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事件中媒体的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危机事件的特点是重大性,灾难性、刺激性和突发性,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媒体怎样打好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双攻战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自由 社会责任 危机事件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特大地震,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事件虽已过去了整整一年,但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痛和记忆却仍然没有完全消退。同时,汶川地震也给我国媒体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此次地震事件的历练中,我国媒体获得了令人欣喜的快速成长。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危机事件对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试以汶川地震为例,探讨在危机事件中媒体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1、媒体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在传播全球化的社会条件下,媒体传播对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有着引导和掌握社会舆论的能力,它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及其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所具有的功能和它应该承担的责任。“媒体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事业单位’,又是‘产业机构’,既自成‘媒介系统’,又难逃‘社会制约’,既受惠于‘社会系统’,又反哺于‘社会系统’。”①作为“社会公器”,媒体在享有一定的特权的同时并要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媒体的特权又集中表现为新闻自由。特别是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媒体的反应能力、策划能力和报道能力得到充分的检验和体现,媒体在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的同时,更要接受来自社会责任的挑战。
  关于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两种理论我们可以从西方新闻理论中看到。自由主义理论是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理念之一,现代自由主义理论奠基于17世纪,18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逐渐成为西方工业国家新闻学的主流理念。20世纪中叶之后,由于自由主义理论本身的缺陷和新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它逐步被它的补充形式——社会责任论所取代。社会责任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演化形式,这种新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附带着责任的,自由和责任是不可分割的。②
  社会责任论要求媒体在享有新闻自由的同时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介要向公众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新闻信息,并且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新闻媒介应当扮演好公共领域的角色,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媒介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新闻媒介应不负公众的信任,做人民的喉舌。
  社会责任论强调媒体不能滥用自由。这主要是针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它强调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应当遵循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切实关心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在我国,人民大众是国家的主人,新闻媒介是社会的预警系统,是公众舆论的先锋,因此保障媒介的新闻自由就等于保障人民大众的自由。新闻媒介的这种地位是公众给与的,新闻自由也不是为了保障媒介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保障人民大众的利益,媒介和新闻工作者不能滥用这种自由。
  对媒体来说,如果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力,那么社会责任就是一种制约,一种义务。在现实中,权力与义务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权力必然伴随着义务。所以新闻自由也往往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有了新闻自由,媒体才能有力承担起社会以及公众赋予它的社会责任,也只有在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我们来谈新闻自由才有现实意义。
  2、汶川地震中媒体的表现
  2008年5月12日14时45分,汶川地震发生后,面对巨大的突发事件,新华社在震后仅17分钟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的外国媒体。此后,人民日报破例推出了报道特刊,中央电视台开展了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四川卫视实行了24小时的实时直播。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全制式”立体报道在让公众及时得到消息的同时,也将各种谣言扼杀在了摇篮里。
  在5·12汶川地震中,我国新闻媒体反应之迅速,报道面之广泛,问题剖析之深入,正是新闻自由的有力体现。在新聞自由的前提下,媒体的采访报道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取得了危机事件报道的重大突破。媒体是抗震救灾中的一支特殊的救援队,它像一条坚实的纽带,将灾区与全国各地连接了起来,它凝聚起了全国各族人民抗震救灾的巨大勇气、力量和决心。
  可以这样说,因为有了媒体,震情得以传通,因为有了媒体的新闻自由,震情得以更加及时准确的传通。媒体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令人欣喜。然而,“灾难事件对传媒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曹鹏博士一语中的。在5·12汶川地震的采访报道中。具体负面的表现在于媒体工作人员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人本意识的淡薄。
  诚然,在地震之初,媒体第一时间深入现场,主要关注的是震情本身,并且媒体也很好地履行了传递信息、报道灾情的职责。但是当所有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聚焦于大地震这一危机事件时,媒体“抢新闻”的意识大大增强,大多数媒体在时效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媒体议程设置的重点自然而然地就转向了地震带来的苦难以及地震中受难的人。
  在地震采访报道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媒体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媒体记者“漠视生命”,“淡漠人情”以及对受难群众和救护人员的“侵扰过度”③。通过电视机屏幕、报纸和广播,我们被3岁“敬礼娃娃”郎铮感动了,而当我们得知小郎铮在接受媒体采访和骚扰中出现心理障碍,变得不爱说话时,我们揪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媒体,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救援成功的激动场面,同样我们也看到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记者耽误救援,耽误生命的抢救。
  当危机事件爆发时,媒体在享有新闻自由的同时应该承担起关怀人、关心人、安慰人的社会责任,在“抢新闻”和“抢生命”的衡量中应该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在新闻价值与公众利益的权衡中应首先考虑公众的利益。同时充分运用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在报道传递灾情的同时努力凝聚起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力量,号召人民一起度过大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这才是媒体在汶川地震中的社会责任所在。
  3、如何保障媒体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经历了30年的风雨改革,我国新闻媒体渐趋成熟,新闻自由的程度也明显增加,特别是最近几年,各项政府条例的发布以及两会的召开更使得新闻自由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2005年8月8日,民政部,国家保密局联合发布《关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的通知》,使得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再作为国家秘密,并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公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迟报、缓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及其他失职、渎职行为,依法处分有关负责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07年8月30日《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政府的责任。2007年4月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更明确规定了政府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
