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传统民间舞蹈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西不仅是中华戏曲的摇篮,而且是民间舞蹈的海洋。左权小花戏是山西民间戏曲的一朵奇葩。“一小、二花、三有戏”,这是左权人民对小花戏艺术特征所作的形象概括:“小”是指演员数量少、表演时间短、演出场地小,“花”是指衣着花、扇法花、舞步花、曲调花,“戏”是指每个节目都有故事、情节、人物;也就是“有歌听、有舞跳、有戏看”。小花戏产生于太行山巅的左权县。飞舞多变的扇花,轻盈活泼的舞步,舒展秀美的舞姿,再配以独具地方特色的演唱、演奏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集戏剧、音乐、舞蹈和现代化的舞台美术为一体,展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一、山西小花戏的形成
  左权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主峰中段,四面环山,地处内陆,气候温和,属于典型的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黄土土层较厚,水资源丰富。境内储存有丰富的矿产,以煤、铁为主。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优越的农耕世界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当地喜好优乐的民间传统也为小花戏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走在左权的每一寸土地上,随处可以听到晰晰呀呀的歌声乐声,随处可以看到翻飞的扇子、舞动的身影。几乎村庄中每家都有人参与花戏演出,但由于社火队伍需要的人员有限,有爱好文艺的家庭甚至自发组织“家班”参與演出。这种人人会唱、个个擅舞的生活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小花戏的繁荣和发展。
  崇神乐祀的社会风气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艺术的长盛不衰。文学艺术尤其是民间文艺总是伴随着迎神赛社活动的举行而发展。左权县仅见于方志记载的古庙就有六十余座。庙宇多了,春祈秋报、迎神赛社自然频繁,当地流行有“三月四月娘娘、五月六月龙王、七月八月牛王、九月十月请神归位”的谚语就是极好的注释。作为山谣便曲的小花戏,在左权有着与大剧种同样的地位,不仅元宵逢庙必进,献艺祀神,而且作为社火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参与庙会祭祀与演出。庙会期间,除了花钱请当地有名的戏班之外,附近几村的社火队也要进入戏场利用大戏演出间隙拉场表演。而小花戏正是在这样宽容开放的民风民俗中得以发展壮大的。
  民间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和也极大地促进了小花戏的形成和发展。当地流行有众多的文艺形式,如左权民歌、小秧歌、倒秧歌、九曲黄河阵、会鼓、龙灯、竹马、旱船、高跷等。尤其是左权民歌和当地小秧歌,对小花戏的影响尤为明显。许多民间艺人,既是民歌手,又是花戏演员,既扭秧歌,又演花戏,这样在唱法和表演技巧上就不能不互相影响。遍布城乡的民间器乐班社,如民间吹奏乐班、道教乐班、佛教乐班,除了承办婚丧庆典的乐事外,元宵节期间同时为小花戏伴奏。正是在这样一个民间艺术的大熔炉中,小花戏才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元宵节闹社火的习俗更为小花戏提供了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元宵期间,家家门前搭“牌楼”,张灯笼、挂“彩吊”、垒“旺火”。牌楼用松树枝搭建而成,一般位于自家大门前,上面点缀自制的彩色小花和彩灯。灯笼有自制的如莲花灯或根据年份制作的属相灯等等,也有买来的红纱灯。彩吊分为两种,一种是纸质,用一条细绳将四张以桃红色为主色的彩纸串起,悬挂在大街小巷上空,每副彩吊都写有四字吉祥语,如“万象更新”、“合家幸福”等,一般只能用一年;另一种为布质,用红黄蓝绿等单色布,交叉串联起来,可以重复利用,较为省事。旺火是象征一年兴旺发达之火,形似塔状,用煤块垒叠而成,一般位于院中或大门口,有的村庄的旺火高约一丈有余。正月十五上午,社火先到庙院祀神,然后开始“串家户”、十五、十六三天晚上“观灯”,各种社火走街穿巷行进表演,走到旺火前,打一个圆场,即兴表演一段曲词,人们称之为“串火盆”。主人除燃放烟花爆竹迎接之外,还向社火队赠送花生、瓜子、糖果、烟等礼物。民众扶老携幼,尾随社火观灯,看各色各样的社火表演,看谁家灯笼做得最好,看谁家的旺火垒得最好,着得最旺;看谁家放的焰火最多最好,和难得见面的村里人打个招呼,一时街巷堵塞、人流如潮。“观灯”完毕后,大队还要在戏台院内放大型焰火,小花戏节目要登台表演,一直要热闹到深夜一点左右。正月十六、十七多为村际社火之间的交流演出,一般是邻近的交往密切的村庄之间的往来。这空前的全民参与、全民同乐的节日庆典活动,无疑为小花戏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小花戏最晚于清末形成小戏形态。20世纪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一大批唱做俱佳的艺人相继出现,对小花戏的舞步、舞姿、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0年代,又出现第一批坤角演员,如号称“满天飞”的王全籽、女扮男角的王连籽。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进驻左权,在文艺为抗日服务的时代大潮中,党的文艺工作者们充分利用了小花戏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借用其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及时编演了一批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剧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小花戏与中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抗日烽火的洗礼,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出色的贡献。