情。如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的故事,以此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同时更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数学文化史,这样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结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要把学习兴趣的激发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渴昕.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设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技术,2017,16(09):74-76.
[2]李玉媛. 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探析[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25(11):38-40.
[3]张卫星. 小学数学长作业的内涵、特点与实施[J]. 浙江教育科学,2017,20(03):41-43.
[4]张军平.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3(04):159.
[5]钱月丽. 小学生“趣味”数学作业的尝试[J]. 江苏教育研究,2016,28(15):56-57.
[6]席凤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快乐教学的基本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5(01):87.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教学
小学生以形象具体的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需要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有了兴趣的指引,他们才能够有学习的欲望,才能够高效地学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方式是打造趣味性的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点,使他们在充满浓厚乐趣的课堂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习习惯欠缺
由于无法内化知识,当需要运用相关知识的时候,小学生往往会大脑一片空白,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最终成绩不理想。由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差,这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等,最终导致数学厌学。
2.学习动机丧失
在这些不良动机的影响下,小学生容易走两个极端:取得了一点小成效就志得意满,骄傲自大,不能控制自己;当遇到挫折或者分数较低的时候,就消极对待。对于失败,他们常常不找自身原因,反而去找客观原因,甚至埋怨老师,憎恨数学等。
3.学习心理不稳定
小学生处在懵懂期,此阶段的学生很好面子,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害怕问老师,问同学,觉得面子挂不住,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进而导致学习中的盲点越来越多,积累多了后,学生会感觉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厌学。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专业知识扎实的老师更容易让学生敬佩,学生常常会因为敬佩老师而爱上该学科。而一个专业不够扎实,经常出现知识错误或者不能及时回答学生问题的老师会让学生不服气,从而不跟着老师学习,恶性循环下去,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差,而信心也会越来越小,从而讨厌那门学科。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东西都是日新月异,老师如果不及时学习,不钻研教学,总是用老一套去教学,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二、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
(一)通过游戏活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也是最受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使其变得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变成了游戏活动的内容,学习变成了游戏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而且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游戏活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要符合数学授课的具体内容,在课堂中感受到愉快和乐趣,这种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就为解决数学课堂中枯燥乏味的知识做出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分类”的相关知识时,由于这一数学概念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创设“让文具回家”“帮小动物找家”“水果放进果盘”等游戏,引导和启发学生寻找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并试着将属于同一类物品的事物归纳在一起。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既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快速高效地掌握了学习重难点,而且通过游戏活动打造了趣味化的数学课堂,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避免枯燥而机械的照本宣科,而是从学生生活的视角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更加亲切熟悉,更加富有真实感,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 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水平。 如在学习“物体的认识与分类”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类实物,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圆柱、正方体等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直观地认识各种体和形,引入分类的概念,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让学生深入超市、 市场等去观察所见物体的形状,并进行分类。这样的活动既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同时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现实问题,为生活服务。 这样的教学更加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更加有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水平。
(三)生动故事,赋予数学学科以生命的活力
小学生爱听故事,往往会被故事中可爱的人物、动人的情节所感染,为此,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故事,通过故事来呈现数学知识点,以将学生对故事的积极心态与情感转移到数学知识本身上来。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史中的数学家的趣闻轶事,以此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为数学家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所吸引,激励学生更加努力而勤奋地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所喜爱的动画人物来为学生创编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寓抽象而枯燥的知识学习于生动故事之中,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激情。如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的故事,以此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同时更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数学文化史,这样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结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要把学习兴趣的激发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渴昕.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设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技术,2017,16(09):74-76.
[2]李玉媛. 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探析[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25(11):38-40.
[3]张卫星. 小学数学长作业的内涵、特点与实施[J]. 浙江教育科学,2017,20(03):41-43.
[4]张军平.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3(04):159.
[5]钱月丽. 小学生“趣味”数学作业的尝试[J]. 江苏教育研究,2016,28(15):56-57.
[6]席凤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快乐教学的基本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5(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