  党的十七大把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上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议程。2007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保障人民享有“四权”的任务。至此,中国的信息公开制度基本建立,公民知情权也有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体的新闻自由也是公众赋予的。
  保障媒体的新闻自由是为了媒体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在其位,谋其职。媒体“社会公器”的地位决定了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保障媒体的新闻自由也是为了确保媒体能更好地履行它的职责。社会责任论认为,“新闻自由不仅仅是‘免于……’的自由,而是要有‘去做……的自由’,它要有自由去达到它的道德责任以及社会需求要求它的目标,为了实现它的目标,它必须有技术设备,经济能力,获得信息以及其他各种手段。”④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公众和政府赋予媒体更多的新闻自由,同时媒体也应不负公众所望,实实在在地承担起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有更多自由就有更多责任。面对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新举措,面对公众的期望,新闻传播界应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媒体要明确自身的理念,实践和改革目标,当危机事件爆发时,媒体在享有新闻自由的同时应该承担起关怀人、关心人、安慰人的社会责任,同时充分运用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在报道传递灾情的同时努力凝聚起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力量,号召人民一起度过难关。
  危机事件的特点是重大性、灾难性、刺激性和突发性,它以其巨大的破坏力与影响力牵动更多人的注意,此时受众会更加主动地寻找媒体信息,主动通过媒体这一渠道参与到事件中来,此时媒体的报道所覆盖的受众群以及报道的影响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备受瞩目,对危机事件的报道也更显媒体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相信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机遇和挑战,新闻媒体已经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革、不断进步。经过地震的大考,媒体必然学会正确处理好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不会再出现不顾及场合和采访对象的情绪,为了某种需要而毫无顾忌地强行采访,使被访者再次蒙受伤害的情况。
  4、结语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特别是近几年,媒体时刻接受着危机事件的挑战:2008年有南方雪灾,3·14西藏拉萨暴力事件,5·12汶川地震,还有“三鹿”奶粉事件。在危机事件的战斗中,怎样打好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双攻战是媒体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新闻自由最大的敌人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丧失。媒体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欠缺的是冷静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社会是人的社会,媒体是人的媒体。新闻工作者不是为媒体工作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遇事时,新闻媒体应该多从人的角度观察人,体谅人,采访人,报道人。因为懂得人文关怀的新闻事业、懂得履行社会责任的新闻事业才是最好的新闻事业,才是人民的事业。■
  
  注释
  ①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②陈力丹:《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
  ③许光:《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第324期
  ④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化学系05级本科)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冷遇电视而热播网络的这一现象,尝试从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成功原因、美剧转向网络传播之原因这两个方面作出解读。  【关键词】美剧 网络 跨文化传播    日前,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等相关机构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开始加强对互联网视听内容的把关。在此,回顾近年来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方式具有了一
【摘要】HBO是美国最大的影视剧频道。创办于1972年的HBO早在1997年就超越美国四大电视网的营业额,成为最赚钱的付费电视。本文分析,与全球营运最好的HBO相比,我国影视剧频道在日后的经营和发展上有什么样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原创 片源 订户满意度    HBO电视台是美国最大电影频道,正如中央六套是中国最大的电影频道一样。“HBO”是“家庭票房”(Home Box Office)的简
【摘要】在危机传播中,大众媒体应该有何作为,担负起怎样社会责任?本文试通过近年来的危机事件,分析危机传播中的大众媒体职责。  【关键词】信息 危机传播 媒体    进入21世纪,人类不断受到天灾人祸造成的危机的挑战。危机常态化已成为共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在危机事件的传播中,媒体发挥积极作用,正确
记得在进行教师培训时曾经听一位教授说过:“中国人在中小学阶段获得的奥林匹克奖是不计其数,却始终拿不到一个诺贝尔奖。”这就说明中国的学生在后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一种创造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入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是培育人才的关键。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
冯士海(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在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我们请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永前老师讲学。在这次报告中,我们第一次听说了“云桌面”和“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引发很大触动。  ● 有效监控学生的活动  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听课统计、课堂点名、桌面监控等功能,随时有效监控学生的活动,而无需担心学生是否在网络教学
一  长裙摇曳生姿,脚腕纤细白皙,套上高跟鞋的女人,似乎有一道春风经由脚踝穿透全身,不由分说地挺拔起来,俏丽起來,袅娜起来。发明高跟鞋的人,前世一定是个魔术师。长夜,睡梦中,他闭上眼睛,看见了一种被抬升、被雕琢的美。  现在,一个女人正穿着高跟鞋走进颇有肃穆感的审判庭,鞋跟敲击地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她的美,从声音的发源处望过去,一头染成棕色的长直发,一件设计简洁而有质感的白上衣
【摘要】本文选取“三八”妇女节流行的手机短信和网络段子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探讨当前中国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心理。  【关键词】社会心理 媒介文本 性别角色 传播 女性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出现,丰富多样的媒介文本得以涌现,手机和网络便是其中代表。在这些媒介文本中,阐释其背后起作用的隐含的价值体系是许多研究的核心部分。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有铺天盖地的手机短信和网络段子,其中蕴含着许多有趣
“80后”青年导演韩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导演专业。在做导演的道路上,韩延总是有着无穷的兴趣,为了电影真诚付出,全情投入,不辞辛苦。“大制片家”江志强赞誉他“是一个有水准的导演”。韩延让人刮目相看的是,2012年凭借爱情片《第一次》获得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奖,2015年凭借《滚蛋吧!肿瘤君》获得第11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并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摘要】 本文对所得税会计从利润表债务法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改革的各方面进行了论述,揭示出此次所得税会计改革不是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而是深层次的一次会计观念的变革。会计人员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关键词】 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
【摘 要】 以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分析师发布盈余预测修正的市场反应,并进一步探索了现金流预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当在盈余公告窗口中发布分析师正向盈余预测修正时,投资者反应更积极,盈余反应系数更大;反之,当分析师发布反向盈余预测修正时,投资者反应更消极,盈余反应系数更小;分析师现金流预测信息显著影响了盈余预测修正的市场反应,表明现金流预测信息与盈余预测修正信息对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