解放后,小花戏剧作家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事的现代剧,但由于这类剧作大都是宣扬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的教化戏,剧中的人物多为赤裸裸的道德的载体,性格缺乏必要的生活依据,充满了说教意味。缺乏应有的艺术感染力,导致了作品生命力的短暂。1958年,小花戏史上的第一个专业剧团一左权县红旗歌舞团宣告成立。红旗歌舞团成立后,为小花戏的提高与传播做出了贡献。一批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加盟,使小花戏音乐、舞蹈、唱念做乃至艺术体制诸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歌舞团上山下乡,到各地演出,足迹踏遍左权城乡以及附近的和顺、榆社等地,并数次赴阳泉、榆次、太原厂矿、机关、会场演出,扩大了小花戏的影响。但由于编导和教习都是山西舞蹈学院的老师,所以红旗歌舞团的出现实际上加剧了小花戏向歌舞方向的过渡。之后,小花戏表演中故事情节的表现越来越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小花戏艺术团的出现,彻底将小花戏推向了歌舞表演,小花戏最終退出了戏曲舞台。
  二、左权小花戏的艺术特色
  左权小花戏是融歌、舞、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小而精、小而花、小而美。精湛的舞蹈步法与动听的“开花调”相结合,充满了迷人的艺术韵味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飞舞多变的独有扇法。扇子是小花戏的主要道具,也是万能道具,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蝴蝶扇”“磕扇”“撒扇”“翻扇”“大小转扇”等50余种扇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蝴蝶扇”。表演者要把彩扇舞动得翩跹起伏,如同彩蝶在花丛田野中飞舞。通过扇花的开、合、挽、转,形成了情在扇中、扇在意中、寓情于扇、以扇传情的演出效果,使得左权小花戏的扇子被誉为“会说话、能传隋的扇子”。
  (二)颤颠扭跳的精湛步法。小花戏中的舞蹈步法十分丰富,有“唿嗦步”“三颠步”“剪跳步”等20余种,其中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是“三颠步”。其要点是颤、颠、跳与扭、摆、甩结合,做到颤中有扭、颠中有跳,构成“起伏颤颠的三颠步态”。再配合多种扇花,尤其是“蝴蝶扇”的配合舞动,构成了“三颠步”足下有弹性、身躯有起伏的独特颠颤形象。
  (三)变化万千的优美舞姿。小花戏舞姿或娇柔轻盈,或翩然若飞,造型多且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群众常把演小花戏称为扭小花戏,反映了“扭”在小花戏中的比重。经常运用并有固定名称的舞蹈动作有50余种,如“小燕穿云”“蜻蜓点水”“犀牛望月”等,舒展秀美,灵活多变,在悠扬婉转的山歌、民歌伴奏下有着浓厚的左权文化特色。
  (四)悠扬婉转的动听曲调。左权民歌蕴藏丰富,具有乡土气息,为小花戏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最具代表性。开花调的曲调悠扬婉转,曲目达百首以上,代表曲目有《桃花紅,杏花白》《会哥哥》等。开花调构思精巧,活泼灵动,一切用来做比喻的东西都可以开花,其语词新颖,堪称一绝,如“啊咯呀呀呆”“亲疙蛋儿”“亲呀亲呀么呆呀咯呆”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舞蹈
  舞蹈是小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一整套扇法、步法、基本动作等,并有相应的名称和动作说明,已被广为传用,极大地丰富了小花戏的表现力。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飞舞多变的扇花。一把彩扇在演员手中舞动起来开合自如,轻巧灵活,扇花变化无穷。有些观众看了左权小花戏称之为“扇舞”,正是抓住了小花戏在扇花上奇异多变的特点。最具特色的扇花是“蝴蝶扇”,它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独有的扇花,它的舞动技巧看来不复杂,但是要捕捉它的风格韵味也是很不容易的。“蝴蝶扇”的扇花,是要把扇舞动得起伏翩趾,如同彩蝶在花丛田野中飞舞。目前小花戏以“蝴蝶扇”为主的扇花,经常用到的有五十余种。扇子是小花戏的万能道具,一把彩扇通过演员的表演,打开时可以象征镜子、书本、茶盘……合拢时则代替勺子、镰刀、斧头……扇子更是小花戏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用不同颜色的彩扇和不同的舞动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小花戏群舞,演员手舞红色彩扇,就会表现出热烈、欢愉、活泼、兴奋的情绪。换以蓝、绿、粉色、就会给人以雅致、文静、素洁、清幽之感。各种彩扇,舞动起来讲究很多,扇法的开、合、挽、转、动、静、速、慢,时而像飞舞的蝴蝶,时而像艳丽的花朵,眨眼如潺潺流水,瞬间似招展红旗,变幻莫测,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扇子是小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加强了小花戏的表现力,而且为小花戏美的艺术形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小花戏独特的风格特色。
  (二)轻盈活泼,富有弹性的舞步。小花戏的舞步有走、跳、跨、挪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最富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每舞动一步身体相应颤颠三下的“三颠步”,它也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独有的舞步,包括前进三颠步、侧身三颠步、后退三颠步、原位三颠步等。每舞一步颤颠三下,有三次重心的移动,每个重心是一个颠动点,其颠动的顺序就是脚跟一脚前掌一脚尖(脚趾部分),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是灵活多变的,比如颠动的顺序还可以是脚尖一脚前掌一脚后掌,等等。其中第一颠要轻,第二颠要稳、转,第三颠要快。要点是颤、颠、跳、蹬,再配以辅助性的动作扭、摆、甩,构成独特的韵味。
