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远,那么近 一个华裔摄影师的身份寻找之旅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ie87071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人街街头的“选美小姐”,旧金山

  在长达30年的摄影道路上,出生在美国的华裔摄影师许永扬一直背负着一个问题——“我是谁”。对于他来说,找到一个能完全接纳自己的身份,是那么难。
  许永扬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明尼苏达州,是家里6个孩子中惟一一个在国外出生的,他的父亲和当时大多数中国移民一样,忙于经营自己的中国餐馆,而母亲则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拒绝学习英语,告诫儿子要找中国人当媳妇,直到最后,也从未融入美国社会。
  许永扬的中文非常不好,他是那种看着美国动画、接受美国教育长大的孩子,他特别记得小时候母亲一边抓着他的手教他拜佛、一边让他念一些奇怪的“咒语”的别扭。家庭与外界的分裂,始终让许永扬对父母的生活难以理解,仿佛他们是两个神秘的“外国人”。
  明尼苏达州的温度、空气、街区,还有许许多多白皮肤的面孔,组成了一面巨大的镜子,童年的许永扬是在那面镜子前一点点把自己的身份组装起来的。但当他与家庭渐行渐远,自以为获得了一个完全美国化的身份时,他的明尼苏达州“同乡”突然问他:“Where did you really come from(你真正的家乡在哪儿)?”他读出了里面的潜台词——“You’re not one of us(你并非我们的一员)。”他错愕地发现自己依旧是个局外人,而那个曾经让他自信的“我”,已经丢失了。
  不论是许永扬自己,还是亚裔群体中的其他人,不论他们身处何种社会阶级,都要经历对“身份”的迷失。脱离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文化面前,人会瞬间变得渺小,甚至连最基本的倾诉,都因为语言的不同而难以深入。当然这种精神上的问题,很多人会选择逃避,忘我地投身到生计中去是个好方法,就像许永扬的父亲一样,但对于年轻的“移民二代”,却是难以消除的困境。
  许永扬还记得那个在他镜头前谈论内心苦闷的华人女孩,“我常让身边的人以为我很快乐,但实际上我很孤独,一点都不快乐。”他认为这种感觉可能存在于大部分移民的心里。
  当人们谈论美国的生活时,他们大多数是在谈论那些出生并生活在美国的白人的生活,而许永扬的作品与常存于人们脑海中的“美国印象”背道而驰。困惑的神情,松弛苍老的黄色皮肤,渺小的身躯淹没在艳俗又陈旧的彩色之中。
华裔政客在唐人街电话亭内张贴的小广告,旧金山

  大学毕业后,许永扬买了一台美能达相机,第一个要去做的项目便是拍摄自己的父亲。那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他说在拿起相机拍摄父亲时,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从未好好地看过父亲。眼前这个已白发苍苍但依然精神抖擞的老人,花了所有时间在工作上以支撑自己的大家庭,而他的孩子第一次给他拍的照片,神情肃穆,布局谨慎,光线庄重,俨然拍的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陌生人。
  在明尼苏达完成了“Frog Town”,“Lake Street”等社区摄影项目后,他开始了一场穿越美国的旅程,沿途拍摄美国华人的真实生活。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奉猫王为神的越南人,遇到了每天为阿尔茨海默症妻子演奏二胡的中国老头,遇到了在超市把甄文达重重包围的华裔大妈,遇到了正在街头打电话的选美小姐……有亚洲面孔登场的美式大场景,总是多了一分违和感,而恰恰是相中人浑然不觉的神情,促成了一幅幅荒诞作品。许永扬总喜欢用这种并置的手法,硬生生地让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发生直接对撞,就像他从小到大的生活状态。
  本刊记者问许永扬,完成了这么多个项目,你现在了解你的父母了吗,你找到自己的身份了吗?他摇摇头,说这非常的难,但他感觉到在逐渐靠近他们。一些人的故事,一些场景,能让他体会到当初父母的感受。摄影使他认识到多种身份共存的可能性,他亦以此作为新项目“中国性”的出发点。今年,他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乡广东,开始以镜头去体验各种各样的中国人生。
Steamy与妻子Lilly,夏威夷。Steamy是一名退休警察。他们和摄影师谈自己的童年时,说当时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之间有一场“战争”——中国的孩子被嘲笑贫穷,日本的孩子被喊作“臭萝卜”,菲律宾的孩子被认为从不洗澡,谁对谁都谈不上友善。他们觉得现在情况好了很多,但这一辈的华裔已经逐渐淡忘自己的文化,当春节日本老师向自己的孩子用中文说“恭喜发财”时,孩子居然以为对方在说日文
西雅图唐人街的华裔士兵墓,二战期间,在美国陆军服役的华人超过1.3万人,占美国华人总数的17%,他们中有将近20%的人在海外阵亡
西雅图的中国餐馆
敏、母亲与女儿,敏在温哥华唐人街开了一间厨具店,她说她的母亲在美国苏必利尔湖畔的一间破旧小砖屋里呆了半个世纪,不会说英文,对周围的环境也相当恐惧。虽然母亲经常给家乡的朋友写信,却从未打算回中国去,敏觉得母亲的行为其实非常奇异,但家人都习以为常了
其他文献