  (三)舒展秀美,灵活多变的舞蹈动作。到目前为止,经常运用并有固定名称的舞蹈动作有七十余种。基本动作是在舞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千变万化的舞蹈动作中大部分贯穿了“颤颠”这一基本动律。所不同的是动作中的“颤颠”已不是舞步中“颤颠”的重复,而是进一步地发展了,基本特点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态势。颠簸:随着颠颤的弹力,双膝大幅度地屈伸,使全身形成明显的起伏,好似波浪中的小船,悠然自如。如“蝴蝶式摆浪”“晃手颠跳”等舞蹈动作,就很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拧转:以腰部为基轴,向左右转身时,用灵敏的拧劲、扭转成多姿多角度的身态。如“回头望月”“磕扇拧身”等,使舞姿做到刚柔并济、优美俏丽。晃首:头部或轻微地左右摇晃,或微划圆圈。传统花戏中的男角表演特别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特点。由于头部反复划圈和晃动,使帽冠前的英雄绒球不停地颤动,给人以活泼喜悦之感,群众形象地称之为“碰破头”。手臂划圆:双手随臂同向或交替划大圆形,使身段舒展、柔美。如“画龙点睛”“喜鹊登枝”等,给人以线条流畅、顿挫有致的美感。转肩扭:肩部前后交替摇摆划圆圈,腰胯随之扭动,使身形动作显得柔美而轻盈。尤其是转肩扭和摇首晃脑巧妙结合,如“金鱼摆尾”“照镜”“蹲档转肩”等,使舞姿更加俏皮、诙谐、活泼。三道弯:以“磕扇勾腿”“蹲档指点”等动作,显示出这一舞姿造型的特点。总之,小花戏的舞蹈动作通过腰、头、手、臂的灵活多变,起伏跌宕,使舞步、扇花、舞姿三者协调配合,多样统一,形成了小花戏舒展、矫健、朴实、俊秀的舞蹈特色,好似簇簇山花,散发出泥土的芳香,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需要说到的是,所有的舞蹈技能都是为清新高雅的意境和潇洒多姿的神韵服务的,所以表演小花戏一定要注意情感的表达,不但要体现外形美,而且要表現出人物内心美。
  小花戏起源于民间,舞蹈动态有着浓郁的本地特色,真实地反映了民风民俗且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几年,小花戏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沃土渐行渐远,小花戏舞蹈动态发展有了明显的困境。一方面,很多老艺人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对小花戏的发展和传播无法继续下去。另一方面,演员稀少,流传范围萎缩了。目前,小花戏的发展缺乏一支专业的小花戏创作队伍,使小花戏的创作停滞不前,传统的剧目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综上所述,我们首先要鼓励创作和研究,强调保护和发展小花戏。明确小花戏是区别于京剧和晋剧等大剧种的“民间小戏”,具有其发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特性,一旦脱离了民众,脱离了民俗生活,便失去了其生命活力。其次,要专注于相关后备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然后,要进行题材创新,舞台表现形式的创新。在保留当地特色的同时,挖掘和探索新时期下,小花戏应具有的新的内涵。小花戏要不断发展变化才能迎合观众的审美。并且在创新的同时也应注意,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只有一直保留其舞蹈动态的地域特色,才能保护好其赖以发展的根基。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论述九十年代自建住宅室内空间布局的弊端和不合理之处,提出了迎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室内空间改造方法和措施,为九十年代农村为主的自建住宅提供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从而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九十年代自建住宅;空间改造;室内风格  一、九十年代自建住宅改造的必要性  九十年代的民用住宅,特别是位于农村的房屋,跟城市房屋住宅不同,普遍只有一至两层,同样也是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房屋在低层建
期刊
摘要:自媒体是私人的、个体的、平民化的、自主化的传播媒体,而自媒体新闻传播让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传播得更及时、便捷。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完全受自己喜好的影响,并以现代化、电子化的传播手段,向一个不确定的社会群体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自媒体还挑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功能与娱乐功能,从另一个侧面增强了新闻信息的可读性与可看性。自媒体传播使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信息传播变得便捷,新闻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
期刊