著述满天下,而生平不能一试其长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清楚,严复究竟是何时开始吸食鸦片的。世人也许很难想象,这位翻译大师以典雅的文辞翻译《天演论》,勉励国人自新自强的同时,自己却仍躺在烟榻上吸食鸦片。事实上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过瘾”之后身心舒缓的状态下完成的。  不过,据族侄严家理回忆,严复吸食鸦片有一点异于常人,“他老人家……吸完鸦片后,从不久卧烟榻,无论读书写字,总要坐得端端正正。在逝世前一段时
在书店看到一套新的杜拉斯文集,白色封面,出版的名义是“纪念杜拉斯诞辰100周年”。恨恨地盯了许久,还是抱了一套去付款,心想:“你就是吃定我喜欢她。”要知道,我已经有4套完整的杜拉斯了,算上各种零碎版本和小丛书,足可以凑够5套。  第一次读她,是在初中毕业后的暑假。我13岁,正为没有考上中专而愧疚,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做家务。一本来历不明的黄色封面的书,突然出现在家里,《情人》,小32开,只有一百多页
一  登录“房友”软件是赵华每天上班要做的第一件事。软件弹出欢迎的窗口,上面显示的登录时间提示已打完上班卡,同时也表示一天工作的开始。  赵华供职的是一家位于北京CBD的商业地产中介公司,名叫律成行。與链家、21世纪不动产、中原地产这样知名的中介品牌相比,律成行仅仅拥有12家门店、两百多名中介业务员,虽然与北京中介第一品牌链家的体量相差六十多倍,但他们却是名符其实的“地头蛇”。因与CBD共生共长,
看《超体(Lucy)》的评论是件有趣的事。一部分人把它贬为垃圾,一部分人把它捧为神作。  被贬的主要原因是剧情太扯。导演吕克·贝松讲述着,人类的大脑潜力现在只开发了10%,如果继续开发下去,将无比牛逼。据说,10%的说法源自神经生物学发展初期对实验的错误解释,现在早已被证伪。但科学没能阻止吕克·贝松的尽情YY。  他一如既往地热爱让他的女主角升华成女神,这次可是真的成神:Lucy误吸收药物后,先是
北京丰台法院执行庭强制腾空一大杂院。群租房陆续被贴上封条,住户们将自己的物品搬离  北京市“流管办”、住建委、公安局、卫生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禁止群租”!要求“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单个房间不得超2人,不得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出租, 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能出租”。  这相当于要求吃不起饭的人“食肉糜”,其用意可能是好的。但如果发一个文件就能让穷人住得宽敞,何不再慷慨一点
简单介绍几个关于种族歧视的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研究,研究方法相对简单,控制变量做得很好,很容易理解。一、《纽约就业市场中种族和犯罪记录的现实影响》  普林斯顿大学的Devah Pager 和 Bruce Western 在2004年的研究中,在纽约招募了一群不同族裔的年轻男性(白人、黑人、拉丁裔),他们的学历、身高、外表、口才、人际交往能力都非常接近,同时他们还接受了专门的培训保证他们在面试时的
毕飞宇说,他很满意导演娄烨的翻拍。“在看一场一场戏的时候,你不觉得这个电影跟我的小说有什么关系。可是, 你把整个电影拿起来看,就会发现小说的整体跟电影的整体非常合,这是很不容易的。”  娄烨看完《推拿》,告诉毕飞宇:这是一部象征主义作品。毕飞宇去法国参加活动,刚坐下来主持人也说:《推拿》是象征主义小说。毕飞宇想不通:这是盲人的生活啊,这是现实啊,现实主义啊。  在《推拿》中,他只想单纯地展示盲人:
看来欧洲艺术家都跟南太平洋缘分不浅,高更年老之后去了塔希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身影则在瓦胡岛若隐若现——当然,基氏人死不能复生,我说的是《后人》,今年奥斯卡大热影片,在亚历山大佩恩的导筒下,我们透过光影,依稀看见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灵魂。  确切地说,是那部《蓝色》。基耶斯洛夫斯基让一个女人遭遇家破人亡后,才得知亡夫早有情人的消息,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她逐渐接受了对方已怀有亡夫骨肉的事实;而在《后人》中
11月11日,在中国被很多人称为“光棍节”,也是中国女人在网上“血拼”、狂欢的一天。托马斯·皮凯蒂选择在这样一个日子来到中国。  他来中国,只有一个目的,宣传他的新书。他自己的新书中文版中称,中国“把反腐作为当前要务是完全必要的”,但仅靠反腐单项措施无法建立公平社会,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累进税收制度。  这位经济学家因为一本书,迅速在美国和欧洲引发了一场持续的“皮凯蒂热”,他有着“摇滚明星”一样的人
没有比视生死如儿戏更幽默的  人物周刊:作为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作者,怎么评价电影《一九四二》?  刘震云:电影花了19年,才能拍摄呈现在大家面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小刚用两句话概括,我觉得准确:不堪回首,天道酬勤。还有朋友说是坚持的力量。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小说和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艺术形式就不一样。小说可以特别伸展来写一些东西,电影有长度限制,小刚这样的导演,院线能容忍到两小时,再长