摘要: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有高层推动、融资渠道、国外经验借鉴的动力基础,同时也存在观念落后、制度缺失、各方利益博弈、社会组织不成熟的阻力障碍。构建制度路径,加强动力,减少阻力则十分关键。其路径选择有构建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体系、良好的法律环境、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培育成熟的社会组织。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动力;阻力  所谓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减少对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在公共服务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普遍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也有所受益,使得语文教学方向更加科学,手段更加合理化。在新课改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创新也要依据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不能脱离实质。而新课改最大的变化是改变评价方向,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评价课堂效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评价因素等。结合新时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必须是科学的。这种教育是没有地方能抄袭得来的。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客观情形继续不断的把它研究出来。而且,这种教育的内容也必须包含并着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否则不得前进。每次细细品味这句话,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历,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感悟。  一.小学体育课是必修课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的性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
期刊
人生中总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大学里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走向社会要选择做怎样的一个人,生活中要选择过什么样的日子,工作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我就这样无怨无悔地选择做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老师。  人民教师是多么神圣的一个称谓,它被人类称为灵魂的工程师,被大家比喻成春蚕,无私的奉献,被众人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通过这几年做老师的经验,我深刻的知道怎样做一名问
期刊
摘 要:初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这是与这个学科的特征相合的,也是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相符合的。在地理学习中,所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诸如人口、环境、资源以及地貌、土壤、风土人情,不一而足,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  关键词:地理;初中  要想在新的教育需求下教好初中地理,不仅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丰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调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目前很多初中英语教学正处于模式转变阶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本文从现阶段初中英语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介绍了应对措施,以全面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措施;问题  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逐步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
期刊
摘 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优化了语言学习环境,增大了课堂容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成为教师授课的得力助手,同时,对多媒体的应用也要科学可行,不仅要注意适度地使用多媒体,还要量身定做,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使用不同的多媒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制作切实有效的课件。另外,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今天的组
期刊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有的综合性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的本质与核心,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设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教师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